寇海英北大醫(yī)療魯中醫(yī)院職業(yè)病呼吸內科,山東淄博 255400
運用多媒體開展健康教育對改善肺功能檢查質量的效果評價
寇海英北大醫(yī)療魯中醫(yī)院職業(yè)病呼吸內科,山東淄博 255400
目的探討在肺功能檢查中應用多媒體開展健康教育的臨床效果。方法選擇2016年7月—2017年6月期間接受肺功能檢查的128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參照組與實驗組各64例,參照組實施常規(guī)健康教育,實驗組在參照組基礎上運用多媒體,比較兩組患者對肺功能檢查呼吸配合要求熟練掌握程度及肺功能檢查質量。結果實驗組患者肺功能檢查呼吸配合要求熟練掌握率明顯高于參照組 (68.75%vs 50.00%,P<0.05),不熟練率 (3.13%vs 15.63%)明顯低于參照組(P<0.05);實驗組患者重復性達標率、外推容積達標率、FV曲線達標率、呼吸時間達標率分別為 93.75%、96.87%、87.50%、90.62%,均明顯高于參照組 68.75%、71.87%、65.62%、59.37%(P<0.05)。結論在健康教育多媒體中充分運用,可有效提高患者對肺功能檢查呼吸配合要求掌握程度,繼而改善肺功能檢查質量,值得推廣應用。
多媒體;健康教育;肺功能檢查;效果評價
肺功能檢查是臨床常用的一種無創(chuàng)性檢查方法,能夠客觀反映肺臟的功能狀態(tài),對診斷、評估呼吸系統(tǒng)疾病嚴重程度及判斷療效和預后具有重要意義[1]。但肺功能檢查的準確性受儀器設備、操作技術尤其是被檢患者的配合程度等因素的影響[2]。如何使患者盡快掌握并能準確配合肺功能檢查,需要一種行之有效的健康教育方法。該研究采取隨機對照方法,探討健康教育中多媒體的運用對肺功能檢查質量的影響。報道如下。
選擇2016年7月—2017年6月期間在該院接受肺功能檢查的住院患者128例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①患者均神志清楚,聽力及視力均正常;②均有正常溝通交流能力;③年齡20~80歲;④自愿參加該研究。排除病情較重,不能采取坐位者。按照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實驗組和參照組,每組64例。實驗組包括男35例,女29例;年齡 23~79(61.43±8.25)歲;疾病種類:慢性阻塞性肺疾病24例,支氣管哮喘19例,塵肺12例,其他肺部疾病9例;文化程度:文盲3例,學歷≤初中25例,高中或中專19例,≥大專17例;參照組包括男33例,女31例;年齡 21~78(62.57±7.96)歲;疾病種類:慢性阻塞性肺疾病25例,支氣管哮喘18例,塵肺13例,其他肺部疾病8例;文化程度:文盲2例,學歷≤初中26例,高中或中專20例,≥大專16例。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參照組實施常規(guī)健康教育:進行肺功能檢查前,由操作人員口頭為患者講解肺功能檢查的目的、流程、呼吸配合方法、注意事項,隨后進行檢查。實驗組患者在參照組基礎上,實施多媒體教育。首先由專業(yè)醫(yī)護人員制作多媒體課件,由兩名醫(yī)護人員分別扮演操作人員及患者,操作人員向“患者”介紹儀器的名稱及用法,講解肺功能檢查的目的、操作流程、呼吸配合方法及注意事項,指導“患者”進行檢查,操作人員邊操作邊講解,“患者”配合呼吸要求進行示范。針對肺功能檢查結果,講解肺功能檢查質量要求,列舉常見的不正確呼吸方法,提醒患者注意。指導患者有效咳嗽及正確排痰。將上述內容以圖片、視頻等形式作為多媒體課件內容,其中視頻配音可針對不同地域患者制作普通話與方言兩個版本。檢查前,操作人員通過電視屏幕播放多媒體課件,利用文字、聲音、動態(tài)影像對患者進行健康教育,同時指導患者反復配合呼吸訓練,解答患者的疑問,練習合格后即可按約定時間及規(guī)范操作流程進行肺功能檢查,即指導患者取坐位,夾住鼻孔,平靜呼吸數(shù)次后,進行最大吸氣,然后最大努力并快速呼出。
1.3.1 觀察兩組患者掌握肺功能檢查呼吸配合熟練程度依據(jù)熟練程度分為熟練掌握(操作人員指導1次后,即可按要求正確呼吸)、基本掌握(操作人員反復指導下,80%以上符合要求)、不熟練(反復檢查數(shù)次,50%以上不符合要求)。
1.3.2 觀察兩組患者肺功能檢查質量相關指標 觀察兩組患者重復性達標、外推容積達標、FV曲線達標、呼吸時間達標、滿意度評分、檢查時間等指標。重復性達標:最少2次FEV1低于200 mL,EV、TV曲線存在良好重疊;外推容積達標:低于150 mL或者小于5%FVC;FV曲線達標:開始不存在猶豫現(xiàn)象,迅速出現(xiàn)PEF尖峰,曲線平滑,無咳嗽癥狀,一氣呵成,吸氣相FV曲線表現(xiàn)為三角形,降支直線下降,升支陡直,呈現(xiàn)出半圓形;呼吸時間達標,呼吸時間低于6 s,此時呼吸容積曲線表現(xiàn)出平臺,持續(xù)時間超過1 s。
采取SPSS 21.5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分析,以百分率(%)表示計數(shù)資料,進行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實驗組患者肺功能檢查呼吸配合熟練掌握率明顯高于參照組(P<0.05),掌握不熟悉率明顯低于參照組(P<0.05),兩組患者基本掌握率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見表 1。
表1 兩組患者掌握肺功能檢查呼吸配合熟練程度比較[n(%)]
實驗組患者重復性達標率、外推容積達標率、FV曲線達標率、呼吸時間達標率均明顯高于參照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肺功能檢查達標情況比較(%)
呼吸系統(tǒng)疾病是臨床多發(fā)疾病,肺功能檢查容易操作,重復性好[3],是診斷及評估支氣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嚴重程度分級與診斷的金標準,廣泛用于臨床麻醉科、胸外科、呼吸科中。目前臨床肺功能檢查過程中采取的是一對一方式,操作人員需要詳細告知檢查人員呼吸的正確方法,此外操作人員也需要擁有良好的表達能力以及足夠耐心,反復講解相關內容,盡可能消除患者的不安情緒。但由于患者的文化程度及接受教育的能力不同,在短時間內難以消化和理解肺功能檢查的呼吸配合要領,從而導致急躁、為難甚至應付心理,致使肺功能檢查結果受到影響,導致誤診甚至影響預后[4]。
多媒體健康教育是臨床廣泛應用的一種健康教育形式,它以院內就診患者及家屬為中心,以傳播健康教育知識及技能為目的[5],將不同疾病的特點及注意事項等內容以文字、示范圖片、錄像等方式展現(xiàn)給患者及家屬,具有圖文并茂、直觀形象、簡單易懂的特點[6],令患者及家屬印象深刻,更容易理解和接受,從而提高了肺功能檢查的依從性。臨床研究表明,肺功能檢查結果的準確性與患者是否能夠掌握正確的呼吸方法有密切關系[7]。該研究結果顯示,實驗組接受多媒體健康教育后,呼吸配合要求熟練掌握率明顯高于參照組,不熟練率明顯低于參照組;重復性達標率、外推容積達標率等肺功能檢查質量均明顯優(yōu)于參照組??梢姡嗝襟w健康教育有利于促進患者更全面理解健康教育內容,提高了呼吸配合要求的熟練程度,進而提高了肺功能檢查質量。此外,為確保檢查結果的準確性,操作人員也應提高專業(yè)技能,熟練掌握肺功能儀的操作流程,定期檢測儀器運行情況,對個別理解能力較差的患者,輔以通俗易懂的解釋和動作示范,促使患者主動正確配合完成檢查,從而獲取準確的檢查結果,為臨床準確診斷疾病和評估病情提供科學的參考依據(jù)。
綜上所述,將多媒體健康教育應用于肺功能檢查患者中,可有效提高患者對肺功能檢查呼吸配合要求掌握程度,繼而改善肺功能檢查質量,值得推廣應用。
[1]楊麗潔.健康教育在塵肺患者肺功能檢查中的應用[J].中國療養(yǎng)醫(yī)學,2013,22(9):820-821.
[2]李智娟,肖芳紅,鐘映笑,等.多媒體健康教育對肺功能檢查患者的影響[J].中華現(xiàn)代護理雜志,2012,18(26):3123-3125.
[3]彭兵.肺功能檢測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診斷中的應用分析[J].中國衛(wèi)生產業(yè),2012,9(1):130.
[4]劉翠萍.循證護理干預在肺功能檢查中的應用效果研究[J].河北醫(yī)學,2016,38(11):1756-1758.
[5]鐘林鋒,韋建瑞,崔艷玲,等.醫(yī)院多媒體健康教育的建設和探討[J].中國健康教育,2015,31(7):711-712,715.
[6]常雪琴.髖關節(jié)置換術后運用多媒體健康教育防止人工關節(jié)脫位的效果分析[J].護士進修雜志,2013,28(15):1416-1417.
[7]胡文梅.護理干預在肺功能檢查中的應用[J].齊魯護理雜志,2012,18(7):65-66.
R7
A
1672-5654(2017)10(a)-0032-02
10.16659/j.cnki.1672-5654.2017.28.032
寇海英(1978-),女,山東淄博人,本科,主管護師,主要從事肺功能檢查相關護理工作。
2017-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