王樹林
摘 要:現今在我國一直強調以人為本,特別是在教育事業(yè)中。素質教育就是在教學中以人為本的重要體現,在高中美術教學中提倡素質教育更多的表現在互動式教學上,互動即師生互動、學生與教材互動等。美術教學中互動式教學方式的運用能充分調動學生的主動性與積極性,使其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獲得新的技能,同時也能融洽師生之間的關系。
關鍵詞:高中美術;互動式;素質教育
現今一直在倡導素質教育,不論是美術還是其他學科,講求的都是素質教育。相比其他學科,美術課堂自推行素質教育以來就一直是相對活躍的一門學科。教師也一直在課堂中采取互動的方式進行教學。高中美術教學模式經這樣初級的轉變,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美術教學的效率,也極大地提高了學生美術學習的興趣。之所以只是說初級的轉變,主要是想表達在高中美術教學模式的轉變上還不夠徹底,在課堂上教師還存在為了互動而互動的現象,使得教學效率未達到預期的要求。高中美術課堂的互動不僅是一項要求,同時也是一門藝術。要做好課堂互動就要求教師熟悉教材內容,精準把握教材的重點和難點,充分考慮學生的個性化需求,只有做足了準備的課堂互動才能提高教學的效率,使學生對美術產生興趣,積極地投入到教學活動中,使自身的綜合素養(yǎng)不斷提高。下面筆者就來談談如何有效實施高中美術課堂互動性教學,希望能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
一、互動式教學在高中美術教學中的實踐,需要引導學生課前預習,確立課程的目標方向
課前預習對于一門課堂的開展具有重要的影響。高中美術課堂中老師和學生都是非常重要的主體,教師的提前備課及學生的課前預習都是美術教學順利開展的關鍵要素。當兩邊主體都做好了充分的準備,教學效果才能得到有效提升。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只有充分備課,提前熟識課程內容、重難點才能更好地引導學生在課前做好預習。師生都了解熟識了課程的具體內容,教師才能自然地在課堂中把學生推向主體地位,讓學生積極地參與教學互動,高效地完成教學任務。具體高質量的預習方式可參考以下安排;教師可在一節(jié)課結束前向學生提出下堂課需要提前預習并解答的幾個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去預習,切勿漫無目的地去預習。在新的課程開啟前先檢驗學生的預習效果,繼而根據學生的預習程度進行引導,以便開展課程。在課前預習中,教師也可以根據學生的學習能力,讓學生自己選擇探究命題,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體現自主學習的特色,讓師生間的互動多樣化。
二、互動式教學在高中美術教學中的實踐,教師應該營造情感氛圍,讓互動式課堂開展得更融洽和諧
在傳統的教學中,教師的角色歷來是威嚴的,這讓教師與學生之間的距離莫名就產生了,教師與學生之間溝通交流的少,這對于教學來說有利有弊,現如今推行素質教育,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這就要求我們打破傳統,鼓勵構建和諧、民主的師生關系。教師應該以亦師亦友的身份去與學生溝通交流,促進師生關系,日常與學生多溝通、多了解,力求建立民主、和諧、友好的關系。高中美術課堂互動式教學模式的開展就需要一個民主和諧的氛圍,在這種氛圍中學生的主體意識會有很大的提升,在課堂的互動中就會更主動、自信。只有學生以主人翁的角色去參與課堂學習,才能調動他們的積極性,不斷提升高中美術教學的效果。
三、互動式教學在高中美術教學中的實踐,要求教師有團隊意識,善于通過分組教學,讓學生在團隊合作中獲得知識與技能
傳統的課堂模式大多是教師的45分鐘講壇,學生的45分鐘傾聽,沒有互動交流。實踐證明,這樣的教學模式并不能提高教學水平,相反還可能影響學生的求學熱情。新課標指出,學生間的合作也是互動的最佳體現。在高中美術教學中,合理引入分組討論探究的教學方式,對于教學水平的提高是很重要的。分組討論前期的分組是非常關鍵的一個環(huán)節(jié),教師需要根據教學內容與學生的學習情況合理地調整分組,組內成員的學習水平應該存在差異,但成員之間的性格及接受能力要具有一定相似性。合理分配小組成員數量,原則上以4~6人為宜。當然如果教師想激發(fā)學生的積極性,也可以讓學生自由分組。分組確定后,教師還應該協助選出小組長,并引導學生合理安排各小組成員分工,如發(fā)言者、記錄者、材料處理者等。分組相關事宜準備就緒后教師可為各小組分配不同的任務,讓各個小組成員在任務的討論中都要表達自己的觀點。讓學生在任務討論過程中,都能各盡其職、收獲知識、獲得成長。討論結束后,教師還可以根據學生的具體表現進行評價,但應以鼓勵為主,使學生體會到小組學習的意義。
在教育這項偉大的工程中,素質教育的引入將成為一個加速器,在高中美術教學中互動式教學模式的采用是推動美術課堂素質教育開展的有力武器。在美術課堂的開展中,教師應善用互動式的教學方式,不斷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
參考文獻:
[1]王偉,袁書杰.對實施互動式教學的幾點思考[J].石家莊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2(4):50-52.
[2]覃春柳.高中美術課堂師生言語互動探究[J].美術教育研究,2016(5):148-150.
編輯 溫雪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