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宗明
【高考真題】
閱讀下列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作。(60分)
今年是我國恢復高考40年。40年來,高考為國選材,推動了教育改革與社會進步,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40年來,高考激揚夢想,凝聚著幾代青年的集體記憶與個人情感,飽含著無數(shù)家庭的淚珠與汗水與笑語歡聲。想當年,1977的高考標志著一個時代的拐角;看今天,你正在與全國千萬考生一起,奮戰(zhàn)在2017的高考考場上……
請以“我看高考”或“我的高考”為副標題,寫一篇文章。
要求: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少于800字。
【真題解讀】
2017高考作文直接寫“高考”,既出人意料而又在情理之中,無疑是要啟發(fā)考生在宏觀語境中聚焦個人經(jīng)驗,表達對“高考”的獨特體會和理解,呈現(xiàn)他們的酸甜苦辣,尤其是勤學奮進中的豪邁之情;另一方面,更是要帶動考生站在國家戰(zhàn)略的高度,回顧過去展望未來,理性探索高考改革之路,感悟古今融通和傳統(tǒng)繼承與創(chuàng)新性發(fā)展的關(guān)系。
“高考”,人人參與其中,但絕大多數(shù)考生又未系統(tǒng)地思考與梳理過,所以細想又有些陌生,這在經(jīng)驗儲備相對公平的基礎上保證了考試的公正,維護了所有考生的話語權(quán),兼之“高考”本身的言說不盡,所以每位考生可以見仁見智,在較為寬松的空間里,表達自己的思想,展示自己的寫作能力。
題目中有“我看高考”或“我的高考”兩個副標題供考生選擇,“我看高考”適用于議論性文體,“我的高考”適用于記敘性文體,考生可根據(jù)自己積累的素材和擅長的文體決定取舍。用最優(yōu)秀的答卷向祖國人民匯報。
考生擬寫的正標題需要與副標題和諧搭配,要和諧就是要有差別,甚至風格對立,這樣才能彰顯標題風格的多樣化。兩個副標題都從“我”,細微籠統(tǒng),正標題就應該宏觀、抽象,或清晰、明了一些。因此,比喻、引用、化用、對偶、懸念等擬題方式均可用上。
最佳立意構(gòu)思的方向:
1.為國選材與社會進步。2.時代拐點與國家走勢。3.個人奮斗與家庭期許。4.歷史沉思與當下使命。5.集體記憶與個人情感。6.今昔對比與感慨生發(fā)。……
【滿分作文】
天涯何處無芳草——我看高考
● 一考生
不久前,我有幸加入了一個微信群,這個群是當年一起參加高考的同學發(fā)起的。群主K當年是一個非常矜持的女孩,她的成績和容貌一樣并不引人關(guān)注??山裉欤瑹o論氣質(zhì)和人氣,她都是時尚圈里令人羨慕和關(guān)注的慈善達人。
微信群里最活躍的是E君,他和當體育委員時一樣熱情。他發(fā)的信息日過數(shù)十條,視頻笑話調(diào)侃都會叫你忍俊不禁。據(jù)說他高考落榜之后步入社會,笑對人生,熱衷于社會公益事業(yè),現(xiàn)供職于某市艾滋病疾控中心,是艾滋病患者最真誠的朋友。
發(fā)言最少的是某集團董事長B君和某市副市長C君。即使節(jié)假日,大家討論得興高采烈的時候,他倆也是禮節(jié)性的三言兩語,惜言如金。這種理性與淡定,依然是他們高中時“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圣賢書”修煉的結(jié)果,“禮賢下士”絕非他們的風格。
大伙印象最深的是班花Y,如今她已經(jīng)是影視圈里的名人,年近半百依然那么溫婉動人。當年,她曾經(jīng)是幾位男生的暗戀對象,高考落榜之后就與他們分道揚鑣。其實追到Y(jié)的,是一位相貌不揚學歷一般的男孩。當初幾位暗戀Y的高材生后悔不已,在微信群里有過軟綿綿酸溜溜的表白,但對于Y君來講,一笑了之,不削一顧。
群里常常聊起高考狀元A君。他高中入黨,可算是他們當中風光無限的人。前些年平步青云,政績顯赫。不幸的是,在競爭省委書記的過程中,被人檢舉巨額受賄,鋃鐺入獄。
相比之下,群里過得最棒的要數(shù)D君,因家庭貧困,不得不把錄取通知書深藏箱底,經(jīng)過多年打拼,終于在電子商務謀得一席之地,擁有多家網(wǎng)站,成了業(yè)內(nèi)大名鼎鼎的人物。
自稱小人物的落榜生F君和X君,如今在省城有了自己的畫院和跆拳道館,育人無數(shù),小有名氣。
那個年代,高考就像一座獨木橋,有的人千方百計擠到夢寐以求的彼岸,以為高樓之下都是貧民窟;有的人沒擠過橋,卻無意成為時代風云的主人。
“人生何處無芳草,何必單戀一枝花”,在微信群的閑聊中,讓我感悟到高考固然重要,它將決定一個人的命運。但決定一個人命運的不止高考這一條道。高考,考的是數(shù)理化;生活,考的是生存之道?!皠俨或?、敗不餒”,只要我們有一顆報國的赤誠之心,高考的初心一定會在我們的血液中永遠流淌。
看一個人的人生是否精彩,不是看他的高考成績,而是看他能否接受命運的挑戰(zhàn),把握時代的脈搏,用他的一技之長,伴隨他的勤奮與創(chuàng)造,為國家、為社會作出貢獻。
勤奮矣,揣摩矣——我看高考
● 一考生
有人告訴我“勤奮+揣摩”是高考制勝的法寶,于是,我對高考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
幾次模擬考試以后,老師對我的的賞識,大家不得不刮目相看。我想,高考不過如此。
我以為,我的智商已經(jīng)超越了那些愚昧的同齡人。我把原來忙于微信聊天、談情說愛、上網(wǎng)游戲的時間,投入到對高考試題的研究中,和命題者較勁,企圖掌控他們命題的詭計。
我的研究發(fā)現(xiàn),只有像對待一場場激烈戰(zhàn)斗那樣,才能對付那一道道刁鉆的難題,我以為,命題者設計騙人的陷阱時,一定會留下蛛絲馬跡。憑借這些蛛絲馬跡,你在揣摩題干的同時,就能揣摩出命題者的意圖,知道他想考什么?陷阱隱藏在哪里?
一位臉形瘦削,表情神秘的長者,曾經(jīng)把他研究的結(jié)果告誡過我們:對刁鉆的選擇題,首先排除看似正確的選項。然后排除看似荒謬的選項。如果沒有看似正確或荒謬的選項,就選C項。
我將這位長者研究的結(jié)果靈活運用于模擬考試中,驚人的結(jié)果驗證了他的研究是成功的。對那些內(nèi)容冗長,討人厭惡的英語選擇題,我根本不用花費時間去看內(nèi)容,憑自己的直覺和經(jīng)驗,也能做對八九成。endprint
當然,并非所有學科都這樣如愿以償。尤其是物理學科中的一些題目,是實打?qū)嵉碾y——難得讓人窒息。
于是,我花了很長的時間研究力學、電學,直到把課本里所有的難題都搞明白??墒窃谝淮文M考試以后,我感覺到物理科變得復雜化了,那些難題撂倒了跟我奮戰(zhàn)的同學,包括那些酷愛物理科的天才。
不應該是這樣,至少對酷愛物理科的天才來說,不應該是這樣……我想,只要我能攻克這些難題,一定能獨占鰲頭。于是,我花了不少時間,在網(wǎng)上搜集了所有難題,或分類、或篩選,探尋其中的玄機。終于,在另一次模擬考試中,我僥幸獲得了全年級最好的成績。不過,我卻喪失了對物理科的信心,高考后,我一定不會……
我不是一個人在奮戰(zhàn),還有我的同桌。他的智力絕對不比我低,但他怎么也揣摩不透題目背后的陰謀。在他心里,無論怎樣努力,都是徒勞……
他希望與我合作,我們曾經(jīng)合作得非常默契??墒?,在本市的高中畢業(yè)適應性考試中,我們的合作徹底失敗了。因為每場考試結(jié)束,我們都要互相對答案。我清楚地記得,理綜的答案才對到一半,他就暈倒了,臉色煞白。我傻呆呆地站在他面前,驚慌失措……
勤奮矣,揣摩矣!我惶恐不安,先前的自信消失跆盡,不知道這制勝的法寶在高考時能不能奏效?
遠方在向我招手——我看高考
● 一考生
去年,我落榜了,心里好難受啊。盼望著再補習一年。可是弟弟妹妹就要上高中了。面對父母那疲憊的神態(tài),實在難以啟齒。
于是,我白天乖乖地跟著父母下地干活,晚上悄悄地躲在屋子里讀書。怕見來家里串門的客人,怕別人嘲笑我高考落榜。
一晃就要開學了,同學在田間來找我,說學校在招補習生。父親問他交不交錢。同學說要交錢。父親說交錢就不去了。同學說我的成績比他好,他也才交200元。父親說,交200元也不去。
母親也說,不去了吧,爺爺病著,家里實在拿不出錢。看到母親難過的樣子,我還能說什么呢。
一個驕陽似火的日子,父母留我守在房頂上曬糧食。不知不覺到了中午,我從房頂下來,躲在屋子里睡覺。突然聽見外面風雨大作。雨聲中夾雜有父親喊聲:“孩子,糧食蓋好沒有?”我慌忙爬到房頂,看到房頂一片狼藉。我嚇得周身發(fā)抖,咬住嘴唇,只差哭出聲來。母親也急得團團轉(zhuǎn),她嘆口氣說:“讓孩子回校補習吧,留在家里他會受苦的……”
父親沒答話。收拾完糧食,對我說:“走,我領你借錢去?!?/p>
來到隊長家,隊長不屑的眼神讓我發(fā)怵。他對父親說:“想考大學?瞧那傻勁兒,比你強不了多少。”隊長的話如晴天霹靂,父親搖晃著,挺直的身影突然變得佝僂起來。他二話沒說,拖著我扭頭回了家。
我沒有見過父親如此頹唐,他臉色鐵青,悲傷極了。我似乎感覺得到他的內(nèi)心在流淚,在滴血……
“勇敢點,去找舅舅吧?”母親打破了房間里長時間的沉寂,似乎在鼓勵我,更是在安慰父親。
舅舅是鄰縣的中學老師,我鼓足勇氣說了我的情況,他鼓勵我說:“有努力就有遠方,關(guān)鍵在于你的專注和自信?!?/p>
我去學校補習了。舅舅“有努力就有遠方”的教導我銘記于心。我沒有住校,每天上學,放學回家需要花去兩個多小時的時間。我就利用這個時間背古詩文,背英語單詞,背數(shù)理化公式。我很刻苦,不坐車,不吃零食。學校沒有收我的學費,我就用舅舅給我的錢買資料。我相信,憑借自己的努力,一定能取得優(yōu)異的成績。
高考已經(jīng)拉開了序幕,在家長會上,班主任告訴我的父親,說我在適應性考試中,總成績名列全縣第一名,有希望考上重點大學。
我要感謝落榜,感謝它讓我經(jīng)歷了失敗的磨練,讓我在別人的嘲笑和歧視中成長,讓我懂得了自己想要什么,祖國人民需要什么,我該怎樣去努力。
該向落榜說告別的時候了,遠方正在向我招手呢!
父子同心,夢想成真——我看高考
● 一考生
今天是恢復高考40年后的第一個高考日一一6月7日,躲過了父輩經(jīng)歷的,雨水最多的,氣候酷熱難耐的7月7日。
天公作美,艷陽高照。在全民保駕護航的氣氛中,父親駕車送我高考,看到考場門口那么多陪考的家長,看到他們安靜、喜悅的神情,我感到無比的幸福。
8點40分,我與父親握手之后,信步跨進莊嚴神圣的考場,一種自豪感油然而生。
當我提筆作文的時候,自然回憶起父親高考的故事:
父親的高考是在上世紀80年代。
對于那個時代的農(nóng)村孩子來說,高考可以光宗耀祖,改變命運。包分配,端“鐵飯碗”,不再“面朝黃土背朝天”。父親說,這是他的夢想,也是祖祖輩輩的夢想。
父親第一二天考得特滿意,要是第三天的英語過關(guān)的話,上大學是十拿九穩(wěn)??蓻]想到天有不測風云,一個小小的車禍,將父親的大學夢化為烏有。
第三天早上,大雨傾盆,山路泥濘,父親已經(jīng)快要到考點的時候,一輛三輪車將父親的大腿撞傷。三輪車立即將父親送到醫(yī)院,醫(yī)生綁了繃帶,便隨三輪車趕往考場??上нt到了5分鐘,無緣英語考試。父親當時是欲哭無淚,欲泣無聲,悲憤交加,不可言狀……
二十多年過去了,綁著繃帶趕考那一幕,讓父親終身難忘,也在我青澀的童年,烙下了深深地印記。
父親非常珍惜現(xiàn)在的生活,他把全部希望寄托在我的身上。除了在生活上關(guān)心我,愛護我之外,還經(jīng)常輔導我的學習,用他的實際行動,鞭策我不斷進步。
父親的記憶力十分驚人。他在高中所學的知識至今還記憶猶新。我白天到學校上課,他就在家里自修。他說,白天提高他的知識水平,晚上就可以輔導我的學習。
每次考試之后,他都要對我的試卷進行分析,親手建立我的學習檔案。每次提到我學習上的問題,他都能如數(shù)家珍,一一道來。父子刻苦學習的精神時時鞭策著我,激勵著我。父親說:父子同心,夢想成真。endprint
下課的鈴聲即將拉響,第一場考試就要結(jié)束,我只好將千言萬語化作一句誓言:勇敢自信,沉著鎮(zhèn)定,用優(yōu)異的成績向祖國人民匯報!為實現(xiàn)父親未曾實現(xiàn)的夢想而奮斗!
奮進,奮進,再奮進!——我看高考
● 一考生
這是一個特殊的日子,我和千萬個考生一樣,肩負著祖國的希望和人民的重托,躊躇滿志地迎來了恢復高考40年后的第一個高考日,迎來了我們國家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的又一個春天。毫無疑問,高考的恢復,對于我國人力資源素質(zhì)的提高起到關(guān)鍵性的作用,對于我國經(jīng)濟和社會進步做出了無法替代的貢獻。
高考有著以考促學的功能,致使整個民族的文化教育水平得以迅速恢復和提高。然而,現(xiàn)在很多人即使沒有經(jīng)歷高考也活出了精彩的人生,遺憾的是他們中的一些人卻與高考唱反調(diào),說什么“不參加高考又怎樣”“沒有高考一樣活得精彩”等等,這是非常令人心痛和擔憂的思潮。
人的思想不應該囿于自我得失的范疇。一個人的成功與否也不應該以掙錢的多少來衡量。因為你的個人經(jīng)驗可能很豐富卻無法推而廣之,況且經(jīng)歷的環(huán)境與時代不同,人的發(fā)展也會不同。推動社會的變革和進步需要千千萬萬掌握著知識與技術(shù)力量的我們。沒有經(jīng)歷過高考,只能說明你沒有機會去見識這場嚴峻的知識競技與考驗,沒有見識過這場萬人空巷的選拔與拼搏。而有比較才有鑒別,有競爭才有進步,激烈的國際競爭也不是那些只獲得光彩的人所能掌控的。
為了活著,我們每天都要穿衣吃飯,當然不只是為了填飽肚子,我們還需要賺很多的錢,以滿足我們的物質(zhì)需求,這無可厚非。但你借此與高考較勁,那就是鼠目寸光,心胸狹窄。如果只是把高考作為一次考試,那我們也沒有必要大動干戈,為千萬學子降低噪音,送去解暑物品,為他們排憂解難,保駕護航了……
一位對母親對兒子說:“最重要的不是你所在的職位,也不是你擁有的財富,而是你所朝的方向能否成為一個對社會、對國家有用的人?!边@質(zhì)樸的愿望,代表了千千萬萬家長心系國家和人民的情懷。
高考寄托著莘莘學子不負青春的誓言,寄托著中華民族對未來的期許。我們這些稚嫩之氣的考生,在高考中會學到莊嚴與責任;那些高齡考生,在高考中能收獲一份堅持與信念;更有社會邊緣的弱勢群體,在高考中能看到希望與未來……高考,在一個偉大的民族面前,是前進與希望的動力!
當然,我們在肯定與贊美高考的同時,不得不反思高考的不足與弊端,只有堅持改革,才能使這一制度更完善、更科學、更公平,惠及國家和人民。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蔽以敢陨頌闈?,化為驚濤駭浪,揚起人生的風帆,肩負起祖國人民的期望,奮進,奮進,再奮進!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