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萍
責任制護理對冠心病患者護理質量及病情康復的影響
●張萍
目的:探究責任制護理對冠心病患者護理質量及病情康復的影響。方法:選擇2016年在本院心血管內科接受治療和護理的80例冠心病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將患者按照隨機原則均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對照組患者行常規(guī)護理,研究組患者行責任制護理,對比護理質量以及患者病情康復情況。結果:研究組患者溝通能力、責任心、應急能力和護理熟練度等護理質量評分均高于對照組,數據對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患者心絞痛發(fā)作、心絞痛穩(wěn)定、活動受限以及治療滿意度等康復情況均優(yōu)于對照組,數據對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責任制護理可以提升護理質量,穩(wěn)定患者病情,具有較高的臨床應用價值。
冠心??;責任制護理;護理質量
冠心病是中老年人群常見的疾病,并且發(fā)病率呈現逐年提升的趨勢,在對患者的護理中,常規(guī)護理方式已經難以滿足患者的護理要求,責任制護理屬于新型的優(yōu)質護理模式,已經逐漸應用于患者的臨床護理中,但是關于責任制護理對冠心病患者護理質量以及康復情況的影響研究相對較少[1]。本文主要結合在本院接受治療和護理的80例冠心病患者,探究責任制護理對患者的護理質量以及病情康復的影響,現報道如下。
1.1 患者資料
選擇2016年在本院心血管內科接受治療和護理的80例冠心病患者作為研究對象,男性患者44例,女性患者36例,患者年齡40-73歲,平均年齡(56.5±2.1)歲。(1)納入標準:①患者符合WHO臨床診斷標準;②患者符合國際心臟病學會標準;③患者同意本次研究且簽署知情同意書。(2)排除標準:①惡性腫瘤患者;②需要心臟手術患者。將患者按照隨機原則均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及病情等方面具有可比性(P>0.05)。
1.2 研究方法
兩組患者均行心電監(jiān)護、高流量吸氧、硝酸酯類以及鈣離子拮抗劑,同時給予患者調脂和抗血栓藥物。對照組患者行常規(guī)護理模式,給予患者常規(guī)用藥護理和病情護理。研究組患者行責任制護理模式,措施如下:(1)建立責任護理組,將心內科護理人員分為2組,每組5名護士,包括1名組長,1名責任護士,每個小組管理1組患者,組長負責全面管理,責任護理負責參與執(zhí)行風險護理操作,護士開展基礎護理。(2)在患者入院后,小組對患者的基本情況進行全面的分析,并且加強與患者家屬的溝通,對患者進行宣教以及心理護理,同時指導患者通過情緒轉移方式來調節(jié)心理,保證樂觀的態(tài)度,且對患者行飲食及按摩護理。(3)在患者出院后,責任護士要建立溝通方式,通過電話以及微信的方式來進行隨訪,及時了解患者的情況,給予針對性的護理方案。對比觀察兩組患者護理效果。
1.3 觀察指標
采用護理質量考察表對護士的護理質量進行評價,包括溝通能力、責任心、應急能力以及護理熟練度4個維度,每個項目的總分為100分,護士得分越高,護理質量越高。
采用西雅圖心絞痛量表對患者的康復情況進行分析:本次研究主要采用心絞痛發(fā)作、心絞痛穩(wěn)定、活動受限以及治療滿意度四個維度來進行分析,總分為100分,患者的得分越高,康復情況越好。
1.4 統計學處理
2.1 護士護理質量評價情況
在本次研究中,研究組患者溝通能力、責任心、應急能力和護理熟練度等護理質量評分均高于對照組,數據對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護士護理質量評價表
表1 兩組護士護理質量評價表
組別 溝通能力 責任心 應急能力 護理熟練度研究組 98.2±2.2 92.1±3.6 90.1±5.2 96.1±3.0對照組 80.2±4.4 78.6±2.9 79.1±3.1 80.1±4.3 t 13.221 10.205 8.264 10.100 P 0.001 0.010 0.026 0.011
2.2 兩組患者康復情況對比
在本次研究中,研究組患者心絞痛發(fā)作、心絞痛穩(wěn)定、活動受限以及治療滿意度等康復情況均優(yōu)于對照組,數據對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康復情況對比表
表2 兩組患者康復情況對比表
組別 心絞痛發(fā)作 心絞痛穩(wěn)定 活動受限 治療滿意度研究組 90.1±10.1 88.6±10.2 79.2±9.4 82.5±4.5對照組 81.2±2.6 78.1±8.4 67.0±8.0 69.4±5.8 t 8.110 9.654 12.254 15.810 P 0.021 0.014 0.006 0.001
在本次研究中,研究組患者溝通能力、責任心、應急能力和護理熟練度等護理質量評分均高于對照組,數據對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在對冠心病患者的護理中,采用責任制護理模式,可以提升護士的護理質量,其主要是由于在對患者的護理中,常規(guī)護理模式下,其對護士的護理質量要求相對較低,護士僅僅需要完成日常的病情護理及生活護理即可,但是在責任制護理模式下,其對護士的溝通能力、責任心、應急能力以及護理熟練度提出了更高的需求,護士需要通過溝通來對患者行心理護理和日常交流,保證患者的心情舒暢;通過責任心,可以建立與患者的信任度關系,并且可以提升護士的責任感;通過應急能力,可以處理冠心病患者的突發(fā)狀況;通過護理熟練度,可以更好的幫助護士完成護理操作。在本次研究中,研究組患者心絞痛發(fā)作、心絞痛穩(wěn)定、活動受限以及治療滿意度等康復情況均優(yōu)于對照組,數據對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在對冠心病患者的護理中,采用責任制護理模式,可以更好的穩(wěn)定患者的病情,其主要是由于在對患者的護理中,常規(guī)護理模式缺乏對患者的關注,而責任制護理模式則對患者行心理護理、疾病護理以及出院護理等模式,可以全過程關注患者的病情,從而護理更加具有針對性,進而可以穩(wěn)定患者的病情,改善患者的預后,相比于常規(guī)護理模式,其具有更高的臨床應用價值。研究人員指出,對冠心病患者行責任制護理模式,可以穩(wěn)定患者的病情,降低心絞痛的發(fā)作次數[2]。
總之,在對冠心病患者的護理中,采用責任制護理模式,可以提升護士的護理質量,同時可以促進患者的康復,具有較高的臨床應用及推廣價值。
(作者單位:太原市人民醫(yī)院)
[1]張密.責任制護理小組管理模式對冠心病患者生活質量和心功能的影響[J].臨床護理雜志,2016,02:69-71.
[2]李學紅,劉永霞.綜合康復護理干預對老年冠心病冠狀動脈介入治療后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J].世界最新醫(yī)學信息文摘,2016,45:275-2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