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靜,尹緒玲,李翠萍,劉金艷
(山東省平邑縣人民醫(yī)院,山東 臨沂 273300)
提高剖宮產術后新生兒純母乳喂養(yǎng)率
李靜,尹緒玲△,李翠萍,劉金艷
(山東省平邑縣人民醫(yī)院,山東 臨沂 273300)
引入品管圈活動,遵巡PDCA循環(huán),對住院患者純母乳喂養(yǎng)率進行檢查,找出主要影響因素,針對性分析原因并尋找真因,從改進工作流程、提高護理人員母乳喂養(yǎng)知識水平,責任護士切實落實母乳喂養(yǎng)情況3方面進行改進,剖宮產術后純母乳喂養(yǎng)率由88 %提高至95.4 %,減輕了產婦及家屬的焦慮、痛苦,提高了科室滿意度,改善了護患關系。
剖宮產;術后;純母乳喂養(yǎng)
親親圈為護理圈,由10名護理人員組成。平均年齡30歲;本科2人,專科8人;主管護師3人,護師6人,護士1人;執(zhí)業(yè)(11-20)年1人,(6-10)年4人,(1-5)年5人。
通過對出院產婦電話隨訪發(fā)現(xiàn)剖宮產術后純母乳喂養(yǎng)依從性較差。經過圈會全體圈員投票決定將本期原定主題“提高產婦母乳喂養(yǎng)相關知識知曉率”改為“提高剖宮產術后純母乳喂養(yǎng)率”。希望剖宮產產婦在院期間通過護理人員的健康教育等干預措施,使剖宮產產婦純母乳喂養(yǎng)率有所提高。
純母乳喂養(yǎng):除母乳外不給嬰兒其他任何液體和固體食物,甚至不給水。但可以服用維生素或礦物質補充劑和藥物滴劑或糖漿。
母乳是嬰兒生長發(fā)育最適宜的食品,含有嬰幼兒生長發(fā)育必需的各種營養(yǎng)成分。2002年,第55屆世界衛(wèi)生大會公布的《嬰幼兒喂養(yǎng)全球戰(zhàn)略》提出:純母乳喂養(yǎng)至嬰兒6個月,在合理添加輔食的基礎上繼續(xù)母乳喂養(yǎng)到兒童≥2歲。2011年國務院頒布的《中國兒童發(fā)展綱要(2011-2020年)》提出了“0-6個月嬰兒純母乳喂養(yǎng)率≥50 %”的目標。聯(lián)合國衛(wèi)生組織大力提倡純母乳喂養(yǎng),要求4個月以內的母乳量要達80 %。但我國的母乳喂養(yǎng)情況并不理想,呈下降趨勢[1]。據WHO提供的資料,在發(fā)展中國家每天有4萬兒童由于營養(yǎng)不良和腹瀉導致死亡,而4-6個月內母乳喂養(yǎng)兒的患病機會低于母乳代用品的2.5倍[2]。為此我們希望能通過中醫(yī)乳房穴位按摩等相關措施以促進泌乳[3],從而提高純母乳喂養(yǎng)率。
圈員們展開討論,制定問卷調查表,找出影響剖宮產術后純母乳喂養(yǎng)的重要原因。2016年4月6日至4月31日,圈員們問卷調查了86例在院剖宮產產婦,共發(fā)現(xiàn)缺陷項目50項,剖宮產術后純母乳喂養(yǎng)率為88 %。根據表1數(shù)據及二八定律得知,產婦泌乳量不足為本次活動改善重點。
表1 剖宮產術后純母乳喂養(yǎng)影響因素調查表
采用公式計算法計算活動目標值。目標值=現(xiàn)狀值+改善值=現(xiàn)狀值+(1-現(xiàn)狀值)×改善重點×圈能力=88 %+(1-88 %)×76 %×80.6%=95.4 %。因此,將本次活動目標設定為:剖宮產術后純母乳喂養(yǎng)率為95.4 %。
5.1 分析原因并圈選要因
運用頭腦風暴法,全體圈員針對泌乳量不足進行原因分析,繪制魚骨圖,見圖1。
圖1 產婦泌乳量不足的原因
依據評分法對要因進行評價。選出泌乳量不足的要因有:未規(guī)范護理工作流程;無標準宣教單;護士專業(yè)知識缺乏;產婦采取措施無效;產假短;進食量少。
5.2 真因驗證
針對選定的6項要因,繪制查檢表(略),對86位剖宮產術產婦進行現(xiàn)場數(shù)據采集,進一步進行真因驗證。得出泌乳量不足的真因有3項:采取措施無效;專業(yè)知識缺乏;未規(guī)范工作流程。
6.1 對策擬定
圈員展開頭腦風暴,針對每一項原因,結合工作實際,共擬定10條對策,對每一項對策依據可行性、經濟性、圈能力進行評價,評價方式:優(yōu)5分、可3分、差1分。圈員共10人,總分150分,依80/20定律,120分以上為實行對策,共圈出8個對策。見表2。
表2 對策擬定
6.2 對策整合
根據對策的相似性、親和性、將8條對策整合為3條對策。對策一,提高護理人員母乳喂養(yǎng)知識水平,增強指導能力。對策二,修定母乳喂養(yǎng)工作流程。對策三,責任護士切實落實母乳喂養(yǎng)情況。
實施一:提高護理人員母乳喂養(yǎng)知識水平,增強指導能力。
(1)有計劃、有重點的學習《母乳喂養(yǎng)培訓教程》。
(2)外出進修學習,結束后進行科室培訓。
(3)加入中醫(yī)穴位按摩新知識,并應用到臨床實踐中。
效果:經查檢80名剖宮產產婦,純母乳喂養(yǎng)率由88 %提高至91 %,護理人員知識掌握平均成績由培訓前的67分提高至87分。
對策:列入科室新入職員工培訓專題內容。
實施二:修訂母乳喂養(yǎng)工作流程圖。
在原流程圖的基礎上增加了產前乳房準備、手法擠奶、采取措施等內容。改進了原來工作的隨機性、盲目性,對工作內容進行了規(guī)范、系統(tǒng)。
效果:經過兩周時間分別對76位剖宮產產婦進行調查,純母乳喂養(yǎng)率提高至92 %。
對策:(1)將完善后的母乳喂養(yǎng)工作流程標準化,標準化作業(yè)書為-003。(2)將該工作流程納入科室工作流程。
實施三:責任護士切實落實母乳喂養(yǎng)情況。
入院時護士對孕婦母乳喂養(yǎng)的情況做好評估。
發(fā)現(xiàn)乳房凹陷者指導并協(xié)助糾正。
針對泌乳過程中出現(xiàn)的問題,給予及時處理。
效果:經過2周時間分別對75位剖宮產產婦進行調查,純母乳喂養(yǎng)率提高至96.3 %。效果明顯,對策有效。
對策:該項對策切實有效,列入科室日常工作內容。
圈員于2016.7.1-7.23對86位剖宮產產婦進行查檢,發(fā)現(xiàn)缺陷項目16項,剖宮產術后純母乳喂養(yǎng)率為96 %,目標達成率為112 %。經過統(tǒng)計,通過活動改進,相同樣本量中產婦泌乳量不足的缺陷項目由38項降至8項。
將修定的工作流程圖3制作成標準化作業(yè)書,在產科系列施行。
活動開展以來,全體圈員從產婦角度出發(fā),緊緊圍繞主題推進活動,通過改進工作流程、加強專業(yè)知識培訓等措施,有效提高了剖宮產術后純母乳喂養(yǎng)率,進一步提高了工作效率與服務質量,更提升了我們的工作自信心,并確定了下一期的活動主題為提高新生兒腕帶規(guī)范佩戴率。
[1] 李云芳,馮瑜.產婦母乳喂養(yǎng)的現(xiàn)狀及因素分析[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2,9(12):152-153.
[2] 陳明珠,夏珊敏,張余華.促進母乳喂養(yǎng)的研究新進展[J].醫(yī)學信息,2012,10(25):437-438.
[3] 麥小妮,葉瑛,鐘榮禪.穴位按摩對減輕母嬰分離產婦乳房脹痛的效果研究[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6,26(16):42-43.
To Improve the Breast-Feeding Rate of Newborns after Cesarean Section
LI Jing, YIN Xu-ling△, LI Cui-ping, LIU Jin-yan
(The People’s Hospital of Pingyi, Linfen, Shandong, 273300, China)
The introduction of quality management circle activity and following of PDCA cycle mainly includes examination of exclusive breastfeeding rate within inpatients by finding out the main factors and seeking for the true reason .By improvement of work flow among nursing personnel,supplement of breastfeeding knowledge of nursing personnel as well as practical implementation of breastfeeding among patients by nurses in charge ,it helps to raise the exclusive breastfeeding rate among maternity patients who underwent after cesarean section from 88 % to 95.4 % while als ease the anxiety ,pains of the maternal and family members,thus improving patient’s satisfaction on department and relationship between nurses and maternity patients.
Cesarean; After cesarean section;Exclusive breastfeeding
10.19335/j.cnki.2096-1219.2017.14.41
尹緒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