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惠群
摘要:化學作為初中教學當中的重要學科之一,具有極強的探究性。所以,在教學過程中需加強學生實踐操作以及主動探究意識。在新課程教育改革的教育背景下,化學教師需不斷轉變教學理念,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而幕課在初中化學教學當中的應用能夠更好的順應教育發(fā)展的需求。基于此,本文主要對慕課在化學教學當中的運用進行了簡要的分析,以供參考。
關鍵詞:幕課;化學教學;運用
引言:本文主要從慕課應用必要性人手,闡述了如何有效應用慕課具體方法,希望可以為相關學者提供一定的參考。
1慕課在化學教學運用必要性
慕課顧名思義主要為大范圍的在線開放課程,其于2012年由美國率先提出,并在世界范圍內(nèi)獲得了廣泛應用。慕課的應用為傳統(tǒng)教學帶來了更多的機遇與挑戰(zhàn),促進教育工作者不斷深思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弊端,促進教學理念的創(chuàng)新。其中化學作為初中教育當中極為關鍵的學科之一,具有理論性強,內(nèi)容抽象等特征,因此,為學生的學習產(chǎn)生的一定的阻礙,為了更好的提升學習化學知識的掌握,增強課堂教學效果需加強慕課模式的應用,能夠更好的改善當前化學教學的困境。
2幕課在化學教學中的運用方法探析
2.1通過任務單的形式讓學生明確學習任務。慕課作為導學一體教學模式,化學教學過程中教師需為學生制作任務單,讓其可以依據(jù)任務單完成自主學習。在此過程中,學生遇到困難可讓教師提供幫助亦或與同學相互討論,進而增加師生、生生之間的有效互動。同時,教師需按照學生自身學習狀況,科學的設計任務單,做到因材施教,更好的提升學生化學成績。例如:對“溶液的酸堿性”進行講解時,教師可設定任務,即利用慕課形式,將教材與資料相互融合從而了解溶液酸堿性,同時可自主完成一下任務:掌握鹽酸、硫酸、氫氧化鈉理化性質(zhì);理解濃硫酸特性;理解氫氧化鈣化學性質(zhì);掌握酸性氧化物與堿的反應;明確酸、堿性溶液鑒別形式;掌握酸性溶液、堿性溶液PH范圍。根據(jù)任務單能夠為學生學習明確方向,知道學生如何學習,更好的實現(xiàn)教學目標。除此之外,教師對學習方法可進行總結,在觀看酸堿溶液,如硫酸鎂、氫氧化鈉等溶液反應相關微課視頻以后,在完成學習任務的前提下,對此堂課程知識點進行總結,從而能夠更好的鞏固學生所需化學知識,更好的體現(xiàn)學生主體地位,培訓學生主觀能動性。
2.2利用慕課解決化學教學疑難問題。化學教學過程中一般從初中開始,由于起步比較晚,同時化學知識相對比較抽象,不容易理解,進而造成學生學習過程中出現(xiàn)各種疑難問題,制約著學生學習積極性。為了更好的解決以上問題可通過慕課模式的應用,對化學教學當中的重點難點問題制作成視頻,重點解決,從而更好的提升化學知識的掌握與學習積極性。例如:對“化合價的形成”教學的過程中,需透過現(xiàn)象掌握其本質(zhì)內(nèi)容,了解元素原子之間結合過程中為什么出現(xiàn)得失電子的狀況?而共用電子對怎么形成?。首先,教師先提出問題:“化合價概念?”(由一種元素的一定數(shù)目的原子和另一種元素的一定數(shù)目的原子相互化合時表現(xiàn)出來的性質(zhì)就是化合價),并帶領學生觀看視頻。然后教師向學生進行講解。在此環(huán)節(jié),將讓以氯化鈉為例,闡述化合價的由來。如圖1所示,化合形成時,鈉原子失去一個電子,因而化合價為+1;氯原子獲得一個電子,因此化合價為-1。由此能夠可出,化合價數(shù)值是主要由該元素一個原子獲得亦或失去電子數(shù)目而決定。失去電子元素顯正價,獲得電子元素顯負價。
2.3拓展延伸、增強反饋與評價的全面性。慕課模式的應用對于我國傳統(tǒng)化學教學而言注入了更多的先進理念,為了更好的提升化學教學質(zhì)量還需在課堂教學的基礎上實現(xiàn)拓展延伸。在此過程中,可通過化學網(wǎng)絡學習平臺的搭建,為學生提供課后學習的平臺,并完成師生之間課下線上互動與交流。在此學習平臺當中,教師可上傳相關教學資源的拓展內(nèi)容,亦或是為下堂課的學習提前向學生普及相關背景知識,從而更好的提升課堂教學效果。于此同時,教師可與學習具體學習狀況相融合,有針對性的為學生提供教學資源的補充,從而在提高學生化學知識的同時,能夠更好的培訓學生是學科素養(yǎng)。除此之外,在平臺當中設置評價考核體系,學生將教師的化學測試下載下來,獨立完成,并利用平臺回傳到教師,從而能夠更好的掌握學習狀況,并給予有效的指導與調(diào)整,從而更好的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zhì)。
結束語:綜上所述,幕課的應用改變了傳統(tǒng)教學模式,在化學教學過程中利用幕課的教學理念,設計適合本校學生教學方法,真正的實現(xiàn)反轉課堂,培養(yǎng)學習主動學習以及探究意識,并有針對性的解決疑難問題,結合課后評價更好的提升學生的化學課堂教學質(zhì)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