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記者 吳泳
闊別三十二載兩位少林高僧古剎重逢撫今追昔參禪講經(jīng)言武
文/本刊記者 吳泳
“別夢依稀咒逝川,故園三十二年前?!?/p>
32年前,原本是自幼同參同學的他們在少林寺依依惜別,彼此都還是10多歲的小沙彌,一位精研少林武功,一位通曉經(jīng)典和佛樂。
32年后,他們在三千里外的嶺南名剎意外重逢,一位已經(jīng)是當代少林武功代表性傳人,一位則成為南海四大名寺之一——寶峰寺的方丈,“別來滄海事,語罷暮天鐘”。
兩位闊別重逢的高僧就是釋德?lián)P法師與釋新軍大和尚,2017年8月28日,他們在大雨中重聚于廣東佛山西樵山寶峰寺,參禪講經(jīng)言武,重溫少林往事,并與本刊趙國華總編深入交流。
“當時迎面走來一位中年法師,滿面笑容地問:‘德?lián)P法師!你不認識我了嗎?!’我仔細端詳了對方,感覺有些面生。”釋德?lián)P法師介紹,當時他正在嶺南參加一場重要法會,那位法師言笑晏晏接著說:“我是延武??!”德?lián)P法師頗為吃驚,努力回憶,才想起30多年前那張稚嫩面孔。
釋德?lián)P法師說,他當時自然而然想起那句唐詩——“問姓驚初見,稱名憶舊容”。
那時的少林寺小沙彌延武,而今已成為南海名剎佛山寶峰寺方丈釋新軍大和尚,曹洞宗第五十二代法嗣。
而釋德?lián)P法師也已成為少林寺第三十代住持僧素喜禪師衣缽傳人、少林寺第三十一代武功傳人、當代少林武功代表性傳人。
8月28日,闊別32年的他們在西樵山寶峰寺重逢。
寶峰寺是南粵四大名寺之一,已有600多年歷史,建于1404年,目前寺院重建于西樵山石牌村蛇崗。
當天上午,佛山受臺風影響,大雨滂沱,釋德?lián)P法師、趙國華總編和眾人依然不顧艱險前往寶峰寺。
該寺方丈釋新軍大和尚法喜充滿,親冒驟雨,全程陪同釋德?lián)P法師、趙國華總編一行在該寺訪問交流。
寶峰寺露天觀音坐像享譽中外,是目前世界上最高的露天觀音菩薩坐像。像高70余米,為純銅鑄造,像前臺階達283級,釋新軍方丈陪眾人徒步登完這二百多級臺階。菩薩坐像中空,內(nèi)部逐層設(shè)有藏經(jīng)閣、萬佛閣等,釋新軍方丈陪釋德?lián)P法師一行玄奘掃塔般逐級攀登,并親自詳細講解。
隨后,他邀請釋德?lián)P法師、趙國華總編一行到方丈室茶敘。
釋德?lián)P法師為當代少林武功代表性傳人,禪拳合一,譽滿中外。
釋新軍方丈則是出自少林、遍參高僧的學問僧和善知識,精研佛法禪理。
兩人曾一起長年侍奉素喜老和尚、德禪老和尚等高僧。他們講經(jīng)參禪言武,并細論少林功夫、南少林拳法及嶺南武術(shù)的濫觴、異同、交流和融匯。
1980年代初,時年10余歲的他們幾乎是同時到禪宗祖庭少林寺學法修行,情同手足。那時釋德?lián)P法師天賦異稟,性喜禪拳,深得素喜大師、德禪大師武功和禪修親傳,苦自磨礪。釋新軍法師在習武的同時,尤喜佛樂念唱和經(jīng)典參詳。兩人一武一文,相得益彰。
1985年,釋新軍法師辭別少林,遠赴廣東韶關(guān)南華寺禮禪宗高僧又果老和尚為師,正式剃度。當年5月于南京棲霞古寺受茗山老和尚親傳三壇大戒。
1986年-2001年的15年間,他先后親近惟因老和尚、明旸老和尚等高僧大德,苦修佛法,并行腳國內(nèi)四大名山和各大叢林參學。
2009年元月,釋新軍法師任西樵山寶峰寺監(jiān)院,2010年任住持。2014年9月,釋新軍法師升座為該寺方丈。
當天,兩位法師和趙國華總編等各界人士就少林禪武文化的嶺南傳承,觀音文化的寶峰寺式探索,中國武術(shù)文化傳承弘揚等話題進行了深入探討。
目前,宗教界盛贊釋新軍方丈升座后,帶領(lǐng)寶峰寺兩序大眾擔荷重任,正將該寺的影響力從國內(nèi)向東南亞各國輻射,影響深遠,該寺正繼續(xù)秉承優(yōu)良傳統(tǒng),堅持走與社會主義相適應的道路,利濟眾生,與時俱進。釋德?lián)P法師則是海內(nèi)盛贊的當代少林武功代表性傳人和高僧,兩位闊別多年的重逢一時傳為佳話。
趙國華總編和釋新軍方丈約定,近期本刊將對方丈進行深度專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