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譚迪熬
讓插座變聰明
●文/譚迪熬
郭夢麗是長沙市芙蓉區(qū)東暉小學的一名女生。按照她自己的說法,她從小就是一個愛“瞎搗鼓”的人。每當周末或者放學后,只要一閑下來,趁媽媽不在家,郭夢麗就會把家里她感興趣的東西拆開來研究一番,比如收音機、馬蹄表什么的。雖然郭夢麗的研究在媽媽的眼里是搗亂、胡鬧,可是,老師卻給了她很多鼓勵。漸漸地,郭夢麗迷上了科技創(chuàng)新活動。五年級時,“用發(fā)明創(chuàng)造來造福祖國、造福人類”,就成了郭夢麗的理想!
五年級下學期,東暉小學參加了長沙市一年一屆的“奇思妙想闖七關”比賽。郭夢麗和幾個同學組成一個團隊,利用電動娃娃推動礦泉水瓶,再拉倒裝滿水的大礦泉水瓶,水流入油壺,之后利用浮力原理上升浮筒,觸動電源開關,鐵桿被彈簧拉動撞擊木塊,打開禮炮開關,放出漫天彩帶。這次比賽,他們獲得了一等獎!《長沙晚報》都登出了郭夢麗和同學們比賽的照片和新聞呢!這更讓郭夢麗享受到了發(fā)明創(chuàng)造的快樂,她對發(fā)明創(chuàng)造更癡迷了。
老師說過,發(fā)明創(chuàng)造有時候就是把現(xiàn)實生活中有缺點的東西進行改進,形成新的更有價值的東西,譬如帶橡皮頭的鉛筆、帶溫度計的奶瓶、帶高壓的電飯鍋……這種發(fā)明創(chuàng)造方法叫作“挖缺點”。郭夢麗對此記得尤為清楚。
六年級上學期一個星期天的晚上,郭夢麗從電視上看到了關于居民家中電器起火造成火災的新聞報道。雖然經過公安消防官兵的努力,民房大火最終被成功撲滅,但失火的居民家損失慘重。而公安消防支隊提醒市民“離開房間時不可麻痹大意,應該切斷一切電源,防止發(fā)生火災”的話一直在她的腦海里回響。
隨后,郭夢麗查找資料了解到,家用電器起火一般有五種誘因。資料上的“電視機或錄音機等使用后,最好把插頭從電源插座中拔出。因為這些電器設備的電源開關放在電源變壓器的次級,只關電源開關,變壓器仍長期空載帶電,使溫度升高,劇烈發(fā)熱,遇可燃物容易燃燒?!边@一段話,讓她產生了靈感:能不能發(fā)明一種改變自身缺點,可自動關閉的電源插座,讓人們使用電器更省心呢?
于是,課余時間里,郭夢麗先找來了一個普通電源插座,想著怎么讓它能夠自動進行開、關。在科技老師的幫助下,郭夢麗知道了有一種通過時鐘控制的開關,叫作時間控制繼電器。它內部有一個電子鐘,通過電子鐘來控制繼電器觸點的閉合和斷開,只要分別設定打開和閉合的時間,當電子鐘走到需要斷電的時間,繼電器的觸點就會斷開,切斷電源;當電子鐘走到需要通電的時間,繼電器的觸點就會閉合,接通電源。它會自動重復無數次。學校的音樂上課鈴就是這個原理。接著,在科技老師的指導下,郭夢麗買來好幾個時間控制繼電器,去掉外殼,把器件裝進普通電源插座里,讓時間控制繼電器代替插座的開關工作。通過20多次的裝配與改進,終于獲得了較好的效果。隨后,郭夢麗信心十足地把它拿到學校,用它控制學校的魚缸,設定它每天8點鐘通電,啟動燈光和氣泵,下午5點鐘斷電。這樣,魚缸里的植物和魚兒既可以得到照明和氧氣,又不會因為過度使用而浪費電。同學們都為她的這個變聰明了的插座感到高興和自豪,還共同為它取名為“智能插座”呢!
郭夢麗帶著這種變聰明了的插座,參加了全國宋慶齡少年兒童發(fā)明獎比賽,專家評委給予了高度評價:這種插座,一是可以防止因忘記關電源引起電器火災的發(fā)生;二是可以用一個開關切斷很多開關,能延長其他開關的壽命;三是可以定時切斷電器的電源,能為國家節(jié)省電能。因此,這項發(fā)明一舉奪得了金獎。
郭夢麗這項作品成功的經歷告訴我們:一是掌握必要的發(fā)明創(chuàng)新方法,會讓我們更容易體驗到成功的喜悅;二是科技創(chuàng)新男孩子能做到,女孩子同樣能做到呢!
(王傳生摘自《第二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