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麗
高中的作文教學,直都是語文教學的重點和難點?!陡咧姓Z文課程標準》要求寫作教學應著重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想像能力和表達能力,重視發(fā)展學生的思維能力,發(fā)展創(chuàng)造性思維。針對這些要求,在高中語文作文教學中應重視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
一、教學階段及內容的有序性
從高一到高三,學生的心理會由青澀到成熟,認知會由感性到理性,價值觀、人生觀會由模糊到清晰,寫作技巧會由生硬到純熟。所以,作文教學需要依據學生的心理、認知、思想、能力的不同程度,來確定不同階段的作文教學內容。具體有如下:
高一階段學生較為感性,心理較為脆弱,同時對高中語文的學習還存在很多的期待,數理化學科的壓力還不是很大,學生有較多的時間觀察生活,記錄生活,感悟生活。這一階段的學生更愛幻想,想象力更為豐富,所以教師不必急于將高考的題目拿給學生分析、寫作,以免讓學生產生畏懼心理,挫傷學生的寫作積極性。而是應該更多地引導學生關注生活,記錄生活的點點滴滴,激發(fā)學生的想象力,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興趣,同時為今后的寫作做好積累和鋪墊。到了高二,學生寫作素材就有了一定的積累,思維也得到了一定的訓練,心智也趨于成熟,學生在教材課文的學習過程中也接觸到了較多的文體,這一階段就可以進行文體的寫作訓練了,讓學生寫規(guī)矩文。到了高三,學生的目標則直指高考,作文教學可以定位為應試作文。在實際的教學中,還需將時間和教學內容劃分到某一個學期、某一個月、某一個星期甚至是某一個課時。
二、積累豐富的作文材料是寫好作文的首要條件
許多文章高手文思敏捷,很重要的原因是他們腦子里有一個豐富的材料庫,寫起文章來,就能得心應手,左右逢源。學生要寫好作文,也必須花大力氣積累作文材料。作家秦牧說:“一個作家應該有三個倉庫:一個直接材料的倉庫裝從生活中得來的材料,一個間接材料的倉庫裝書籍和資料中得來的材料,另一個就是日常收集的人民語言的倉庫。有了這三種,寫起來就比較容易。”這段話中說的前兩個倉庫,正是學生寫好作文應該必備的。
1.積累“從生活中得來的材料”。最好的方法是堅持寫觀察日記,學生寫日記的通病是記流水帳,自己覺得沒意思,也就懶得寫了。學生可以照老舍先生教的方法寫:“你要仔細觀察身旁的老王或老李是什么性格,有哪些特點,隨時注意,隨時記下來。要天天記,養(yǎng)成一種習慣。刮一陣風,你記下來;下一陣雨,你也能記下來。因為不知道哪一天,你的作品里需要描寫一陣風或一陣雨,你如果沒有這種積累,就寫不豐富。”
2.積累“書籍和資料中得來的材料”。一方面靠課內閱讀,把語文課堂中的閱讀和寫作結合起來;另一方面還要靠課外閱讀,堅持寫摘錄式的讀書筆記。如果每段摘錄用一張紙片,就是讀書卡片。俗話說:“好記憶不如爛筆頭”。記憶力再強,時間長了,要記的內容多了,總會遺忘一些。如果一邊讀書,一邊把認為很精彩的內容摘錄下來,不僅能避免遺忘,而且翻閱起來也很方便。
三、高中作文的評改十分關鍵
作文評改是一次作文過程的最后一道“工序”,是教師對學生作文的最終“裁決”。作文難改是所有的語文教師的心聲,毫不夸張地說,如果教師認真仔細地批改每一篇作文,那他花的時間一定不比所有學生寫作文所花的時間少。正因為作文難批改,有的教師很不注重這最后一關,往往不痛不癢地寫上幾句評語,或者只打一個分數便了事,殊不知這種做法大大挫傷了學生作文的積極性,以致學生也把作文當作“差事”來應付。學生作文的評改,既是一次作文的終結,又是下一次作文的開始,應有一種無形的力量吸引學生的作文訓練。這就要求教師在評改作文中,關注學生的心理反應,使作文評改推動學生的作文訓練??梢圆扇§`活多樣的評改形式,真正發(fā)揮作文評改的作用。
總之,作文教學是一項異常艱巨的系統(tǒng)工程。作為語文教師,要根據學生寫作的實際狀況,制訂一個科學、系統(tǒng)、有序的訓練計劃,激活學生的思維,并長期堅持。只有這樣,才能提高作文教學的有效性,切實提高學生的作文水平。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