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兆學+趙紅利
摘要:為了了解新課程實施十多年來農村高中聽力教學的現狀,筆者通過對某中學高中三個年級的360名不同層次學生的聽力狀況進行問卷調查,結果顯示:農村高中學生對英語聽力重視程度不夠,聽力詞匯量遠遠低于閱讀詞匯量,聽力策略指導缺失,聽力自信心不足,聽力焦慮較高,英語聽力興趣未養(yǎng)成。筆者建議把聽力訓練與口語、閱讀、寫作活動相結合,使語言的輸入和輸出緊密聯系。
關鍵詞:聽力;現狀;調查;建議
一、引言
《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以下簡稱《標準》)的七級和八級目標對高中學生的英語聽力能力發(fā)展目標要求提到了一個新的高度,然而高中招生制度的改革,使部分農村高中生源質量下降,再加之部分省份高考英語成績不計入總分;城鄉(xiāng)教育資源的不平衡,導致部分農村小學英語重視不夠,出現小學英語教學盲區(qū),加大了中學英語教學負擔,課堂教學時間緊缺,教師和學生將更多的時間花在閱讀和寫作能力的訓練上,學生參與聽力教學活動的積極性不高,導致英語教師英語話語意識缺失,忽視英語聽力信息輸入,“母語上課”現象凸顯,因此,在新課程改革向縱深推進之時,很有必要對英語聽力現狀開展調查與分析,希望能廣大教師走出應試教學的誤區(qū),還原英語教學的真實性,真正達到英語聽說讀寫的協(xié)同發(fā)展。
二、聽力理解的相關研究
國外對此研究起步較早,始于上世紀七十年代。 如,Kenneth(1976)提出聽力理解由四個階段組成,即辨音階段,信息感知階段、聽覺記憶階段、信息解碼,(轉自于王守元、苗偉,2003)。 Anderson(1985)把Kenneth(1976)的四階段論又壓縮為三個階段,即把Kenneth的辨音、信息感知、聽覺記憶合并為感知處理階段;切分階段;運用階段。 Roast(1990)對此另辟蹊徑,從關聯理論角度對聽力理解模式研究。對話語和語境進行成功的預測、思辨、推理,就能清楚話語內在的關聯,產生較好的語境效果,從而正確理解說話者的意圖。
國內有關聽力教學的研究開始于上世紀九十年代,如,章兼中、俞紅珍(1998)認為,聽力理解是聽話者在積極主動地思考的基礎上,對聽覺信息進行重新組織,然后創(chuàng)造性地理解說話者意圖的過程。 左煥琪(2001)認為聽力理解是聽者根據聽力材料提供的情境,獲取聽力信息后,與大腦中已有的社會、文化與語言知識相聯系,再采取一系列的策略對聽力材料的意義進行理解。
現有的研究從理論方面探討較多,對農村高中英語聽力狀況開展實證調查研究,來了解農村中學《英語課程標準》實施十多年來的達標情況方面的研究鮮見。
三、研究設計
1.研究目的?!队⒄Z課程標準》實施十多年來,農村高中聽力教學的現狀如何? 如何應對這些現象?
2.研究對象。本次調查把環(huán)縣二中360 名高中學生作為調查對象。環(huán)縣二中是一所底處鄉(xiāng)鎮(zhèn)的農村高中,生源相對較差,具有代表性。因此,研究獲得最終結果也應是可信的。
3.研究工具。聽力問卷包括:從學生對英語聽力課堂的參與熱情、學生在聽力課堂中受心理因素影響的程度以及學生在聽力課堂中所使用的策略;從語音、詞匯、語法,聽力詞匯以及對背景知識的掌握情況等進行了調查。
4.研究程序。問卷調查表共24 個題目,全部是客觀問題。調查采用的問卷共發(fā)放 360 份,實際回收 360 份,有效問卷達率 100%。然后,對調查數據將利用 Excel 辦公軟件進行統(tǒng)計和分析并采用描述性統(tǒng)計方法對問卷調查中所得數據進行描寫和歸納。 同時,以百分比的形式表述每一觀點持有者在全體被調查者中所占的比例。
四、研究結果
調查數據顯示學生在聽力課堂上存在以下問題:對英語聽力課堂缺乏激情(66%);在上聽力課時受心理因素影響,缺乏信心,心理焦慮過大(64%); 在英語聽力課堂上缺乏正確的聽力策略(72%)。學生語音、詞匯、語法、聽力詞匯以及對背景知識的掌握情況,調查數據顯示:農村高中生主要以閱讀和語法為內容的學習方式,占70%,忽視英語語音、語調的標準化訓練,占61%,對英美社會、文化及語言等背景知識很少顧及,占到72%。
五、結論
通過調查分析,我們發(fā)現:雖然《標準》已頒布實施十多年,農村高中學生對英語聽力重視程度不夠,重讀寫輕聽說,聽力教學形式傳統(tǒng),聽力詞匯量遠遠低于閱讀詞匯量,聽力策略指導缺失,聽力自信心不足,聽力焦慮較高,英美社會、文化、語言等背景知識欠缺,聽力教學資源單一,英語聽力興趣未養(yǎng)成。實踐證明:聽、說、讀、寫四項語言技能是相互促進的,聽力教學絕不能被孤立地當成單純訓練聽力技能的教學,教師要把聽力訓練與口語、寫作活動相結合,使語言的輸入和輸出緊密聯系絕不能因學生基礎差,而放棄聽力教學,這種因噎廢食的做法與《標準》格格不入。
參考文獻:
[1]Anderson,J.R.1985.Cognitive Psychology and its Implication.New York:W.H.Freeman.
[2]Roast,M.1990.Listening in language learning[M]Longman.Relevance Theory and Listening Comprehention.
[3]教育部,2003,《英語課程標準》,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4]王守元、苗偉,2003,英語聽力教學的理論與方法,《外語電化教學》第4期。
[5]左煥琪,2001,《外語教育展展望》,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
[6]章兼中、俞紅珍,1998,《英語教育心理學》,北京:警官教育出版社。
項目基金:本文系甘肅省“十三五”教育科學規(guī)劃課題“元認知策略對聽力自主學習能力的影響性研究”(課題立項號:GS[2016]QHB0793)和慶陽市2014年重點課題“農村高中英語聽力元認知策略使用能力培養(yǎng)” 的部分成果。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