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健成
黨的十八大提出立德樹人這一目標,旨在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以提高國民素質為根本宗旨,以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事業(yè)建設者和接班人.離不開教育過程中的教學工作。體育教學不僅擔負著傳授體育知識、技能、增強學生體質的任務,而且還擔負著培養(yǎng)學生道德品質的重任。在體育教學過程中,要注意德育教育在體育教學中的滲透在體育教學中有意識地加強對學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是體育課的重要任務,融入德育教育是提高體育教學質量的重要環(huán)節(jié),鍛煉學生的意志,強健的體魄,使學生在提升自身身體素質的過程中,使個人的道德素質也得到提升;道德教育還能使學生主動地進行身體鍛煉,更重要的是能培養(yǎng)學生的愛國主義和集體主義精神,培養(yǎng)學生遵守紀律、服從組織、積極進取、誠實機智、的心理品質和良好的道德情操。
體育課程也其他課程一樣擔負品德教育體育教學是一個包括身體、智力、思想、情感、態(tài)度等在內的全面教育,學生通過體育課的學習,鍛煉健美的體格,提高思想覺悟,發(fā)展理性行為,擴大經驗范圍,充實智力活動,提高對社會快速適應融入。因此,體育教師根據所上體育課的結構,特點和內容貫穿德育教育的內容,使學生處處感受到德育的熏陶。
教師的引領示范作用,在體育教學中結合教師以身作則、進行思想品德教育是非常必要的。體育課中,教師可充分利用英雄模范人物以及教師所展示出的良好師德和表率作用來熏陶學生的情感,從而激發(fā)他們的進取精神,培養(yǎng)堅強的意志,養(yǎng)成優(yōu)良的品質好行為習慣。作為教師必須加強自身修養(yǎng),提高自身素質。教師應談吐文明,舉止大方、講解清楚、言行一致、示范規(guī)范,給學生樹立一個良好的榜樣,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受到熏陶感染,達到培養(yǎng)良好思想品德教育的效果。
根據體育教學內容進行思想品德教育,結合不同的組織教法進行思想品德教育,由于各個運動項目內容不同,所達到的教育效果也不同,教師要善于挖掘其深刻的內涵,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教師要根據不同班級的具體情況、不同時期有重點地把課堂常規(guī)的內容和守紀律、講禮貌、講道德等結合起來,例如,隊列隊行練習,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組織紀律性;通過對場地器材的保護,愛護公共財產增強學生熱愛勞動的思想;課堂常規(guī)是保證教學順利進行,向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基本途徑,加強組織紀律性教育,使學生逐步形成遵守規(guī)章制度和熱愛集體的思想品質。課體育教學具有內容多、范圍廣、思想性強等特點,這是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有利因素。課堂常規(guī)進行思想品德教育,選擇合理、科學的組織教法,是教師教學能力的體現,也是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的有效途徑。課堂小結表揚好人好事,激勵學生奮發(fā)向上的拼搏精神。教師要善于把學生的心理活動和身體活動結合起來,結合偶發(fā)事件的處理進行思想品德教育。教師要善于觀察學生在課堂中的行動和表現,及時處理有典型的事件,對學生進行表揚或批評,提高學生對判別是非能力,進行思想品德教育.培養(yǎng)體育愛好者的心理素質是高段體育教學的重要任務,現在許多學生面對升學的競爭減少放棄了體育鍛煉,“胖墩”“麻桿”“近視眼”年年增多,要想使他們體育觀念新思維活動手能力強,這就使得政治課的有效導入顯得更為重要。我們可以對學生正面教育,啟發(fā)和引導,讓他們知道馬列主義和毛澤東思想基本觀,提高政治課堂的實效性,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努力營造學習氛圍,讓學生在課堂中將體育滲透德育,再延伸到思想政治,使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給我國體育教育課程開辟了新的教學思維空間。并且讓學生在體育課堂中直觀的面向生活,面向社會。體育與政治的結合是回歸生活的新起點,是體育教學與生活融為一體的新鮮血液。我們要把體育化的思想政治融于社會融于生活,做到體育審美道德為一體,只有體育專業(yè)化才有健康的體魄,只有健康的體魄才能為人民服務,只有為人民服務才是一種高尚的職業(yè)道德情操。在教育教學中我深深的體會到注重學生在體育教學中的自主合作探究是很重要的,愛學生使學生在體育課中感覺到我們是一個兄長,時刻關心著他們,那么他們也就會在心中涌起一股暖流,從而喜歡上體育運動,積極樂于參與。真正體驗到體育運動帶給他們的無限樂趣。大學體育課不再是運動項目的簡單重復,而它卻大大提高了體育運動學習的專業(yè)性,它不僅使我在思想認識上從過去簡單的傳統項目過渡到專業(yè)多能體育之路,學校的體育教學活動應重視對學生體育能力的培養(yǎng),促進學生身體全面發(fā)展,教育學生熱愛社會主義祖國;熱愛中國共產黨,培養(yǎng)學生堅強的意志和勇敢頑強的精神,發(fā)展學生個性,陶冶學生美的情操,培養(yǎng)文明行為。使他們掌握體育、衛(wèi)生保健基礎知識,培養(yǎng)終身參加體育鍛煉的好習慣。鍛煉學生身體和改善學生健康狀況,促進學生身體機能、身體素質和基本活動能力的全面發(fā)展。每天體育課堂的愛國教育不流于形式,為我國培養(yǎng)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好學生,教師作為傳道授業(yè)者,黨員教師的代表,要做好思想先進的表率,從自身做起,不利于民族團結的話不說,不利于民族團結的事不做,民族團結我們的大家庭才會和睦,教學中每節(jié)課的愛國教育是必須的。
實踐證明,通過體育教學可以使學生掌握正確的思想、理論與觀點,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和人生觀,在重視德育教育的同時,更要重視德育教育的效果。體育教學中的德育教育必須同體育教學的特點、內容和形式緊密結合起來學生高尚思想品德的形成,是在一定的社會環(huán)境下通過具體的實踐活動形成和發(fā)展起來的。建立合理的、客觀的、科學的德育教育評價體系,使學校體育在思想品德教育方面發(fā)揮更大作用。更好地培養(yǎng)學生熱愛祖國和人民、團結奮進、遵守紀律的集體主義精神,尊重他人,誠實、友善、禮貌、謙虛的高尚品質;培養(yǎng)學生的獨立性創(chuàng)造性、自信心和拼搏進取精神及頑強的意志品質;還可以培養(yǎng)學生豁達開朗的性格和不服輸等良好的心理素質。體育教學應以“育人”的目標出發(fā),堅持站在“育人”的角度備課,將“思想品德”的內容寓教于整個體育教學之中,養(yǎng)成自覺參加體育鍛煉的好習慣,提高學生自身心理素質,培養(yǎng)獨立的從事科學體育鍛煉的能力,為終身體育打下堅實的基礎。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