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馨陽
網(wǎng)上,某校學生吐槽低至一元的獎學金,坦言付出回報少,不如不拼搏,引發(fā)熱議。我認為獎學金只是學校鼓勵學生學習的一種手段,關鍵是獎勵學生學習過程中形成的學習主動性。
假如獎學金的設立只是激勵了學習功利性心理的形成,那么就算取消這份獎勵也不為過。需知設立獎學金的初衷是為了激勵求學,而非獲得金錢。不要讓你學習的動機被金錢左右,不要讓你未來的身份為現(xiàn)在的獎學金貶值。學習主動性,是你一生的財富,區(qū)區(qū)獎學金怎能輕易換來!
獎學金,是一種認可和表揚。正如上小學的孩子會因為一張獎狀欣喜,內(nèi)心滿足,從而更加努力學習一樣,難道一元獎學金就不能帶來同樣的愉悅嗎?又如參加奧運會的運動員,贏得比賽也是有豐厚酬金的,難道是對金錢的渴望才促使他們挑戰(zhàn)極限,沖刺金牌的嗎?顯然不是。在真正的挑戰(zhàn)面前,永遠是信念和夢想支持著人們前進的腳步。而金錢作為動力,是十分不可靠的。因此,我們要正視金錢,將之視為額外的回報,而非奮斗的目標。
居里夫人幾十年如一日提煉出的鐳本是絕無僅有的無價之寶,她卻將之送給研究機構;諾貝爾獎珍貴無比的獎章,被她作為玩具送給女兒;一家人生活簡樸,她常購買廉價草莓制成果醬以備冬日之需,而她對這些都樂此不疲,因為她志不在錢而在學術。假若我們在求學中也能秉承專注學業(yè),心無外物的精神,怎會不取得成就,怎會沒有獎學金?
誠然,該學校將獎學金降至一元的做法有些過激,但不可否認,同學們還是要自身端正態(tài)度,莫讓金錢名利破壞了學術純潔性。
學習主動性,才是獎學金的目的。讓金錢成為學習的催化劑,讓金錢為學習主動性增值。
點評
本文的最大特點是規(guī)范,穩(wěn)重。從內(nèi)容上來看,本文作者所持有的金錢觀,代表了主流價值觀,充滿了正能量,作為高中生,頗為可貴。從結構來看,引論、本論、結論分明,結構完整。在本論部分,作者分別從“是什么”和“怎么辦”角度展開論述。解決獎學金(或者說金錢)是什么之后,順理成章地進行下一節(jié)論述——如何正確對待金錢,體現(xiàn)了思想的遞進性,增加了作文的深度。
【作者系河北省衡水中學學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