亓海英,陳秀秀
(濰城區(qū)杏埠中心衛(wèi)生院,山東 濰坊 261057)
產婦會陰部手術切口感染危險因素與病原菌分析
亓海英,陳秀秀
(濰城區(qū)杏埠中心衛(wèi)生院,山東 濰坊 261057)
目的 對產婦會陰部手術切口感染危險因素與病原菌進行臨床分析研究,以供參考。方法 選擇于2015年1月1日~2017年1月1日,在我院行會陰部手術的302例產婦作為本次的研究對象,對產婦的手術切口感染發(fā)生率進行記錄,并對切口感染的危險因素以及病原菌進行分析研究。結果 02例產婦中,有8例患者出現(xiàn)了手術切口感染的情況,感染率為2.65%,其中產婦切口送檢的樣本中,分理出的31株病原菌中,革蘭陽性菌20株,占64.52%,革蘭陰性菌10株,占32.25%,真菌1株,占3.23%。且經過分析發(fā)現(xiàn),導致產婦手術切口感染的主要危險因素包括產婦的體質量、急性疾病情況、住院時間以及術后所使用的預防性抗菌藥物。結論 在會陰部手術切口感染中出現(xiàn)較多的病原菌主要為格蘭陽性菌,對產婦手術切口出現(xiàn)感染的危險因素進行了解以及控制,可有效減少患者出現(xiàn)術后手術切口感染的幾率。
產婦會陰部;手術切口;感染危險因素;病原菌
近幾年隨著醫(yī)學技術的不斷發(fā)展以及深入研究,會陰側切縫合術已逐漸成為產科較為常見的一種手術方式,主要是對分娩過程中可能出現(xiàn)的會陰撕裂進行有效的避免[1]。但由于會陰部的位置具有著特殊性,因此在手術結束后,患者極容易出現(xiàn)手術切口感染的現(xiàn)象,且陰道、腸道、尿道等位置所以分布的病原菌,也會造成會陰手術切口感染的現(xiàn)象出現(xiàn),若是產婦在術后出現(xiàn)切口感染,對產婦的術后恢復會造成及明顯的影響[2]。正是基于這種情況,本文主要是對產婦會陰部手術切口感染危險因素與病原菌進行臨床分析研究,以供參考。研究報告如下。
2015年1月1日~2017年1月1日,在我院行會陰部手術的302例產婦作為研究對象,產婦的年齡在20~39歲,體重38.49~79.72 kg,平均(41.36±2.09)kg。所有患者均簽署研究同意書,屬于自愿參與研究。
對患者的基礎情況 進行了解,若是患者出現(xiàn)切口感染,則需要對患者的感染切口樣本進行病原菌檢測,并對患者的各項指標進行了解和分析,進而對產婦出現(xiàn)切口感染的危險因素進行整理分析。
對患者的切口感染危險因素進行分析整理,并對病原菌檢測結果進行整理。
采用SPSS 18.1.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處理,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x2檢驗。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302例產婦中,有8例患者出現(xiàn)了手術切口感染的情況,感染率為2.65%,其中產婦切口送檢的樣本中,分理出的31株病原菌中,革蘭陽性菌20株,占64.52%,革蘭陰性菌10株,占32.25%,真菌1株,占3.23%,詳細數據見表1。
表1 患者的手術切口感染病原菌分布情況調查表[n(%)]
經過分析發(fā)現(xiàn),導致產婦手術切口感染的主要危險因素包括產婦的體質量、急性疾病情況、住院時間以及術后所使用的預防性抗菌藥物。詳細數據見表2。
表2 患者的手術切口感染危險因素情況調查表 [n(%)]
會陰側切縫合術是近幾年臨床醫(yī)學上較為常見的一種手術方式,主要是為了避免產婦在分娩的過程中,出現(xiàn)會陰撕裂的情況,減少對產婦的影響,但由于會陰的位置較特殊,手術結束后,產婦極容易出現(xiàn)手術切口感染的情況,不僅會對產婦的恢復效果造成影響,且對產婦的生活質量也有著不小的影響[3]。
導致患者出現(xiàn)手術切口感染的危險因素極多,包括患者的年齡較大,體質量較高,患有綜合基礎疾病,術后住院時間較長,或是患者未使用預防性抗菌藥物,均有可能造成患者的手術切口出現(xiàn)感染。應在患者手術結束后,對患者的具體情況進行了解,并對患者的體質量等進行嚴格的控制,且在患者住院期間,應嚴格控制探病人數和次數,減少產婦于細菌的接觸,進而減少產婦感染的可能。對患者使用預防性抗菌藥物,可以有效的對患者的細菌情況進行抑制,進而對細菌侵襲切口的風險進行降低[4]。
綜上所述,在會陰部手術切口感染中出現(xiàn)較多的病原菌主要為格蘭陽性菌,對產婦手術切口出現(xiàn)感染的危險因素進行了解以及控制,可有效減少患者出現(xiàn)術后手術切口感染的幾率。
[1] 張 敏,羅 云,周 軍,等.產婦會陰部手術切口感染危險因素與病原菌分析[J].中華醫(yī)院感染學雜志,2015,12(12):2851-2853.
[2] 孫 玥,胡 瑞.產婦會陰部手術切口感染調查與相關因素分析[J].黑龍江醫(yī)學,2015,11(20):1270-1271.
[3] 羅志弘,陳 慧,曾劍君,等.高齡產婦產褥期醫(yī)院感染及危險因素分析[J].西南國防醫(yī)藥,2017,02(10):193-195.
[4] 陳振皓,張 舉,張 振,等.會陰側切分娩產婦感染的危險因素分析及干預措施[J].中華醫(yī)院感染學雜志,2016,19(10):4509-4511.
R323.6
B
ISSN.2095-8803.2017.21.09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