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秋
莫奈曾說:“我想在最容易消逝的效果之前表達我的印象?!边@簡簡單單的一句話,就已經(jīng)清楚地闡釋了他自己的追求,他想表達些什么,追求些什么,顯而易見。聽了他這句話,再去看他的作品,我想,你能懂他。
西方繪畫的一座燈塔
印象派所有成員就像北斗七星,擁有著同一個星座,在所有印象派成員之中,莫奈是最耀眼的一個,被歐洲評論家尊稱為“印象派之父”。他是印象派畫家中最長壽也是創(chuàng)作時間最長的一位,一生留下二千多幅油畫作品,他所領(lǐng)導的印象主義意味著感覺和觀察方式的變革,這種變革,到至今仍影響著我們,影響著藝術(shù)世界。
印象派運動可以看做是十九世紀自然主義傾向的巔峰,也可以看作是現(xiàn)代藝術(shù)的起點。它是從古典主義、寫實主義等流派中演變而來,畫家的風格也是多樣的、豐富的。莫奈讓世人重新體悟到光和自然的結(jié)構(gòu),它所散發(fā)出來的光線、色彩、運動和充沛的活力,取代了以往繪畫中僵死的構(gòu)圖和不敢有絲毫創(chuàng)新的傳統(tǒng)主義。他善于表現(xiàn)的是轉(zhuǎn)瞬即逝的風景,他嘗試每到一個地方,就畫下當?shù)氐淖匀伙L景,嘗試用筆去捕捉劇烈的天氣變化,畫暴風雨襲擊下的海洋,畫下雨的情形,將大自然美好的瞬間留在他的畫布上。他,就是這樣的執(zhí)著!
他的偉大作品《日出·印象》是他的一次高峰。這幅油畫描繪的是透過薄霧觀望哈佛港港口日出的景象。拂曉時分,一輪紅澄澄的太陽緩緩升起,掙扎著沖出平靜的水面,奮力地劃破濃濃的霧晨,露出自己的面目。印象派的名稱也是來源于他的這幅《日出·印象》。這幅畫直接戳點的繪畫筆觸描繪出晨霧中不清晰的背景,多種色彩賦予了水面無限的光輝,并非準確地描畫使那些小船依稀可見。它突破了傳統(tǒng)畫法的束縛,真實的描繪了法國海港城市日出時的光與色給予畫家的視覺印象。這幅畫創(chuàng)作完畢之時,也正是印象畫派決定舉辦屬于他們的一次畫展的時候,決定不再等待沙龍的青睞。就在他的這幅畫參展之前,作品還沒有標題,一名新聞記者諷刺莫奈的畫是“對美與真實的否定,只能給人一種印象”。于是莫奈便為它取名為《日出·印象》,之后的評論家也對他的許多作品也進行了嘲諷,“印象主義”這個名次就這樣叫開了,成了人們的笑柄,可是莫奈卻很快的接受了它,因為他們本義就是要打破傳統(tǒng),表現(xiàn)大自然給人們帶來的美好印象和感受。
1864年,莫奈的兩幅描繪塞納河風景畫《落潮的埃沃海角》與《翁福勒爾港》,由于不同學院派的造作手法,被選入1865年官方沙龍。
他熱愛著他的第一任夫人,盡管遭到父親的強烈反對,斷絕了他經(jīng)濟上的所有支持,他還說一如既往堅持這份感情。他的妻子在他的藝術(shù)歷程中更是充當了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從他幾幅描繪她夫人的畫里就有所體現(xiàn)。她充當他的模特,給了他不少創(chuàng)作的機會。
取得成就,不斷進步
《綠衣女人》描繪的就是她的妻子。大膽的構(gòu)圖、別出心裁的姿態(tài)、響亮的色彩對比和深沉的表情,栩栩如生地表現(xiàn)了妻子卡謬的動人形象。暗褐色背景、黃褐色地面與黑色上衣如此和諧,并與翡翠般的綠色緞裙形成強烈對比。衣裙十分地厚重,富有質(zhì)感,卡繆的臉雖然面積很小,但由于光線處理得最亮而特別突出??ㄖ嚨膭討B(tài)一反肖像畫的常規(guī),采取整個背對觀眾,衣裙下端往后拖曳,留有一角在畫面以外,使人聯(lián)想到她剛從畫外漫步進畫面。衣裙黑、綠斜線加強了向前的趨勢,手輕抬,回過頭,若有所思地向外環(huán)繞,復雜而細膩的心情全都寫在了臉上。
《穿和服的女子》也是他描繪他妻子比較具有特色的一幅作品。他讓卡謬穿上日本女子的衣服當他的模特,完全是受日本浮世繪的影響。在他回國參加父親的喪禮時經(jīng)過荷蘭,發(fā)現(xiàn)了日本的浮世繪,并買下了好幾幅收藏。日本單純而艷麗的色彩,流暢而傳神的線條,復雜而奇妙的空間,與西方繪畫大不相同,深深地吸引著莫奈,并使他為之嘆服,因此受到啟發(fā),創(chuàng)作了這一幅《穿和服的女子》??上У氖强娫谏履蔚牡诙€兒子之后就因病去世了。
莫奈與他的系列組畫
進入十九世紀九十年代,莫奈創(chuàng)作了若干組作品,即“組畫”。所謂“組畫”,就是畫家在同一位置,面對同一物象,在不同時間、不同的光照下所作的多幅畫作,這大概就是莫奈晚年作品中的一個特色。他的不同時期的幾幅《魯昂大教堂》,陽光和暗影異常分明,陽光及各種折射光的明滅不定似乎都在使得建筑物得以形成,而又將其化解……除了正門的上方,顏料都用得很淡。他發(fā)明了一種非常具體的“粗糙而又粘稠”的筆法,使得整個建筑熠熠生輝。
同一系列的還有《白楊樹》、《麥草堆》、《倫敦的泰晤士河》、《睡蓮》等。莫奈描繪同一景物在不同時候隨光線的變化而呈現(xiàn)的不同的色彩,在一般人看來平淡無奇的麥草堆,被莫奈捕捉到了色彩的瞬間,完美表現(xiàn)出奇妙魔幻而各具特點的景致。他就是想抓住瞬間,不斷探索描繪明亮陽光照射下的自然景物,將瞬間美妙印象凝固在畫面上,啟發(fā)人們睜開雙眼去感知世界。《魯昂大教堂》畫了20幾幅,《麥草堆》也在一年的時間里畫了24幅。而《睡蓮》組畫則成為了莫奈晚年作品的一個高潮。
莫奈晚年的癡迷就是對《睡蓮》的創(chuàng)作。這是他晚年作品的一個高潮,為了完成它,眼睛患了白內(nèi)障,依舊堅持繪畫。《睡蓮》一如既往地充滿陽光,然而不全是太陽的光芒,更是從心靈上迸發(fā)出來的光芒。逸筆草草、大氣磅礴,表現(xiàn)了一名藝術(shù)大師臻于自由境界的寬快心情。莫奈將睡蓮純?nèi)坏匾怨馍珷€漫般呈現(xiàn),這既是他作為一代繪畫大師對于自然對于萬物的總結(jié)吧。
“我把所有的時間都獻給了繪畫……直到生命的終了。我又開始工作了,這是忘記悲痛的最好的方法,那么多的人在受苦,在為我犧牲,而我還在研究這些微不足道的形式和色彩,我感到羞愧。”
——莫奈給吉佛羅娃的信
小結(jié):
莫奈的一生,見證了印象派的興起,也經(jīng)歷了印象派的沒落,更看到了后起的新興繪畫的抬頭,但他并沒有改變自己的繪畫風格,正是由于莫奈的堅持,才成就了印象派最后的輝煌,他給后人留下的藝術(shù)財富是無法計量的。我們必須自己細細品味,慢慢去理解他們的世界!
(作者單位:廣西藝術(shù)學院 南寧市 530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