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選擇題:本題共25小題,每小題2分,共5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
1. 有關蛋白質結構與功能的敘述,錯誤的是( )
A. 蛋白質的生物活性與蛋白質的空間結構有關
B. 數(shù)量相同的5種氨基酸可以組成不同的多肽鏈
C. 將抗體溶于NaCl溶液中會造成其生物活性的喪失
D. 氨基酸序列相同的多肽鏈可折疊成不同的空間結構
2. 下列關于原核生物的敘述,錯誤的是( )
A. 大腸桿菌的細胞內有核糖體
B. 細胞對物質的吸收具有選擇性
C. 擬核區(qū)中含有環(huán)狀的DNA分子
D. 藍藻細胞的葉綠體中含有葉綠素
3. 關于哺乳動物體內脂質與糖類的敘述,錯誤的是( )
A. 固醇在動物體內可轉化成性激素
B. C、H、O、P是構成脂質和糖原的元素
C. 脂肪與糖原都是細胞內儲存能量的物質
D. 膽固醇是細胞膜的組分,也參與血脂運輸
4. 無機鹽對于維持生物體的生命活動具有重要作用。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
A. 蔬菜中的草酸不利于機體對食物中鈣的吸收
B. 缺鐵會導致哺乳動物血液運輸O2的能力下降
C. 和ATP一樣,KH2PO4也能為生物體提供能量
D. 植物秸稈燃燒產生的灰燼中含有豐富的無機鹽
5. 關于生物體內能量代謝的敘述,正確的是( )
A. 淀粉水解成葡萄糖時伴隨有ATP的生成
B. 人體大腦活動的能量主要來自脂肪的有氧氧化
C. 葉肉細胞中合成葡萄糖的過程是需要能量的過程
D. 硝化細菌主要從硝酸還原成氨的過程中獲取能量
6. 將生長狀態(tài)一致的某種植物幼苗分成甲、乙兩組,分別移入適宜的營養(yǎng)液中在光下培養(yǎng),并給甲組的營養(yǎng)液適時通入空氣,乙組不進行通氣處理。一定時間后學.科網(wǎng)測得甲組的根對a離子的吸收速率遠大于乙組的。關于這一實驗現(xiàn)象,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 給營養(yǎng)液通入空氣有利于該植物的生長
B. 根細胞對a離子的吸收過程屬于自由擴散
C. 根細胞對a離子的吸收過程有能量的消耗
D. 根細胞的有氧呼吸有利于根對a離子的吸收
7. 下列有關植物細胞呼吸作用的敘述,正確的是( )
A. 分生組織細胞的呼吸速率通常比成熟組織細胞的小
B. 若細胞既不吸收O2也不放出CO2,說明細胞已停止無氧呼吸
C. 適當降低氧濃度可降低果實的有氧呼吸進而減少有機物的消耗
D. 利用葡萄糖進行有氧呼吸時,吸收O2與釋放CO2的摩爾數(shù)不同
8. 某染料(氧化型為無色,還原型為紅色)可用于種子生活力的鑒定。某同學將吸脹的小麥種子平均分成甲、乙兩組,并進行染色實驗來了解種子的生活力,結果如表所示。
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 甲組的胚發(fā)生了氧化還原反應
B. 呼吸作用產生的NADH使染料變成紅色
C. 乙組胚細胞膜上的載體蛋白能將染料運出細胞
D. 種子中胚細胞代謝活動的強弱會影響染色效果
9. 為研究植物細胞質壁分離現(xiàn)象,某同學將某植物的葉表皮放入一定濃度的甲物質溶液中,一段時間后觀察到葉表皮細胞發(fā)生了質壁分離現(xiàn)象。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 該植物的葉表皮細胞是具有液泡的活細胞
B. 細胞內甲物質的濃度高于細胞外甲物質的濃度
C. 細胞液中的H2O可以經擴散進入甲物質溶液中
D. 甲物質和H2O能自由通過該葉表皮細胞的細胞壁
10. 將葉綠體懸浮液置于陽光下,一段時間后發(fā)現(xiàn)有氧氣放出。下列相關說法正確的是( )
A. 離體葉綠體在自然光下能將水分解產生氧氣
B. 若將葉綠體置于紅光下,則不會有氧氣產生
C. 若將葉綠體置于藍紫光下,則不會有氧氣產生
D. 水在葉綠體中分解產生氧氣需要ATP提供能量
11. 甲狀腺激素會對機體的代謝產生影響。若給實驗小鼠每日注射適量甲狀腺激素,連續(xù)注射多日后,不會出現(xiàn)的現(xiàn)象是( )
A. 機體產熱增加
B. 體重快速增加
C. 進食量明顯增加
D. 放入密閉室中更易窒息死亡
12. 適度的紫外線照射可使皮膚中產生維生素D3(VD3),活化的VD3可促進腸道吸收鈣離子。對于因缺乏VD3引起缺鈣的人群來說,為緩解缺鈣這一狀況,下列做法不應選擇的是
A. 適量進行日光浴
B. 增加室外活動
C. 補充適量魚肝油
D. 補充胡蘿卜素
13. 下列與人體神經調節(jié)有關的敘述,錯誤的是( )
A. 缺氧不影響肽類神經遞質的合成與釋放
B. 肌肉細胞的細胞膜上有神經遞質的受體
C. 神經纖維上的電信號可引起突觸前膜釋放神經遞質
D. 神經遞質可將突觸前神經元的興奮傳遞給突觸后神經元
14. 當外界溫度高于動物體溫時,下列不利于動物散熱的是( )
A. 馬出汗 B. 猴子在水里玩耍
C. 犬伸出舌加速喘息 D. 牛排尿量減少
15. 下列關于人體中樞神經系統(tǒng)的敘述,錯誤的是( )
A. 小腦損傷可導致身體平衡失調
B. 人的中樞神經系統(tǒng)包括腦和脊髓
C. 大腦皮層具有軀體感覺區(qū)和運動區(qū)
D. 下丘腦參與神經調節(jié)而不參與體液調節(jié)
16. 在家兔動脈血壓正常波動過程中,當血壓升高時,其血管壁上的壓力感受器感受到刺激可以反射性地引起心跳減慢和小血管舒張,從而使血壓降低,僅由此調節(jié)過程判斷,這一調節(jié)屬于( )
A. 神經調節(jié),負反饋調節(jié) B. 神經調節(jié),免疫調節(jié)
C. 體液調節(jié),負反饋調節(jié) D. 體液調節(jié),免疫調節(jié)
17. 下列關于哺乳動物胰臟(胰)的敘述,錯誤的是( )
A. 能分泌胰島素和胰高血糖素
B. 既有內分泌作用也有外分泌作用
C. 胰腺細胞分泌的酶直接進入血液中
D. 胰島細胞分泌的激素可以進入血液循環(huán)
18. 在某一農田生態(tài)系統(tǒng)中,大面積單一種植某種農作物(甲)可導致害蟲A的爆發(fā),改成條帶狀合理地間作當?shù)亓硪环N農作物(乙)后,乙生長良好,害蟲A的爆發(fā)也受到了抑制。對此,不合理的解釋是( )
A. 新的種間關系不利于害蟲A
B. 新的群落空間結構不利于害蟲A
C. 乙的出現(xiàn)使害蟲A的環(huán)境容納量下降
D. 乙和害蟲A存在互相抑制的競爭關系
19. 加強管理后,某自然保護區(qū)中過去難覓蹤跡的大型食肉、食草野生動物種群得到了恢復。數(shù)年后,出現(xiàn)了保護區(qū)中的某種大型食草動物經常到保護區(qū)外的農田中采食的現(xiàn)象。針對該現(xiàn)象,下列敘述最為合理的是( )
A. 該現(xiàn)象說明野生動物是人類的忠實朋友
B. 該現(xiàn)象說明人與野生動物形成了和諧相處的關系
C. 該現(xiàn)象說明野生動物正在積極地尋求人類的幫助
D. 該現(xiàn)象說明該種動物的種群數(shù)量增大,種內競爭增強
20. 遺傳學上的平衡種群是指在理想狀態(tài)下,基因頻率和基因型頻率都不再改變的大種群。某哺乳動物的平衡種群中,栗色毛和黑色毛由常染色體上的1對等位基因控制。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 多對黑色個體交配,每對的子代均為黑色,則說明黑色為顯性
B. 觀察該種群,若新生的栗色個體多于黑色個體,則說明栗色為顯性
C. 若該種群栗色與黑色個體的數(shù)目相等,則說明顯隱性基因頻率不等
D. 選擇1對栗色個體交配,若子代全部表現(xiàn)為栗色,則說明栗色為隱性
21. 若要表示某動物細胞(2n)減數(shù)第一次分裂結束時形成的細胞,下列示意圖中正確的是( )
22. 甲、乙、丙、丁4個系譜圖依次反映了a、b、c、d四種遺傳病的發(fā)病情況,若不考慮基因突變和染色體變異,那么,根據(jù)系譜圖判斷,可排除由X染色體上隱性基因決定的遺傳病是( )
A. a B. b C. c D. d
23. 下列關于真核生物遺傳物質和性狀的敘述,正確的是( )
A. 細胞中染色體的數(shù)目始終等于DNA的數(shù)目
B. 有絲分裂有利于保持親代細胞和子代細胞間遺傳性狀的穩(wěn)定
C. 細胞中DNA分子的堿基對數(shù)等于所有基因的堿基對數(shù)之和
D. 生物體中,一個基因決定一種性狀,一種性狀由一個基因決定
24. DNA分子的穩(wěn)定性與堿基對之間的氫鍵數(shù)目有關。下列關于生物體內DNA分子中(A+T)/(G+C)與(A+C)/(G+T)兩個比值的敘述,正確的是( )
A. 堿基序列不同的雙鏈DNA分子,后一比值不同
B. 前一個比值越大,雙鏈DNA分子的穩(wěn)定性越高
C. 當兩個比值相同時,可判斷這個DNA分子是雙鏈
D. 經半保留復制得到的DNA分子,后一比值等于1
25. 下列關于生物體內基因表達的敘述,正確的是( )
A. 每種氨基酸都至少有兩種相應的密碼子
B. HIV的遺傳物質可以作為合成DNA的模板
C. 真核生物基因表達的過程即是蛋白質合成的過程
D. 一個基因的兩條DNA鏈可轉錄出兩條相同的RNA
二、非選擇題:共50分。第26~29題為必考題,每個試題考生都必須作答。第30、31題為選考題,考生根據(jù)要求作答。
(一) 必考題:共35分。
26. (9分)為探究植物生長素對枝條生根的影響,研究人員在母體植株上選擇適宜的枝條,在一定部位進行環(huán)剝去除樹皮(含韌皮部),將一定濃度的生長素涂抹于環(huán)剝口上端,并用濕土包裹環(huán)剝部位,觀察枝條的生根情況,實驗的部分結果如表所示。
回答下列問題:
(1) 據(jù)表可知,生長素用量為0時,有些枝條也生根。其首次出根需要天數(shù)較多的原因是 。
(2) 表中只提供了部分實驗結果,若要從表中所列各生長素用量中確定促進該植物枝條生根效果最佳的用量,你認為需要提供的根的觀測指標還有
(答出兩點即可)。
(3) 從激素相互作用的角度分析,高濃度生長素抑制植物生長的原因是 。
27.(8分) 回答下列與人體的體液調節(jié)相關的問題:
(1) 與激素一樣,CO2也可以作為體液調節(jié)因子,參與體液調節(jié),支持這一觀點的事實之一是細胞代謝產生的CO2可通過 運輸?shù)竭_其作用部位,進而對呼吸活動進行調節(jié),體液調節(jié)的含義是 。
(2) 鹽酸不是體液調節(jié)因子,其原因是胃腺分泌的鹽酸進入胃腔后,參與食物消化,且在這個過程中,胃腺分泌的鹽酸經過導管到達胃腔不經過 運輸?shù)倪^程。胃腔屬于 (填“外環(huán)境”或“內環(huán)境”)。
28. (8分)回答下列與生態(tài)系統(tǒng)穩(wěn)定性有關的問題:
(1) 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穩(wěn)定性是指 。
(2) 在廣袤的非洲草原上,食草動物如同“割草機”一樣,通過遷徙在不同的草場上采食,這一現(xiàn)象年復一年地進行著,然而食草動物所處的草原生態(tài)系統(tǒng)卻表現(xiàn)出了穩(wěn)定性,這是由于該生態(tài)系統(tǒng)具有 。
(3) 草→蚱蜢→青蛙→蛇→鷹是草原生態(tài)系統(tǒng)的一條食物鏈,在這條食物鏈中,刺激消費者是 ,在生態(tài)系統(tǒng)中消費者的作用有 (答出兩點即可)。
29. (10分)果蠅有4對染色體(I~IV號,其中I號為性染色體)。純合體野生型果蠅表現(xiàn)為灰體、長翅、直剛毛,從該野生型群體中分別得到了甲、乙、丙三種單基因隱性突變的純合體果蠅,其特點如表所示。
某小組用果蠅進行雜交實驗,探究性狀的遺傳規(guī)律?;卮鹣铝袉栴}:
(1) 用乙果蠅與丙果蠅雜交,F(xiàn)1的表現(xiàn)型是 ;F1雌雄交配得到的F2不符合9∶3∶3∶1的表現(xiàn)型分離比,其原因是 。
(2) 用甲果蠅與乙果蠅雜交,F(xiàn)1的基因型為 、表現(xiàn)型為 ,F(xiàn)1雌雄交配得到的F2中果蠅體色性狀 (填“會”或“不會”)發(fā)生分離。
(3) 該小組又從乙果蠅種群中得到一只表現(xiàn)型為焦剛毛、黑體的雄蠅,與一只直剛毛灰體雌蠅雜交后,子一代雌雄交配得到的子二代的表現(xiàn)型及其比例為直剛毛灰體♀∶直剛毛黑體♀∶直剛毛灰體♂∶直剛毛黑體♂∶焦剛毛灰體♂∶焦剛毛黑體♂=6∶2∶3∶1∶3∶1,則雌雄親本的基因型分別為 (控制剛毛性狀的基因用A/a表示)。
(二) 選考題:共15分。請考生從第30、31題中任選一題作答。如果多做,則按所做的第一題計分。
30. [選修1:生物技術實踐](15分)綠藻A是某種單細胞綠藻,能夠合成物質W。某小組為探究氮營養(yǎng)缺乏對綠藻A增殖及物質W累計的影響,將等量的綠藻A分別接種在氮營養(yǎng)缺乏(實驗組)和氮營養(yǎng)正常(對照組)的兩瓶培養(yǎng)液中,并在適宜溫度和一定光強下培養(yǎng)。定時取樣并檢測細胞濃度和物質W的含量,結果如圖。
(1) 從圖甲可知,在氮營養(yǎng)正常培養(yǎng)液的瓶中,綠藻A的種群增長曲線呈 型。
(2) 綜合圖甲和圖乙的信息可知,在生產上,若要用少量的綠藻A獲得盡可能多的物質W,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
(3) 若物質W是類胡蘿卜素,根據(jù)類胡蘿卜素不易揮發(fā)和易于溶于有機溶劑的特點,應選擇的提取方法是
。用紙層析法可以將類胡蘿卜素與葉綠素分開,紙層析法分離的原理是 。
(4) 在以上研究的基礎上,某人擬設計實驗進一步研究氮營養(yǎng)缺乏程度對物質W積累的影響,則該實驗的自變量是
。
(5) 與在光照條件下相比,若要使綠藻A在黑暗條件下增殖,需要為其提供 (填“葡萄糖”或“纖維素”)作為營養(yǎng)物質,原因是 。
31. [選修3:現(xiàn)代生物科技專題](15分)甲、乙兩名同學分別以某種植物的綠色葉片和白色花瓣為材料,利用植物組織培養(yǎng)技術繁殖該植物。回答下列問題:
(1) 以該植物的綠色葉片和白色花瓣作為外植體,在一定條件下進行組織培養(yǎng),均能獲得試管苗,其原理是
。
(2) 甲、乙同學在誘導愈傷組織所用的培養(yǎng)基中,均加入一定量的蔗糖,蔗糖水解后可得到 。若要用細胞作為材料進行培養(yǎng)獲得幼苗,該細胞應具備的條件是 (填“具有完整的細胞核”“具有葉綠體”或“已轉入抗性基因”)。
(3) 圖中A、B、C所示的是不同的培養(yǎng)結果,該不同結果的出現(xiàn)主要是由于培養(yǎng)基中兩種激素用量的不同造成的,這兩種激素是 。A中的愈傷組織是葉肉細胞經 形成的。
(4) 若該種植物是一種雜合體的名貴花卉,要快速獲得與原植株基因型和表現(xiàn)型都相同的該種花卉,可用組織培養(yǎng)方法繁殖,在培養(yǎng)時, (填“能”或“不能”)采用經減數(shù)分裂得到的花粉粒作為外植體,原因是 。
參考答案
1. C 2. D 3. B 4. C 5. C 6. B 7. C 8. C 9. B 10. A 11. B 12. D 13. A 14. D 15. D 16. A 17. C 18. D 19. D 20. C 21. D 22. D 23. B 24. D 25. B
26. (1) 枝條自身產生的生長素較少,積累到生根所需濃度的時間長
(2)每個枝條的生根數(shù)量 根的長度
(3) 生長濃度高時會促進乙烯的合成,乙烯能夠夠抑制植物的生長
27. (1) 血液(體液) 激素、CO2等化學物質通過體液運輸?shù)竭_其作用部位,對生命活動進行調節(jié)的方式
(2) 血液(體液) 外環(huán)境
28. (1) 生態(tài)系統(tǒng)所具有的保持或恢復自身結構和功能相對穩(wěn)定的能力。
(2) 自我調節(jié)的能力
(3) 青蛙 消費者是實現(xiàn)生態(tài)系統(tǒng)物質循環(huán)和能量流動的重要環(huán)節(jié);調節(jié)種間關系;維持種群和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穩(wěn)定性
29. (1) 灰體長翅膀 兩對等位基因均位于II號染色體上,不能進行自由組合
(2) EeBb 灰體 會
(3) BBXAXA、bbXaY
30. (1) S
(2) 先將少量綠藻放在氮營養(yǎng)正常的培養(yǎng)液培養(yǎng),等到細胞濃度最高時集中收集,再放在氮營養(yǎng)缺乏的培養(yǎng)液繼續(xù)培養(yǎng)
(3) 萃取 類胡蘿卜素和葉綠素在層析液(有機溶劑)中的溶解度不同,溶解度高的隨層析液在濾紙上的擴散速度快,反之則慢,從而將它們分離。
(4) 培養(yǎng)基中的氮營養(yǎng)濃度
(5) 葡萄糖 在黑暗下,綠藻不能進行光合作用合成糖類(有機物),需要吸收葡萄糖為營養(yǎng)物質,而纖維素不能被綠藻吸收利用。
31. (1)植物細胞的全能性
(2) 葡萄糖、果糖 具有完整的細胞核
(3) 細胞分裂素、生長素 脫分化
(4) 不能 對雜合體的植株來說,其體細胞的基因型相同,而花粉粒的基因型與體細胞的基因型不同,用花粉粒進行組織培養(yǎng)得到花卉基因型不同于原植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