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禮良
(河南省桐柏縣人民醫(yī)院CT/MIR室 桐柏474750)
多排螺旋CT肺動脈造影診斷肺栓塞的敏感度及特異度
韓禮良
(河南省桐柏縣人民醫(yī)院CT/MIR室 桐柏474750)
目的:探究多排螺旋CT肺動脈造影對肺栓塞患者臨床診斷敏感度及特異度的影響。方法:選取2015年7月~2016年10月我院收治的102例疑似肺栓塞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均行胸部X線檢查和多排螺旋CT肺動脈造影檢查,統(tǒng)計比較兩種檢查方法的敏感度、特異度及準確度。結果:以病理學診斷為金標準,102例疑似肺栓塞患者確診陽性48例,陰性54例;胸部X線診斷出真陽性5例,真陰性12例;多排螺旋CT肺動脈造影診斷出真陽性40例,真陰性45例。多排螺旋CT肺動脈造影診斷敏感度為89.58%、特異度為94.44%、準確度為92.16%,均高于胸部X線診斷,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多排螺旋CT肺動脈造影檢測可提高肺栓塞診斷的敏感度、特異度和準確度。
肺栓塞;多排螺旋CT肺動脈造影;胸部X線;診斷敏感度
肺栓塞屬于胸外科疾病,是指嵌塞物質進入肺動脈及其分支,阻斷組織血液供應所引起的肺循環(huán)障礙,其臨床癥狀表現(xiàn)為先兆暈厥、暈厥、胸痛、咯血和呼吸困難等,易與肺部感染、心肌梗死等疾病混淆,導致臨床漏診率和誤診率較高[1]。據(jù)相關數(shù)據(jù)統(tǒng)計,近年來該病的發(fā)病率呈逐年上升趨勢,且死亡率較高,故及時對患者做出正確的診斷非常重要[2]。隨著快速采集技術的發(fā)展,多排螺旋CT肺動脈造影技術越來越多地應用于臨床診斷,取得了理想的效果。本研究探討了胸部X線和多排螺旋CT肺動脈造影對肺栓塞的診斷敏感度及特異度?,F(xiàn)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5年7月~2016年10月我院收治的102例疑似肺栓塞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其中男54例,女48例;年齡30~79歲,平均年齡(62.25±4.98)歲;體重 49~83 kg,平均體重(66.29±6.67)kg;病程 1~20 d,平均病程(12.34±6.12)d;教育程度:大專及以上35例,高中34例,初中33例;外傷骨折21例,近期手術23例,惡性腫瘤22例,下肢深靜脈栓塞20例,不明原因16例;輔助檢查:血沉加快23例,白細胞上升26例,動脈氧分壓下降24例,心電圖異常29例。本研究已通過我院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
1.2 納入標準 年齡28~80歲者;無多排螺旋CT肺動脈造影和胸部X線檢查禁忌癥者;臨床出現(xiàn)呼吸困難、咯血及胸痛三聯(lián)征者;知情同意并自愿簽署知情同意書者。
1.3 排除標準 精神病及神經病患者;心、肝、腎等器官器質性病變者;研究期間轉院或失訪者;其它因素導致難以完成本研究者。
1.4 檢查方法
1.4.1 對照組 行胸部X線檢查,采用Sonialvision-safire DRX線機對所有患者的全胸正、側位進行檢查。
1.4.2 觀察組 采用PHILIPS Ingenuity Core 128 CT機對所有患者行多排螺旋CT肺動脈造影,參數(shù)設置為:120 kV、200~250 mA、厚度 1.0~2.0 mm、螺距5.5,可施行0.5~1.5 mm重建,掃描時間為10~15 s?;颊呷⊙雠P位,經肘靜脈注入造影劑碘普羅胺(國藥準字 J20130157)100 ml,速率為 3 ml/s,對造影劑濃度達到峰值的時間進行測試,5 min后再次注射造影劑80~100 ml,同時再檢測造影劑濃度達到峰值的時間,并進行延時(注射后17~20 s)掃描,掃描時由肺尖至膈頂進行掃描,對氣道及肺實質進行觀察,肺圖像采用高分辨率重建計算法。掃描結束后,患者均行下肢掃描,檢查下肢靜脈是否有血栓形成。
1.5 觀察指標 對比胸部X線與多排螺旋CT肺動脈造影單獨檢查肺栓塞的準確度、敏感度和特異度。
1.6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20.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計數(shù)資料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以表示,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胸部X線、多排螺旋CT肺動脈造影和病理學診斷結果比較 以病理學診斷為金標準,102例疑似肺栓塞患者確診陽性48例,陰性54例;胸部X線診斷出真陽性5例,真陰性12例;多排螺旋CT肺動脈造影診斷出真陽性43例,真陰性51例。
2.2 胸部X線與多排螺旋CT肺動脈造影診斷肺栓塞結果比較 多排螺旋CT肺動脈造影診斷的敏感度、特異度和準確度均高于胸部X線診斷,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胸部X線與多排螺旋CT肺動脈造影診斷肺栓塞結果比較[例(%)]
肺栓塞是臨床常見綜合征,包括羊水栓塞、空氣栓塞、肺血栓栓塞癥及脂肪栓塞綜合征等,病因與靜脈曲張、血栓性靜脈炎、腫瘤、妊娠、服用避孕藥及慢性心肺腦血管疾病等多種因素相關,死亡率約為20%~30%,僅次于冠心病和腫瘤[3]。目前,肺栓塞的臨床診斷方法以影像學為主,包括超聲、胸部X線片和放射性核素掃描等,敏感度和特異度均不高,僅作為輔助診斷且正確率較低。相較于其他影像學檢查方法,多排螺旋CT肺動脈造影具有較高的時間和密度分辨率,可提高肺栓塞診斷的正確率。
胸部X線檢查快捷、簡便、經濟,是利用人體組織的不同密度以發(fā)現(xiàn)厚度和密度差別較小部位病變的一種檢測方法,但X線胸片表現(xiàn)多缺乏特異性,僅可初步評估患者的心肺情況,不能明確診斷肺栓塞,而且X線的波長極短、能量極大,過頻輻射易對機體造成危害。而多排螺旋CT肺動脈造影為無創(chuàng)檢查,可根據(jù)患者的病情確定延時掃描時間,將肺動脈主干、葉和段的分支清晰顯示出來,實現(xiàn)全方位觀察栓塞形態(tài)、部位及分布范圍。此外,該法采用了心電門控制,可避免產生心臟搏動偽影,獲得的肺動脈充盈像較為準確。王海麗[4]等研究發(fā)現(xiàn),多排螺旋CT肺動脈造影的檢出率明顯優(yōu)于胸部X線檢查,且漏診率和誤診率較低,CT成像質量高。胡杰[5]等學者亦指出,多排螺旋CT肺動脈造影檢測肺栓塞患者,檢出率遠優(yōu)于胸部X線檢查,可有效提高肺栓塞的臨床診斷率。本研究表明,多排螺旋CT肺動脈造影的檢測敏感度、特異度和準確度均高于胸部X線檢測,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這說明多排螺旋CT肺動脈造影用于檢測肺栓塞,不僅可有效診斷肺栓塞生物直接與間接征象,還可明顯提高診斷的特異度和敏感度。
綜上所述,在肺栓塞的臨床診斷中,多排螺旋CT肺動脈造影檢測可提高診斷的特異度、敏感度和準確率,為肺栓塞的臨床診斷和治療提供了重要依據(jù)。
[1]文亞蘭.心理干預對老年肺栓塞患者抑郁狀態(tài)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5,35(18):5212-5213
[2]王余廣,王明達,張?zhí)煊?等.64排螺旋CT肺動脈成像個體化對比劑注射方案在老年人肺栓塞診斷中的應用價值[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5,35(4):979-980
[3]代自倫.16層螺旋CT肺動脈造影對肺栓塞診斷的應用價值[J].貴陽醫(yī)學院學報,2014,39(1):115-116
[4]王海麗,彭如臣.多排螺旋CT肺動脈造影診斷肺栓塞的價值[J].實用放射學雜志,2016,32(6):923-925
[5]胡杰,李彩英,潘彤,等.多層螺旋CT肺動脈造影對急性肺栓塞右心功能相關參數(shù)的可重復性研究[J].河北醫(yī)藥,2016,38(20):3063-3067
R563.5
B
10.13638/j.issn.1671-4040.2017.09.066
2017-0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