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宏
(錫林郭勒盟蒙醫(yī)醫(yī)院,內蒙古 錫林郭勒 026000)
探究正畸治療在口腔修復前的臨床應用及效果
楊 宏
(錫林郭勒盟蒙醫(yī)醫(yī)院,內蒙古 錫林郭勒 026000)
目的探究正畸治療在口腔修復前的臨床應用及效果。方法 選取88例口腔修復患者,隨機將其分為參照組和研究組兩組,在口腔修復前的治療中,參照組采用可摘局部義齒治療,研究組患者則采用正畸治療,對比兩組患者治療效果以及治療滿意度。結果 參照組患者的治愈率為61.36%,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36.36%,平均療程為(6.08±0.83)個月,研究組患者的治愈率為95.45%,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4.55%,平均療程為(4.76±0.95)個月,兩組各參數(shù)對比差異存在顯著性(P<0.05);參照組治療總滿意度為65.91%,研究組為93.18%,研究組明顯較高,組間差異顯著(P<0.05)。結論 正畸治療應用于口腔修復前治療中效果顯著,不良反應少,且有助于提升治療滿意度,臨床價值值得肯定。
正畸治療;口腔修復前;臨床應用;臨床效果
近年來,人們對自身儀表和美的追求關注逐漸升高,一些人存在牙列間隙現(xiàn)象,不僅容易導致發(fā)音不清、食物嵌塞等問題,同時還會影響面容的美觀,使患者深覺苦惱。有臨床研究證實,腔修復前采用正畸治療具有確切療效,且更加美觀。本文特以我院口腔修復患者展開研究,對其施以正畸治療,獲得了較好的效果,結果匯報如下。
選取在我院進行治療的88例口腔修復患者,收診時間為2016年1月到2017年1月。采用隨機數(shù)余數(shù)分組法,按照1:1的比例將其分為兩組,即參照組(n=44)和研究組(n=44)。參照組:男19例,女25例,年齡19~49歲,平均(28.67±3.41)歲,其中15例為前牙間隙,12例為前牙深覆牙合,10例為前牙缺失伴內傾,4例為前牙反牙合,3例為舌側傾斜;研究組:男19例,女25例,年齡19~49歲,平均(28.67±3.41)歲,其中16例為前牙間隙,10例為前牙深覆牙合,19例為前牙缺失伴內傾,5例為前牙反牙合,4例為舌側傾斜。兩組研究對象基本資料對比無顯著性差異(P>0.05)。
在口腔修復前的治療中,參照組采用可摘局部義齒治療,研究組患者則采用正畸治療,均行X線攝片,結合檢查結果制定修復方案,治療前均進行口腔清潔,拆除修復體,若伴有牙髓病和牙周病,則予以治療,采用方絲弓牙齒矯正技術對畸形牙齒進行矯正,然后以鎳鈦絲將牙齒排齊。
對比兩組患者治愈情況、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以及療程。滿意度調查由本院根據(jù)患者具體情況自行擬定調查表,患者以自身感受填寫,采用評分制,最高分為100分,評分越高則表示患者滿意度越高,其中非常滿意:評分≥90分,基本滿意:評分為70~90分,不滿意:評分≤70分。統(tǒng)計非常滿意病例數(shù)和滿意病例數(shù)例數(shù),并以兩者總和計算護理滿意度。
借助SPSS 20.0版本軟件檢驗組間數(shù)據(jù)差異,計量資料與計數(shù)資料的描述方法分別為“均數(shù)±標準差”、“構成比”,檢驗方法分別為t和卡方,且P<0.05為差異有顯著性的條件。
相較于參照組,研究組患者的治愈率明顯提升,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明顯降低,平均療程明顯縮短,組間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研究對象治療效果對比(±s)
表1 兩組研究對象治療效果對比(±s)
組別 治愈率(%) 不良反應(%) 平均療程(月)研究組 95.45(42/44) 4.55(2/44) 4.76±0.95參照組 61.36(27/44) 36.36(16/44) 6.08±0.83 x2 13.156 11.803 6.941 P 0.000 0.001 0.000
參照組患者中,非常滿意和基本滿意的例數(shù)共29,滿意度為65.91%,研究組患者中,非常滿意和基本滿意的例數(shù)共41,滿意度為93.18%,研究組治療滿意度明顯高于參照組,組間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研究對象治療滿意度對比 [n(%)]
現(xiàn)在越來越多的人關注外貌和美觀,口腔存在牙齒磨損、牙列缺失、牙根或勃膜萎縮等多種疾病,不僅給生活帶來困擾,同時還影響牙齒美觀??谇恍迯图磋傃溃饕菍θ笔Щ蛉睋p的牙齒進行修復,使其咀嚼功能得以恢復??谇恍迯偷某S梅椒榱x齒、嵌體以及全冠等,在這一過程中也包含利用人工修復體對患者的牙周病、頜面部組織缺損以及顳下頜關節(jié)病的有效治療。在口腔修復治療中,要想修復成功,就必須要對口腔軟組織和硬組織的正常形態(tài)和結構進行修復,而在修復前則需要矯正口腔畸形情況。以往在口腔修復前的治療中,多采用可摘局部義齒的方法,主要是在存在間隙的牙齒中嵌入與間隙大小相符的義齒。不過此種治療雖然具有一定療效,但是其牢固性比較差,治愈率較低,容易引發(fā)折斷和并發(fā)癥,且治療時間也比較長。而采用正畸治療就能夠避免上述治療中的問題。正畸治療主要是通過利用矯正裝置來對牙齒、面部骨骼以及頜面神經(jīng)肌肉等進行調整、平衡和協(xié)調。此種方法能夠通過適當?shù)恼{整用力來逐漸使牙齒、牙槽骨以及頜骨產(chǎn)生生理性移動,進而實現(xiàn)對口腔畸形的有效矯正。故本文特以口腔修復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對其施以正畸治療,并將其與可摘局部義齒治療進行對比,結果顯示,相較于參照組,研究組患者的治愈率明顯提升,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明顯降低,平均療程明顯縮短,這與其他相關文獻研究結果相符,提示在口腔修復前給予正畸治療能夠幫助患者恢復口腔正常功能,并且可很好的固定具有活動性的牙齒,進而恢復咀嚼功能。另外,在治療滿意度的調查中,研究組明顯高于參照組(93.18%>65.91%),分析其原因是由于正畸治療更加具有舒適性和美觀性。
綜上所述,正畸治療應用于口腔修復前治療中效果顯著,不良反應少,且有助于提升治療滿意度,臨床價值值得肯定。
[1] 付漢斌.應用正畸聯(lián)合口腔修復治療先天性缺牙的臨床效果分析[J].中國臨床醫(yī)生雜志,2017,45(3):93-95.
[2] 蒲庚成.口腔正畸結合修復治療安氏Ⅱ類錯牙合畸形的臨床效果觀察[J].中國繼續(xù)醫(yī)學教育,2016,8(31):925-928.
[3] 王亞玲,曹 直.正畸與修復聯(lián)合治療成人前牙列散在間隙的臨床分析[J].臨床口腔醫(yī)學雜志,2012,28(5):301-302.
[4] 曾翠敏,趙世俊,馬東湘,等.正畸牽引聯(lián)合冠延長術后樁冠修復外傷前牙的臨床效果評價[J].臨床口腔醫(yī)學雜志,2013,29(6):364-365.
[5] 戴東曉,李 創(chuàng),王 毅,等.口腔修復對先天性缺牙患者的咀嚼功能及滿意度的影響[J].中國醫(yī)藥導刊,2015,17(11):1109-1110.
[6] 劉 洋,胡 煒.上牙列缺損伴前牙深覆(牙合)畸形的正畸修復聯(lián)合治療[J].中華口腔正畸學雜志,2016,23(1):56-58.
R783.5
B
ISSN.2095-8242.2017.46.8943.02
本文編輯:吳玲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