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嶸
摘要:近年來,隨之我國教育機體制的不斷深化改革,社會各層面的改革也逐漸拉開帷幕。在這種環(huán)境背景下,大學計算機基礎教育深受改革的滲透與影響,在教學方面也出現(xiàn)了很大的變化,它不單單停留在過去給大學生傳授計算機知識與技能的面層,而是更加注重培養(yǎng)大學生的學習能力。教育改革明確提出,必須將以能力培養(yǎng)為導向融入到大學計算機基礎課程的教學工作中。這就給廣大的計算機代課教師提出了較高的要求,只有在日常教學工作中不斷搜集多元化的教學資源,并有效結合自身的專業(yè)水平,才能循序漸進地促使大學生在掌握計算機知識與技能的同時,使得他們的學習技能得到同步提升。該文筆者將站在各高校的實際角度,探討通過引進科學的教學模式,運用先進的教學工具,來對大學計算機基礎教學進行改革與實踐。
關鍵詞:計算機基礎教學;能力培養(yǎng)向導;教學模式
眾所周知,在大學學習課程中,有必修課程與選修課程之分,其中大學計算機基礎課程屬于必修課程,可見其重要性非同一般。大學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內容總的來說分為三大塊,即計算機領域的概念一計算機理論知識一計算機基礎技能。如今,我們已步入信息化時代,為了使大學生將來在社會中能夠成為中流砥柱,教師必須順勢而為,把提升大學生的計算機能力作為教學工作的基本目標,以此來為大學生將來步入工作崗位打下堅實的基礎,來迎合社會的發(fā)展需求。據了解,現(xiàn)在的很多企事業(yè)單位在招聘中,已將大學生的計算機技能列為其中一個考核條件之一。所以,作為教師,要盡職盡責,專注于提升大學生的計算機專業(yè)技能水平和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作為大學生,要珍惜大學學習的機會,認識到學習計算機基礎知識,以及掌握計算機操作技能的重要性。
1關于大學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目標的改革
總的來說,把大學生計算機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作為大學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改革的最終目標,這是非常明確的。但是,這個目標的實現(xiàn)并非一件簡單的事情,計算機能力就是讓大學生通過運用所學計算機信息技術來解決計算機專業(yè)領域遇到的種種問題的能力。具體分為3個層次:第一個層次是對計算機的熟練操作使用能力,這也是最基礎的技能;第二個層次是對計算機的設計能力和綜合應用能力,這是通過對計算機的活學活用來解決計算機專業(yè)領域遇到的各種各樣的問題;第三個層次是對計算機的創(chuàng)新能力,這是基于對前兩個能力層次的拓展與升華。為了讓培養(yǎng)大學生的計算機能力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中,引進多元化的教學模式顯得格外重要,以往我們提倡教師教學以知識傳授為導向,現(xiàn)在我們則要以發(fā)展的眼光看待教學改革,改為以能力培養(yǎng)為導向更為科學與合理,這并不代表忽視對計算機基礎知識的傳授與操技能的訓練,而是以此為基礎,把培養(yǎng)學生學以致用,解決計算機專業(yè)領域問題的能力作為關注的焦點,以此來提升教學效果。因此,言簡意賅地來說,改革后的大學計算機基礎課程的教學目標就是,通過引進多元化的教學模式,把計算機基礎知識學習與操作訓練作為載體,將大學生能力培養(yǎng)作為導向,著力提升大學生的計算機應用能力和計算機信息素養(yǎng)。
2大學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改革與實踐的具體措施
2.1確立核心課程
核心課程的確立是大學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改革的第一步,它包括多媒體應用技術、計算機網絡技術、計算機輔助設計、c程序設計、VisualBasic程序設計、網頁設計、數(shù)據庫技術,總共7門課程的學習,涉及信息處理、數(shù)據管理、程序設計、系統(tǒng)平臺等多項內容。而且7門課程中,每一門課程的結構都是一樣的,包含3個領域,即概念與基礎一方法與技術一專業(yè)知識應用。教師只有通過對這些課程內容進行合理選擇,抓住重點,詳略得當,才能更好地開展計算機基礎教學工作,使學生的計算機能力得以有效提升。
2.2對教材實施立體化開發(fā)
對教材實施立體化開發(fā)是大學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改革的重中之重。這就需要充分考慮計算機基礎課程的基本特征,結合不同學科的專業(yè)需求,對教材實施立體化開發(fā)。參與教材立體化開發(fā)的人員要分工明確,各自完成自己擅長的部分,但也要注意內容之間的連接與滲透,使其圓滿地組成一個多元化的教學資源體系,通過多方修改與審核,最后印刷成冊,以紙質教材的形式出現(xiàn)在教學工作中,便于教師與學生的翻閱與學習。另外,也可以開發(fā)多種立體化教學資源,諸如試題庫、實驗實踐指導、學習輔助光盤、網絡在線學習活動指引等。
2.2.1紙質式的教材
一般來說,紙質式的教材是開展日常教學指導工作的基礎學習資料,課堂教學基本都是圍繞紙質教材內容進行的,所以,紙質教材的編寫必須以教育部教學大綱為依據,多多采用發(fā)式教學案例,無論在結構編排上還是在內容安排上要符合合理性和科學性,旨在通過學習來提高大學生的計算機綜合應用能力。
2.2.2網絡在線學習活動指引
在信息高度發(fā)達的今天,工作離不開網絡,學習更是如此。在計算機網絡上存在多種多樣的學習資源,如果能夠合理利用,將會受益無窮。它不僅給大學生提供了自主學習的機會,更重要的是拓展了他們的視野,使他們懂得不斷提升自己。網絡在線學習活動指引,能夠讓大學生有針對性地進行學習,而且時間上比較自由,可以充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激情,提高他們自助學習的意識的形成。
2.2.3實驗實踐制導
計算機課程是一門集理論知識與實踐操作為一體的學科,其中提高學習者的計算機應用能力才是該門學科的核心所在。因此,在日常的教學活動中,建立計算機實驗實踐教學指導系統(tǒng),設計計算機基礎知識與技能操作習題庫也很有必要。這樣一來,實現(xiàn)了教學訓練與測試的有機結合,通過布置任務,使學生帶著目標參與教學實踐活動,有助于內化所學知識,提高他們的計算機操作水平。
2.2.4學習輔助光盤
教師制作學習輔助光盤,通過對單元測試、閱讀拓展以及重點難點的講解等,一方面便于這些內容在課堂教學中的穿插,為課堂教學節(jié)約時間;另一方面可以為有需要的學生提供自主學習的資料,使他們通過課外學習及時消化課堂中沒有掌握的內容。endprint
2.3關于對課程教學的改革
關于對課程教學的改革,要從引進新型的教學方法,實施多元化的學習模式,修訂以往的考核方式,構建實驗教學體系,以及搭建信息資源和計算機學習平臺來實現(xiàn)。
2.3.1引進新型的教學模式
目前,“導學+輔導+自主學習+計算機水平考試”是我國很多高校最推崇的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具體是指為學生導學安排10個學時,然后計算機實踐訓練安排10個學時,再為學生安排網上在線學習指導老師,每學期給學生布置40個小時的自助學習時間,最后對學生定期進行考試測評,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
2.3.2實施多元化的學習模式
實施多元化的學習模式包括教學資源模式的多元化、教師導學模式的多元化、課堂教學模式的多元化等。這些模式各據優(yōu)勢,教師要注意在教學活動中的統(tǒng)籌安排,充分發(fā)揮不同模式的優(yōu)勢,來指導計算機教學工作的開展。
2.3.3修訂考核方式
新型的考核方式強調教考分離,而且提議由第三方對學生實施考核,這是對以往考核方式的巨大改革與修訂。這種集中式的考核方式,是考核的客觀性與公正性的充分體現(xiàn),對開展教學活動更具指導意義和參考價值。
2.4建構實驗教學體系
在計算機基礎教學工作中,最關鍵的環(huán)節(jié)就是實驗教學。而開展實驗教學必須首先構建起實驗教學體系,這是實驗教學得以順利開展的前提和基礎。構建實驗教學體系的主體是培養(yǎng)非計算機專業(yè)人才,形式上注重多層次和模塊化,堅持的主線是提高大學生信息素養(yǎng)和計算機綜合應用能力。驗教學體系從知識框架上應該包含三個層次,這三個層次是從邏輯上應該由淺入深的,第一個層次是關于基本理論知識的實驗和常用軟硬件基本操作實驗,這是為學生奠定基礎的實驗訓練;第二個層次是關于對學生計算機專業(yè)設計能力與綜合應用能力的實驗訓練;第三個層次是關于學生對計算機課外拓展學習與創(chuàng)新能力實驗的訓練。在這三個層次中,第二個層次是最重要的,具有不可撼動的地位,教師在平時的教學實踐中,要盡量增加對綜合性、設計性實驗的教學設計,使學生在實驗中不斷進步,掌握計算機的綜合應用技能。
2.5搭建信息資源和計算機學習平臺
我們都知道,信息資源對于計算機學習來說至關重要。所以,給學生搭建多元化的信息資源和學習平臺是提高學習效果的有效手段,那么這時,網絡就起到了連接人與信息資源和學習平臺的紐帶。關于計算機的學習平臺總的來說,分為在線測試系統(tǒng)和在線學習系統(tǒng)。在線測試系統(tǒng)顧名思義,就是對某些知識點或某段時間的學習效果進行檢驗,使學生能夠實現(xiàn)及時自查,發(fā)現(xiàn)自己學習中的漏洞,查漏補缺。在線學習系統(tǒng)就是通過在網查看微課,下載優(yōu)秀課件,參與網上討論等來掌握知識與技能,拓展視野。當然,理想的狀態(tài)就是能夠搭建一個集教與學為一體的互動式學習平臺,由專業(yè)的計算機教師在規(guī)定的學習時間內為學生在線答疑解惑,這樣不僅有助于學生快速掌握知識,也拉近了教師與學生之間距離,實現(xiàn)了師生的有效交流。
3結束語
綜上所述,信息時代對人們提出了更高要求的同時,也給人們的工作與學習提供了更多的便捷,只有認清社會的發(fā)展趨勢,利用網絡帶來的便捷不斷充實自己,滿足社會的發(fā)展需求,才能在社會上謀求更好地發(fā)展機遇。作為當代大學生,更要珍惜大學期間的學習機會,專注于對自己所學專業(yè)的學習與探索,特別像計算機這類強調培養(yǎng)綜合應用能力與創(chuàng)新能力的專業(yè),只有學習初期認認真真地學習好基礎理論知識,才能在中間的學習階段踏踏實實地做好實驗訓練,掌握好計算機的綜合應用能力,增強自己在未來工作崗位的適應性。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