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特大連環(huán)兇殺案偵破記
在明朝嘉靖時期,鐘鼒絕對是個非常了不起的人物,他通過一次“變臉”,成功破獲了明朝嘉靖年間一起可怕的連環(huán)殺人案,但那些史書里只寫到破案為止。而鐘鼒一生中還有過一次“變臉”,比第一次更加離奇曲折、驚心動魄。
鐘鼒一生中兩次換臉,一次為了破案而截須拔眉,一次為了救主而傷目斷腿,沒有一次是為自己考慮的。說他迂腐也好,替他不值也罷,至少在鐘鼒看來,自己的所作所為是坦蕩而自豪的。圖為明朝縣令審判插圖
鐘鼒(zī)的第一次“換臉”十分出名,故事主要見于清代魏息園編撰的《不用刑審判書》。故事發(fā)生在明嘉靖年間,有個寧波的農(nóng)民早起下田,經(jīng)過一條溪流的旁邊時,突然發(fā)現(xiàn)溪流上好像飄浮著什么東西,他走近了一看,發(fā)現(xiàn)那竟是一具女尸,嚇得趕緊跑到縣衙報案。
縣令馬上帶著一幫手下來到了小溪邊,把女尸撈出,從死者的穿著打扮來看,應該是一個婢女,“驗之有傷,無敢判為自溺”??h令把尸體陳列在主要的交通路口,讓來往行人認尸,以便查清死者的身份,誰知許久都無人認尸,派出去勘查案情的捕頭也都找不到任何破案的線索。但是,有一件事情引起了縣令的高度警惕,那就是專門來認尸的人特別多,除了本縣的,還有很多附近其他地方的老百姓,據(jù)了解,他們都是女兒或老婆突然失蹤,音訊全無,倘若把失蹤人口加起來,是一個相當龐大的數(shù)字。
縣令向太守袁公報告之后,袁公也感到震驚,加大了偵緝力度,亦無所獲,就在一籌莫展之時,袁公身邊一個名叫鐘鼒的人主動站出來,表示自己能破這個案子。鐘鼒是太守袁公的幕僚,才華橫溢,足智多謀,協(xié)助處理衙門內(nèi)的大小事務,袁公“任之如左右手……置腹推心,不啻骨肉”,當他請命偵緝此案時,袁公“笑而許之”。
也就是從這一天開始,鐘鼒突然從人們的視線中消失了,一連十幾天毫無音訊。就在袁公愈發(fā)著急之時,一日,突然府衙的門衛(wèi)來報告,說外面有個人以自己有“溪中女尸案”的線索為名,硬要見太守。袁公喚那人進來,只見他嘴巴光光,眉毛稀少,從來沒見過,便問他有何線索,誰知那人一開腔,嚇了袁公一大跳:“我是鐘鼒啊,您認不出我了嗎?我已經(jīng)把這起案件徹底調(diào)查清楚了!”
原來,鐘鼒在翻閱那些失蹤人口案件的卷宗和盤問他們的親屬時,發(fā)現(xiàn)他們很多人都提到,親人失蹤前去寧波本地的一戶豪強家里尋過差事。鐘鼒便悄悄來到那戶豪強家的外面觀察,發(fā)現(xiàn)他的家正好在那條溪水的上游,并以建水池的名義挖了條溝,溝與溪水相通。鐘鼒心里有了數(shù),準備親自潛入豪強的府邸查個究竟,他平時以一把大胡須和兩條濃重的臥蠶眉,而為公府上上下下所熟識,很難說那個豪強沒有聽說過或在某個場合下看見過自己這副“尊容”,這時想要“潛伏”成功,就必須讓容貌來個大變樣,于是他“截須拔眉”,換了件又臟又破的衣服,到豪強家里應聘做了個傭人。時間久了,鐘鼒跟其家中幾個小孩玩兒到一處,終于從孩子們的口中打聽到了血腥可怖的真相。
古今所謂豪強者,多半是仗著在地方上有些勢力而橫行鄉(xiāng)里,欺男霸女,鐘鼒去的這一家堪稱極品。家中主人竟把男女仆傭當奴隸看待,凡是稍微有做事不夠周到或者不聽話者,一律反剪雙手摁在那條溝里淹死,“既斃而后棄之溪內(nèi),急流迅下,瞬息數(shù)十里”,活像一條“殺人流水線”,因為古代法醫(yī)科學不夠發(fā)達,搞不清這些死者是被強行溺斃還是投水自盡,也搞不準他們落水的準確地點,才使豪強的殺人方式一次又一次的得逞,并逃脫了法網(wǎng)的制裁。
而使官府注意到的那具“驗之有傷”的女尸,生前是豪強家中一個相貌美麗的婢女,受到主人的寵愛,主人的悍妻“見而怒”,趁著丈夫外出的時候,把這婢女用棍子揍了一個半死,然后“亦如其法淹斃之,遽投諸清流”,也正是婢女身上的傷痕證明了她的非正常死亡,并最終暴露了豪強草菅人命的累累罪行!
袁公聽了鐘鼒的敘述,立刻派捕吏到豪強家,將主人及其老婆捉拿歸案,殺人兇手一見罪行敗露,只好認罪。
《不用刑審判書》和大部分“古代智慧故事書”講述的鐘鼒故事就到此為止,而對他的第二次“換臉”則很少有人提及,因為那固然與智慧有關,但更需要的是勇氣與忠誠的品格。
據(jù)《螢窗異草》記載,時值嚴嵩和嚴世蕃父子權(quán)傾朝野,滿朝文武都想依附他們。恰巧有個浙西的縣令進京,路過寧波,特來拜見袁公——此人曾經(jīng)是袁公的手下,另外一個身份是嚴氏父子的私黨。他對袁公承諾,只要拿出大筆財產(chǎn)賄賂嚴世蕃,就能升官。袁公正在動心,帷幕后面突然閃出鐘鼒,對縣令便是一番叱罵。鐘鼒這一番責罵,氣得那縣令恨恨而去。
可以想見,那位浙西縣令到了京城,見到嚴世蕃,是怎樣講述自己在袁公那里受到的羞辱,嚴世蕃氣急敗壞,隨便編了個罪名,要派錦衣衛(wèi)把袁公和鐘鼒抓捕解京。袁公得到消息,驚惶失措、希望找鐘鼒出主意想辦法的時候,鐘鼒“悄然夜出,不知所往”。袁公找他不見,不免切齒痛心,而署衙內(nèi)“上而僚佐,下而吏卒”,紛紛唾罵鐘鼒惹出這塌天大禍,又在禍到臨頭時獨自逃命,真是個忘恩負義的小人!
袁公“俯首就逮,囚服赴京”,到了京城,錦衣衛(wèi)“毒加拷掠”,嚴世蕃更是暗中指使刑部判了他死刑,只等開刀問斬了。
袁公在大牢里聽說了自己不久即明正典刑,心灰氣絕。這一天,有個平日里如狼似虎的獄吏突然進了牢房,滿臉堆笑道:“公主讓人傳下話來,說您是駙馬的表親,所以讓我們妥為照顧?!痹粫r茫然,自己跟駙馬哪里攀得上什么親戚,但危難之中,能脫困一時就脫困一時,于是點了點頭。那獄吏馬上命令手下人打掃干凈一間上等的房屋,請袁公居住。不久又端來酒食,陪袁公對飲。又過了幾天,獄吏又來告訴他,死刑已免。
接下來的日子,袁公過得倒也悠閑自在,“日恒有人以酒食饋”,更加奇葩的是,有人還給他送來衣服,完全是照著他的尺寸做的,特別合身。袁公以為一切都是獄吏的安排,感激不已。
五年之后的一天,袁公突然被釋放出獄,官復原職,一打聽才知道。在徐階的努力下,終于扳倒了嚴嵩父子,在抄家的過程中,得到了嚴世蕃與浙江各位官員的來往書信,從中了解到袁公不肯依附嚴黨因而被迫害的實情,才得以平反出獄。
出獄那天,有一人雇了一乘小轎等在監(jiān)獄門口,見袁公出來,“持公足而號泣”。袁公一看,是個瞎了一只眼睛的瘸子,從來沒見過,一時有些不知所措,等那人哭完,袁公才約略認出,此人竟是失蹤已久的鐘鼒,不由得又氣又恨地罵道:“鐘鼒,你還有臉來見我嗎!”
直到這時,鐘鼒才說出事情的經(jīng)過。原來鐘鼒有位內(nèi)兄,在公主府中服役多年,深受公主信任,這位內(nèi)兄的老婆偏偏又是公主之子的乳娘,總之名為下屬,實為至交。這位內(nèi)兄經(jīng)常在公主面前提到鐘鼒的聰明才智,公主因為府事廢弛,一直想換個管家,多次征召鐘鼒來公主府,鐘鼒舍不得離開袁公,一再推辭。
在得知嚴世蕃派人捉拿袁公之后,鐘鼒馬上想到了拯救的辦法,當日他“悄然夜出”,實系快馬加鞭直奔北京,快到的時候,他想到京城人多眼雜,怕被抓去,耽誤大事,于是用石灰弄瞎了自己一只眼,又用石頭砸斷了自己一條腿,扮成一副乞丐的模樣,這才放心地進入北京。
公主本來就聽說他才能卓著,又見他為了救舊主性命,不惜毀容,更加欽佩他的忠義,便任命他做家中的主管,鐘鼒很快就將公主府的各種事務處理得井井有條。公主是嘉靖帝的胞姊,與皇帝十分親近,于是鐘鼒借公主之手展開的營救計劃一步步得手,那些源源不斷的酒食,那些合身得體的衣服,也都是鐘鼒的幕后之功。
(《北京晚報》2017.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