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建興
文題
根據(jù)下面的文字,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你和我各人拿各人的杯子
各人各喝各的茶
我們微笑相互點頭
很高雅我們很講衛(wèi)生
你和我各人各說各人的事情
各人數(shù)各人的手指頭
各人發(fā)表各人的意見
最后我們各人走各人的路
晉嘉怡同學(xué)從批評“各自喝茶”的角度切入,聚焦國民性,可謂高屋建瓴,既回顧歷史種種,又聚焦當(dāng)今社會現(xiàn)實,針砭時弊,頗有批判力量。文章主體部分通過“防風(fēng)”“白芷”“當(dāng)歸”三味中藥為引,巧妙地指出今人之弊病所在,并有針對性地提出解決之道,并很好注意了三味藥的吻合度,奇思妙想,令人拍案叫絕。
常晨旭同學(xué)一顆玲瓏心,用給劉和珍君的信這個好由頭演繹材料,帶動了整篇文章的敘寫,彰顯了作者強大的思維力和鮮明的個性。經(jīng)典課文《記念劉和珍君》基本上每個高中生都會學(xué)習(xí),但簡簡單單的一篇文章,作者卻不曾簡單對待,對劉和珍的了解和理解,自己對劉和珍選擇的看法,作者都曾深思熟慮。
藥
晉嘉怡
中國人,敢情你哪兒來的心思喝茶?藥,都快涼了。
防風(fēng)
喝茶對于國人而言是件極高雅的事,各拿各的杯子,各喝各的茶——衛(wèi)生。和我們陳訴自己想法思考一樣,我說我的,你凈說你的,因為很講究,所以個人的見地獨立而互不相融。因此,中國的天,很容易刮歪風(fēng)。
老蔣的歪風(fēng)尚有劉文典的“寧可義死,不可茍生”之藥來治,那我們各自的歪風(fēng)呢?喝茶?太舒服了,神經(jīng)不免麻痹,加三兩防風(fēng)吧——去除歪風(fēng),沐化心靈。
白芷
人類可以看見自己想看的東西,也只想看見自己想看的東西。在鴉片戰(zhàn)爭那個年代,林則徐在國人心中,算是個異類。鴉片在愚民心里可真是個好東西,“飄飄乎如遺世獨立,羽化而登仙”。沒有一個具有生命力的民族凝聚力與正確價值觀,這個民族孕育的,全是偽人。
嚴(yán)復(fù)曾言:“華風(fēng)之弊,始于作偽,終于無恥?!彪y道還要虛偽地、假裝高雅喝著茶?加二兩白芷吧——捕捉微風(fēng),洞若觀火。
當(dāng)歸
中國人講究排場,言論與活動間總有種“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糞土當(dāng)年萬戶侯”的氣魄。要是每個國人都本著“吾心即宇宙”的弘大,誰去關(guān)心微如芥子的事物?遇到老人碰瓷亦或中國式過馬路,只會用最為蒼白的二元對立來解釋,以顯自己的與眾不同與道德風(fēng)尚。殊不知“倉廩實而知禮節(jié),衣食足而知榮辱”。有些人不具備此類資格便侃天侃地,實為病得厲害。
一個自信的國人,無須在此方面講究“衛(wèi)生”。陶淵明自信,他敢于“結(jié)廬在人境”卻“而無車馬喧”,最終做到“心遠(yuǎn)地自偏”。
不放再加一兩當(dāng)歸吧——返璞歸真,追求自我。
中國人,放下虛偽的茶杯吧,現(xiàn)在我們還不具備喝茶的資格。藥,才是拯救這個民族的方法。
三味藥成一碗水,每日三次。
給劉和珍君的信
常晨旭
信一
珍君:
很久未見,可安?伯母的病可好轉(zhuǎn)幾分?我剛從L郡回來,只見你的信孤零零地躺在桌上,便啟信匆匆提筆回復(fù),言語或有所失,還望原諒。
我在英格利的生活很是平靜,每日去天主學(xué)校讀讀《圣經(jīng)》,回來習(xí)上幾帖大字,時而一場大雨傾盆而下,便連去花園里走走的機會也沒了。真是懷念當(dāng)初在北平的生活。還記得你年幼時摘了鄰家嬌花拿去賣,賺了五六個銅板卻被伯母一陣訓(xùn)斥,你當(dāng)時委屈極了,卻還是被伯母的蝦蒸蛋誘得乖乖回家。這里沒有蝦蒸蛋,便是我們約好要喝一輩子的清茶也沒有。我當(dāng)真思念你們,思念北平。
你在信上說楊校長前些日子讓你們回去讀書了,我真為你開心,只是你又說你將去段政府面前空手請愿。珍君,莫去吧,莫去?。∧阒坏罈钚iL是走狗是小人,可若是我說,她當(dāng)真稱得上是校長。徒手請愿,你怎知那些喪心病狂的,不會拿著槍棍,不會沖向你們呢?革命是需要血紅色的洗禮,我無法反駁,可校長她煞費苦心將你們停學(xué)又復(fù)學(xué),被罵得體無完膚,又是為何?不過是望你們能專心學(xué)習(xí),莫參加這請愿罷了。我們是學(xué)生,是這危危矣的中華的未來,是讓這黑暗重新變?yōu)楣饷鞯南M?,若我們都為了這等并無甚作用的事犧牲了,那這太陽恐怕難再升起來了吧。
珍君,想想伯母,想一想我。若是可以,去和那編《莽原》的周先生談一談。如果還可以,放下成見去和楊校長談一談罷。
只是我如此勸你,想來你也不會聽從,你不能摘花便自己養(yǎng)花去賣以貼補家用,明明有比清茶更得你心的玉團,卻仍是固執(zhí)得只喝清茶。珍君,如若你能聽上我們幾分勸,莫總與我陌路,該有多好!
我已發(fā)電報盼你莫去,愿你看到我信后斟酌一二再決定。
祝一切安好。
憂心忡忡的 辰
附:昨日叔父告訴我你已……
聽聞是被槍打中了。珍君,我們約好喝一輩子清茶的。
電報錢已附上。速回報,珍君,珍君!
信二
珍君:
我很想再寫一遍,很久未見,可安?但遲遲未見你的回信,只陳君回了一次,寥寥數(shù)字,語意不詳,卻已是讓我痛哭。
我們一同長大,少時也曾扮那《天仙配》中的二人,我讀書來你畫畫,后來你去了女中,我輾轉(zhuǎn)姑舅姨叔各家,終于被叔父長久撫養(yǎng)著。我已失了那天真熱血,因而更是欽佩你、愛戴你,只愿能和你喝一輩子清茶。可你終究一意孤行,和你的幾個好友,去踏上那條不歸路。
我后來看見了周先生為你作的文,字里行間想來他大抵也是不贊同的??蓢@我晚了看信,可嘆你未曾找他深談,可嘆這世事巧合。
我們終究如當(dāng)年是否出國而陌路了。
可這卻是永久。
我欲說服自己你是向死而生,可又壓不下看到“微漠的血紅色”時的哀怒。珍君,我們本應(yīng)為一心,偏你如此固執(zhí),我只得怨自己在你心中分量太輕太輕,才讓你這般無所忌地去了。我和你在信上各人說各人的事,最終也落得各人走各人的路。我不以為隱忍是卑懦,也不以為熱血是勇敢,你現(xiàn)在可知?
國家國家,家破國何存?
伯母我已拜托叔父請人照料。
愿你在天國安息,阿門。
辰
(編輯:李躍)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