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家策
因別人說自己“丑陋”而攻擊別人,只會更加丑化自己;相反,以人為鏡,躬身自省,則能使自己容光煥發(fā)。
人無完人,每個人都有“丑陋”的一面:禮儀缺失,修養(yǎng)不夠甚至是知識的匱乏。只要人們與外界、與社會有所交集,這些缺點就無從隱藏,終會暴露。不直面弱點與缺陷,企圖逃避現(xiàn)實,只會加重人的丑陋,使人陷入惡性循環(huán)中。只有正視自己的不足,接受批評并改正,才能立足于社會,提高人格魅力。
放眼古代,人才輩出。想當年楚漢之爭,劉邦先入關中,因貪圖享樂,受到部下嚴厲的指責。但他沒有惱羞成怒,而是平心靜氣地接受了部下的批評,并自我改正,終在烏江邊殲滅楚軍,獲得大勝。試想劉邦若不能正視不足,虛心改正,何來漢王朝之興立?
當今時代亦不乏相似之例。當“蘋果之父”喬布斯設計出第一部蘋果手機時,手機樣式平庸,操作繁瑣,有人笑稱“這樣的手機永遠不會受歡迎”。面對人們的嘲諷,他沒有與人爭辯,而是潛心研究,對別人譏諷的設計加以改進,最終蘋果公司大獲成功。當現(xiàn)在我們愉悅地操作著蘋果手機時,不妨稍加思考:若喬布斯沒有接受那些辛辣但真實的批評,恐怕如今還不會有蘋果手機的市場。
與之相對,日本當權的安倍政府,不愿承認日本在二戰(zhàn)中犯下的罪行,引來別國乃至本國民眾的指責,使日本的形象大打折扣,這在外交中是致命的影響。若他能認錯反省,想必人們還是會改變對其態(tài)度的。
“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敝挥猩朴眠@些“明鏡”來反省自己的過失與不足,才能使自己更加完美,才會贏得人們的尊重。
對鏡自省,躬身自檢,積極改正,才能化丑陋為俊顏,在鏡中呈現(xiàn)出完美的自己。
點評
本文是一篇精致的議論文。在布局上,全文分七段,第一段明確觀點,第二段道理闡述觀點,第三至五段舉例論證,最后兩段總結扣題,思路清晰,行文周密。在論證上,第一段就自省與不自省兩者進行對比,肯定自省的重要性,材料豐富,論述周密充實,事例敘述簡潔精要。表達干脆利落,有力度。
【作者系河北省武邑中學學生,指導并置評:苑桂芳】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