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麗娟,何有米,卜宏波
(1.巢湖學院體育學院,安徽巢湖238000;安徽工程大學體育學院,安徽蕪湖241000)
關于體育社團理論與實踐研究
——以安徽蕪湖為例
宋麗娟1,何有米2,卜宏波1
(1.巢湖學院體育學院,安徽巢湖238000;安徽工程大學體育學院,安徽蕪湖241000)
人本社會發(fā)展理論認為體育是人的素質與才能得到全面發(fā)展的過程需要,是人群得到滿足的一種訴求,也是人的本性得以健全發(fā)展的必然要求。文章以蕪湖體育社團為案例,通過文獻資料法、問卷調查法、數理統計法、訪談法,對蕪湖市體育社團進行調查研究,針對地方體育社團組織所發(fā)揮的作用、貢獻進行梳理和分析,對促進全民健身運動和人的發(fā)展具有重要意義和參考價值。
人本社會;體育社團;全民健身
體育社團是從社會發(fā)展和人的自身出發(fā),政府關懷審批的民間團體或組織。我們要把體育社團看作是人的需要得到的滿足,現代人的生活態(tài)度,價值觀念,隨著都市化、教育大眾化,大眾傳播、工業(yè)化社會的發(fā)展,人們的生活方式通過外部條件,表現為個人可獲得生存與發(fā)展的體育生活資源。體育社團的發(fā)展正是通過提高人的生活質量,將政府主辦體育,發(fā)展為民間主辦體育和市場購買體育的模式發(fā)展,這與單一的政府主辦型,向非政府組織和市場中的個人三方配合協調的方式發(fā)展模式,促進體育的發(fā)展。社會的發(fā)展內涵與外延不斷擴展,也與居民生活密切相關。2014年《國務院關于加快發(fā)展體育產業(yè)促進體育消費的若干意見》和2015年《國務院辦公廳轉發(fā)文化部等部門關于做好政府向社會力量購買公共文化服務工作意見的通知》極大保障和促進了群眾體育的發(fā)展和體育社團的發(fā)展。當前體育社團作為其中一項重要的組織形式,是改革的重要內容,政府逐步從社會管理轉為社會治理,中國的體育已從單一的競技體育向多元化體育發(fā)展,現有的體育管理體制已不能適應體育社團的發(fā)展,怎樣找到適合體育社團發(fā)展的路徑,是本研究所關注和研究旨義。
以蕪湖市體育社團為研究對象。
2.2.1 文獻資料法
本文作者查閱了有關蕪湖市開埠以來有關傳統體育和現代體育活動發(fā)展的大量文獻資料,如蕪湖地方志、部分報紙、各類統計資料等,從中梳理發(fā)掘了蕪湖各類體育社團發(fā)展的信息。
2.2.2 專家咨詢
就文中所涉及的部分問題,在我們感覺思考尚不成熟的情況下,向學界的一些前輩老師和專家求教,聽取他們的真知灼見,使本文對問題的分析和對策的思考增加深度。
2.2.3 數理統計法
當前的社科研究越來越重視將觀點建立在充足的統計數據基礎上,在撰寫本文過程中,設計了問卷調查表,就蕪湖市體育社團負責人任職情況(包括職業(yè)、年齡等大量信息)和體育社團存在的問題開展不記名問卷調查,收回的有效問卷有90多份。然后通過對問卷數據的分類整理,運用數理統計方法進行統計分析,獲得了大量有效數據。
2.2.4 訪談法
利用節(jié)假日和假期,到蕪湖實地進行調研和訪談,通過同受訪者的交談,獲得大量感性的有效信息,增強研究者對問題現實性的認知。
3.1.1 體育社團的概念
我國對體育社團研究不長,概念認識多樣化,結合國內多位教授、學者和有關法規(guī)條例、書籍等資料,認為體育社團是非營利性、以設定并完成體育目標,通過有組織和計劃的活動形成的社會群體。針對此定義,我國體育社團主要是民間團體,也包括各種協會、學會、團體等社會非政府組織。體育社團承擔著政府引導下開展群眾性體育活動,標志著社會進步對人的需求服務拓展了廣泛的空間,也標志著娛樂、健身、享受活動給人的發(fā)展提供了支撐平臺。同時也是社會發(fā)展和改革推進了體育的發(fā)展,是建立在生活質量與市場經濟體制相適應的發(fā)展,反映市場從福利型向經營型、商業(yè)型發(fā)展的經營效果轉變的多元化體育發(fā)展方向。
3.1.2 體育社團的分類與功能
不同的研究角度和不同的研究方法,形成體育社團不同的分類。
盧元鎮(zhèn)教授按性質和構成主體的角度,認為體育社團分為:競技運動類社團,體育學術性社團,社會體育類社團,體育娛樂社團,體育觀眾社團[1]。
顧淵彥教授認為,如果看體育活動的性質,體育社團可分為群眾體育團體、學校體育團體、競技體育團體;如果看社團組織的性質,體育社團分為正式體育社團和非正式體育社團[2]。
從國家行政角度看,體育社團可分為全國性體育社團和地方性體育社團。當前體育社團具有民間性和非營利性的主要特征。
盧元鎮(zhèn)教授認為體育社團具有民間性、互異性、同類相聚性、非營利性的特征。顧淵彥教授認為體育社團有社團的主題達成和社團的維持兩大功能。
鑒于時代變遷,關于體育社團分類與功能,認為生活質量離不開經濟政策和經濟的發(fā)展水平。體育社團按照其定義主要是非盈利性特征,當前主要分類為群眾體育活動組織,以及娛樂性體育社團,不包括競技體育,也不包括學校體育教育,更沒有體制外的奧運競賽等非體育社團組織。當前民間社團主要主辦非競技體育賽事,而真正意義上的競技體育賽事在我國目前尚沒體育社團組織的分類,非盈利性體育學術團體也要交點會務費,來回車旅費也由自己單位支出,體育活動組織也局限于自行車、登山、釣魚、步行、游泳、滑冰、體育舞蹈、龍舟等體育社團組織活動。從市場經濟理論而言,體育社團將來應立足于社會主義市場這個大環(huán)境,允許競技體育賽事,包括體育場館建設,適當考慮體育社團的發(fā)展,向私企、民營經濟運作。
從體育社團功能來看,體育社團起到了推動全民健身運動,為群眾體育廣泛的參與性發(fā)揮了重要的作用,對促進個人發(fā)展,社會秩序、企業(yè)凝聚力、社區(qū)人群和睦相處、維護安全穩(wěn)定等都發(fā)揮了重要的積極的作用。如果將體育社團發(fā)展為具有包括競技體育、競技體育賽事,將會促進民間資本的投入,減輕財政支出將會發(fā)揮更大的作用。
追憶人類生活,人類原初性活動,按照程志理教授的交談不外乎打獵、祭祀、耕作、建筑和游戲了?,F代生活仍然存有,或繼承了傳統的生活方式,不過是在科學、工具、工藝、技術上的改良。在工業(yè)社會生產流水線的生產方式,機器、智能自動化、機器人取代了體力勞動,體力與腦力勞動發(fā)生了倒掛現象,國外的戶外運動、以及休閑體育的發(fā)展、奧運會方式促進了人本與社會的發(fā)展理論。換句話說是“游戲”活動豐富了人的生活趣味,這些實用性活動間隙,就是游戲了,游戲是脫離了實用目標的目的性活動,人因游戲而始,文化因游戲而生。體育運動組織,包括體育社團建設都與其有密切的關系,體育社團也就發(fā)揮了社會體育的功能。從整體上看,我國體育財政主要還是服務于競技體育,我國體育俱樂部目前也還沒完全脫離體制內的關系,競技體育、競技體育賽事社團的分類還需要進一步研究。
3.2.1 新中國體育社團經歷了3次發(fā)展高峰期
蕪湖市具有碼頭和十里長街的商業(yè)貿易文化的歷史背景,且出了政治家、思想家和儒林外史的文化等科學、藝術、巧匠、教育等名人。站在青弋江與長江匯合出口處向南看,明清蕪湖具有十里長街的商業(yè)貿易,通過作坊工業(yè)的史料回憶,蕪湖舊民族工業(yè)、商業(yè)的舊跡與現代工業(yè)、商業(yè)、繁榮見證了蕪湖市的城市歷史變遷;向北看沿著長江岸邊的蕪湖雨耕山有原英國領事館舊址,后為內思學校,華東地區(qū)第二大天主教堂,百年的圣雅閣中學,蕪湖第一人民醫(yī)院的圣母護士醫(yī)院,太古船運公司、弋磯山教會醫(yī)院等西洋傳教形成的碼頭文化交融,促進了蕪湖教育、體育、藝術、醫(yī)學等的發(fā)展。
在清未民初蕪湖臨江邊太古江邊碼頭就有小型足球場,起初是專供外國軍艦與商船的水兵和船員踢足球的,之后發(fā)展成為蕪湖足球的民間活躍運動。蕪湖田徑運動起于圣雅閣中學1916年春季運動會,然后,社會上許多青年人效仿推進了民間開展田徑運動。蕪湖排球產生于清未初期的教會學校,并引起社會視覺和少數社會上的青年人模仿參與,但不普及。武術起源于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當時列為表演項目,推廣了社會民間武術運動的開展。蕪湖體育局,原先稱體育運動委員會成立于1955年,在這以前,1952年蕪湖體操、籃球、乒乓球、航空模型、技巧興起,當時籃球有學校、社會13支球隊,除此之外,民間社會組織了“黑心隊”、“五覆隊”、“夜貓隊”和“火星隊”,眾多的體育社會活動推進了蕪湖市競技體育、群眾體育的開展和發(fā)展。
我國體育社團第一次高峰期在1956年,成立了17家全國性體育社團,其中有中國籃球協會、中國游泳協會、中國射擊協會、中國舉重協會等[3]。第二次高峰期在1964年,我國成立有20家全國性體育社團,第三次高峰期在1978年,我國成立了13家全國性體育社團,出現了中國手球協會、中國壘球協會、中國馬術協會等新的社團組織。20世紀80年代之后,中國體育社團的發(fā)展平穩(wěn),截至2002年10月,據不完全統計,經正式審批注冊的全國性體育社團數量是86個,出現了全國性體育協會、研究會、聯誼會、基金會等新的非營利性組織[4]。
這些體育社團在社會主義建設中促進了體育及體育文化的發(fā)展,體育物質文化保護與傳承,推進了廣大群眾體育的開展,全民健身運動的落實與競技體育的發(fā)展。
3.2.2 蕪湖市體育社團現狀
3.2.2 .1蕪湖市區(qū)域地理位置與經濟
蕪湖區(qū)域位于安徽東部,屬安徽經濟第二大城市,全市面積約近4000平方公里,人口約370多萬,歷史悠久,現為國家級開放城市。2010年1月12日,國務院正式批復《皖江城市帶承接產業(yè)轉移示范區(qū)規(guī)劃》,安徽沿江城市帶承接產業(yè)轉移示范區(qū)建設納入國家發(fā)展戰(zhàn)略。這是迄今全國唯一以產業(yè)轉移為主題的區(qū)域發(fā)展規(guī)劃,是促進區(qū)域協調發(fā)展的重大舉措,為推進安徽參與泛長三角區(qū)域發(fā)展分工,探索中西部地區(qū)承接產業(yè)轉移新模式,也為中部地區(qū)加速崛起點燃了助推器。在城市競爭力方面也有一定的影響,2010年蕪湖城市競爭力排名為第57位,中部第三非省會城市第一,2011年10月,福布斯中文版發(fā)布《2011中國大陸最佳商業(yè)城市榜》,蕪湖排名第52位,2011年10月24日發(fā)布“2011福布斯中國大陸創(chuàng)新城市25強”名單中,蕪湖位居第18位。中部第一,2011年9月29日,海關總署公布了《2010-2011中國外貿百強城市》,蕪湖排名第23位中部第一。隨著蕪湖城市經濟、社會、教育、文化、藝術的發(fā)展,體育和體育社團也隨之發(fā)展。
3.2.2 .2蕪湖市體育社團
蕪湖市體育局的統計資料顯示,截止2015年10月,蕪湖市共32個體育社團,分別是蕪湖市籃球協會、蕪湖市游泳運動協會、蕪湖市田協、蕪湖市足球運動協會、蕪湖市射擊協會、蕪湖市擊劍協會、蕪湖市自行車協會、蕪湖市棋類協會、蕪湖市乒乓球協會、蕪湖市羽毛球協會、蕪湖市釣魚休閑協會、蕪湖市電子競技運動協會、蕪湖市信鴿協會、蕪湖市體育舞蹈協會、蕪湖市網球運動協會、蕪湖市冰上運動協會、蕪湖市航模協會、蕪湖市老年體育運動協會、蕪湖市劍道協會、蕪湖市氣排球協會、蕪湖市蟋蟀協會、蕪湖市門球協會、蕪湖市橋牌協會、蕪湖市武術協會、蕪湖市登山運動協會、蕪湖市長跑運動協會、蕪湖市冬泳協會、蕪湖市五湖釣魚俱樂部、蕪湖市亮點俱樂部、蕪湖市風火輪輪滑俱樂部、蕪湖市街舞協會、蕪湖市跑吧運動俱樂部。
綜上,蕪湖體育社團包含了群眾(業(yè)余)競技運動類體育社團、社會體育類社團、體育娛樂社團、體育觀眾社團等幾個類型。
3.3.1 蕪湖市體育社團負責人任職情況
蕪湖市體育社團負責人大部分來自事業(yè)單位,占比超過一半為57%,其次是公司企業(yè),占比為43%。蕪湖市俱樂部的負責人來自事業(yè)單位和公司企業(yè)的各占50%。據調查,事業(yè)單位任職者領導社團發(fā)展,能更有效地和政府部門進行溝通,爭取政府支持,而來自公司企業(yè)的成功企業(yè)家出任體育社團或俱樂部負責人,有能力調動更多的社會經濟資源支持體育事業(yè)發(fā)展,各有自己的優(yōu)勢。調研數據見表1。
表1 蕪湖市體育社團負責人任職簡況
3.3.2 蕪湖市體育社團負責人年齡情況
蕪湖市體育社團負責人中的中青年數量較少,體育協會中更有較多50歲以上的人負責,40歲以下的只有3人,老齡化的現象較突出,需要有關部門組織培養(yǎng)中青年這一群體,讓社團充滿活力,具體見表2。
表2 蕪湖市體育社團負責人年齡簡況
3.3.3 蕪湖市體育社團管理
蕪湖市體育局作為指導單位,定期指導體育社團進行體育活動,組織社會團體負責人參加培訓。在政府職能的轉變過程中,體育社團根據體育項目特點和群眾的需求組織相關的體育活動,政府部門通過協調、配合等方式,協助體育社團解決人力、物力等問題??傮w上各體育社團能規(guī)范、積極、有計劃地組織全年的體育活動。
3.3.4 蕪湖市體育社團活動組織
1.以晨練和晚練的健身點為點,以社區(qū)體育組織為線、體育社團為面,“點線面”結合,基本實現各類人群的體育全覆蓋的網絡體系。每年舉辦體育活動達400次以上。
2.承辦各類群眾體育賽事,蕪湖市體育局已不再承辦各種體育賽事,全部交由體育社團舉辦。部分賽事已形成良好口碑,多年選擇在蕪湖舉辦。如蕪湖市足球協會成功地走出了一條商業(yè)化的運作模式之路。
3.開展多地交流活動,蕪湖市體育社團積極開展省內、國內國際間的交流比賽,如乒乓球協會已和日本、葡萄牙、意大利等國進行互動;射擊協會同新加坡、澳門開展比賽。
4.蕪湖市體育社團經費來源多樣化,大部分依靠會費和社會、企業(yè)的贊助,體育局以政府購買服務等方式對活動突出的社會團體進行一定程度的支持。如全民健身運動政府性采購、群眾體育賽事冠名、青少年體育培訓,包括體育賽事門票等多種方式。
1.經調查蕪湖市體育社團數量相對而言種類涵蓋面較廣,在安徽省處于相對較好的狀態(tài),但還有部分項目的社團僅注冊而沒有開展活動,其社團形同虛構,如體育學術交流、體育媒體交流等社團處于空白。
2.蕪湖市體育社團管理人員老齡化,一是因為多數體育社團的資金不足,管理水平有限,缺乏專業(yè)人才的吸引力;二是因體育社團的工作多為兼職,很多工作無人去落實,體育社團工作的專職化是體育社團人才建設的必然趨勢;三是因體育社團管理層大多為政府退休人員或體育教練,視野比較狹窄,社團規(guī)劃不夠完善,內部管理機制不太科學,社團不能按照章程進行自主的工作。
3.蕪湖市仍有大量沒有注冊的體育社團,存在單個體育項目只有一個市級體育社團的現象,很大程度限制了體育社團通過注冊獲得合法運營,不利于其健康發(fā)展。目前蕪湖市沒有較明確的扶持非營利性體育社團的政策,體育社團獲企業(yè)贊助的費用都須從稅收利潤中列出,影響了企業(yè)對體育公益事業(yè)的有力支持。
4.蕪湖市體育場地相對的人均資源比較豐富,但多處在企業(yè)和學校里,部分體育場館只在節(jié)假日的某個時間段向社會開放,少數臨時租借的活動場地的租金比較昂貴,體育社團開展活動的場地沒有好的保障。
1.蕪湖市體育社團目前每年的經費從幾萬元到幾十萬元不等,由于經費不足體育社團很難組織活動。即使是發(fā)展較好的蕪湖市長跑協會、蕪湖市冬泳協會等社團每年的經費也出現過赤字狀態(tài)。為保證項目活動的正常有序,很多社團負責人會把自己的私有財產投入社團經費中,這會導致公私不分,影響負責人對社團的管理,由于個人的資金投入往往有限,經常如此反而制約了體育社團工作的開展。
2.政府采購服務范圍有限。目前缺少真正到位的政府購買的服務項目,需要加快制定和實施全民健身的社會服務購買機制。一些群眾體育活動讓社團來做,政府提供政策和服務。
3.隨著社會生活條件的改善和提高,蕪湖市民在物質消費和精神生活上都有了更高要求,群眾的健身意識日益增強,體育社團如能開展符合群眾需求的各項體育活動,便能開辟其多元化發(fā)展的方向。
4.因為體育社團非營利性的運作目標給政府購買服務提供了可能。將體育社團納入到政府購買服務的對象中,不僅使得政府體育部門的角色發(fā)生轉變,而且可以形成多中心的體育公共服務供給模式,體育社團可以通過提供全民健身服務得到相應的資金支持。
5.蕪湖市有關部門應鼓勵和引導社會團體的注冊,拓展不同社團類型,也要積極發(fā)展縣、區(qū)的體育社團,要經常通過座談、活動等形式加強社團交流。要適時出臺體育社團的考核標準,設定體育社團會員標準,建立健全各項制度,加強社團管理。
[1]肖峰,周明進,常保臣.國內外體育社團研究現狀[J].鄖陽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4,24(6):42-44.
[2]鮑東東,張華倫,宋偉.社會資本視角下群眾體育社團組織發(fā)展路徑[J].上海體育學院學報,2014,38(4):31-34.
[3]胡全柱.體育社團合法化機制研究[J].河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36(2):256-258.
[4]鄭建成,我國不同時期體育發(fā)展方式的比較[J].考試周刊,2014,37(3):112.
Research on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Sports Clubs——Taking Wuhu,Anhui as an Example
Song Lijuan1,He Youmi2,Bu Hongbo2
(1.School of Physical Education,Chaohu University,Chaohu 238000,China;2.School of Physical Education,Anhui Polytechnic University,Wuhu 241000,China)
According to humanistic social development theories,sports are not only a necessity for the integrated development of people's qualities and abilities,but also an appeal for people's satisfaction,and an inevitable requirement for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human nature.This paper makes an investigation of Wuhu's sports clubs through literature analysis,questionnaire,mathematical statistics and interviews,and then analyzes the role and contribution of local sports clubs,which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and reference value to nationwide fitness campaign and human development.
humanistic community;sports clubs;national fitness
C913.7
A
1672-447X(2017)05-0085-005
2017-03-07
宋麗娟(1985-),安徽安慶人,巢湖學院體育學院講師,研究方向為體育教育學。
責任編輯:胡德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