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銀玲
一、轉變觀念,更新角色
在以往的認識里,我總覺得幼兒園里搞課題是那些專家教授的事,自己只是按照他們的要求做就可以了,自己在課題研究中充其量是個協(xié)作者。在這幾年的行動研究中,真切感受了這種研究賦予幼兒教師的極大權利和責任。教育行動研究是在教育實踐現(xiàn)場,通過教師或相關人員運用各種科學的方法對教育實踐的研究,以改善教育行動、提高教育質量,獲得對教育規(guī)律深刻理解和新的認識的反思性、發(fā)展性研究。在這樣的研究中教師的角色發(fā)生了變化:教師不僅是文化的傳播者,更為重要的是研究者、決策者、學習者、創(chuàng)新者、參與者和交往者。
行動研究賦予幼兒教師多種角色,讓教師在行動中研究,在研究中行動。在行動研究中,我懂得了圍繞研究的目的開展活動,對自己的教育行為反思,改進。比如我們進行音樂表演活動。教師一般都是先說出或出示一張動物的圖片,接下來教師學它走路的樣子,請幼兒進行學習。在學習過程中教師還不斷地表揚誰學的像,誰學的不像。其實,動物走路有很多種,而且它在不同活動中,走路的樣子也是不一樣的,教師可以請幼兒設計各種情境下的生活,學習動物在不同情況下走路的樣子。要培養(yǎng)創(chuàng)造性的幼兒,教師首先要成為創(chuàng)造性的教師。
二、學習嘗試,不斷提高
行動研究克服了以往我們搞科研的形式主義傾向,縮小了教育理論與實踐的距離。因為行動研究充分利用了幼兒園教育實踐性強的特點,從教師自身的教育實踐中挖掘研究素材,對自己的教育行為進行必要的反思和批判,充分發(fā)揮了幼兒教師從事科研的自身優(yōu)勢。在研究的過程中,研究幼兒、研究學科,開展系列科學教育活動,注重活動前后進行反思和調整。
1.專家引領學習,認清教育目標
我園開展的科研課題是“依托幼兒文藝作品開展科學教育活動的實踐研究”, 我們的研究從培養(yǎng)幼兒閱讀科學文學作品的興趣開始,擴展幼兒科學經(jīng)驗、幫助理解科學概念的同時開展科學活動。通過科學文藝作品,引導幼兒接觸現(xiàn)代科學知識,激發(fā)幼兒學習科學知識的興趣。為了幼兒依托文藝作品進行科學教育活動的順利開展,我在平時注意收集一些適合幼兒年齡特點,幼兒喜歡的,有利于幼兒操作實踐的富含科學的文藝作品。例如,上學期,我班選定《光》作為幼兒學習的主題,就是教師認真觀察幼兒活動的結果。記得在剛剛開學時,孩子們接觸了一首描寫“光”的詩歌,
是誰:為花兒披上斑斕的舞衣?
是誰:把山林點染得青蔥翠綠?
是誰:將七彩虹橋架上藍天?
是誰:讓我們的世界如此繽紛絢麗?
是光!這位大自然的化妝師!
不僅為萬物描繪出如此豐富動人的色彩,而且熱情地將我們帶入一個奇境般迷人的光學世界。
這首描寫陽光的謎語詩,使孩子們對光產(chǎn)生了很大的興趣。所以我設計了一系列關于光有關的教育活動。從科學活動“會發(fā)光的物品” 活動入手,目標是“了解光源以及光源的種類;感受光學世界的神奇與奇妙” 上完活動后自己感覺很成功,經(jīng)過和專家的探討,讓我了解到,我們的教育是要讓孩子們對科學活動積極感知,主動探索,建構經(jīng)驗,而不是教給孩子們一些知識。這些知識是小學中學乃至大學的學習內容。我們是要孩子們對周圍的事物、現(xiàn)象感興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主動探索,動手動腦,探究問題。
2.理清教育思路,找準文藝作品
金秋時節(jié),秋高氣爽,正是北京最美麗的季節(jié),每天的陽光照射充足。在一次孩子們一起戶外活動時,孩子們被自己和同伴的影子吸引住了,紛紛玩起了踩影子的游戲??吹竭@一幕,我立刻想到這和我們“光”的主題是相吻合的。回來后,我就設計了一節(jié)“光與影”的活動。目標是“通過欣賞光影的相關作品,激發(fā)幼兒的探究興趣;通過游戲表演活動,感知光和影子的關系”。這一次,我們依托的是皮影戲《東郭先生和狼》?;顒娱_始時,我和孩子們討論了我們玩過的影子游戲,并提問:我們可以利用影子做什么?調動了孩子們探究的積極性;然后請孩子們欣賞了皮影戲《東郭先生和狼》,讓孩子們發(fā)現(xiàn)皮影戲的特點是“光照到人和動物卡片上在幕上形成的影子”。孩子們對皮影戲產(chǎn)生了很大的興趣。
3.依托文藝作品,開展科學活動
這一次,我吸取了前幾次的的活動經(jīng)驗,從幼兒感興趣的活動入手,采用故事作為孩子們學習的載體,設計了活動“會變色的光”。 目標是“通過故事激發(fā)幼兒對光變色的了解,制作變色光的興趣;通過操作和實驗、制作活動,感知光的變色現(xiàn)象”。在活動開始前,我與幼兒談話,引出故事《斗雞眼》,這次科學活動中,我緊緊抓住科學領域的活動目標,依托故事中的科學內涵對幼兒產(chǎn)生的“光”學習興趣,不僅讓孩子們感知了光的變色,還為孩子們提供了操作材料給孩子們進行自主探索和實踐的空間,孩子們在聽故事、操作、實踐的活動中就完成了學科學的活動。
三、總結經(jīng)驗,共同進步
在參與我園教師的行動研究中,通過專家的指導,我已經(jīng)初步形成了評析、總結的體系。在第一輪活動中,我只是把實驗的經(jīng)驗記錄整理出來,在階段總結中,談一談自己的想法和收獲。通過反思發(fā)現(xiàn)問題,并能針對問題提出教育策略。 經(jīng)常性的總結反思,使我的理論水平不斷得到提升。
努力向“研究型”教師邁進。這一過程就是一個腳踏實地的、基于行動的反思和探究過程。我相信我這樣研究,則研究不再神秘,我成為研究者也不再是夢想。在行動研究中,我在不斷建構自身的現(xiàn)代化教育理念框架,用理念指導教學工作,在研究實踐的過程中更新觀念、提高專業(yè)技能,提高教學能力,努力向“研究型”教師邁進。工作中的我不再茫然,每天我都有新的發(fā)現(xiàn),產(chǎn)生新的設想,并在研究中與老師們共同學習,在學習中與孩子們共同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