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燕
脛腓骨骨折牽引固定術后的綜合護理效果分析
●金燕
目的:探究脛腓骨骨折牽引固定術后的綜合護理效果。方法:選擇本院2013年10月至2016年10月40例脛腓骨骨折牽引固定患者,采取隨機的方式,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對照組采取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采取綜合護理,對比兩組患者骨牽引時間、骨折愈合時間。結果:觀察組患者骨牽引時間、骨折愈合時間均優(yōu)于對照組,P<0.05。結論:對脛腓骨骨折牽引固定患者采取綜合護理,能夠有效縮短骨牽引時間,且提高了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值得推廣。
脛腓骨骨折牽引固定;綜合護理;常規(guī)護理
脛腓骨骨折是臨床上常見的骨折類型,其中長管狀骨骨折最為常見,其主要是指脛骨平臺以下至踝骨以上部分發(fā)生骨折[1]。目前,對于治療脛腓骨骨折患者最為常見的手段為手術治療,其中,牽引固定最為常用。由于手術自身處于創(chuàng)傷應激源,再加上術后肢體活動受限、臥床不起、疼痛等,導致患者易出現(xiàn)心理及心理問題[2]。本院選擇脛腓骨骨折牽引固定術后的綜合護理效果進行分析探究,具體見下。
選擇本院40例脛腓骨骨折牽引固定患者,接受護理的時間2013年10月至2016年10月,觀察組脛腓骨骨折牽引固定患者20例,對照組脛腓骨骨折牽引固定患者20例。觀察組中,有15例男性患者,女性患者占總例數(shù)的25%(5/20),年齡在16-64歲之間,平均年齡(40.32±2.16)歲。對照組中,男性患者16例,女性患者4例,年齡在16-65歲之間,平均年齡(40.68±2.33)歲。2組脛腓骨骨折牽引固定患者在各項基本資料中無明顯差異,P>0.05。
對照組采取常規(guī)護理(其主要包括對患者時候日常生活照料及基本的健康宣教等)。
觀察組采取綜合護理,其主要包括健康教育、心理護理、飲食護理、牽引護理、腫脹疼痛護理、功能訓練。
對比兩組脛腓骨骨折牽引固定患者骨牽引時間、骨折愈合時間。
采用均數(shù)±標準差(‘c±S)表示兩組脛腓骨骨折牽引固定患者骨牽引時間、骨折愈合時間,用t進行檢驗(用SPSS20.0軟件處理),當2組脛腓骨骨折牽引固定患者對比有明顯的差別時,用P值小于0.05表示。
對比兩組患者骨牽引時間、骨折愈合時間∶觀察組脛腓骨骨折牽引固定患者骨牽引時間(35.03±2.11)d,骨折愈合時間(88.56±2.66)d,均優(yōu)于對照組,P<0.05。詳情見表1。
表1 對比兩組脛腓骨骨折牽引固定患者骨牽引時間、骨折愈合時間(d)
骨牽引固定術充分融洽了夾板外固定術、中醫(yī)正骨手法及西醫(yī)骨牽引術的優(yōu)勢,具有痛苦小、創(chuàng)傷小等特點,對于脛腓骨骨折患者具有較好的效果,但術后易出現(xiàn)各種并發(fā)癥的發(fā)生,如關節(jié)粘連、關節(jié)僵硬及關節(jié)功能障礙等,嚴重影響了患者生活質量[3]。
在本次研究中,通過對患者實施綜合護理,有效的縮短了患者骨牽引時間,且加快了患者骨折愈合時間,具有措施見下∶
護理人員應向患者及家屬講解有關疾病的發(fā)病機制、牽引固定的步驟、方法及相關注意事項,并叮囑患者術后休息及護理工作的重要性,使其提高對護理工作的依從性。
護理人員應多與患者進行溝通,并密切觀察患者情緒變化,并根據(jù)其不同的心理變化采取不同的心理輔導,并為其認真講解手術的方法、效果、步驟的成功案例,并對其分析該手術的優(yōu)越性及安全性,從而消除患者焦慮、抑郁的不良情緒,從而樹立戰(zhàn)勝疾病的自信心[4]。
護理人員應為脛腓骨骨折牽引固定患者制定一份合適的飲食干預,并告知患者及家屬術后飲食干預對病情恢復的重要作用,告知患者可采取少食多餐制,在飲食方面應選擇易消化、清淡的飲食,并適當攝取高營養(yǎng)、蛋白質、高維生素等食物,并適當食用堅果、核桃等食物,由此保證患者營養(yǎng)均衡,從而有效增強其免疫力,使骨折盡快愈合。
對脛腓骨骨折牽引固定患者采取牽引護理前,護理人員應向其講解本次操作的目的、步驟及配合方法,且在進行牽引護理期間,護理人員應密切觀察與控制患者牽引方向與重量,由此確保牽引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并每日按時定位測量肢體長度,且需遵醫(yī)囑進行理療、熏洗、中藥外敷等方式,以此促進患者肢體功能能夠盡快恢復。
護理人員應密切觀察及詢問患者肢體疼痛程度及腫脹情況,對于部分腫脹嚴重患者,可適當將夾板松懈并將患者患肢抬高,有利于患者腫脹消退,還可采取音樂療法、轉移療法、放松療法等,從而有效緩解患者疼痛感,必要時可采取鎮(zhèn)靜止痛、理療等方式治療。
于術后2小時對患者實施肌肉舒縮鍛煉,每日2-3次,每次20-30min。對患者給予按摩,每日4-5次,每次時間為10min。于患者術后1-2周,護理人員可指導患者進行背屈鍛煉、足趾自由活動鍛煉、四頭肌收縮鍛煉及踝關節(jié)背伸鍛煉等,每日4組,每組10-15次。于患者術后3-4周,在強化上述鍛煉的基礎上,采取直腿抬高鍛煉及踝關節(jié)背屈鍛煉,每日4組,每組5次。于患者術后5周,可適當增加活動范圍,并逐漸從夾板外固定下進行床上膝、踝關節(jié)屈伸運動。于術后10-12周,根據(jù)患者自身情況給予扶拐下地活動,并循序漸進至負重鍛煉。
通過本次研究,觀察組脛腓骨骨折牽引固定患者骨牽引時間、骨折愈合時間均優(yōu)于對照組,P<0.05。
綜上所述,通過將綜合護理應用于脛腓骨骨折牽引固定患者中,能夠加快患者骨折愈合時間,且提高了患者對護理工作滿意度。
(作者單位:無錫市錫山區(qū)錫山人民醫(yī)院東亭分院)
[1]董振華.脛腓骨骨折骨牽引固定術后的綜合護理價值研究[J].世界臨床醫(yī)學,2016,10(14):188,192.
[2]王占美.脛腓骨骨折骨牽引固定術后的綜合護理探討[J].中國中醫(yī)藥現(xiàn)代遠程教育,2013,11(13):134-136.
[3]廖靜.脛腓骨骨折骨牽引固定術后綜合護理分析[J].齊齊哈爾醫(yī)學院學報,2014,35(8):1231-1232.
[4]單廷芝.脛腓骨骨折骨牽引固定術后的綜合護理要點分析[J].中國現(xiàn)代藥物應用,2016,10(1):251-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