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列夫托爾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與小仲馬的《茶花女》都是世界文學史上耀眼的明珠。美麗善良的安娜與勇敢犧牲自我的茶花女這兩位女主角,更是散發(fā)著無盡的魅力,而她們又是如此相似,如此地讓人愛憐心疼,本文主要從:寂寞靈魂的孤獨者、意識蘇醒的反叛者、不信命運的勇敢者、社會桎梏下的受害者等四個方面來探討安娜和茶花女之間的相似性。
關鍵詞:安娜;茶花女;孤獨者;反叛者;勇敢者;受害者
作者簡介:梁玲(1994-),女,漢族,重慶市開州人,大學本科,重慶師范大學涉外商貿(mào)學院漢語言文學(師范)專業(yè)學生,研究方向:漢語言文學方向。
[中圖分類號]:I1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7)-27-0-02
安娜,一名政治高官的夫人,十幾歲就懵懵懂懂地嫁人生子,丈夫?qū)λ芎茫舜艘菜阆嗑慈缳e,她的生活在外人看來很是幸福,但是她卻感受不到愛情的滋味,她的婚姻不是因為愛情而存在,而僅因已存在而存在,這段所謂的美好婚姻并沒有帶給她絲毫的快樂,只有無盡的束縛和虛假。也正是因為這無止盡的束縛讓她在邂逅了愛情以后,不惜放棄所有,忍受世人的嘲笑和唾罵,勇敢地向世界宣告,勇敢地向世界挑戰(zhàn),哪怕付出生命的代價。茶花女,巴黎名妓,在淫穢骯臟的富家公子圈中,驕傲又低賤地掙扎著,利用自己讓所有男人垂涎的美貌,維持自己高額的日常開銷,滿足自己紙醉金迷的奢靡生活,但其實她不過是無力反抗這個污濁不堪的社會,只能用這種極端的方式去反抗,去掙扎,去留給自己那么一絲絲慰藉。她的靈魂并沒有被社會的污濁所侵蝕,骨子里她單純善良,甚至一塵不染,她所有的鋒芒,都只是在保護自己,而當她遇到阿爾芒時,她的靈魂才真正得以喚醒,她才真正覺得自己活著,有意義地活著。安娜和茶花女她們都是可憐又可敬的女人,她們帶著孤獨的靈魂在這個渾濁險惡的世界上游走,一路尋找與自己相生相惜的另一個生命體,面對愛情,她們付出一切,甚至生命,雖然最后她們?nèi)匀怀蔀榱松鐣湘i下的囚徒,仍然沒能走向真正自由的殿堂,但她們做了一盞燈,為后來人指引了方向。
一、寂寞靈魂的孤獨者
安娜是孤獨的,雖然她有富足的生活,高官的丈夫,懂事可愛的兒子,甚至還有許多貴夫人朋友,但是她沒有愛情,沒有靈魂的伴侶。如果單單有著美好的物質(zhì)生活,而精神世界一片荒蕪,這樣的生活并不能讓人感受到快樂和幸福。安娜不愛她的丈夫,甚至不知道所謂的愛情到底是什么樣子,她和丈夫之間只是責任和義務。而所謂的貴富人朋友,只是社會階層劃分的產(chǎn)物,所有人之間的聯(lián)系只是錢財權(quán)力、攀比炫耀,在這里,安娜是不可能找到靈魂契合者的。而安娜高官夫人的頭銜,更是要求她高貴端莊、成熟穩(wěn)重、舉止得體,她不得不藏起自己可愛活潑的靈魂,帶上貴夫人的面具,去過無趣虛假的生活,當伏倫斯基在火車站第一次見到安娜時,伏倫斯基“在短暫的一瞥中,發(fā)現(xiàn)她臉上有一股被壓抑的生氣”“她故意收起眼睛里的光輝,但它違反她的意志”,這“生氣”與“光輝”正是安娜孤獨的靈魂。
茶花女是孤獨的,她十幾歲孤身一人來到巴黎,迫于生計,被逼為娼,面對垂涎她肉體的上層公子哥,她無力反抗,只能委身他人,以祈求能在這個茹毛飲血的環(huán)境中求的一席之地。她身邊的人形形色色,但是真心待她的卻一個也沒有,所有人都把她當作玩物,當作謀取錢財?shù)墓ぞ撸我馔媾?。她所謂的鄰居普律當絲雖然會為她奔忙,但其實也只是為了在瑪格麗特身上謀取利益,經(jīng)?!敖琛弊卟杌ㄅ母鞣N帽子衣服,甚至直接要錢。茶花女沒有親人,沒有朋友,沒有愛人,她只能一個人孤獨地去抵抗這個世界,最終在無力的抗爭中孤單死去,一場以生命為祭品的游戲潦草收場,沒有人留下來善后,所有人又一頭栽進下一場游戲盛宴中去了!
二、意識蘇醒的反叛者
安娜和瑪格麗特在遇到自己真正的愛情之前,都只是一個孤獨的沉睡者,她們緊閉雙眼在這個吃人的世界游走、飄蕩,但是一旦她們遇到了自己靈魂所期盼的那個人,她們就會慢慢蘇醒,慢慢做回自己。當安娜真正意識到自己對福倫斯基不一樣的情愫時,她知道,那是愛情。她不顧一切地愛上了福倫斯基,為了維護自己的愛情,她甚至放棄了自己的家庭,放棄了自己的孩子。對于當時的社會而言,這是一場徹徹底底地反叛,對社會制度、對上層階級、對封建宗教不遺余力的反叛。
茶花女在遇到阿爾芒之前,以一種粗暴的方式反叛著這個不平等的社會,她任性妄為,隨意使喚富豪子弟,甚至當著別人的面任意羞辱他人。但其實這只是她唯一能表示抗爭的方式。遇到阿爾芒后,她更是不惜與整個巴黎社會相對抗,她賣掉馬車和首飾,跟阿爾芒住在鄉(xiāng)下,拒絕了所有其他人的追求,拒絕繼續(xù)做社會的玩物,她想要抗爭,想要重生,想要做自己。為了捍衛(wèi)自己的愛情,她受盡嘲笑和羞辱,仍舊癡心不悔。面對老伯爵的金錢誘惑,她堅持選擇自己的愛情;面對阿爾芒父親的羞辱,她聲淚俱下,乞求平等愛人的權(quán)利,希望自己能夠被接納。她是在同整個社會為敵,所有的人都認為瑪格麗特和阿爾芒不應該在一起,社會也不允許他們在一起,但她就是這么執(zhí)著地堅持著、抗爭著。
三、不信命運的勇敢者
安娜的命運本應是安安靜靜、毫無波瀾地過著貴太太的生活,做一個相夫教子的婦人,但她偏不,偏要轟轟烈烈地愛一場。當安娜和伏倫斯基的愛情被發(fā)現(xiàn)時,所有的人都告訴她:不能跟伏倫斯基在一起,你們不能在一起,你們不會幸福的。但安娜偏偏勇敢地跟所有人宣告自己的愛情,并舍棄了自己原有的一切,跟伏林斯基在一起。安娜,她是一個不信命的勇敢者,在她心中,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只有聽從心的召喚,才是真正對的選擇?,敻覃愄赜龅桨柮⒅?,受制于當時命運,她認命地被命運牽著走,被世人愚弄,行尸走肉地活著。但有了阿爾芒后,她勇敢地抗爭,勇敢地去主宰自己的命運,勇敢地跟過去的一切說不,跟上帝的安排說不!雖然仍然沒有改變自己最終悲慘的命運,雖然她最后仍舊孤獨死去,但她從沒有為自己曾經(jīng)的選擇后悔,她知道,唯有如此,才算活過、愛過。她是勇敢而幸福的,是值得所有尊敬的。endprint
四、社會桎梏的受害者
安娜最后的臥軌自殺令人震驚,但也并不讓人意外,因為在當時的社會,安娜是沒法活下去的。當時所謂的上流社會荒謬到令人咂舌。她們之所以歧視安娜,并不是因為她出軌了,而是因為安娜公開承認愛情,在她們眼里,偷情反而是“佳話”。而安娜的丈夫在得知安娜出軌后,只是警告安娜注意場合,竟然沒有表現(xiàn)出一絲作為丈夫的羞憤,這對于夫妻來說,十分荒誕。而與安娜維持婚姻的原因,竟是宗教信仰的需要,這對安娜的人生是多么的殘酷啊!最令安娜絕望的是,她所深愛的伏倫斯基,她為之放棄一切的伏林斯基,最后竟也拋下了她。這一切,讓安娜失去了活下去的希望,最終她選擇結(jié)束自己的生命,她終究沒有斗過這個腐爛發(fā)臭的上層社會。
茶花女最終是在孤獨中痛苦地死去的,她擁有一個真心愛她的男人,但又被迫跟自己愛的人分開,被迫重新回到那個骯臟污穢的社會,重新去迎合那些對她不懷好意的男人。甚至在她病重時,都必須接待客人。沒有人同情她,所有的人都認為她理應如此,她不過是個妓女,但沒有人知道,她這個妓女,為了另一個不相識的平凡姑娘,放棄了自己的愛情,也放棄了重生的機會。在她生命的最后一刻,她還在等待她的愛人,她想見愛的人最后一面,但最終,她的愛還是遲到了。與其說她死于肺病,不如說她是被這個到處彌漫著金錢腐臭的社會所殺害。茶花女最后的悲劇也正是孤軍難勝的狀態(tài),她無法改變社會背景,也無法改變社會。她只能被這個社會所吞噬、所毀滅。
無論從哪個方面來說,《安娜.卡列尼娜》和《茶花女》都是值得反復回味的經(jīng)典著作,而安娜和瑪格麗特這兩個人物形象更是值得人們?nèi)プ屑毻魄闷肺?,她們代表的不僅僅是她們自己,而是千千萬萬個跟她們一樣的苦難者,是千千萬萬個安娜,千千萬萬個瑪格麗特。而安娜和瑪格麗特的悲劇,更是在給社會以警示,是在用生命的力量敲響警鐘,去喚醒那些沉睡的靈魂,為那些靈魂蘇醒的人們指引方向。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她們是引路的智者,是戰(zhàn)斗的勇士,是不朽的靈魂!
參考文獻:
[1]小仲馬.茶花女[M].鄭克魯譯.南京.譯林出版社.2008.
[2]譚芳黎 程蓓蕾.論《茶花女》中的敘事藝術(shù)[J].江西藍天學院學報. 2009.
[3]列夫托爾斯泰. 安娜.卡列尼娜[M].草嬰譯.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200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