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春雄
從2016年開始,我提出“4P皆傳播”,有人想起了舒爾茨,我的提法不新鮮,但提出的時機是關鍵。
舒爾茨與他的《整合營銷傳播》
突然之間,不少營銷人想起了美國營銷專家舒爾茨和他的《整合營銷傳播》。因為他的營銷理想正在中國變成現(xiàn)實。
當然,借助的是互聯(lián)網工具。傳統(tǒng)時代,整合營銷傳播只能是難以實現(xiàn)的理想,即使在美國也是如此。
迄今為止,距舒爾茨提出他的理論已經將近30年了。很長時間以來,我們差點把他忘了。
2002年,營銷專家屈云波在中國傳播舒爾茨的《整合營銷傳播》,寫了篇文章《整合營銷傳播是否適合中國?》。老實說,我當時認為不適合。
大約是2004年,舒爾茨在中國開班,親授“整合營銷傳播”理論,收費高達3萬多元。有緣參加的不過10多人。營銷策劃專家葉茂中等參加了授課。葉茂中此后講過“營銷就是傳播”,不知是否受此影響。
此后,營銷人“定位論”“4P”不離口,就是沒有人講舒爾茨,把他忘了。
那個時候,中國營銷剛完成營銷啟蒙,流行的是單要素突破,幾乎把營銷的好多要素玩了個遍兒,當然也非常有效。此后,中國營銷就有點玩不轉了。
從2016年開始,我提出“4P皆傳播”,有人再次想起舒爾茨。我的提法不新鮮,但提出的時機是關鍵。
按照葉茂中弟子苗慶顯的整理,舒爾茨的《整合營銷傳播》有幾個關鍵詞:
一是所有接觸點。消費者與企業(yè)的所有接觸點都可以作為信息傳遞的渠道。
二是信息流。運作信息是營銷中最核心的工作。
三是傳播一元化。用一個聲音說話。每一條信息都應使之整體化和相互呼應,以支持其他關于品牌的信息或印象。
四是互動。舒爾茨提出了一個傳播模式:宣傳、接受、認知反應、態(tài)度、意圖和行為。傳播者與受眾是互動的,品牌根據(jù)消費者的反應、態(tài)度再進行傳播。
苗慶顯認為,整合營銷傳播條件有設定的邊界,如精確區(qū)隔、互動傳播、接觸點即渠道、消費者態(tài)度,這些在傳統(tǒng)時代很難達到,而現(xiàn)在簡直就是為互聯(lián)網量身定做。
4P是最聰明的營銷架構
在我看來,定位論抓住了營銷傳播最重要的一個點,但一個點不能代表營銷的全部。無論這個點多么重要。
4P是最聰明的營銷架構,我甚至認為它是萬能架構。它把營銷的20多個要素濃縮為4P,再把4P架構化。先濃縮,再解構,這是難度很大的工作。
4P的好處是,它給了一個營銷的分析框架,哪怕是新手,順著這個架構也能做得不錯,但它的問題也在于此,解構了就很難再還原。
整合營銷傳播則是最不討巧的理論,因為它想還原營銷為一個整體。首先,它直擊營銷的本質——傳播;其次,它缺少有效的、簡單的工具。據(jù)參與舒爾茨授課的學員說,舒爾茨也傳授了一套工具,但不容易學。舒爾茨的課,學完用了3天時間。
所以,整合營銷傳播是很好的思想,它讓營銷渾然一體。也正因為渾然一體,操作也極其困難,能得其精髓者極少。
我的說法,4P皆傳播,仍然沿襲了科特勒的4P架構,因為沒有解構就無法操作。
營銷就是利用信息不對稱
營銷的本質,或者說商業(yè)的本質是什么?我認為是信息不對稱,或者說是溝通、傳播。
利用信息不對稱,說服消費者(如推銷),甚至征服消費者(如品牌)。營銷就是消除不利的信息不對稱,創(chuàng)造有利的信息不對稱。
古代商業(yè)的繁榮與遷徙有關,因為遷徙帶來信息不對稱。甚至“商人”這個詞的來源就與遷徙有關。古代商人“重利輕別離”,這是文人極大的誤解,因為商人“出差”距離越遠,信息越不對稱,而利潤就在于信息不對稱,也就在于“出差”的距離。
整合營銷傳播之厲害,恰恰就在于抓住了傳播這個要害,而且是“一元化的傳播”,用同一個聲音說話,所有接觸點都是信息傳播渠道。
夠厲害的吧!
互聯(lián)網是干什么的?互聯(lián)網是傳播數(shù)據(jù)和信息的。傳播數(shù)據(jù)和信息,必然衍生商業(yè)價值。
移動互聯(lián)網的普及,讓信息傳播無處不在。即使是農村,也繞過PC時代,直接進入了移動互聯(lián)網時代。
移動互聯(lián)網的普及,給營銷人一個天然工具,或者說武器。利用這個工具,完成舒爾茨整合營銷傳播所要達成的目標。剩下的只是我們是否找到有效的方法。沒有方法,很多人是不信的。
“4P皆傳播”的提法,給整合營銷傳播一個分析架構,先解構,后整合。
不同企業(yè)在4P不同方面的實踐,一同構成了4P皆傳播。
4P皆傳播
江小白的表達瓶、小茗同學、茶π等,它們在產品傳播上的實踐,體驗了產品傳播想法。
過去,很多企業(yè)很重視視覺形象,但視覺形象不具備傳播功能。讓產品具備傳播功能,營銷就多了一項武器。
社交媒體時代,原來依靠媒體的付費傳播,現(xiàn)在變成了自媒體傳播。2017年,很多自媒體文案引起廣泛傳播,如江小白的文案。
渠道是否具備傳播功能?過去沒這么想過。消時樂首創(chuàng)“全渠道粉絲鏈”,把代理商、終端店、服務員、KOL、吃瓜群眾,甚至消費者都變成了傳播者。
有人問我:聽說消時樂的傳播做得不錯,怎么沒見到?。课一卮穑鹤罴褌鞑ゾ褪嵌ㄏ騻鞑?,讓該看的人看得到,讓不該看的人看不到。
渠道推廣能否變成傳播?江小白的“約酒”讓我們看到了推廣同樣具備傳播屬性。
我曾經有個評價:茶π的傳播屬于1P傳播水平,小茗同學達到了2P傳播水平,江小白和消時樂達到了3P傳播水平。
4P皆傳播的組織保證
前面講過,4P皆傳播仍然是解構的說法,不一定是整合營銷傳播。
我理解,整合營銷傳播要符合兩個條件:一是4P的每個要素都有傳播屬性,二是用同一個聲音傳播。至于互動,這就是互聯(lián)網的天性,否則,就是暴力刷屏。
怎么在解構后用同一個聲音傳播?這就需要提供組織保證。
傳統(tǒng)營銷的組織保證是市場部。跨國公司的市場部,兼具傳播功能和企劃功能。
我提出改造市場部,組建傳播部,就是為4P皆傳播提供組織保證。
傳播部的功能,一是確定傳播調性,提供傳播內容,成為內容生產部門;二是協(xié)調4P各環(huán)節(jié)的傳播,如傳播節(jié)奏等;三是對外傳播的協(xié)調,比如傳播平臺之間的協(xié)同。
江小白有一個強大的傳播部,消時樂的傳播部是外包的,但至少都有一個強大的傳播部。
有了傳播部,4P皆傳播就不再是支離破碎的,而是渾然一體。
4P皆傳播,傳播渾然一體。我認為這是營銷的至高境界。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