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刊記者 彭立昭
郭凱敏回歸平淡人生
□ 本刊記者 彭立昭
郭凱敏
1958年出生,國家一級演員。
電影代表作品:《廬山戀》、《小街》、《好事多磨》。因其質樸的表演和憨厚的形象成為一代人的偶像。
中國話劇“金獅獎”獲得者,榮獲“德藝雙馨藝術家”稱號。
2017年10月9日,其參演的都市情感劇《國民大生活》正在東方衛(wèi)視、浙江衛(wèi)視首播。
當年一部電影《廬山戀》,讓張瑜和郭凱敏成為上世紀80年代家喻戶曉的銀幕情侶。郭凱敏給人的印象是長得很干凈,很帥,演技好,人很樸實、穩(wěn)重,所以當時成為很多觀眾心中的偶像。隨后電影《小街》更使他紅遍大江南北,他無疑是那個時代第一男神!
時光荏苒。1975年4月28日,郭凱敏扛著簡單的行李走進了上海電影制片廠演員劇團,從此走上銀幕。那時,上山下鄉(xiāng)運動轟轟烈烈,剛剛高中畢業(yè)的他,其實本該和大多數(shù)孩子一樣告別父母、親人和家鄉(xiāng),奔赴農(nóng)村和邊疆,開啟知青新生活。但他的父母是地質工作者,常年不在家,生病的妹妹需要他照顧,他不舍得一走了之,還是老師幫他出了個主意,說他很有文藝天賦,不妨去劇團當演員。在老師的“威逼利誘”之下,郭凱敏上了考場,從此改變?nèi)松?,郭凱敏在《廬山戀》、《小街》等經(jīng)典影片中扮演的一系列男主角,光彩照人,很快就成了那個時代被影迷熱捧的大眾明星、“全民偶像”。但大紅大紫之時,郭凱敏卻急流勇退,淡出影壇,給熱愛他的億萬觀眾留下了長久的懸念。其實,那段日子,他去南方謀發(fā)展,在海南一待就是4年,從事業(yè)的云端墜入谷底,歷經(jīng)坎坷。
羅曼·羅蘭說,“生活中只有一種英雄主義,那就是在認清生活真相之后依然熱愛生活。其實生活中還有一種英雄,那就是:我從不怕從頭開始,哪怕前方是一條完全沒有走過的路,我也會用勇氣迎上去,殺出一條血路?!惫鶆P敏在南方經(jīng)歷了初始的陣痛以后,沒有沉淪,從頭開始,重返熒屏,當演員,當導演,一步一個腳印地走來,最終有了更多的成熟、儒雅與穩(wěn)重。
時間是神奇的魔術師。歲月滄桑培育了郭凱敏積極向上、堅韌容忍、勤奮刻苦的品格與風范。如今,當年的“全民偶像”郭凱敏馬上就六十歲了,到了退休年齡,他也更習慣了平靜的生活。前半生拿得起,后半生放得下,生命才會愈加完美。在采訪中,他時而開自己的玩笑,時而又嚴肅起來聊角色、分享拍戲過程中的體驗。開朗、自信、清醒、堅持,坐在眼前的這個人仿佛經(jīng)歷過那件事,又好像沒有。關于過去,他毫不避諱;關于未來,他清醒堅定。郭凱敏的歲月里沒有無可回首,他從容轉身,閃著光繼續(xù)向前。正如之前看過一段視頻,是他在央視《藝術人生》節(jié)目中所說的:“做什么并不重要,做一個普通老百姓最重要;擁有什么也不重要,擁有一個身心快樂的身體和心理最重要……”
憑借《廬山戀》出道,熒幕前活躍近40年,郭凱敏的顏值一直在線,從當年“全民偶像”到如今實力演技派,而他卻一直秉持著“心態(tài)放平,事情看淡,認認真真做好本職工作”的心態(tài)。
“心態(tài)最重要,以前我既然帥過了,那就可以了”
電影《扶貧主任》導演兼主演,以及正在上海衛(wèi)視熱播的《國民大生活》電視連續(xù)劇,串起了著名表演藝術家郭凱敏的2017年。電影《扶貧主任》講述的是一批基層扶貧工作者精準扶貧、砥礪奮進的故事。片中“李扶貧”的原型是一位叫李雙星的基層扶貧工作者。任職十三年,他舍小家為大家,克服了鄉(xiāng)親的不理解、創(chuàng)業(yè)的艱辛、個人家庭突變,堅持十幾年如一日扎根扶貧一線,帶領貧困群眾“拔窮根”“摘窮帽”,在平凡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業(yè)績。郭凱敏也身體力行,工作之余帶領劇組認真鉆研劇本,積極和演職員們相互交流。郭凱敏表示,要用扶貧精神拍攝良心作品,要融入百姓當中,接地氣;要有鉆研精神,演啥像啥;要有工匠精神,精益求精;要體現(xiàn)扶貧姿態(tài),向“李雙星”學習。當?shù)氐泥l(xiāng)親們也說,郭凱敏這人不僅會做農(nóng)活、熟悉政策,還會我們的方言土話,還真把“李扶貧”演活了!
的確,郭凱敏是一個不帶任何修飾痕跡的演員。在他飾演的人物身上,你看不到做作與表演的成分,仿佛這個角色就是他本人。
電視連續(xù)劇《國民大生活》是一部凝聚現(xiàn)實,貼近生活的原創(chuàng)大劇,為觀眾展現(xiàn)了普通人平靜生活下的暗流涌動。在該劇中,郭凱敏扮演的是青年女編劇的父親,其一舉手一投足都是戲。戲中,郭凱敏一邊吃飯一邊教訓孩子,像不像鄰居二大爺罵你不聽話不好好寫作業(yè)。多才多藝的他在劇中玩射擊、寫書法、唱京劇“穿林?!?,韻味十足。
“什么年紀就要演什么年紀的角色,曾經(jīng)帥過就滿足了?!睕]有小角色,只有小演員。昔日的“全民偶像”雖然如今升級為爸爸輩演員,劇中戲份也不會像以前那么重,但是郭凱敏對人物的塑造依然細細地揣摩,演到位、演出彩,觀眾還是看得到的。
而說到心態(tài)的轉變,郭凱敏覺得年齡到了自然就接受了。“心態(tài)最重要,以前我既然帥過了,那就可以了?!笔前。谱魅说难劬Χ己軈柡?,到了什么年齡,就會找你演什么樣的角色,很自然地就水到渠成了。郭凱敏當然也沒有掙扎,作為男演員,如果你沒有轉型做導演或者幕后,勢必就要按照年齡發(fā)展出演角色。
在影視作品中,郭凱敏演過很多人的爸爸,也演過很多類型的爸爸,而現(xiàn)實生活中,他也是兩個男孩子的爸爸,和兩個兒子更像是朋友。他說:“我只是站在一個父親的角度,陪他們成長。我對兩個兒子都非常好,我很愛他們,我自認為是一個合格的父親。我想,一個父親必須要給他們精神上的力量和鼓勵,不能僅僅只從物質上給。我也不認同‘棍棒底下出孝子’的說法,所以我從來不打罵孩子。對孩子的教育要用‘引導’法。我父母是地質工作者,我六歲到上海后就離開父母了,我每年要看一次我父母,我跟我父母之間就形成了一種默契。我獨立性特別強,我九歲就自己坐火車去看我媽媽,現(xiàn)在九歲的孩子不可能做到嘛。所以我認為教育孩子,就要看到孩子心中的陰影,而且把這個陰影驅散掉,讓陽光注入進去,讓他變成一個陽光的孩子。有問題不怕,必須放在陽光底下,這樣他的成長一定是茁壯的。當然也要因材施教,比如,我的第一個孩子,長得大大氣氣憨憨厚厚的。他5歲就離開了我,去國外讀書了。但每到寒暑假,他要回上海和我們生活一段時間,那是難得的黃金時間。因此,和他相處,交流談心,和他打乒乓球、踢足球等非常好……每次他要回美國去了,我的心情都很沉。記得有一次臨走前,我對兒子說:爸爸其實很舍不得你。兒子說,爸,我是知道的,我敢保證你無時無刻不在想我。我嘆了一口氣說:是啊,爸爸到哪兒都定不下心來。兒子卻帶著安慰的口吻對我說:你和我媽一樣,一輩子也定不下來了,就把這看作是你們的命吧?!?/p>
“小兒子愛上網(wǎng),愛玩游戲,針對這點,我并沒有強迫他干這干那。但我告訴他,人不能像一匹野馬,要有自制力。有一次考試不理想,我說你得找原因,但一定要努力。他參加電視臺的《男孩女孩》節(jié)目的的拍攝,我告訴他,在節(jié)目里他所接觸到的那些有故事的人,會對自己的成長很有價值。我還鼓勵他去做義工,鼓勵他去幫助一些殘疾孩子,確實收獲很大。如何從孩子做起,不能一味指責社會,一出門就要懂得尊敬人。有一次,我發(fā)覺他下意識地從嘴里說出罵人的話了,馬上要他改正。我還把他的話錄下來,他聽了很尷尬。試驗了一個星期,很快就沒有這個壞習慣了。冰凍三日非一日之寒,現(xiàn)在兒子很陽光,像我,快樂,開心,心態(tài)好,我也就放心了。先做人后做事,才會成為一棵參天大樹……”
《扶貧主任》拍攝現(xiàn)場
家中有“父母”,才能找到做“孩子”的感覺
走到街上的時候,總聽到這么一句廣告語:心動不如行動。很多時候,很多事情,不是你想明白后才會去做,而是你做了之后才會明白,我們總是在抱怨命運的不公平,卻不知,命運真的只留給有勇氣堅持的人。
郭凱敏出生在一個地質之家,父母都是地質工作者。他們常年奔波在外,找礦勘探:野外地質填圖、操作鉆探機、在坑道里鑿炮眼、填炸藥……異常辛苦。那時候上級有文件規(guī)定,地質工作者因工作性質的特殊性,他們子女的戶口可以落在北京、上海這樣的大城市。郭凱敏的外公外婆都是上海人,所以當年出生在東北吉林長春的郭凱敏的戶口便落在了上海市。
“小時候,我最大的夢想就是休‘探親假’。一到寒假暑假,我就像一個‘包裹’,每次外公、外婆攜帶著大包小包把我和妹妹送到火車上,聽他們再三跟列車員打招呼,要列車員在途中照顧我們倆孩子。這邊上海的火車還沒開動,那邊石家莊的父母(后來父母從東北調(diào)到了河北地震局工作)就心里慌慌地準備接站了……”談起別樣的童年生活經(jīng)歷,郭凱敏說“就像一部電影的腳本,很值得琢磨”。
1974年,上海歌劇院招歌唱演員,郭凱敏的班主任老師覺得他嗓音條件好,形象也還不錯,便推薦他去面試。但郭凱敏卻對老師說,我不能去,要是真把我招了去,我就不能“上山下鄉(xiāng)”了。因為那時大多數(shù)孩子高中畢業(yè)后直接去農(nóng)場報到。但由于妹妹患有哮喘,做哥哥的他一直悉心照顧與呵護著妹妹。他左右為難。在老師的“威逼利誘”之下,郭凱敏還是上了考場,他演唱了兩首歌曲《我愛這藍色的海洋》和《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陽》。
一星期后,老師興奮地告訴他,他被錄取了,等檢查身體吧。但一體檢,郭凱敏查出了急性黃疸肝炎,去歌劇院之事就這么黃了。休養(yǎng)半年后,他又被通知參加上影廠演員劇團招考演員的考試。復試那天,他特意穿上外婆為他洗好的一件自己最喜歡的外套,很自信地走上了考場。正式去上海電影制片廠演員劇團報到,那天是1975年4月28日,至今記憶猶新。
上世紀70年代,郭凱敏在上影廠演員劇團學習,踢足球,跑龍?zhí)?,對臺詞,過得非常充實。尤其是當時劇團排練話劇《三比零》的情景,至今記憶深刻。當年獲得過“中國電影(百年)世紀獎”的著名電影藝術家劉瓊先生說過一句話,“一個演員最起碼的基本功是——臺詞”,讓郭凱敏記在心里,決心一定把臺詞練出來。
“記得有一次,媽媽回上海來看我。我說,媽,劇團排話劇需要選擇一個角色,我想爭取。您能不能給我買個錄音機?但話一出口,又有些后悔。因為那時買一臺小型錄音機價錢不菲。我覺得跟母親提這個要求太奢侈了?!钡攱寢岏R上帶著他去商店花了三百多塊錢買了他想要得到的寶物時,他高興壞了?!叭俣鄩K錢,是一筆多大的家庭支出。媽媽一再告誡我,有目標千萬別放棄。從那以后,我對著錄音機反復練臺詞,聽臺詞。為了能夠說好臺詞,演員需要熟練掌握基本功訓練,如呼吸發(fā)聲、發(fā)音吐字、繞口令等等,重音、停頓、語調(diào)等語言表現(xiàn)技巧。大約練了一個星期,進步很快,信心大增。那天在劇團排練廳試角色時,現(xiàn)場鴉雀無聲。輪到我上臺了,我心里很平穩(wěn),看見導演還抽著一支雪茄呢。別的演員都把整場戲的臺詞說完,劉瓊導演才叫停。唯獨輪到我,劉導演只聽了三句,就喊‘?!?,當時真把我嚇壞了,心想,完了。但不到兩秒鐘,導演說,‘行了,就小郭了’。我當時的感覺就像蕩秋千,七上八下的……如今,我一直在心里頭感激我的母親,那臺錄音機,讓我這個說話都會羞澀的小男生,闖過了臺詞關,人也變得成熟了。母親是我人生中最好的老師!”在感激父母之恩的同時,他還提到了讀書給他帶來的收獲。那時“文革”剛剛結束,意識形態(tài)的禁錮漸漸朝著真正意義上的“百家齊放,百家爭鳴”上發(fā)展了,郭凱敏喜愛讀書,就不停地跑書店,讀了很多藝術類書籍。
不久,趕上電影《第二個春天》拍攝。在?;а?、于洋主演的這部影片里,郭凱敏扮演了一位海軍小戰(zhàn)士,這是他第一次跨進銀幕。“那時,我演的海軍小戰(zhàn)士要在艦艇上開炮,可我一點也不緊張。兩個小時不到,就把所有的戲都拍完了。?;а荻笺读?,說,這個小家伙,挺好的嘛!”
初入表演殿堂的郭凱敏很敬業(yè)。戲里,他扮演的那個小戰(zhàn)士犧牲了,主角于洋抱著小戰(zhàn)士哭。郭凱敏說,“我當時人也實在,我就想,這死人可不能呼吸啊,愣憋著,那戲也長,一分多鐘。我憋得滿臉通紅,差點沒緩過氣來。每一次表演就是考試。”
之后,郭凱敏拍攝了《郵緣》、《小街》、《好事多磨》等片,還執(zhí)導了他的處女作《洋涇浜兄弟》。郭凱敏風生水起,演技大增,經(jīng)驗也在點滴中積淀。而對于幫他走上藝術之路的上海電影制片廠,他至今心存感激。他說,上海電影制片廠‘演員劇團’就是“學?!保褪恰凹摇?,不僅是因為他十幾歲就帶著鋪蓋來到這里,更因為家中有“父母”在,你就永遠找得到孩子的感覺。
《廬山戀》劇照
《郵緣》劇照
《小街》劇照
《好事多磨》劇照
風華正茂的85級北電“明星班”
“我到現(xiàn)在從來沒有迷失自我”
“因為經(jīng)歷了挫折,也做出過很多錯誤的選擇。太多的經(jīng)歷,讓我的心態(tài)變得非常好,不會患得患失。我絕對不是最好的演員,但應該是心態(tài)最好的一個。很多人覺得進了娛樂圈會迷失自我,但是我到現(xiàn)在從來沒有迷失自我?!惫鶆P敏說。
從《廬山戀》走出來的郭凱敏,當年沒有被身上的光圈而晃迷糊了。為了充實自己,郭凱敏去了北京電影學院的“85級明星班”進修,他如饑似渴地惡補了文化、影視專業(yè)知識。之后,郭凱敏回到了上海電影制片廠。而此時的郭凱敏萌生了當導演的想法?!暗窃谂f的電影制片廠體制下,這幾乎是不可能的。按照通常的規(guī)矩,一個人想當導演必須做幾年的場記、導演助理、副導演之后,才有可能當導演。電影制片廠每年的拍片指標就那么幾部……”對此,他無不傷感。
此時,正好有消息傳來,說國家廣播電影電視部要在海南辦海南電影制片廠,而海南電視臺也同意郭凱敏調(diào)動去那里擔當導演工作。當導演是他多年的夢想啊,為了圓夢,他決定離開工作了15年的上影廠,到那個能施展才華的地方去打拼一番。就這樣,郭凱敏興沖沖地來到了圓夢之地——海南。熱浪、椰樹、大海、皮膚黝黑的人們、光著腳的姑娘……一切都那么清亮和新鮮。第二天,他找到海南電視臺,可是話還沒說兩句,就當頭被人砸了個“悶棍”:“真是不巧,咱們這兒沒有編制了?!?/p>
“沒有編制”,這就意味著他成了“待業(yè)青年”,意味著他所有的夢,幻化成了一個大大的、“帶有冒險色彩的”肥皂泡抹……想到自己剛剛踏上???,他的組織關系全沒有了,這在當時非??膳?,這怎不讓人倒吸一口冷氣?!叭松鐟颍瑧蛉缛松?,一下子從事業(yè)的云端墜入谷底,郭凱敏的心情郁悶到了極點。
“你猜我那時最后悔的是什么嗎?”“什么?”郭凱敏喝了一口茶,有些傷感地說:“我當初沒聽我母親的勸告!”
“我媽媽說,你要去南方發(fā)展,你怎么也得先去南方調(diào)查、考察一番,看可行不可行。我媽媽的預料是很對的,她說,那邊是個‘特區(qū)’,估計辦事就會有些‘特’,我卻一句話也沒聽進去。年輕,血氣方剛,太自信了,想法也頑固,非要干一番屬于自己的事業(yè)……我媽媽見我如此‘頑固不化’,也就不再勸了。當我提起行囊,其實,我就只帶了自己的檔案和兩大箱書離家出走了。走之前,母親說,‘孩子,要記得回家??!’這句話,至今讓我刻骨銘心?!?/p>
“待業(yè)就待業(yè)吧,反正我堅持不回上影廠了。作為一個男人,說話不算數(shù),還叫男人嗎?”為了謀生,郭凱敏便這樣開始了一段“海南創(chuàng)業(yè)”的經(jīng)歷。
在最初待業(yè)的日子里,郭凱敏拍了兩部影片《竹妹子》和《夏日椰風》。“我要生存啊?!彼f。一晃兩年過去了,他又“慌”又“急”了。一著急,郭凱敏毛遂自薦,去省政府找了當時的省委書記。這樣,他總算落實“政策”,被分到海南電視臺文藝部工作。“在文藝部,我只能搖擺于導演與主持人之間?!币荒曛兄恢鞒至艘淮未汗?jié)晚會和央視香港回歸知識競賽,他認為自己不能再這樣走下去了。
經(jīng)過一番運作之后,郭凱敏創(chuàng)辦了屬于自己的第一個公司——兆凱影業(yè)發(fā)展公司。公司創(chuàng)業(yè)之初紅紅火火,公司跟??陔娨暸_合作,搞了個《南海大舞臺》的節(jié)目,接下來又辦了幾期藝員培訓。剛開始挺好的,第一批招收了30多個學員。郭凱敏專門請了一些資深演員、電影學院的教授來教這些學員,而且還有機會讓學員在《南海大舞臺》欄目參加實踐、施展才華。
郭凱敏自豪地說:“我可能是第一個開辦電視欄目的人。在錄制《南海大舞臺》之前,要做大量的前期采訪,要掌握許多第一手資料,才能使節(jié)目有聲有色。那時,我首先想到如何挖掘和利用當?shù)貍鹘y(tǒng)的民間工藝、民間藝術和地域文化、民俗文化等資源,來壯大和發(fā)展文化產(chǎn)業(yè),這是一條重要的途徑。這條路是正確的。有一期做‘紅色娘子軍’節(jié)目,我們采訪到了當年還健在的一些‘紅色娘子軍’老戰(zhàn)士,她們(紅色娘子軍)的故事曾經(jīng)鼓舞了好幾代人,請她們上鏡頭,談她們當年自己的故事,她們那一代所經(jīng)歷的風風雨雨,相當感人。在訪談中,我第一次知道了娘子軍中竟有生活在有錢人家里大家閨秀,她們并不全是窮苦人出身,卻為了追求廣大勞苦大眾的幸福,冒死加入‘紅色娘子軍’,真的非常感人。我們的節(jié)目也做得非常成功,得到了較高的評價……”
“但沒廣告,堅持半年就搞不下去了?!碑敃r,海南的兩大熱點是“房地產(chǎn)”和“證券”,“今天這塊地皮是一萬塊錢買回來的,下個月就是十萬,三個月以后就是三十萬。在這種情況下,大家都忙著逮機會去賺錢了,哪有心思搞文化產(chǎn)業(yè),藝員培訓中心很快夭折了……”這樣,公司的前景暗淡下來。
這期間,郭凱敏也導演了幾部影視劇,如電影《天倫》、電視電影《非常警察》,但由于觀念的影響,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在郭凱敏頭腦里根深蒂固,為此他也把自己的影視劇搞得很沉重。加上不注重市場運作,前期投入又過大,最后虧得一塌糊涂。郭凱敏依然沒有改變自己導戲的初衷,還在接拍一些電視劇。最困難的時候,他舍不得花錢買機票回去與親人團聚??爝^春節(jié)時,母親打電話讓他回家,他拿起話筒,無不抱歉地對母親說,媽,我這里工作太忙了,抽不開身,您老多保重……而他的心里是多么的無奈和辛酸。
“一個轉折點也是一個亮點
”“在海南,站在大海邊看大海后,覺得自己就像一葉小舟,在海上無助的感覺。這四年過來很不容易,再走下去就特別沒有意義?!彼嗌俅卧谛睦锔约哼@么念叨。“到了1996年,由于事業(yè)上仍無起色,我只好來到北京。開始我沒有選擇演戲,還是做導演,拍了些電影。北京那時文化開始發(fā)展起來了,一開始西北風,張藝謀的《紅高粱》,后來是廣東的東南風,后來這股風刮到了北京,北京各個方面的文化開始發(fā)展起來了。又待了幾年以后呢,我就有了很好的機會,跟(陳)佩斯演了《托兒》,是話劇?!?1年沒演戲的郭凱敏在《托兒》里演的是一個癡情的失戀者。雖然只是一個配角,但郭凱敏演得相當投入。
自2001年11月8日在北京登臺亮相后,在長達一年多的全國巡回演出期間,《托兒》一路火爆!而就在《托兒》首輪演出期間,編劇兼導演王寶社便和陳佩斯一起,開始了新戲《親戚朋友好算賬》的策劃和創(chuàng)作,而演員陣容中,除了陳佩斯外,《托兒》的“老人”只剩下了郭凱敏。一連兩部戲,讓郭凱敏的演技有了全方位的提高,而且他的性格也變得開朗起來,和陳佩斯之間的配合也越來越默契。尤其在大型話劇《好人叢飛》里,扮演好人“叢飛”,取得巨大成功。郭凱敏因話劇《好人叢飛》榮獲中國話劇“金獅獎”,他所在的中國煤礦文工團終于給他報批了“國家一級演員”,他感到很高興。
采訪中,當問及如何看待“德藝雙馨”,他說到了他的看法:“德要好好做人,藝就是認真對待自己的工作?!倍鴨柤俺晒?,郭凱敏謙虛地說:“一個轉折點也是一個亮點。從那以后,我就開始進入到電視劇的拍攝?!睆?990年離開上影廠
到2000年的十年里,作為偶像演員的郭凱敏重新回歸演員身份,這距離他拍攝《廬山戀》已經(jīng)整整20年了。曾經(jīng)滄海,卻不失本色。記者追問郭凱敏,如果退后20年,還會這樣選擇嗎?他毫不猶豫地回答:“會,但是不會那么盲目了,最起碼先做一個考察吧,有多少成功的因素,有多少不利的因素……”說到這里,他倒開心地笑了。
郭凱敏告訴記者,回京后的這些年,他一直馬不停蹄地出演了很多影視劇,《國家公訴》、《樂意為人》、《谷文昌》、《李時珍》、《穿透高墻的陽光》、《楚漢爭雄》、《產(chǎn)科男醫(yī)生》等。記者采訪他時,他正準備電視劇《徽州大廚》的拍攝,該劇將把徽文化和徽菜展現(xiàn)在觀眾面前。他既做導演,也做藝術總監(jiān)。因此,很多事情必須他自己去完成。比如,去安徽的很多地方進行了考察,查資料,有些是通過接觸家族的家譜而獲得,他覺得這事很有意義,并把它作為一個大課題去研究的。他覺得自己骨子里一直在追求真的東西,所以付出心血也毫無悔意。
2014年4月,郭凱敏擔任中國煤礦文工團副團長。此后,又主演了金融諜戰(zhàn)劇《金戰(zhàn)》(飾演牛爾剛)、《虎媽貓爸》(飾演佟大為的父親羅三?。?、《紅色鈞官窯》(飾演領導干部)、《小爸媽》(飾演戀父狂魔簡單的爸爸)、《徐州兄弟之王者歸來》(飾演姜先生)。2017年10月9日,其參演的都市情感劇《國民大生活》在東方衛(wèi)視、浙江衛(wèi)視首播。
第17屆華鼎獎,郭凱敏獲得中國百強電視劇最佳男配角。難怪著名電影演員斯琴高娃這樣評價郭凱敏:“他是個很好的演員,也是一個非常律己的人,不管是在他的生活上,還是在他的藝術創(chuàng)作上,都是如此。從他的戲中看得出來,他的功夫下得很深。”
《國民大生活》劇照
郭凱敏和媽媽同臺表演功夫
郭凱敏和張瑜
導演郭凱敏在拍攝現(xiàn)場
“因為得失心不重,所以顯得年輕”
憑借《廬山戀》出道,熒幕前活躍近40年,郭凱敏的顏值一直在線,從當年“全民偶像”到如今實力演技派,他一直秉持著“心態(tài)放平,事情看淡,認認真真做好本職工作”的心態(tài)。
年少時,郭凱敏練過“閱讀功”,靠它熬過一段病痛的日子。他說愛閱讀是他養(yǎng)生的第一道“營養(yǎng)湯”。隨著年齡的增大,郭凱敏竟有了在火車上閱讀的習慣?!耙驗槟莻€時候火車速度很慢,火車晚點經(jīng)常發(fā)生。如何打發(fā)那漫長的白天黑夜?讀書,無疑成了我漫漫旅途中一根救命的稻草。我每次上火車,包裹很沉,里面全是我最愛看的書籍。越是你心神不寧,越是在你覺得煩躁不安之時,甚至你想做出些瘋狂的舉動之時,閱讀就能減輕你內(nèi)心的壓力,心里有什么不滿特別想和他人打架時,只要一讀書那些亂七八糟的想法頓時化為烏有。所以愛閱讀的習慣就是那個時候培養(yǎng)起來的。后來,我當了演員,出門拍戲,一走就是好幾個月,若身邊有書籍陪伴,好了,我的身心健康了,身體的免疫力也提高了,自然就不會生病,更不會有任何心理上的不良羈絆了……”
在生活中,郭凱敏是位不折不扣的大孝子,全家還獲得過“最孝順家庭獎”。頒獎典禮那天,他陪著70多歲的媽媽一起上舞臺給大家即興表演了一段高難度的瑜伽。男子漢會瑜伽,讓大家大開眼界。而更令人瞠目結舌的是,他媽媽的動作竟非常規(guī)范,身體也非常矯健。
郭凱敏透露,練瑜伽的過程中,他悟出了生活和事業(yè)要平衡的信條。他說,男人練瑜伽大有人在,比如NBA灰狼隊的最有價值的球員賈奈特,他每場球賽前就一定先練習瑜伽的呼吸和專注。郭凱敏淡定地說,愈來愈多的肌肉男愿意丟掉啞鈴,盤腿坐下,閉上眼睛練習呼吸和伸展。常練習瑜伽,除了保持體態(tài)與健康,瑜伽最大貢獻就是助你遠離壓力、心臟病和憂郁癥。瑜伽還是頂級的排毒運動,能夠幫助血液循環(huán),潤滑關節(jié)。
問起他是如何把母親“拉下水”的?他告訴記者:“我媽媽原來在河北地震局工作,退休后就回上海居住了。我父親是1993年離世的。所以,我一直很擔心媽媽的身體狀況。1998年的一天早晨,我陪母親去公園健身,那時很流行跳舞什么的,還有時裝表演等,我跟著她去看了,回來時我就建議母親也嘗試瑜伽。母親聽了我的話,就從普通的入門,從最簡單的動作開始,練習了幾天,母親就對我說,感覺很不一般啊。趁熱打鐵,這樣我就趕緊去給她報了一個培訓班。當時,我母親是班里年齡最大的學員,但老人家沒有壓力,而且本身她舞跳得好,所以和年輕人在一起練習,她還是能跟上大家。后來,她甚至比年輕人都好得多。好多人便開始羨慕地說,周阿姨,您年紀這么大了,身體還這么好啊。有了成就感,媽媽又樂觀且更加自信了。大約連續(xù)8年后,我們母子兩個又買了很多這方面的書籍研究揣摩,只要和母親在一起,我們就討論切磋技術,其樂融融。后來,我還鼓勵我妹妹練。所以,這些年來,我出門辦事也好,拍片也好,自己身邊從不帶助理,但感覺精力非常良好,我說,這得特別感謝練瑜伽。”他認為,堅持,恒心,是非常難能可貴的品質,會讓自己一生都受益!
“因為得失心不重,所以顯得年輕”。一路走來,不論是工作還是生活,對于郭凱敏來說,似乎都是最好的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