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柳宗民+燁伊+虞辰譯
母親喜歡金絲雀,我小時候家里就養(yǎng)過一只。不過現(xiàn)在養(yǎng)的人似乎比從前少了。因為叫聲動聽,那年頭有很多人養(yǎng)。母親是聲樂家,尤其愛聽金絲雀那珠落玉盤般婉轉(zhuǎn)的啾鳴。
我總是給金絲雀喂圓粒鳥食,每次還會加一點(diǎn)青菜之類的綠色食物,它特別愛吃。院子里有的是繁縷,我就摘來喂它??梢哉f,我和繁縷的交情就是從那時開始的。
繁縷在日本隨處可見,不光金絲雀,養(yǎng)鳥的人都會用它來喂鳥兒——聽說在別的國家也是如此。
巴黎塞納河中的西岱島以花市聞名。在島上觀光時我沒見到花市,卻在一條街的拐角處邂逅了一家鳥店。店里有各種各樣的鳥兒,我覺得很有趣,就進(jìn)去看了看。一進(jìn)門就看到桌上擺著各種鳥食,其中就有成捆的繁縷。原來法國人也喂鳥吃繁縷呀!
繁縷遍布世界,歐洲各地隨處能見野生的繁縷,被法國人拿來喂鳥也沒什么好稀奇的。不過那一次我確實有些驚訝,至今印象深刻。
繁縷在古時候?qū)懽鳌稗朗V”?!度f葉集》里,它以“波久倍良”的名字登場,這便是“繁縷”的詞源(日語中“波久倍良”的讀音與“繁縷”相似)。繁縷也是“春之七草”之一,在日本各地都可見到,是常見的冬型草。它的根部會生出許多匍匐莖,在地上蔓爬。葉子對生,呈卵圓形,前端略尖。當(dāng)春天到來時,繁縷的莖葉便開始伸展生長,在頂部開出五瓣的白色小花?;ǘ潆m小但模樣可人,又由于總是沐浴著晨光盛開,故有“朝開”這一別名。那小小的花朵并不顯眼,能觀察到的人還真是不簡單。偶爾也能看到花瓣和萼片同樣大小的類似植物,那是叫作小花繁縷的小型變種。還有一個形態(tài)相反的變種,葉子大而茂密,因體形碩大而得名牛繁縷。普通繁縷的莖多為綠色,而牛繁縷的莖偏紫紅,看莖的顏色就能大致分辨它們。牛繁縷和繁縷一樣,是日本隨處可見的雜草。它們都是繁縷屬,拉丁名Stellaria,有“星星”的意思,想來是因為繁縷的花形像星星吧。繁縷屬的許多植物名字里都有“繁縷”二字。中部以南的山區(qū)有山繁縷,山谷一帶有澤繁縷和深山繁縷,還有比澤繁縷小一號的蔓繁縷。北方的海邊還可以見到濱繁縷,類似海濱植物,葉片厚實,雖然它的名字里有“繁縷”,卻并非繁縷屬。
戰(zhàn)爭時期鬧饑荒,繁縷也常和薺一樣被采回來涼拌著吃。它口感清爽,頗受歡迎。很多人偏愛植株較大的牛繁縷,其實它口感較硬,味道沒那么好,還是普通的繁縷更適合入菜。和牛繁縷相比,鳥兒似乎也更青睞普通的繁縷。
以前有人說將繁縷碾碎后流出的白色汁液有治療乳腺癌的奇效,實際上好像也沒什么用。更有意思的是,還曾有人將繁縷的葉子曬干,磨成粉,混在鹽里制成牙粉,取名為“繁縷鹽”。我一度想試試效果,卻遲遲未能行動。據(jù)說繁縷有陣子被用來止牙痛,可能這“繁縷鹽”真的對牙齒健康有點(diǎn)幫助。
繁縷雖是惹人喜愛的“春之七草”之一,但若在田間或花壇里扎了根,就會搖身變成讓人頭疼的雜草。它從根部向四周長出匍匐莖,人們用力拉扯時只能扯斷莖,根依然留在土里,不久又會發(fā)芽,再度繁茂。要想徹底清除,須找到主莖,連根拔起才行。一株繁縷能開出無數(shù)朵花,結(jié)出數(shù)不盡的種子。它們像所有雜草一樣繁殖力旺盛,四處生長,剛拔掉一株,很快又長出新的來。而在拔除前先采下種子的行為極易弄巧成拙,反而會為它播種。想要一勞永逸,就得趕在開花前拔除它。不只繁縷,對所有的雜草都該如此……繁縷本是雜草,《萬葉集》中卻用大篇幅將它歌詠了個遍,大概是因為它有種打動人心的溫柔和恬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