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國際壯醫(yī)醫(yī)院明秀分院,廣西 南寧 530001
壯醫(yī)火針配合壯藥竹罐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300例臨床觀察
梁子茂潘韋情韋英才*
廣西國際壯醫(yī)醫(yī)院明秀分院,廣西 南寧 530001
目的觀察壯醫(yī)火針配合壯藥竹罐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的臨床療效。方法將600例患者采用隨機數(shù)字法分為治療組及對照組各300例。對照組采用中醫(yī)針刺配合拔火罐治療,治療組采用壯醫(yī)火針配合壯藥竹罐治療。隔天治療1次,7次為1療程,治療2個療程后觀察療效。結果對照組臨床控制95例,顯效102例,有效60例,無效43例,總有效率為85.67%;治療組后臨床控制100例,顯效110例,有效63例,無效27例,總有效率為91%,兩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壯醫(yī)火針配合壯藥竹罐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療效較好,操作方便,值得臨床進一步研究及推廣應用。
腰椎間盤突出癥;壯醫(yī)火針;壯藥竹罐
腰椎間盤突出癥是因腰椎間盤髓核突出壓迫脊髓或神經根,產生腰臀部或臀部坐骨神經處疼痛,并向一側下肢或雙下肢放射,出現(xiàn)下肢放射性麻木、疼痛、發(fā)涼、下肢無力或癱瘓等[1]。根據(jù)腰椎間盤突出部位的不同,可分為脊髓型和神經根型。現(xiàn)代研究表明,神經根周圍軟組織無菌性炎癥是腰椎間盤突出癥產生疼痛的主要原因[2],臨床上約有40%患者伴神經根粘連[3]。腰椎間盤突出,以腰4-5,腰5-骶1最常見,約占98%。本病多發(fā)生于20~40歲的中青年,男性多見,嚴重影響患者的健康、工作和生活[4]。筆者采用壯醫(yī)新型研制火針和壯藥竹罐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療效滿意?,F(xiàn)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廣西民族醫(yī)藥研究院廣西壯醫(yī)醫(yī)院壯醫(yī)推拿科門診及住院患者600例作為研究對象。采用隨機數(shù)字法分為對照組300例,其中男170例,女130例;年齡20~53歲,平均年齡(35±11.32)歲;病程1d至6年,平均病程(1.5±0.94)d;腰3-4突出者7例,腰4-5突出者135例,腰5-骶1突出者152例,多節(jié)段突出者6例;治療組300例,其中男165例,女135例;年齡23~55歲,平均年齡(36±10.18)歲;病程2d至8年,平均病程(1±0.86)d;腰3-4突出者10例,腰4-5突出者120例,腰5-骶1突出者163例,多節(jié)段突出者7例。兩組在性別、年齡、病程、病位等一般資料經統(tǒng)計學處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診斷標準[5]①腰痛合并“坐骨神經痛”,放射至小腿或足部,直腿抬高試驗陽性;②在L4、L5或L5/S1棘間韌帶側方有明顯的壓痛點,同時有至小腿或足部的放射性痛;③小腿前外或后外側皮膚感覺減退,趾肌力減退,患側跟腱反射減退或消失;④影像學檢查:包括X線片、CT、MRI與臨床表現(xiàn)一致。
1.3 納入標準 ①符合腰椎間盤突出癥診斷標準,且全部經CT或MRI檢查確診;②年齡20~55歲之間;③自愿受試,并簽知情同意書;④排除風濕免疫性疾病,或嚴重心腦肝腎性疾病或結核、腫瘤、嚴重骨質疏松、脊柱嚴重畸形者。
1.4 治療方法
1.4.1 對照組 針刺治療。取穴:腰部夾脊穴、三焦俞、腎俞、氣海俞、大腸俞、關元俞、環(huán)跳、承扶、委中、承山、飛揚等。平補平瀉,留針30min。拔火罐。腰部及下肢閃火拔罐(玻璃罐)治療。留罐10~15min。
1.4.2 治療組 壯醫(yī)火針法[6]。采用“以結為穴”為原則。醫(yī)者在腰部病變區(qū)域兩手密切配合,以切、循、按、摸、彈拔、推按、拔刮、拑掐、揉捏等手法行檢。重點檢查肌筋腰臀部及下肢肌筋的起點、止點、交叉點、拐彎點、腰椎間隙和椎旁神經出口處、坐骨神經出口、腓總神經處。腰椎間盤突出癥筋結形成分點、線、面等形狀,以觸壓疼痛異常敏感為特征,可同時伴有下肢放射性疼痛或麻木。通過手法摸結找到的筋結作為治療穴位。壯醫(yī)火針法以“固結行針”為原則。在腰臀部及下肢選定的筋結上常規(guī)消毒,然后右手持2或3寸直徑約0.3~0.4mm壯醫(yī)微火針,將針尖在酒精燈上燒紅,迅速刺入治療部位,得氣后配合針刺探尋的方法,找到神經的出口點及卡壓點,行神經觸激術,以下肢出現(xiàn)傳導后迅速出針;針刺的深度主要根據(jù)病情、體質、年齡、針刺部位肌肉的厚薄及神經、血管的分布而定。避免損傷大血管和神經。
壯藥竹罐。采用腰臀部及下肢針處采用壯藥竹罐拔罐治療。用壯醫(yī)自制竹罐長約7~9cm的竹管一端留節(jié)為底、一端為罐口,口徑約5cm,管壁的厚度約2~3分。浸泡竹罐的藥物為壯藥為主。組方:海風藤、寬筋藤、雞血藤、伸筋草、腫節(jié)風、桑枝、大風艾、山霸王、虎杖、藤當歸、劉寄奴等。用布包好后放入5000~8000mL的水中煮沸約30min后取出藥包,再將竹罐放在配好的中草藥內沸煮15min,撈出甩凈水珠。乘熱迅速扣于皮膚上。留罐10~15min。
1.4.3 療程 兩組均隔日治療1次,7次為1療程。休息2d,繼續(xù)下1療程的治療。兩組均治療2個療程后進行療效總結。觀察對比兩組癥狀、體征及JOA療效評定情況。
1.5 療效標準[7]參照JOA下腰痛評分系統(tǒng),平林冽法改善率評定標準擬定,改善率=[(治療后評分-治療前評分)/(滿分29-治療前評分)]×l00%。臨床控制:腰腿痛及相關癥狀消失,直腿抬高試驗陰性,恢復正常工作;改善率≥75%;顯效:腰腿痛及相關癥狀基本消失,直腿抬高試驗陰性,基本恢復正常工作;改善率≥50%且<75%;有效:腰腿痛及相關癥狀減輕,直腿抬高試驗可疑陽性,部分恢復工作,但停藥后有復發(fā);改善率≥25%且<50%;無效:腰腿痛及相關癥狀體征無改善,直腿抬高試驗陽性,或者加重,改善率<25%。
2.1 兩組治療前后主要癥狀、體征比較 對照組與治療組治療后下腰痛及下肢痛、直腿抬高試驗、日常生活活動受限改善方面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對照組與治療組在改善改善肢體感覺障礙、肌力下降方面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治療前后主要癥狀、體征比較 [例(%)]
注:與對照組比較,*P<0.05。
2.2 兩組治療前后JOA評分比較 對照組與治療組治療前后JOA評分方面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治療前后JOA評分比較 (分
注:與對照組比較,*P<0.05。
2.3 兩組治療前后JOA評分系統(tǒng)療效比較 對照組臨床控制95例,顯效102例,有效60例,無效43例,有效率 85.67%;治療組臨床控制100例,顯效110例,有效63例,無效27例,有效率 91.00%。兩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表明壯醫(yī)火針配合壯藥竹罐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的臨床療效優(yōu)于中醫(yī)針刺拔罐療法。見表3。
表3 兩組治療前后JOA評分系統(tǒng)療效比較 [例(%)]
注:與對照組比較,*P<0.05。
腰椎間盤突出癥屬于中醫(yī)學“腰腿痛”范疇[8]。巢元方《諸病源候論》指出該病與腎虛、風邪入侵有密切關系。壯醫(yī)稱本病為“核嘎尹”[6],壯醫(yī)認為腰部負重勞損,復感風寒濕毒邪,肌筋失衡,筋結形成,橫絡盛加,阻塞龍路、火路,使三氣不得同引起。腰椎間盤突出癥的主要癥狀體征是下腰痛及下肢痛、直腿抬高試驗陽性、日常生活活動受限、肢體感覺減退及肌力下降等。臨床將以上癥狀體征作為觀察指標,一般早期腰椎間盤的主要癥狀為腰痛及下肢痛,直腿抬高試驗陽性,較嚴重者可出現(xiàn)日常生活受限。巨大型腰椎間盤突出或合并椎管狹窄時可出現(xiàn)肢體感覺減退和肌力下降,所以肢體感覺減退和肌力下降是臨床治療的難點。壯醫(yī)認為筋結形成,橫絡盛加是本病的主因,壯醫(yī)針對病因采用摸結診病法,找到筋結及神經的卡壓點,腰椎間盤突出癥筋結形成以腰部的肌筋的起點、止點、交叉點、拐彎點、腰椎間隙和椎旁神經出口處、坐骨神經出口、腓總神經處。腰椎間盤突出癥筋結形成一般分點、線、面等形狀,以觸壓疼痛異常敏感為特征,同時伴有下肢放射性疼痛或麻木等[9]。壯醫(yī)治療本病以找到的筋結作為治療點,采用壯醫(yī)火針配合壯藥竹罐治療。壯醫(yī)火針來源于《靈樞·經筋》,在論述經筋的分布后,就經筋病的治療說道:“……治在燔針劫刺,以知為數(shù),以痛為輸”。燔針,《靈樞·官針》云:“焠刺者,刺燔針則取痹也。”楊繼洲《針灸大成》曰:“火針,一名燔針?!薄敖俅獭痹诤颖贬t(yī)學院《靈樞經校釋》[9]則認為:“針刺即出,叫劫刺,即疾刺疾出的刺法?!币灾獮閿?shù),是說以通過壯醫(yī)經筋摸結的多少來決定治療的穴位數(shù),以痛為腧即壓痛點、筋結點、腰椎間隙和椎旁神經出口處、坐骨神經出口部位,筋結所反映于體表的痛點就是火針治療所要選取的部位。火針更能緩解腰臀部肌肉痙攣,松解神經根粘連,促進局部炎癥的消退,有助于突出椎間盤組織的回納[10]。同時800℃以上的火針刺入肌膚,其熱量迅速向周圍擴散,達到祛寒止痛、減壓排毒的作用[11]。壯醫(yī)藥物竹罐療法具有祛風除濕、活血舒筋、散寒止痛、拔毒消腫、通龍路火路、調整人體陰陽平衡的作用[12]。兩法合用,起到松筋解結,祛寒止痛,抗炎消腫,促進突出椎間盤的回納,共達“松筋解結,結解則松,筋松則順,筋順則通”之功效。壯醫(yī)火針配合壯藥竹罐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主要優(yōu)勢在早期椎間盤突出癥出現(xiàn)下腰痛及下肢痛、直腿抬高試驗、日常生活活動受限等,考慮為火針及藥用竹罐在止痛及解除肌筋痙攣方面效果佳,而針對于巨大型椎間盤突出癥及合并椎管狹窄者在改善肢體感覺障礙、肌力下降方面與中醫(yī)針刺拔罐組療效無明顯優(yōu)勢。近年來筆者采用該療法成功治愈了大量的腰椎間盤突出癥病例,近期療效較理想,值得臨床進一步總結及推廣應用。
[1]魯雯,孫其偉,李虎,等.椎牽引的力學機理與生理效應的探討[J].中國矯形外科雜志, 2005,13(15):1159-1161.
[2]WHO. Global Tuber culosis Control. Surveillance , Planning ,Financing . Communicable Diseases [M] . Geneva :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2002:295.
[3]Mandell GL , Bennet t JE , Dolin R, et al. Mandell, douglas and bennett,principles and pract ice of Infectious diseases[M].Phila delphia, P A : Els ev ier Chur chill Livingstone, 2005:2852- 2885.
[4]岳壽偉.腰椎間盤突出癥的非手術治療[M]. 3版.濟南:山東科技出版社,2006:91.
[5]中華醫(yī)學會. 臨床診療指南-骨科分冊[S].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9:97-98.
[6]韋英才.實用壯醫(yī)筋病學[M].南寧:廣西科學技術出版社,2016.
[7]國家中醫(yī)藥管理局醫(yī)政司.24個專業(yè)105個病種中醫(yī)診療方案[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11:150-151.
[8]施杞,王和鳴.骨傷科學[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1:1148.
[9]河北醫(yī)學院.靈樞經校釋[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9:243.
[10]馬亞利.推拿手法對腰椎間盤突出癥突出物的作用[J].中華現(xiàn)代中西醫(yī)雜志,2007,5(5):372-373.
[11]谷新遠.火針治療肱骨外上髁炎30例[J].云南中醫(yī)中藥雜志,2010(3):47.
[12]唐農,林辰.壯醫(yī)特色療法[M].南寧:廣西科學技術出版社,2011:36.
R681.5+3
A
1007-8517(2017)17-0089-03
2017-06-28 編輯:穆麗華)
壯醫(yī)火針“排毒”療法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的針、罐研發(fā)與應用示范(編號:桂科攻1598013-14)。
梁子茂(1982-),男,壯族,碩士研究生,主治醫(yī)師,研究方向為民族醫(yī)學-壯醫(yī)經筋療法。E-mail:lzm221@163.com
韋英才(1966-),男,壯族,本科,教授,主任醫(yī)師,碩士研究生導師,研究方向為壯醫(yī)經筋療法。E-mail:gxmyyweiyingcai@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