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雅欣
重陽節(jié),早在戰(zhàn)國已然形成,直到唐代走入民間,是固定在農歷九月初九的一個傳統(tǒng)佳節(jié)。
根據《周易》的理論,“六”為陰數,“九”為陽數,所以九月九,就是九又重九、陽數相重的日子,這才有了“重陽節(jié)”的名稱由來,也稱“重九節(jié)”。
祭祖節(jié)
重陽節(jié)幾乎是處在年尾時段最后一個最為重要的傳統(tǒng)節(jié)日,它與除夕、清明、中元,并稱為中國傳統(tǒng)四大祭祖節(jié)日——由此也可看出重陽節(jié)在古人心目中的重要位置。中國古代屬于農耕社會,農業(yè)文明,是極其重視祖先經驗的一種文明形態(tài),因為必須要依靠前人總結的教訓、祖先遺留的智慧來耕織種植,由此,就形成了一種祖先崇拜的文化心理。中國古人,對于先祖的無限敬重、對于祭祀的高度重視,都由此文明根源而來。既然祭祖是如此重要,那么,重陽節(jié)能被列入“四大祭祖節(jié)日”之一,就可見這個節(jié)日的地位之高、分量之重。
因此,重陽節(jié)的第一個節(jié)日主題,就是“祭祖節(jié)”,這是一個游子風塵歸來、全族祭奠先人的節(jié)日。
從而我們才看到有關重陽節(jié)最著名的那首唐詩,詩行里傳達的是這樣一種情感基調: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獨在異鄉(xiāng)為異客,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九月初九,宗族親人都在故鄉(xiāng)從事著重陽節(jié)的風俗活動,唯有王維一人獨在異鄉(xiāng)、獨自寂寥,他才分外懷念故土鄉(xiāng)親,懷念手足兄弟。
登高節(jié)
這首詩中,同時還提及到了重陽節(jié)的第二個節(jié)日主題,就是“登高節(jié)”。
在古代,每逢九月初九,都要舉家登高望遠。望遠,當然是為了觀賞美景,觀賞漫長的寒冬到來之前、最后的一瞬絢麗秋景。
而登高,傳說是為了避災,因為有民間故事講到,古時曾有一家人在九月九佩戴茱萸登山,回來后發(fā)現(xiàn)家中牲畜皆亡,唯有登高遠走的家人無恙,——雖然這是個遙遠的故事,但是流傳到風俗習慣里,上至帝后、下至民間,都會在重陽節(jié)這一天登高望遠。
敬老節(jié)
如果不到行至暮年,活力無限、前途大好的中青年群體,確實很難了解滄桑老者那一份身體力不從心的嘆息、生活希望沉淪的無奈,多病纏身,霜鬢苦顏,落葉聲哀,登臺步遲。
所以,重陽節(jié)的第三個主題意義就凸顯了出來,重陽節(jié),也是“敬老節(jié)”。
九,是數字中的最大數,九,是久長久遠的諧音,因此九上又九、九九重陽,就有長長久久、長壽尊貴的隱喻在里面,重陽節(jié)由此有著為老人祝壽吉祥、祝禱長壽安康的節(jié)日寓意。
在人生暮年,心境不免走向蒼涼,身體不免走向老態(tài),生命不免走向衰落。但是,依然可以有“夕陽無限好”的另外一種人生狀態(tài)里的美,依然可以有“為霞尚滿天”的另外一份璀璨光華綻放給人間,那是蓬勃朝陽不及的大器晚成,是正午日頭不懂的成熟厚重。
處在一年秋盡、行至歲末的重陽,如同經過一天運轉、行至暮時的夕陽,提醒著人們去關愛、去感謝、去敬重,那些經歷一生奉獻、行至晚年的老者。
菊花節(jié)
重陽節(jié),落木蕭蕭下,群芳紛紛謝,此時只有菊花,盛放傲人驕姿,獨攬?zhí)斓厍镆?,所以,當中國文化中提起重陽的時候,就必與菊花緊密相連。
重陽,是一個賞菊的節(jié)日;菊花,是屬于重陽的主角。因此重陽節(jié)的第四個節(jié)日主題,就是“菊花節(jié)”。
中國人愛重一種植物,絕不僅僅是貪圖它的芳姿本身,而是看重植物承載的文化內涵,是愛那一層貼給了某種植物專屬的文化標簽。
菊花的第一個文化標簽、人格屬性,就是人淡如菊的君子之風。菊花,不爭于百花之前、禮讓于春夏之后,正如是一位“溫良恭儉讓”的謙謙君子。人們重陽賞菊,是賞那一份高潔淡雅的君子風范。
菊的第二重身份屬性、人格標簽,就是隱者之風,菊花,寄托著人們的一種出世情懷。
每個中國文人的人生,都是以儒家思想作為進階指導,要“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遠”、要“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要擔當起積極有為的入世情懷。
而每一個中國文人的內心深處,也都有一片桃花源是存放出世精神的沃土,是盛開在心田中獨屬于自我調養(yǎng)性情的后花園,在那里,他們也向往做一個無憂無慮、不理塵俗的隱士,可以自得其樂、可以抱樸懷素。
人生前方奮進有為、擔當天下的入世情懷,與心靈后方清靜無為、超越社會的出世精神,共同支撐起了中國人完整而豐富的文化人格,也協(xié)調平衡著中國人的得失進退,健康著中國人的心理構成。
菊花的第三重形象標簽,就是王者之風。菊花獨立秋霜,獨對秋風,獨占秋景,獨舞秋陽,確實有一種霸氣逼人的王者氣勁!在寒秋時節(jié)里,唯有菊花孤清冷傲,王者形象,從來都是寂寞而出塵,從來都是孤獨而無畏!
秋風瑟起,冷肅寒流;唯菊凌霜,群芳殘柔;試問誰與,天命風流!
菊,是在秋陽殘照里獨攬了秋光的唯一一張名片,叢中已無其他芳菲的喧鬧打擾,菊瓣帶霜,清寂而傲然地為天地送上這一份紅妝。
(摘自“光明網”)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