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一丹
摘要:隨著高中語文教學水平的提高,學生的學習習慣逐漸得到教育工作者的關注。在高中語文教學實踐中培養(yǎng)學生的良好習慣,促進學生提升個人聽說讀寫等多項語文學習技能,有利于高中學生語文學習水平的快速提高。文章從高中語文教學現(xiàn)狀著手,主要分析了高中學生語文學習習慣的培養(yǎng)策略。
關鍵詞:高中語文;學習習慣;現(xiàn)狀;培養(yǎng)策略
在教學中有機整合多種教學方式,關注學生學習習慣的培養(yǎng),如此才能實現(xiàn)高中語文教學目標。
1語文學習習慣之聽的習慣培養(yǎng)
第一,認真聽講習慣。認真聽講,是每一位高中學生的義務。在語文課堂中,教師要引導學生認真聽。所謂認真聽,不是一動不動地聽教師說出的每一句話,而是一邊聽,一邊思考,大膽質疑。很多學生忽視語文課堂的教育作用,認為即使不聽,也可以通過課下參照輔導書的方式去獲取語文知識。因為這種想法浪費課堂時間,加大課下學習負擔,是得不償失的。在培養(yǎng)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過程中,教師給學生提出明確的課堂聽講要求。思考教師說出的每一句話,嘗試在內心重復加強記憶,調動個人思維盡可能多地理解課堂所講內容。
第二,認真聽他人表達。當代初中學生的個性張揚,他們以自我為中心,過于關注個人想法,忽視了他人想法的科學性。在語文教學實踐中,很多學生只在自己表達時認真對待,不能聆聽他人的想法。聽別人說話,不只是一個良好的學習習慣,更是個人素質的表現(xiàn)。像在講解《別了,“不列顛尼亞”》這一課時,教師提出“文中三次降旗的意義是什么?”的問題。為了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聆聽習慣,在學生表達了自己的觀點后,教師可以提出“你覺得他的觀點怎么樣?”的問題,促進學生集中注意力,尊重他人的思考成果。
2語文學習習慣之說的習慣培養(yǎng)
課堂發(fā)言習慣。在課堂中,教師是學生學習過程中的引導者,因此,引導學生說話,表達自己的觀點是課堂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高中學生正處于青春期,他們擔心自己的言論為他人為嘲笑,即便自己有想法,也不愿意在課堂中表達。培養(yǎng)學生說的習慣,要求教師幫助學生建立語文學習信心,能夠在大家面前說出自己的想法。這不僅能夠促進學生養(yǎng)成說的習慣,還能使學生突破心理障礙。比如在講解《離騷》時,教師提出“你對屈原知多少?”的開放性問題。有的學生說“他是文章的作者”,這一觀點雖然簡單,但學生積極表達了,教師就要肯定,以此促進更多學生說出“因為屈原,我們有端午節(jié)”、“屈原是愛國的代名詞”等觀點。運用教學技巧,促進學生在課堂中多說,敢于說,有助于學生良好習慣的養(yǎng)成。
第二,培養(yǎng)學生說普通話的習慣。在地方高中語文教學中,一些教師不關注普通話的應用,利用家鄉(xiāng)話教學,讓語文課堂的正規(guī)性大大下降。在培養(yǎng)學生說的習慣時,教師要先改變自己的教學行為,將說普通話視為基本要求。同時,在課堂中要求學生利用普通話表達自己的觀點,打破心理與語言障礙。能說普通話,是語文學習的基礎。在課堂中說,在生活中說,有助于學生語感的形成,促進學生對漢語產生親切感。
3語文學習習慣之讀的習慣培養(yǎng)
第一,培養(yǎng)朗讀習慣。在小學階段,很多學生會以朗讀的方式去讀課文。但在高中階段,越來越少有學生大聲朗讀文章。但朗讀是增強學生語感的重要方式,能夠調動學生的多個感官,集中注意力在語文學習內容上。教師要將朗讀視為語文教學活動的必要組成部分,促進學生心無旁騖地投入到學習內容中。特別是在講解詩歌時,教師給學生時間朗讀,能夠讓學生理解詩歌的韻律之美,促進學生與作者產生情感共鳴,發(fā)現(xiàn)詩歌語言應用的規(guī)律以及記憶的技巧。
第二,培養(yǎng)閱讀習慣。閱讀,是高中語文課堂的教學內容,也是學生的語文能力。在閱讀教學中,教師要傳授多種閱讀方法,促進學生在閱讀過程中掌握必要的學科基礎知識,了解寫作方式,建立起正確的情感態(tài)度。在課堂教學中,像在講解《我有—個夢想》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快速閱讀,發(fā)現(xiàn)文章的主干內容。在講解《林黛玉進賈府》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分角色朗讀,在角色中熟悉故事的脈絡。在課外,教師要引導當代高中學生結合個人語文學習需求去開展課外閱讀。從教材內容出發(fā),為學生推薦必要的名著,像《鋼鐵是怎樣練成的》、《安娜卡列尼娜》、《紅樓夢》等,促進學生豐富個人見識。除此之外,鼓勵學生閱讀自己感興趣的課外圖書。有的學生喜歡古詩,鼓勵學生以課外閱讀的方式豐富個人見識,積累更多古詩。有的學生喜歡散文,鼓勵學生多讀一讀老舍、汪曾祺的散文集。
4語文學習習慣之寫的習慣培養(yǎng)
第一,培養(yǎng)認真書寫習慣。很多高中學生迷戀連筆字,認為連筆字很帥氣。在日常教學中,教師要求學生寫規(guī)范字,講究字體,但不得隨意寫連筆字。每寫一字,都要保障一筆一畫,嚴正分明,潦草不可。
第二,培養(yǎng)記隨筆的習慣。在高中階段,學生具有豐富的寫作經(jīng)驗,且個人生活日益豐富。為了豐富學生的寫作素材,使學生養(yǎng)成積極寫作的習慣,教師要引導學生每周寫兩到三篇隨筆。用記隨筆的方式豐富學生的寫作經(jīng)歷,提高寫作能力。
小結:綜上所述,在高中語文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良好習慣,是一項復雜的教育工程。教師不要期待學生在較短的時間內有巨大的改變,耐心對待學生,積極發(fā)現(xiàn)學生的細小變化,才能促進學生在形成良好學習習慣的過程中建立起語文學習信心,成為積極的語文學習參與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