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云飛
(江蘇省丹陽市兒童醫(yī)院,江蘇 鎮(zhèn)江 212300)
嬰幼兒臨床泌尿道感染病原菌及誘因分析
吳云飛
(江蘇省丹陽市兒童醫(yī)院,江蘇 鎮(zhèn)江 212300)
目的探討分析嬰幼兒臨床泌尿道感染的病原菌以及誘因。方法選取我院2013年01月01日~2016年12月31日收治的泌尿道感染診治的126例0~2歲的患兒,根據尿培養(yǎng)的陽性標本對泌尿道感染的病原菌進行分析,根據誘因追查結果對誘因進行分析。結果考慮0~2歲嬰幼兒泌尿道感染中大腸埃希菌是主要感染致病菌,使用尿不濕是主要誘因,其中男性嬰幼兒包皮過長/包莖也可能是主要原因。結論對臨床診斷泌尿道感染的0~2歲嬰幼兒,考慮多系大腸埃希菌感染,首先選用抗G-桿菌的抗生素治療,待尿培養(yǎng)及藥敏實驗結果相應調整用藥!除包皮過長/包莖外,亦要考慮尿不濕是易感因素。
泌尿道感染;病原菌;誘因
泌尿道感染常多發(fā)于嬰幼兒身上,臨床上目前采用藥物治療方式為其進行治療,但由于感染病原菌以及病因非常復雜,常常不能選取針對患兒病情的藥物為其進行治療[1]。為此,本文隨機抽選隨機抽選在我院接受泌尿道感染診治的126例0-2歲的患兒,對其感染病原菌以及感染誘因進行分析,得出了較為不錯的研究成果,現報告如下。
選取我院2013年01月01日~2016年12月31日收治的泌尿道感染診治的126例0~2歲的患兒,其中有女56例,男70例,平均年齡(0.97±0.42)歲。起病原因為發(fā)熱、尿路刺激癥狀、尿時哭鬧、嘔吐的患兒例數分別為112、23、22、2,其他起病原因的患兒例數為12例。
尿培養(yǎng)方法:在對患兒使用抗生素治療之前,首先將患兒的清潔尿或者中段尿送檢,根據制定的全國臨床檢驗操作流程對尿細菌進行培養(yǎng)。然后在將留取下來的清潔尿或者中段尿接種至血平板處后,將細菌分離出來,使用MicroScanWalkAaway 40 s1分析儀以及微量生化管對微生物進行鑒定[2]。
誘因追查方法:使用泌尿系B超對全部患兒進行檢查,對于年齡較小、反復感染并且為男性的患兒,使用完善排泄性膀胱尿路造影對其進行檢查[3]。
實驗室檢查得出,尿常規(guī)異常的例數為112例,WBC、CRP升高的例數為108例,尿培養(yǎng)呈陽性的例數為72例,尿培養(yǎng)呈陰性的例數為54例。此外,泌尿道感染的主要病原菌有產酸克雷伯桿菌、肺炎克雷伯桿菌以及大腸埃希菌,其中大腸埃希氏菌占比最多,見表1。
表1 泌尿道感染患兒的培養(yǎng)病原菌種類
經檢驗得出,誘因主要是使用尿不濕,男性嬰幼兒主要是包皮過長/包莖,見表2。
表2 泌尿道感染的誘因
泌尿道感染常多發(fā)于嬰幼兒身上,發(fā)病過程是尿路在被病原體直接侵入后,病原體就會在尿液中大量生長及繁殖,從而使尿路組織或者尿路黏膜出現損傷,其臨床表現主要為尿路刺激以及發(fā)熱。臨床上目前采用藥物治療方式為患兒進行治療,但由于感染病原菌以及病因非常復雜,常常不能選取針對患兒病情的藥物為其進行治療。
泌尿道感染有非常多的病原菌,主要病原菌是肺炎克雷伯桿菌和大腸埃希菌。人體腸道正常菌群的關鍵組成部分是大腸埃希菌,此菌每天可以跟隨糞便排出至體位,當其排至泌尿道時,就會使泌尿道出現炎癥。和其他細菌相比較可知,大腸埃希菌可以對甘露糖受體(處于尿路上皮細胞表面處)產生最強的吸附力,其纖毛可以和鱗狀上皮以及尿路移行上皮表面處的受體相結合,繼而使此菌的感染率遠遠超過其他細菌的感染率。產酸克雷伯桿菌和肺炎克雷白桿菌是呼吸道和腸道的寄生菌群,這兩種菌的感染率也非常高。此外,研究發(fā)現引發(fā)泌尿道出現感染的因素有尿不濕以及男性嬰幼兒包皮過長/包莖,但有少數患兒會出現反復性的感染,故而在臨床上要對這些患兒進行詳細的誘因追查。
本文通過研究得出:考慮0~2歲嬰幼兒泌尿道感染中大腸埃希菌是主要感染致病菌,尿不濕是主要誘因,其中男性嬰幼兒包皮過長/包莖也可能是主要原因。由此可見,對0~2歲嬰幼兒泌尿道感染時,首先選用抗G-桿菌的抗生素治療,并建議家長盡量不使用尿不濕,對包莖/包皮過長的患兒建議外科治療。
[1] 潘曉芬,劉玉玲,林國模.嬰幼兒泌尿道感染藥敏分析以及潛在病因研究[J].北方藥學,2012,9(08):70-71.
[2] 翟文生,楊 濛,袁 斌.中醫(yī)兒科臨床診療指南·小兒泌尿道感染(修訂)[J]. 中醫(yī)兒科雜志,2017,13(03):5-9.
[3] 蘇 敏,黃海林,杜廷義,張建英,蔣鴻超.兒童泌尿道感染980株病原菌分布及耐藥性分析[J].兒科藥學雜志,2017,23(08):35-38.
R725.8
B
ISSN.2095-8242.2017.48.9365.02
本文編輯:趙小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