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成潔
茵梔黃顆粒聯(lián)合藍光治療新生兒黃疸42例臨床分析
●白成潔
目的:對茵梔黃顆粒聯(lián)合藍光治療新生兒黃疸的效果進行評析。方法:選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我院兒科診治的84例黃疸新生兒作為研究對象,通過數(shù)字表法隨機分成探究組和對比組,各42例;對比組單一進行藍光治療,探究組同時聯(lián)用茵梔黃顆粒,治療5d后,對比兩組臨床療效。結果:探究組治療總有效率為97.6%,對比組為83.3%,差異有統(tǒng)計意義(P<0.05);探究組膽紅素恢復正常水平時間為(10.22±1.57)d,短于對比組的(13.40±2.11)d(P<0.05);兩組治療中均未出現(xiàn)嚴重不良反應。結論:新生兒黃疸采取中采取茵梔黃顆粒聯(lián)合藍光治療效果確切,可有效改善癥狀,且安全性高。
藍光療法;茵梔黃顆粒;新生兒黃疸
新生兒黃疸就是新生兒階段因血清膽紅素未正常代謝引起的以皮膚、鞏膜黃染為表現(xiàn)的病癥。通常分為生理性黃疸和病理性黃疸,前者一般不需針對性治療就能自行消退[1];后者不會自行消退,且隨病情發(fā)展會損傷患兒中樞神經(jīng),引起膽紅素腦病,嚴重的造成死亡或后遺癥。因此,對新生兒黃疸必須早期有效治療。本文主要對我院收治的84例黃疸新生兒采的臨床治療情況進行研究,剖析茵梔黃顆粒聯(lián)合藍光療法的效果,報告如下。
將我院兒科2016年2月~2017年2月診治的84例患有黃疸的新生兒納入此次研究中,均通過臨床癥狀、血生化等檢查確診,符合新生兒病理性黃疸診斷標準[2]。排除溶血、肝功能異常等患兒,家屬對此項研究知情并同意。采取數(shù)字表法隨機分成兩組:探究組,42例,男女患兒比為 23:19,日齡3~14d,平均(8.1±3.2)d;足月兒35例,早產(chǎn)兒 7例 ;出生體重2.0~3.8kg,平均(3.1±0.3)kg;對比組,42例,男女患兒比為25:17,日齡3~18d,平均(8.5±3.4)d;足月兒38例,早產(chǎn)兒4例;出生體重2.3~4.0kg,平均(3.3±0.4)kg。兩組患兒的基本信息、病情、出生體重等無顯著性差異(P>0.05),存在可比性。
兩組患兒入院后均進行對癥治療,包括補充葡萄糖、糾正酸中毒、補充營養(yǎng)等,如有感染的合理應用抗生素,并給予吸氧治療。同時,對比組采取藍光治療,具體操作:先用黑布把患兒雙眼、會陰、肛門等部位妥善蓋住,裸露其他部位,置于寧波戴維公司生產(chǎn)的XHZ型雙面藍光治療箱,藍光波長設定425~475nm,將患兒置于上、下光源下照射,8h/次,2次/d,前后間隔4h,連續(xù)治療5d。探究組則在對比組基礎上加用茵梔黃顆粒(魯南厚普制藥有限公司,Z20030028)1.0g/次,溫開水沖服,3次/d,連續(xù)用藥5d。
治療后觀察患兒黃疸及血清膽紅素改善情況,據(jù)此進行效果評價:(1)治愈,黃疸完全消退,血清膽紅素水平恢復正常水平(<80μmol/L),且未復發(fā);(2)好轉,黃疸顯著緩解,血清膽紅素水平下降100μmol/L以上;(3)無效,治療前后黃疸無明顯改善,血清膽紅素水平無變化??傆行橹斡⒑棉D之和。同時,觀察測定兩組血清膽紅素恢復正常水平時間,掌握兩組不良反應情況。
本研究資料均通過SPSS20.0軟件進行統(tǒng)計處理,計數(shù)數(shù)據(jù)用(±s)表示,以t檢驗,計量數(shù)據(jù)用例數(shù)(%)表示,用X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在治療完成后,探究組總有效率達到97.6%,高于對比組的83.3%,差異有統(tǒng)計意義(P<0.05),如表1。
表1 兩組新生兒黃疸患兒臨床療效比較[n(%)]
治療后取患兒靜脈血進行血清膽紅素測定,探究組恢復正常時間為(10.22±1.57)d,對比組為(13.40±2.11)d,相比存在差異,有統(tǒng)計意義(P<0.05)。治療過程中,觀察組出現(xiàn)1例腹瀉,1例皮疹,發(fā)生率為4.8%,對比組出現(xiàn)3例皮疹,發(fā)生率7.1%,未出現(xiàn)其他不良反應,差異無統(tǒng)計意義 (P>0.05)。
黃疸是新生兒常見的一種病癥,病因較多且復雜,通常生理性黃疸不需特殊治療就會自行消失;而病理性黃疸需進行針對性治療,發(fā)病率在在10.5%~25.0%,早產(chǎn)兒相對較高[3]。如未得到及時有效治療,則會損傷到患兒中樞神經(jīng),嚴重威脅到患兒的健康。因而,必須盡早進行積極治療。
光照治療是降低血清膽紅素的主要方法,就是通過光照使膽紅素出現(xiàn)異構體,使其轉變成水溶性物質,不通過肝臟結合,而經(jīng)膽汁或尿液排出。研究表明,波長450~460nm光線的對膽紅素的作用最強,藍光波長主峰在425~475nm,可有效降低血清膽紅素水平[4]。茵桅黃顆粒屬于中成藥,有清熱解毒、利濕散黃功效,茵陳為其君藥,具有利濕退黃功效;梔子為臣藥,有清熱利濕、瀉火袪煩之效,且有涼血解毒、護肝利尿功效;黃芩同為臣藥,有清熱瀉火、涼血解毒功效。佐藥為金銀花,有清熱解毒之效。藍光結合茵桅黃顆粒治療可發(fā)揮內(nèi)外同治的協(xié)同作用,提升臨床療效。本研究中,探究組患兒在藍光治療基礎上服用茵桅黃顆粒取得良好效果,總有效率達到97.6%,優(yōu)于單一藍光治療對比組的83.3%,且膽紅素恢復時間短于對比組(P<0.05)??梢钥闯?,茵梔黃顆粒聯(lián)合藍光治療新生兒黃疸效果確切,值得臨床實踐應用。
(作者單位:杭州市余杭區(qū)中醫(yī)院)
[1]王新華.對接受短時多次藍光照射治療的新生兒黃疸患兒進行優(yōu)質護理的效果探析[J].當代醫(yī)藥論叢,2016,14(16):175-177.
[2]王衛(wèi)平.兒科學(第八版)[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13,3.
[3]黃科銳.短時多次藍光療法在新生兒黃疸治療中的作用[J].中國醫(yī)學工程 ,2014,(02):47+50.
[4]崔冬冬.藍光治療新生兒病理性黃疸的護理體會[J].中國實用醫(yī)藥 ,2016,11(2):228-229.
白成潔(1987~),女,本科,住院醫(yī)師,研究方向為兒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