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奇臻
我開始學習了《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這本書,下面我就將自己學習馬克思主義哲學中體會的幾個知識點在生活中的應用作以簡單論述:
馬克思主義哲學主要對我們學生進行唯物主義哲學的基本原理教育,使我們掌握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基本觀點、立場和方法;幫助我們掌握馬克思主義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幫助我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培養(yǎng)學生運用馬克思主義哲學的觀點和方法去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我們的政治理論素質和思維水平,為我們正確理解馬克思主義,確立社會主義信念自覺堅持黨的路線、方針和政策打下堅實的基礎。
一、馬克思主義哲學矛盾是事物發(fā)展的動力:
“矛盾”可以泛指為“問題”、“困難”。詩有云“若無閑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jié)! ” ,可見我們在人生道路上是最怕出現(xiàn)這樣那樣的問題了,可正是這些坎坷讓我們一天天長大、成熟。所以我們首先應該正確面對他們,承認“矛盾”的積極作用既然“問題”在所難免,為什么我們不把這看作一次提高能力的機會哪?反正我對電腦硬件的知識的了解,都是從解決家里電腦的問題學來的。在與同事、朋友交往中同樣難免出現(xiàn)一些矛盾,我們也不要千方百計掩飾或一次次的僅僅通過自己的讓步來避免矛盾的激化。我們應該明白,這些矛盾可能會反而促使我們彼此加深了解,發(fā)展成為一種新的關系“不打不相識”嗎!實際上矛盾的發(fā)展只有三種結果:一方壓倒另一方;雙方同歸于盡;一種新的對立統(tǒng)一關系產(chǎn)生。所以我們既不能一再的謙讓,也不要拼個你死我活,而是不卑不亢的尋求建立一種新的平衡關系。
二、馬克思主義哲學主要矛盾與次要矛盾及矛盾的主要方面與次要方面:
處理各種問題要分清主次、考慮輕重緩急說的就是這個意思。一大堆問題撲面而來,到底哪個是最重要的、最關鍵的、影響最大的,把所有的時間精力都集中起來,別的問題到要讓路,解決了這個關鍵問題是不是其他的就迎刃而解了哪!或者一些小問題辦不好就算了,人不可能面面俱到,只要沒什么大的原則性的錯誤就行了,完美主義者是最累的。
而一個問題、一個矛盾又有一方起著決定性的,或是一方比較重要,只要把握好解決問題的關鍵也會事倍功半。比如我們通常會遇到的“工作與學習的矛盾”而且大家都覺得“越到考試工作越忙! ” ,分析起來,我們不可能從工作中拿出太多的時間,所以關鍵就是怎樣在業(yè)余時間上做文章,少睡一會兒、少玩會兒、提高點效率、平時緊張點不就行了嗎?關鍵之關鍵有成了平時要控制自己多學一點兒。另外辦事要有計劃、合理安排時間就能提高效率。
三、馬克思主義哲學矛盾的雙方總是處在不斷的轉化中:
這點大家很容易由市場上的供求關系理解,想想VCD剛出現(xiàn)時,“求”大于“供”利潤很大,大量廠家一窩蜂的生產(chǎn)之后,矛盾就轉化了。而對于我們中有些總覺得“英雄無用武之地”的“金子們”,很多情況下,是在抱怨中虛度了時光,等機會真正來臨,又沒有能力把握了,變成了“用武之地無英雄”了。所以正在郁悶的我們更要打牢基礎要知道“學業(yè)才識,不日進,則日退”
四、馬克思主義哲學必然和偶然的關系:
我們總是抱怨機會太偶然,再輪到自己頭上可能性就更小了,卻沒有想到偶然中又蘊藏著必然。汪國真說過: “實力就是機會! ”的確,只要你有實力,在你的言談舉止中,在你處理的任何小事中,群眾雪亮的眼睛當然能夠辨別出你的與眾不同,領導自然也會將難度一件大于一件的事情交給你處理,機會自然多了,得到的鍛煉也多了,成功的必然性也就大多了!
五馬克思主義哲學實踐與認識的關系
實踐是認識的源泉,而認識則可以指導實踐,這可以引申到我們面臨的“學習”與“應用”的關系,通常我們在業(yè)余時間學習,都比較辛苦。也許是因為書本上學到的東西真的與實際相差太大,或認為有些科目如“馬克思主義哲學”、“高數(shù)”、“管理學”一類的根本沒有什么實際的用處,總之是沒什么興趣,我們基本上都是被逼學習,單單為了“考”而學。其實按照馬克思主義哲學唯物辨證法的邏輯觀點,研究事物的深度和廣度本來就是一對矛盾體,正因為哲學是科學的科學、具有指導一切的普遍性,我們才不可能期望它在某個具體問題上給出明確的答案。而其他那些看起來沒什么實際應用的科目,恰恰也是普遍應用在工作生活之中的?!案邤?shù)”最主要的是鍛煉了人的邏輯思維能力,解題的過程實際上就是處理各種問題的過程,先對題目進行分析、弄清題意,然后考慮屬于哪些知識點,找出關鍵問題,再搜索一下大腦中有幾種方案可以解題判斷一下那種方案最簡便之后便是具體解題過程最后再檢查一下就ok了。在生活中我們也應注意說話辦事的邏輯性、條理性。而像“管理學”,雖然我們不是高層管理者,卻仍處在一種管理與被管理的關系中,知道如何“管理”也就知道了如何“被管理” ,比如管理學中有個“例外原則“:即領導一般只抓最好的和最差的,所以你要想擁有更多機會,就要努力做的最好。另外,也許一些科目沒有明顯的作用,或是目前沒有作用,但“書到用時方恨少”的遺憾卻告訴我們:既然學了就應該努力掌握。所以我們應該樹立“學而有用”的思想,相信“藝多不壓身” ,而且要想辦法多應用,在應用中你就會有進一步的認識,在應用中學東西也比較快。
六、馬克思主義哲學共性與個性的關系
任何事物都是一個矛盾體,既是一系列對立統(tǒng)一關系的集合,事物之間便可能存在相同的矛盾,也可能有自己獨特的矛盾,這便是矛盾的共性與個性,因此也就形成了事物的不同特點、人的不同個性。這里我想強調一下“個性” ,因為我們受“儒家”思想的“中庸之道”影響較深不太鼓勵個性的張揚。實際上,我認為有“個性”到也不一定非穿奇裝異服或是處處不屑與人相同,他更反映在你與他人相同之處的特殊上,比如對同一件事物有自己獨特的看法看一同件事情有自己的獨特眼光,做同一件事情由自己獨特的創(chuàng)意,特別是“創(chuàng)造力”最能體現(xiàn)出你的與眾不同。
七、馬克思主義哲學發(fā)展的本質是新事的產(chǎn)生和舊事物的滅亡:
明白了這個本質,也就清楚了我們要想發(fā)展,就要不斷的學習新的知識、掌握新的技能。有用武之地的“英雄”們,在放電的同時別忘充電,沒機會放電的同志們更應該抓緊機會充電。有人說“人生的道路雖然漫長可要緊的只有那么幾步,特別是在年輕的時候!”這句話說得真是太好了,我們發(fā)展的黃金時間,或者說為我們以后發(fā)展打牢基礎的黃金時間就是現(xiàn)在——為數(shù)不多的幾年。年輕朋友們讓我們向著遠方的理想拚搏奮斗吧世界是屬于我們的!馬克思主義哲學學習心得馬克思主義哲學,是我們大學生一門重要的政治必修課。在學習的過程中,雖然少不了枯燥與乏味,但是卻的確讓我們學到了不少的東西。下面我就將自己學習馬克思主義哲學中體會的幾個知識點在生活中的應用作以簡單論述:馬克思主義哲學主要對我們學生進行唯物主義哲學的基本原理教育,使我們掌握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基本觀點、立場和方法;幫助我們掌握馬克思主義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幫助我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培養(yǎng)學生運用馬克思主義哲學的觀點和方法去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我們的政治理論素質和思維水平,為我們正確理解馬克思主義,確立社會主義信念自覺堅持黨的路線、方針和政策打下堅實的基礎。
一、關于馬克思主義哲學的主要內容
馬克思主義哲學是19世紀40年代,馬克思和恩格斯根據(jù)無產(chǎn)階級反對資產(chǎn)階級的斗爭的實踐需要,在總結當時的自然科學的最高成果、批判地吸取歷史上一切優(yōu)秀的思想文化成果、特別是德國古典哲學的基礎上創(chuàng)立的。馬克思主義哲學同一切舊哲學相比,具有科學性、階級性、實踐性三個本質特征。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內容: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作為一種自然觀,辨證唯物主義是指自然具有自在性、規(guī)律性、聯(lián)系運動的矛盾辨證性;作為一種認識論和實踐論,辨證唯物主義是指正確認識最終來源于感官的感覺和主體的物質實踐活動,認識和實踐在認識、實踐、認識、實踐的辨證運動中相互促進發(fā)展。歷史唯物主義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社會歷史觀,是馬克思主義對社會生活的總看法和根本觀點。歷史唯物主義是關于社會的本職和發(fā)展的一般規(guī)律的科學。它以社會的本質和發(fā)展的一般規(guī)律作為自己的研究對象。這種一般規(guī)律,半空中一切社會形態(tài)中都存在和起作用的規(guī)律,也包括在某些社會形態(tài)中長期存在和起作用的規(guī)律。社會歷史觀的基本問題是社會存在和社會意識的關系問題
二、關于馬克思主義的世界觀和方法論
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產(chǎn)生,使哲學的對象、內容和作用都發(fā)生了革命性的變革,成為哲學發(fā)展史上的里程碑,成為真正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第一,在內容上,馬克思主義哲學克服了l日哲學中唯物論和辯證法、自然觀與歷史觀的分離,實現(xiàn)了唯物論和辯證法、自然觀與歷史觀的有機統(tǒng)一,特別是唯物主義歷史觀的建立,使馬克思主義的唯物論成為徹底的唯物論,使馬克思主義的辯證法成為徹底的辯證法。
第二,在對象上,馬克思主義哲學克服了舊哲學企圖構造包羅萬象的知識體系和建立科學之科學”的幻想,實現(xiàn)了哲學研究對象的科學化,正確解決了哲學與具體科學之問的關系,把哲學對象規(guī)定為研究自然、社會和思維發(fā)展一般規(guī)律的科學。第三,在作用上,馬克思主義哲學克服了舊哲學的局限性,強調哲學不僅要解釋世界,更重要的在于改變世界,從而實現(xiàn)了哲學作用的科學化和革命化,成為無產(chǎn)階級和其他勞動人民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強大思想武器。
三、關于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人生觀,是指一個人對人生、生命、生活的基本認識和看法,樹立正確的人生觀關鍵在于認識人的本質。馬克思認為,人是由生理因素、心理因素和社會因素構成的,是自然存在物、社會存在物和理性存在物的統(tǒng)一,具有自然屬性、社會屬性和精神屬性。正確認識人的本質應該從認識人與動物的區(qū)別和人與人的區(qū)別開始。沒有正確人生觀的人也許會成功一時,卻難以成功一世。許多事業(yè)有成,學業(yè)有成的人他們的人生觀只是缺少高度凝煉的理性概括,并不缺少準確靈活的感情把握,這正是所謂“有感于心而難以言之于意”的意思,究其實在內心深處還是有著自己的人生觀。馬克思主義價值觀是以無產(chǎn)階級和人民大眾為主體、以在全世界實現(xiàn)社會主義和共產(chǎn)主義為理想日標、以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為指導、以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為價值取向、以集體主義為核心的新價值觀。它的顯著特點是: 1.高度的科學性。它是根據(jù)人類社會發(fā)展的客觀規(guī)律而確定的; 2.徹底的革命性。它是為了徹底改造l日社會,建立社會主義和共產(chǎn)主義新社會; 3.強烈的人民性。它是全心全意為無產(chǎn)階級和人民大眾謀利益的; 4.廣泛的包容性。它在堅持集體利益高于個人利益的前提下,將個人價值與社會價值結合起來。
四、關于馬克思主義哲學的觀點和方法的正確運用
來到這個復雜、快節(jié)奏的社會,每天在這個充滿金錢、利益的“江湖”中面對各種矛盾、處理各種關系。工作、學習、生活的各種問題接1i1重而至,疲于應付的大腦如果不能將它們完全搞定,就會引發(fā)更多的問題出現(xiàn),于是,惡性循環(huán)產(chǎn)生了。但是如果我們試著用馬克思主義的哲學觀去處理事情,是否會更加簡單一些呢?在你選擇了任意一個方向后,如果特別順利,你就應居安思危,提醒自己不能麻痹大意,要注意陽光大路上也可能有坑坑注注;如果道路比較泥濘,就要相信條條大路通羅馬,而且自己得到的鍛煉必然要多一些,可能路邊的風景也要標亮些;倘若沒有哲學的全面分析,我們這些急功近利的年輕人很可能會在遇到挫折后就匆匆折回,如果順利也罷,如果前途還不明朗那是不是再返回?大好的青春便被這些或多或少的反復磨去了不少;而且,我們在選擇了一條路后,往往會懷著“這山望著那山高”的浮躁,被那些本可以被我們繞過的坑注、磚頭絆了一政又一政,大大影響了我們前進的速度。在與同事、朋友交往中同樣難免出現(xiàn)一些矛盾,我們也不要千方百計掩飾或一次次的僅僅通過自己的讓步來避免矛盾的激化。我們應該明白,這些矛盾可能會反而促使我們彼此加深了解,發(fā)展成為一種新的關系, “不打不相識”嗎!實際上矛盾的發(fā)展只有三種結果:一方壓倒另一方;雙方同歸于盡;一種新的對立統(tǒng)一關系產(chǎn)生。所以我們既不能一再的謙讓,也不要拼個你死我活,而是不卑不亢的尋求建立一種新的平衡關系。
五、關于理解馬克思主義,確立社會主義信念在正確理解馬克思主義,能夠運用馬克思主義的哲學觀處理事情的時候。就有助于我們確立社會主義信念,把馬克思主義哲學運用到社會主義建設的各項事業(yè)中去,正確認識社會主義建設存在的矛盾,及時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這就是馬克思主義同中國的發(fā)展相結合的表現(xiàn)。
(作者單位:冀中能源峰峰集團有限公司運銷分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