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燕妮
親情禮物
吳燕妮
父母的家在小城的郊區(qū),每隔一段時間,我就要回娘家看望年邁的父母。
最近一次回娘家,看到父親一個人在院子里忙碌著,卻見不到母親的身影。一問才知道母親身體不舒服,正在房間里躺著休息。
我輕輕推開母親的房門,喊了一聲:“媽”,一聲低沉的回應(yīng),讓我心里一顫。掀開帳子,就看到母親蒼老而憔悴的面容,雖然知道她犯的是老毛病,我的心里還是有些擔(dān)憂。
陪母親聊了一會,我讓她好生歇著,可是母親堅持要起來:“剛才吃了藥,我已經(jīng)好多了,廚房里還煮著芋頭呢?!?/p>
我跟著母親進(jìn)了廚房,廚房里光線昏暗,墻壁被熏得烏黑,但是灶臺收拾得非常干凈。知道我要回來,母親早早就煮好一鍋芋頭,這會兒她把香噴噴的芋頭端到我面前:“昨天剛從地里挖的小香芋,快趁熱吃吧。”看著病弱的母親,我手捧著滾燙的芋頭,有種想流淚的感覺。母親已經(jīng)七十多歲了,家里也沒有什么特別的好東西,面對歸家的女兒,她卻依然想著拿出全部的好。
父親見我到來,早已不聲不響挑起簸箕往田里去,一個小時后挑回一擔(dān)新鮮白嫩的蓮藕。剛從田里挖出來的蓮藕,被父親洗得干干凈凈,帶著新鮮泥土的清香,令人聯(lián)想到它豐腴的美味。父親挑最完整、最肥大的蓮藕給我裝進(jìn)袋子:“今年種的蓮藕又香又甜,炒肉或煲湯都好,一定要趁新鮮吃啊。昨日挖的芋頭還有,你也帶一些回去吧。”
父親前前后后地給我張羅,想到他為了兒女能吃一口自家種的蔬菜,年逾七旬尚農(nóng)耕不輟,且不說種植的艱辛,光是這大冷天泡在泥水里勞作的辛苦,就夠他受的。我百般滋味在心頭,想到天下父母沒有一個不為子女著想的,而他們卻并不奢求兒女有多少回報。
回來之前我問過母親,有沒有需要買的東西,母親還是和往常一樣說,啥都不需要,只要回來看看就好。我倒不覺得家里真的什么都不缺,每次回娘家,總要買一些水果肉食、牛奶點心之類,或者給父母添置幾件應(yīng)季的衣服,沉甸甸的有好幾袋。父母嘴上說不需要,但我知道他們心里是樂滋滋的。而我每次返程,身邊也是沉甸甸的幾個袋子,不同的是換了內(nèi)容,變成了父母種的蔬菜雜糧,打好的糯米粉、粟米粉,還有我兒子最愛吃的土雞蛋,這就是世界上最珍貴的親情禮物。
我回城之前,母親不知從哪里拿出一把糖果,塞到我的口袋里:“拿回去給昊兒吃。”我一看是椰子糖,雖不是名貴的糖果,心頭卻是一熱,我曾經(jīng)在母親面前說過我兒子喜歡吃椰子糖,她便一直記著。
我沒有告訴母親,我兒子現(xiàn)在正在做牙齒糾正手術(shù),不能吃糖。那幾顆糖藏在我的衣袋里,一直沒舍得吃。
回城后,每當(dāng)想起父母,我便拿出一顆保存在口袋里的糖果,輕輕地含在嘴里,幸福甜蜜的感覺油然而生,多少疲憊和煩惱隨之慢慢遠(yuǎn)去,無限感動和感恩涌上心頭。
責(zé)任編輯:陳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