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吳浪
[摘 要] 課堂考勤是課堂教學既體現于教學環(huán)節(jié),也體現學生管理工作成效,它不但是評價學生學習態(tài)度的基本指標,也是反映教師教學質量、教書育人、管理育人的一個平臺。有效的課堂考勤不僅是保證教學秩序的穩(wěn)定、提高教學活動的質量、增強學生的組織性和紀律性的前提,而且可促進良好校風和學風的形成,密切師生關系,和強化教師的工作責任感。
[關鍵詞] 指紋考勤;教學管理;功能設計;應用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7. 19. 081
[中圖分類號] G64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3 - 0194(2017)19- 0190- 03
0 前 言
隨著高校的不斷擴招,高校生源呈幾何數增長,而生源的質量逐年下滑,結果是學生在校教學管理難度在逐年加大。為了更好的滿足教學管理需求,一方面加強學生出勤管理,另一方面監(jiān)督教師教學管理,通過近幾年的不斷摸索,引進了一套指紋考勤系統(tǒng)加大對教師和學生日常教學考勤管理。
1 設計思路及其功能
本系統(tǒng)主要是針對學生考勤而設計的,學??记诘奶攸c是體系龐大,班級眾多,學生數分散,由于教學資源的限制,學生上課時間和地點都在不斷變化,更多因為學生實驗、實訓等課程都在不斷的變更,對考勤記錄的準確性和時效性干擾較大??记诘慕Y果和學生的總評成績掛鉤,以及學生考勤也便于學校管理層對學生的管理,要根據結果實時給予缺勤較多的學生予以處理。
學校考勤系統(tǒng)的主要要求:一方面時時監(jiān)控學生上課出勤、曠課、早退、請假的情況;另一方面是監(jiān)督教師上課是否提前五分鐘走進課堂、按時下課以及是否調停課情況。第一,考勤系統(tǒng)要具有區(qū)間劃分功能,能夠準確劃分上課班次、時間,從而對不同的課程進行及時有效考勤;第二,考勤系統(tǒng)的設計就是避免教師課堂時間考勤、提高教學時間的利用率、學生在考勤時出現作弊等現象??记谙到y(tǒng)能夠有效識別杜絕代考勤現象,規(guī)定學生考勤時間為上課前20分鐘有效時間,下課后再次考勤,避免學生逃課,規(guī)定遲到15分鐘算曠課一節(jié),早退曠課二節(jié),四節(jié)連上課程,兩節(jié)課后續(xù)打卡一次。考勤數據通過數字校園網時時傳送,學生和老師都可在校園網數據平臺查詢其出勤率以及曠課次數。數據一般一周統(tǒng)計一次,統(tǒng)計結果上報分管學院領導及其各班班主任和輔導員,隨時掌握學生的出勤情況,對曠課較多的學生要求班主任及其輔導員找學生談話,及時了解學生動態(tài)。
1.1 系統(tǒng)物理架構
本系統(tǒng)的組成部分包括指紋機、服務器及計算機三個部分組成,系統(tǒng)的整體架構位于校園局域網內,并能通過網絡中心與互聯網相連。整個系統(tǒng)以遵循 TCP/IP 協(xié)議的以太網作為傳輸媒介,將分布在各處的指紋機和計算機連入局域網。服務器上運行著服務器端軟件部分、數據庫及學校網站,見圖1。
1.2 系統(tǒng)基本流程
本系統(tǒng)中的用戶:管理員、教師、學生,教師既是管理者,又是參與者。由于每個上課地點都要安裝指紋機,學生可能在其他上課地點的指紋機上簽到,因此判斷學生是否正常出勤需要兩個條件:簽到時間和簽到地點。管理員根據學校安排設置考勤規(guī)則,包括考勤時間、課程表(提供考勤對象和考勤地點等信息)。如果學生按時簽到,但簽到地點與上課地點不符也會被記為曠課。如圖2所示。一般情況下,教師無需參與考勤管理,其需要參與考勤管理的處理流程在教師角色分析中進行闡述。
采集學生的指紋可以直接采用指紋機自帶的功能。每個學生可以采集 1~3枚指紋。
2 在教學管理中的應用
高職學生整體質量的下滑,很多學生已失去學習興趣,晚上通宵熬夜游戲,白天睡覺,學生出勤率低。大學生逃課已經從個別行為發(fā)展為普遍現象,在學生中流傳“沒逃過課的學生生活不完整”、“必修課選逃”、“選修課必逃”等流行語。尤其是遇到大課和考勤不嚴的老師逃課現象尤為嚴重,其中有一個班45人,每次上課學生大約20人左右,老師依然熟視無睹。學生曠課“潮”敗壞了學風、教風、考風。家長認為孩子在校上學,辛辛苦苦供養(yǎng)其日常和學費的開支,而大部分學生上大學的生活狀態(tài)是上網、聚會、談戀愛、甚至個別同學參與賭博。長時間的曠課不僅影響學生在校獲取知識和技能,也會阻礙其綜合素質的提高和職業(yè)競爭能力的培養(yǎng)。如不及時遏制曠課潮,極易產生“蝴蝶效應”和“破窗效應”。
學生曠課的原因眾多,其中考勤不到位缺少精準高效的考勤方式是其中之一,尤其是大課,任課老師一般不點名或者抽點,但結果是很多同學輪流上課,輪換答到。為了有效避免學生的僥幸心理,故采用指紋考勤系統(tǒng)。
首先,指紋考勤效率高,簽到時間長,一般在上課前20分鐘簽到都是有效時間。以200 人的大班為例,采取“點名答到”的方式大概需要15 分鐘才能完成考勤,如果采用一般的指紋機,0.6 秒就可以識別一個指紋,學生逐個按指紋簽到需要7 分鐘左右完成。而且,指紋考勤不用事先集中學生,簽到時間靈活,可以在課前或者課間休息時隨到隨簽,簡便快速,不占用上課和休息時間。
其次,指紋考勤準確客觀,只認人,不以客觀意志為轉移。因為指紋的唯一性,不會出現冒名頂替而且簽到的時間會客觀的記錄在系統(tǒng)內不可隨意更改。為了嚴格學生逃課現象,一般以兩節(jié)課為考勤節(jié)點,課前按指紋,課后按指紋,并且在規(guī)定課前和課后20分鐘內為有效時間。既可避免缺勤,又可避免逃課。再次,考勤常態(tài)化、數字化。指紋考勤系統(tǒng)的高效、準確、便捷、實時傳送等特點可以對于學生的管理做到常態(tài)化、數字化??记跀祿梢约皶r匯總、通報給各個同學,甚至可以做到家長也能了解其孩子上課情況,便于學校、家長監(jiān)督。并且學生可以實時查詢其出勤情況(見圖3)。
學院的教師和學生都可以通過自己的工號和學號進入數字化校園系統(tǒng),實時查詢自己的考勤情況。并和請假以及老師等相關調課申請等掛鉤。
第四,考勤機成本低、使用方便。尤其是現代信息技術的發(fā)展,指紋考勤技術日趨完善,其成本低廉,硬件設施安裝簡便,但軟件的開發(fā)需要以及管理成本較高,一是學生指紋的采集,主要依賴于學工辦負責;二是聯網依賴于學校信息中心來開發(fā)軟件,以便數據的匯總、采集和導出。
第五,考勤系統(tǒng)便于教師工作量的統(tǒng)計,老師課前和課后都要打卡,通過數據匯總最終核算教師工作量,避免教學管理人員時候統(tǒng)計工作??记跈C也可監(jiān)督老師是否提前走入課堂,并是否提前下課等教師應該遵守的最基本原則。
3 存在問題
3.1 制度嚴厲、管理實施松懈
考勤制度是監(jiān)督學生參與日常教學活動的有效措施之一,引導和約束學生走入課堂并認真聽講,把精力放在課堂上,從而為學校教學目標實現提供有力的保障。教育部在《普通高等學校學生管理規(guī)定》中有明確體現:“學生不能按時參加教育教學計劃規(guī)定的活動,應當事先請假并獲得批準。未經批準而缺席者,根據學校有關規(guī)定給予批評教育,情節(jié)嚴重的給予紀律處分”。未請假離校連續(xù)兩周未參加學校規(guī)定的教學活動的,應予退學??记谟涗浺环矫嬉嬎愠善綍r成績折算到期末總成績,另一方面將關注學生是否能夠按時上課,如曠課較多者應重點關注該生,并把相關信息反饋給班主任、輔導員以及分管領導。但是在原始考勤制度下,任課教師不夠重視,教師對學生感情冷漠,老師不關心學生是否按時上課。出現很多極端事例,有個別老師經常說期末考試看見該學生,平時上課幾乎未見其,最后期末成績不及格。
指紋考勤避免了老師上課不點名的做法,學生按照規(guī)定課前、課后簽到,每周統(tǒng)計數據公布,提醒曠課較多的學生,每月統(tǒng)計及時處理。
3.2 缺勤背后深層問題
出勤率是學生學習興趣和學習態(tài)度的反映,學生曠課主要反映的是學習態(tài)度問題,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與學習態(tài)度的養(yǎng)成不能完全依賴于嚴格考勤。學生學習積極性、學習興趣的反映是學校學生精神風貌和學習風氣的重要體現。
學生缺勤表面上看是學生個人的不遵守學校相關紀律,個人學習意志力不夠堅定,學習興趣不濃等個人的淺層次問題。其背后隱藏著深層次的問題。首先,現在高校紛紛建立新校區(qū),老師基本不住在學校,老師與學生接觸時間少,師生之間比較冷漠。教師與學生的關系就是市場經濟下的商品買賣關系。學生感受不到老師的關愛和教師之間難以形成心理契約。其次,師資力量不強。很多學生對于課堂教學意見還是蠻大的,上課枯燥乏味,老師照本宣科,隨著現代多媒體技術的采用,部分老師只讀PPT。學生缺課的原因之一是課堂上老師的教學內容陳舊、教學方式不恰當。不能適應時代的發(fā)展,依據學生的特點和學科的發(fā)展現狀不斷調整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再次,學校對于教師發(fā)展的內動力激勵不足,學校的教師激勵政策和管理制度對促進教師改進教學方式和調整教學內容的作用有限。學校沒有重視提升教師內在素質,素質的提高一方面需要內在動機,另一方面是走出去、請進來的培養(yǎng),盡管國家也加大教師的培養(yǎng),但是往往流于形式更多的教師是利用培訓等機會去享受,而不是真正的學習。第四,高校在轉變學生對考勤制度的態(tài)度上認識不夠。教師對考勤制度的態(tài)度由被動的服從到認同再到最后的內化是最關鍵、最根本的問題。很多老師認為大學生更多的依賴于自身的學習,不重視考勤。第五,考勤制度實施過程中輕視心理關懷。出勤率是學生學習興趣、學習態(tài)度的反映,是學生心理問題的風向標和報警器。很多老師只為了考勤而考勤,老師考勤的目的就是核算平時成績,而不是了解和關注學生,為什么學生不來上課,有沒有其他問題,一般老師不會考慮,個別老師只是為了完成任務。第六,容易使學生產生逆反心理,很多學生對大學的認識比較片面,而且短時間難以轉變,他們認為大學生活應該是自由的,管理上不應該太過嚴格,所以學生大多對課堂點名比較反感而又無奈。在這樣的情況下將指紋機這樣的“點名神器”引入課堂,必定引起一片質疑和抱怨之聲。學生觀點的對與錯暫且不論,僅從保證正常的教學秩序這一基本的管理底線出發(fā),加強課堂管理,完善考勤制度是很有必要的。指紋考勤作為一種技術手段應用在高校課堂,本身并無太大問題,問題在于這種技術手段背后所反映出的高校或教師對學生的態(tài)度,是不信任、不放心,還是責任心、嚴厲、關心或是重視?會讓受眾產生不同的理解。所以,如果需要采取指紋考勤的方式,一定要及時做好學生的思想疏導工作,以免適得其反。第七,留住學生的人,留不住學生的心.指紋考勤的方式可以有效控制曠課現象,做到把學生留在課堂,但學生在課堂是否能專心聽講,是否“身在曹營心在漢”則不得而知。如果學生因此出現“隱性逃課”行為,即上課不聽講,無視任課教師的存在,做自己想做的事情,那考勤也失去了原本的意義。當然,這是從其他角度應該考慮的問題。提高教學質量還應在激發(fā)學生學習動力、增強學生求知欲、提升教師教學水平等方面下功夫,這比嚴格的考勤更有意義。
4 提高考勤制度實施效果途徑
4.1 教學計劃相應調整
教學計劃是學生在校期間一個完整教學過程,制訂計劃必須按學生的特點制訂,堅持科學合理的計劃,適應高職院學生的特點。應具有鮮明的時代特點,并體現社會需求的多樣性、多變性。教學計劃主要以應用為目的,以必需、夠用為度,強化應用為重點,具有針對性和實用性。也即意味著教學計劃不僅要適應社會的需求,而且要適合學生自身的發(fā)展特點。
4.2 加強師資力量建設
教師是學校的中堅力量,教師水平的高低決定一個學校發(fā)展的活力。教師要加強自身建設,一是敬業(yè)精神,注重自身知識的廣度、深度和新知識更新、貯備,并力爭在教學過程中貫穿新知識教學;二是自身修養(yǎng),具有一定的責任感和以身作則,普通話標準、語音響亮清澈,嚴守教學管理的規(guī)定,認真?zhèn)湔n,認真考勤,認真上課,不遲到,不早下課,不拖堂,做到傳道授業(yè)解惑;三是教學方式方法靈活多變,適應高職生文化基礎薄弱,不愛學習等自身特點能夠做到因材施教,寓教于樂。
4.3 輔導員班主任嘗試心理引導
對于學生管理者來說,首先要做的是探討和研究學生缺課背后的心理原因。通過完善的學生考勤管理系統(tǒng)遴選和甄別學生曠課的原因。加強心理疏導給學生以關懷,幫助其認識到學習的重要性,從而使考勤更有人情味,更能體現以學生為本的教育理念。
4.4 學生自我培養(yǎng)
解鈴還須系鈴人,在嚴厲的考勤也有曠課的學生,學校可安排社團舉辦一系列活動和社會實踐讓學生了解青春時期對一個人的發(fā)展至關重要,只有不斷的學習和知識的儲備才能夠適應快速發(fā)展的社會。
5 結 語
考勤只是一種手段,而不是最終目的。考勤制度實施的目的,對于肩負人才培養(yǎng)學校來說根本目的是通過考勤建立良好的學風和教風,培養(yǎng)更多適應社會發(fā)展的人才;對于承載國家未來被管理者學生來說要認識到自身的缺陷,有意識的改正自己的缺點,通過學知識、學做人適應社會的發(fā)展需要。
主要參考文獻
[1]董云吉.指紋考勤在高校學生管理中的應用實踐與思考[J].時代教育,2014(15).
[2]劉瑞冰.學生指紋考勤系統(tǒng)的設計及關鍵問題研究[D].泉州:華僑大學,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