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新
【中考真題】
圍墻,有形無形,各種各樣。開滿鮮花的,引來朋友。鋼筋水泥的,保護安全。無知的圍墻,使人孤陋寡聞。冷臉的圍墻,讓你形單影只。圍墻的里邊,有你有我。圍墻的外邊,故事無限。走出圍墻,可以領略世界滄桑的無限情懷。
請以“圍墻外邊”為題,寫一篇文章。
【文題解讀】
文題注重引導學生關注社會、品味自然、觀察細節(jié)、學會發(fā)現(xiàn),注重閱讀積淀,挖掘心靈感悟;亦引導考生抒發(fā)對生活獨到的感悟或揭示深刻的人生哲理,寫出自己或他人怎樣在“圍墻外邊”發(fā)現(xiàn)社會和自然中美好的人、事、景、物。
文題是一個偏正短語,中心語是“外邊” ,“圍墻”是處所,是對“外邊”的限制。寫作時要把著眼點放在“外邊”的事物上,“圍墻”里是鋪墊,“外邊”的風景才是重點,要不惜筆墨加以渲染,不然就會有偏題的嫌疑。同時要認真閱讀提示語,從中獲得寫作的啟迪和靈感。提示語暗示學生可從“圍墻”的有形無形兩方面去構(gòu)思文章,以此表現(xiàn)“圍墻”外邊的人生百態(tài)和人間冷暖。
一、確定立意
圍墻既可有界,也能無形,題目可謂內(nèi)涵厚,文路寬,旨意高,審題立意時要抓住關鍵詞“圍墻”來正確界定它的內(nèi)涵與外延。其實,要確立一個正確、有積極意義的立意并不困難,但要提煉出一個新穎、深刻、高遠的立意,卻不是輕而易舉的事情,需要深入思考和精心設計。下面列舉幾種不同的立意:(一)常規(guī)立意。把“圍墻”寫成一般的生活中具有防盜或是裝飾等功能的“圍墻”。(二)新穎立意。如果把“圍墻”理解成中學生日常生活圈子,寫這之外的世界,立意明顯就與眾不同了。(三)高遠立意。如果考生將“圍墻”理解成“思想觀念的局限”或者“心靈的設防”,或生活中司空見慣的某種約定俗成的觀念、潮流、規(guī)則等,立意就高遠多了。
二、篩選材料
首先可著眼圍墻外面的精彩世界選材。外面的世界里,有絢麗的春、蓬勃的夏、斑斕的秋和純潔的冬;外面的世界里,有旅行途中的山水名勝、建筑佳構(gòu),有攀登路上的風云驚濤、雷雨彩虹;外面的世界里,有親情濃溢的溫馨,有朋友暢敘的率真,有目標不遂的長嘆,有親朋離別的悵惘;外面的世界里,還有花鳥草蟲,四季風物:蝶兒破繭、翩躚飛舞給人以生命啟迪,墻梅傲雪、凌寒獨開給人以自然的領悟……外面的世界如此豐富多彩,林林總總的素材,不一而足,考生盡可發(fā)揮寫作特長,或敘事,或描寫,或抒情。同時,圍墻又可比喻人與人之間思想的隔膜、人情的冷淡、心靈的封閉??忌缒芑垩郦毦撸邸盁o形的圍墻”選材,自會勝人一籌。比如與朋友交往的一段歷程,和父母相處的一場逆戰(zhàn),成長路上的一次蛻變,在推倒一堵堵“墻”的過程中,那些理不清的愁、道不明的苦、揮之不去的情皆可信手拈來,妙筆生花。
三、選用文體
如果寫記敘文,可以把“圍墻外邊”作為故事發(fā)生的一個特定地點,具體記敘在這個地點曾經(jīng)發(fā)生過的一個又一個動人故事。每一個故事,都可以傳遞一種正能量,每一個故事都可以弘揚一種新風尚。如果寫散文,可以具體描述在圍墻外邊看到的薔薇、爬山虎、紫藤等植物,從形狀、色彩、味道等多方面刻畫其姿態(tài),并從中領略其風采,提煉出生活的哲理?;蛘呙鑼憽皣鷫ν膺叀避囁R龍的市井生活,日新月異的城市面貌,并由此展開豐富的聯(lián)想和想象,與以前的落后蕭條作對比,以此展示現(xiàn)代社會的嶄新風貌。還可以想象身處“圍墻”里邊的人,心靈孤寂,因而對圍墻外面的精彩紛呈的生活充滿渴望,以此表達對自由的追求,對精神家園的向往。如果寫議論文,可以闡述有形圍墻的存在意義和價值,可以分析人們心里筑起的那堵高高的、無形的“圍墻”是如何疏離人與人交往的距離,啟發(fā)人們深思,該如何越過墻的藩籬,去領略墻外的美好風景,讓心靈不再變成荒漠。
【考場佳作一】
圍墻外邊
◎常州一考生
從未抬頭看向窗外,窗外有盆曇花,也不知何時擺在那里的。相比于其他植物的枝繁葉茂,這盆曇花顯得十分平常,除了枝條日漸蓬勃,一點也無開花的跡象。
我也自然忽略了它的存在,曇花與我之間就像隔了一堵圍墻,互不相擾。
一天傍晚,我走上陽臺,忽然看見了一團紫色的絨球,從花盆中鉆了出來。我大吃一驚,定睛細看——那不是絨球,而是花苞,曇花的花苞,千真萬確。我鄭重地把它搬回家中,放在書房中央的書桌上。天色漸漸暗了下來,那紫色的花苞卻漸漸明亮了起來。時針指向了八點,曇花的花苞忽然顫動了一下,我精神為之一振——重頭戲來了……
仿佛清晨熟睡的嬰兒被一聲慈母的呼喚喚醒,白嫩的小手揉著惺忪的睡眼,蜷曲的身子慢慢張開,曇花漸漸打開了花苞,一股清香彌散而出,四處濺溢,金黃的花蕊上分布著密密的花粉,傳遞著幸福的呢喃。曇花終于完全打開了花苞,此時的她正如一位美妙絕倫的紫衣仙女,赤著腳從云中翩然而至,施施然降臨于世;又如一位婀娜多姿的舞者,從音樂奏響的那一刻起翩然起舞……
她欣喜地抖開紫色的衣裙,踏著節(jié)拍做出一個個舞蹈動作,雖然是人生的第一次,可她的每一個動作都嫻熟完美——歷經(jīng)數(shù)年的積淀,她的每一個細胞都被刻上了舞蹈這個神圣的詞匯。這是屬于生命的舞蹈,是曇花展現(xiàn)自我的舞蹈,是她綻放美麗的舞蹈。
不到一個小時,曇花的美態(tài)就收了回去,一如來時的優(yōu)雅,她在向觀眾揮手告別之后,將手臂緩緩向心口合抱,就如開放時的倒帶,緩緩復位。“優(yōu)缽曇花豈有花,問師此曲唱誰家……”
從開放到閉合,從起舞到落幕,似乎不到兩個小時,卻給了我無數(shù)的震撼:曇花的沉默并不代表默認。她用短暫而又絕世的美,證明了她的永恒,告訴了我什么是厚積薄發(fā)。
此時,圍墻不再。
原來,跨過圍墻,打破圍墻,走出圍墻,那兒,美正在悄然綻放……
【評點】
文章立意新穎深刻。大部分考生寫的“圍墻”是一般的生活中具有防盜或是裝飾等功能的“圍墻”,是實寫。而此文寫的“圍墻”是“心靈的設防”,是虛寫。“立片言以居要,乃一篇之警策”,立意最好能凝結(jié)于一個讓人過目不忘的句子上,此文結(jié)尾就收到了這樣良好的效果。其次,此文從聽覺、視覺、嗅覺等多個角度描寫了曇花從起舞到落幕的全過程,特別是描寫了在這個場面里“我”的情感變化,顯得波瀾起伏、情真意切,讓人回味無窮。endprint
【考場佳作二】
圍墻外邊
◎常州一考生
指尖輕撫過古城墻的黛磚空垛,一步步踏過古老的青石板路。我來到被圍墻包圍的古鎮(zhèn),在一個夏日。
在古街上迂回幾次,抬頭便是清亮亮的天空,白晃晃的光影,喧囂的市井正演繹經(jīng)久不息的繁華。耳畔燥熱,充斥在耳邊的是小商販尖銳的叫賣聲,過客匆匆的腳步聲,游客的高聲嬉笑聲。在這被圍墻圍起來的狹小擁擠的空間里,人們心與心的距離,卻仿佛隔了幾個世紀,到處彌散著浮躁的氣息。
許是想尋得一方清靜,便走出圍墻,離開古鎮(zhèn)風景區(qū)。圍墻外寂寂的,仿佛能聽到自己的足音,鏗鏘有力,一點一點從大地傳來?!百u糖嘍——賣糖嘍……”一陣干澀的嗓音揉碎在午后的暖陽里,帶著濃重的吳音。循聲而去,原來是一個賣繞繞糖的老人。老人身著洗得發(fā)白的襯衫,花白的雙鬢,干枯的雙手,臉上一道道的皺紋像田間縱橫的溝壑,滿是歲月滄桑的痕跡。
這是個隱蔽角落,隔去了外面的喧囂。老人手握糖棒,微晃木勺,空氣里溢滿了清甜的糖香,似有似無,如夢如幻。因為是在圍墻外邊,老人的生意似乎很冷清,我走上前要了一個繞繞糖。老人打開糖罐,糖漿因為長時間的輕微慢燉,陽光照在上面,便閃著金屬的光澤,像草間閃爍的星。老人又用糖棒撩起糖漿,讓糖漿在兩棒之間打磨、旋轉(zhuǎn)、交織,柔軟的糖漿在老人的手下被打磨得極富韌性。他的手法不失蒼勁有力,專心凝神的樣子像是在寫書法。一起一落,一頓一收,尺寸之間,氣象萬千。他那一雙深邃的眼睛里炯炯有神,閃爍著永不熄滅的光芒,像是對藝術的虔誠。他望著自己的糖,眼里滿是珍惜和小心翼翼。凝重,無言,可思緒萬千,我只是靜靜地看著老人幻妙的表演。
許久之后,老人付之一笑:“好了?!蹦樕系谋砬槠届o又祥和,陽光照在他的臉上,使他的神態(tài)更生慈祥。和老人無意間的對話中我得知,他嫌古鎮(zhèn)圍墻里面太吵就搬來了這里,生意雖然冷清,但也圖個清靜。
物欲橫流使得古鎮(zhèn)遍體鱗傷,老人選擇逃離世俗的圍墻,堅守著心中的一方城池,靜靜地承襲著傳統(tǒng)的制糖工藝,播撒古樸的糖香,守望著一份古樸歲月的靈魂,和古樸歲月的本真。點滴之間都是對寧靜的守候,對藝術的傳承。
圍墻外邊,歲月靜好,人事從容。我對老人的懷想也在寂靜之中漸行漸遠,悠悠長長。
【評點】
此文的成功之處,在于鮮活的細節(jié)描寫,如賣糖老人叫賣聲、外貌、制糖等細節(jié),把老人專注于發(fā)揚光大傳統(tǒng)工藝的執(zhí)著精神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全文語言清新樸素,字里行間洋溢著濃郁的生活情趣,如極具個性的語言描寫,生動傳神的景物描寫,寥寥幾筆就將圍墻外的寂靜和圍墻內(nèi)的喧囂形成了鮮明對比,畫面感極強。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