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Lilith
家的力量
文丨Lilith
摔跤吧!爸爸
導演: 涅提·蒂瓦里
編劇: 比于什·古普塔 / 施熱亞·簡
主演: 阿米爾·汗 / 法緹瑪·薩那·紗卡 /桑亞·瑪荷塔 / 阿帕爾夏克提·庫拉那 / 沙克?!ぬ刮?/p>
類型 : 劇情 / 傳記 / 運動
片長: 161分鐘(印度) / 140分鐘(中國大陸)
墊底辣妹
導演: 土井裕泰
編劇: 橋本裕志 / 坪田信貴
主演: 有村架純 / 伊藤淳史 / 吉田羊 / 田中哲司 /野村周平
類型 : 劇情 / 家庭
片長: 117分鐘
今年讓人驚喜的電影,我想印度電影《摔跤吧!爸爸》一定能排上多數(shù)觀眾內(nèi)心的排行榜,從上映最初兩天不多的排片一直到后來破十二億的票房,全靠看過的觀眾口口相傳的口碑。
故事本身說的是一個關(guān)于奇跡的故事,曾經(jīng)放棄了夢想的摔跤選手培養(yǎng)自己的女兒成為出色的摔跤選手,并拿下了世界冠軍。如果只看這一句簡單的劇情簡介,可能還無法理解這為何是一個關(guān)于奇跡的故事。故事的背景是印度北部的農(nóng)村,當?shù)啬凶鹋八枷雵乐?,女孩們成長到十幾歲就會依照父母的意思嫁給自己都不知道的對象,成為妻子、母親,一生毫無自由可言。在父親的教育下,兩個女兒剪短頭發(fā),穿上男孩的衣服,在沙地里練習著摔跤。這是當?shù)厝藷o法理解的事,也是女兒小時候不能理解的事,為什么自己和別的女孩不同,要吃那么多苦鍛煉,并且受盡別人的眼光。直到她們參加了同齡人的婚禮,在熱鬧歡笑四溢的婚禮上,只有新娘是不快樂的,因為她知道,等待她的是自己無法改變的命運,女孩們這時才知道,父親給予她們的壓力,其實是讓她們的命運有另一種可能,這是能夠決定自己未來的時刻。
從最初獨自練習到和男孩們一起競爭,從小小的州比賽一直到全國性的比賽,不可能的事情一步步變成可能。女兒也進入了國家隊,接受更系統(tǒng)更專業(yè)的訓練。而來到國家隊的女兒打開了眼界,來到了一個陌生而充滿誘惑的世界,可以不再為了控制體重而控制飲食,可以像個普通女孩一樣留長頭發(fā)涂起指甲油享受歡樂。她開始不再使用父親教過的方法練習摔跤,又再一次抗爭了起來。直到幾次比賽結(jié)果不盡如人意,教練認為是天資不夠,父親又再一次支撐著她,給予她百分百的信任,針對性地協(xié)助練習,讓她在賽場上再次做回了那個充滿自信與驕傲的冠軍。
記得當初在電影院看完時,兩個多小時的電影不覺得乏味,而是跟著比賽的進程緊張了起來,直至最后一刻結(jié)果揭曉時,感動得涌出了熱淚,周圍的觀眾們紛紛鼓起掌來。除了體育比賽帶來的腎上腺素升高的激動感,也是被那份父女情所感染。
從一開始孩子們的不理解,覺得父親強權(quán),到孩子們對父親為了她們?nèi)松牧硪环N可能的理解,再到逃離父親的掌控想要更自由的任性,到最后成為真正的自己。她們在家人的保護下努力做自己想做的事,實現(xiàn)了自己人生的奇跡。
說起奇跡,我想到2015年也有一部說人生奇跡的電影——《墊底辣妹》。染著金發(fā)、穿著超短裙、化著濃妝的沙耶加平日只顧玩樂,在班上成績也是倒數(shù)的,原本放棄了升學打算,結(jié)果在母親的勸說下還是來到了坪田先生所開辦的補習班,然后立下了要考取慶應大學的志向。而這個慶應大學就是我們熟知的日本最好的私立大學。測試只有小學四年級水平的沙耶加要考取排名數(shù)一數(shù)二的慶應大學,這在一般人看來,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
但是在補習班老師坪田先生的指導下,我們看到沙耶加用適合的方法逐漸找到學習的樂趣,她開始不再出去游玩,而是努力讀書。但是對于倒數(shù)第一的她,現(xiàn)在的努力就夠了嗎?去慶應大學這個目標不是癡人說夢嗎?在所有人都對她產(chǎn)生懷疑時,只有她的母親堅持了下來,相信她能成功,能夠在年輕的時候通過自己的努力看到不一樣的世界。電影中令人動容的是,母親全力支持沙耶加的補習,自己打零工,向親戚借錢支付了補習班的學費,這一切不是為了沙耶加能出人頭地,而是希望她能開闊自己的視野,變成一個更有自信能做自己想做的事的人。
我很喜歡的一個鏡頭是,當沙耶加對自己的努力產(chǎn)生懷疑,覺得自己再怎么努力也無法考上慶應大學時,獨自騎著自行車從天色漸暗的河堤上駛過,她努力地奔向未來卻看不到結(jié)果,那種彷徨失落感我想每一個曾為了一件事努力過的人都會懂。那個鏡頭非常美,她就像我們身邊每一個人一樣,會疲倦,會失望,會覺得停滯不前,自己的人生也就到此為止了,即使努力過仍舊無法改變。
而這個時候,母親仍舊給予她全力的支持,讓沙耶加在迷霧中重新找到自己的目標。在這種時候,家人的支持顯得格外重要,當自己都不知道自己的方向時,還有一個人在后方給予支援,告訴你可以往前走的,沒問題。這份愛變得更有重量。
最后的結(jié)局當然是沙耶加考上了慶應大學,通過努力實現(xiàn)了自己的夢想?!秹|底辣妹》和《摔跤吧!爸爸》這兩個故事都是由真人真事改編,兩個都是女孩創(chuàng)造了奇跡的故事。無論是反抗男權(quán)的社會勇敢做自己的摔跤冠軍,還是努力從倒數(shù)第一考上慶應大學的辣妹,她們都用自己的努力實現(xiàn)自己生命里的不可能,這也感染了很多人,能夠鼓勵正處于低潮期的我們。我想兩個故事里,兩個家庭給予的支持,也給了身為觀眾的我們很多感動。
單獨的我們是一個簡單個體,用盡努力也有很多無法實現(xiàn)的事,而當我們背后有了家庭的支持,知道自己所做的能夠被理解,失敗了也能獲得安慰,我想這就是家的含義。因為有一雙強有力的大手在背后支持,我們才能奮力向前沖,這就是家的力量。
明明我們都普通得像一只螞蟻了,為何恐怖分子偏偏還要盯上我們?這是第一次看楊德昌導演的作品《恐怖分子》時,我產(chǎn)生的疑問。
和《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一樣,楊德昌又一次把鏡頭對準一起殺人事件。一對表面上相敬如賓的夫婦,在情感上早已找不到通向?qū)Ψ降臉蛄?。渴望安全感的醫(yī)務工作者丈夫活在“不知不覺”中,因為生活趨于平淡寫不出故事的小說家妻子活在“莫名其妙”中。某天一通惡作劇電話,如火苗般點燃了日積月累的火藥堆,妻子終于按捺不住離開了丈夫,與舊相識走到一起。而事業(yè)也同時遭受打擊的丈夫選擇了一條最極端的路:結(jié)束生命。
因為情感、事業(yè)的挫敗鋌而走險,這類事在這個世界上幾乎每天都會發(fā)生,打開電視、紙媒、網(wǎng)絡,就像看現(xiàn)代版的《水滸傳》,沒有受害者恐怕就不值得被寫進故事或版面。新聞工作者幾行字便可寫清事情的來龍去脈,“什么時間,什么地點,誰因為什么,用什么方式殺掉了誰(或者自殺)”,讀者至此已一目了然,也許會感嘆一句“這個人好慘/好可恨!”然后接著看下一個故事。
楊德昌為何一再將很簡單的“新聞記事”放大在銀幕?藝術(shù)除了具有審美的功能,還具備評論和批判功能。任何復雜的事情都可以簡單化,而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