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寧
摘要:物理是高中階段一門非常重要的學科,其對學生的影響和教育意義不僅包括物理本身的文化知識傳播,同時也兼容并包括物理核心素養(yǎng)教育。電學實驗作為高中物理中相對來說比較難的一部分,有著大量晦澀難懂的內容,對學生的實踐經驗有一定的依賴性要求。很多學生因缺少足夠的經驗和自主思考意識,所以在學習中時常會陷入困難。電子技術的出現有效的扭轉了這一局面,電子技術能夠幫助學生更加清晰的認知與理解高中物理中電學實驗的流程和本質。本文以電學實驗和電子信息技術的融合為對象,分析新時期電子信息技術在高中物理電學實驗的應用和教學方法。
關鍵詞:高中物理;電學實驗;電子信息技術
中圖分類號:G633.7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672-9129(2017)16-0229-01
Abstract:physics is a very important subject in high school. Its influence on students and significance of education not only include the cultural knowledge dissemination of physics itself, but also include the core physical literacy education. Electrical experiments, as a relatively difficult part of high school physics, have a lot of obscure contents and require students' practical experience. Due to lack of sufficient experience and independent thinking, many students often fall into difficulties in learning. The emergence of electronic technology has effectively reversed this situation. Electronic technology can help students to have a clearer understanding of the process and nature of electrical experiments in high school physic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application and teaching method of electronic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high school physics electrical experiment.
Keywords: high school physics; Electrical experiments; Electronic information technology
前言:物理實驗是高中物理的重點項目之一,有著拓展學生視野,培養(yǎng)學生物理素養(yǎng)的作用。不過物理學科本身的特性決定了物理電學實驗有著操作復雜的特性,故成為了很多學生的學習難題。電學實驗有著十分復雜的操作流程和晦澀難懂的知識點,操作中任何細微的失誤都會影響到最終的實驗效果。在電子技術不斷進步的今天,物理實驗教學的意義越發(fā)顯著。為了提高高中物理電學實驗教學有效性,物理教師就必須善用、重用電子信息技術。
1 電子信息技術的應用價值
1.1電子信息技術概述。如同字面意思一樣,電子信息技術指的是借助于計算機技術完成信息的處理和控制,屬于目前市面中非常常見的技術。多年的發(fā)展使得信息技術如今廣泛活躍在人們生活中的各個領域[1]。信息社會帶給人類生活的便利性不言而喻,信息的處理和獲取有著極為突出的現實性價值。電子信息技術充分利用了網絡技術和計算機技術,憑借特殊的軟件平臺,完成電子信息的處理、獲取與加工。因信息技術有著極高的信息處理與獲取能力,故有著十分突出的應用現實意義。
1.2高中物理實驗教學中的電子技術應用意義。
(1)創(chuàng)新性。電子技術本身的靈活性和高效性特性為物理教學注入了極大的活力,改變了過去靜態(tài)教學問題。學生擁有更多的機會參與到實驗當中,突出了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2]。
(2)趣味性。現代教育追求的是主動性學習,也就是趣味學習。趣味性學習能夠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主動參與到學習過程當中。高中生需要迎接高考的磨礪,所以絕大多數高中生都存在著學習壓力大、課業(yè)繁瑣的問題。這在一定程度上壓抑了學生的物理學習興趣。電子信息技術的出現有效扭轉了這一問題,電子信息技術以趣味性的形式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實現了學生個性化、全能化發(fā)展。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內,在興趣的推動下能夠獲取幾號的學習成績,凸顯了電子技術的高效化教育的特征。電子技術的應用可以在簡化教師工作任務的同時,提高學生對實驗過程、實驗結果的理解水平。
(3)精確性。相較于人工方式完成信息的獲取與統(tǒng)計,電子技術有著更加準確的信息獲取與統(tǒng)計能力,確保實驗結果的精準性。眾所周知物理學科自身內容十分抽象,因此在實驗的過程中對學生有著較高的操作要求。學生在實踐操作中經常會因為擔心操作失誤影響到實驗結果,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學生對電學實驗的理解學習效果。信息技術憑借著強大的信息處理能力和精準性特性,改善了這一局面。在幫助學生精準理解知識的同時,提升了實驗教學的有效性[3]。
2 高中物理電學實驗中的電子信息技術應用
2.1框架。電子信息技術在高中物理電學實驗中的應用,必須要牢牢結合電學知識,借助于信息技術提高物理實驗直觀性。也就是說信息技術不僅要成為數學化的項目,同時也要作為數字化工具出現。物理電學實驗中,教師要將其作為輔助性工具展開電學實驗教學,實現信息技術與電學實驗的有機融合。注重學生電路解釋能力的教學工作,是學生可以清楚地明白電學儀器與電學實驗的正常操作流程。
2.2應用方法。高中物理電學學習內容包括電動勢測量、電源內阻測量、伏安特性曲線的描繪、金屬電阻的測定、電表安裝、電表接法與選擇等等。電子技術的應用與融合包括電子元器件與電路控制兩部分。相較于傳統(tǒng)電學實驗來說,信息技術的應用賦予了電學實驗數字化內容。利用信息仿真軟件的方式完成電路的展示與設計,將電壓與電流引入電學實驗,實現數學信號的演化與生成。
2.3實例。物理電學實驗中的電子信息技術應用可以極大的提高物理電學實驗教學效率。舉例來說在電路串并聯實驗中,傳統(tǒng)方法為應用單刀多擲開關和小燈泡串聯完成信號燈控制轉換。也就是說信號燈轉換需要人工控制的方式,不僅缺乏效率同時過程也不夠直觀。實際生活常見的紅綠燈是在規(guī)律循環(huán)狀態(tài)下自動控制的。所以教師大可打破常規(guī)思路采用智能化設計的方式設計電路。應用單片機完成完成時間和方式的切換,應用數碼管顯示時間。電子技術的應用賦予了電學實驗更強的操作性。且電子信息技術的采用幫助學生加深了對電學實驗操作知識點的理解。高中物理還有很多的電學實驗都可以應用信息技術,教師必須善用信息技術打破思維僵局,為學生提供更加趣味、更加新穎的學習方式,使學生在信息技術的幫助下,提升對原本單一、枯燥實驗課的學習積極性,這樣學生才會主動參與學習,提升學生對物理電學實驗的學習效果。
結語:信息技術的應用可以有效提高物理電學實驗的可視性,幫助學生更加直觀的了解到實驗結果和實驗現象。學生在信息技術模擬實驗的過程中可以清楚,且更加順利的完成電路動態(tài)控制與分析。在加深學生對電學實驗理解的基礎上,拓展學生的學習視野。
參考文獻:
[1]龍博滔.高中物理電學學習心得總結與分享[J].通訊世界,2017(23):291-292.
[2]徐啟銘,鄭澤偉.高中物理常見電學實驗問題的思索[J].科學中國人,2017(05):337.
[3]王敬元.對高中物理常見電學實驗問題的探究[J].中華少年,2017(04):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