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華
摘要:由于過去的語文教學都是一言堂以及滿堂灌的形式,這是的教學效率一直難以提升。伴隨新課改逐漸深入,小學階段的語文教師需要對現(xiàn)有教學理念加以轉(zhuǎn)變,并且對課堂教學進行改進。本文在分析新時期語文科目教學改革的重要意義的基礎上,對小學階段語文學科教學改革加以探究,希望可以給實際教學提供參考。
關鍵詞:新課改;小學語文;課堂教學
中圖分類號:G623.2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672-9129(2017)16-0216-01
Abstract:As the Chinese teaching in the past was all in the form of a single speech and full classroom, it has been difficult to improve the teaching efficiency. With the deepening of the new curriculum reform, Chinese teachers in primary school need to change the existing teaching concepts and improve classroom teaching.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Chinese subject teaching reform in the new era,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Chinese subject teaching reform in the primary school stage, hoping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actual teaching.
Keywords:The new curriculum reform;Primary school Chinese;The classroom teaching
前言:在小學教育當中,語文教學屬于基礎科目,主要培養(yǎng)兒童語言、閱讀以及寫作能力,并且培養(yǎng)兒童的語文素養(yǎng)。近年來,伴隨素質(zhì)教育以及課程改革逐漸深入,過去一言堂以及講授式的教學方法很難對教學目標以及學生要求進行滿足,進而難以培養(yǎng)出符合社會要求的人才。所以,新時期,語文教師對現(xiàn)有教學方式進行改革非常必要。
1 新時期語文科目教學改革的重要意義
以往的語文教學都是教師對知識以及課文進行講授,而學生只能被動進行學習,此種教學過于死板。而且,灌輸式的課堂教學無法對兒童學習期間的主動性以及積極性進行激發(fā)以及調(diào)動。新課改具有的核心思想就是教師在課堂教學期間把教和學進行結(jié)合,課堂教學期間需把學生當作主體,多和學生進行互動,促進生生討論,而教師則起到指導以及引導作用,進而對學生潛力進行挖掘,逐漸培養(yǎng)其創(chuàng)造力以及想象力。因為小學生具有較強的可塑性,所以對小學階段的語文教學進行改革意義重大[1]。
2 新時期語文學科教學改革分析
2.1培養(yǎng)兒童學習興趣。如今,很多語文教學都缺失趣味性,致使學生漸漸失去學習語文知識的興趣。一些教師依然沿用著陳舊備課方案,使用過去方法進行授課,缺少新內(nèi)容,這樣課堂變得非常無趣,而且學生也難以專心聽講。如今,新課標已提出,小學時期的語文教學需要由兒童實際出發(fā),設置有利于兒童自主學習的課堂情境。教學期間,語文教師需以多數(shù)學生特征為依據(jù)設置適當問題情境,借助課堂游戲逐漸激發(fā)兒童的積極性。
從心理方面調(diào)動兒童學習方面的主動性,讓兒童由基礎做起,從易到難。促使兒童從心理方面愿意學習語文,之后制定合理教學策略,促使兒童漸漸養(yǎng)成良好學習習慣。
同時,語文屬于基礎性的科目,其是融入思想以及知識的綜合性科目。如果讓學生缺少學習興趣,教師很難完成相應的教學目標[2]。所以,教師需培養(yǎng)兒童學習興趣,促使兒童主動對語文進行學習。例如,教師在講授漢字之時,可以結(jié)合漢字形狀進行講解,如“田”、“口”以及“火”等,教師可借多媒體給出這幾個漢字的演變過程,進而讓兒童直觀了解漢字來歷,進而讓其對漢字產(chǎn)生較大學習興趣,進而主動進行學習。
2.2進行合作學習。作為特殊教學時期,小學教學極為重要。小學階段的語文教師面對的是心理以及生理都在發(fā)生變化以及不斷發(fā)展的群體,因此教師需要針對兒童特征實施語文教學。而合作學習這種模式能夠?qū)W生被動學習這種現(xiàn)狀進行根本性的改變,讓學生以小組形式進行自主學習。通過合作學習,能夠提升兒童學習方面的能動性以及協(xié)作能力,并且提高兒童語言表達以及組織能力。然而,如今合作學習同樣存在不少問題。例如不少學生并未積極參與小組討論,組內(nèi)成員存在閑談現(xiàn)象,還有一些教師輕過程而重形式,進而對合作學習整體效果造成影響。新課改下,語文教師在實施分組教學之時,要對小組人數(shù)、分組原則加以充分考慮。同時在實際教學當中大膽方式,為學生預留充足時間,使其按照自身制定方案完成相應的學習任務。這樣一來,可以把有限課堂變成人人參與的一個無限空間,并且還能對學生差異加以尊重,讓所有學生都能獲得成功體驗。
2.3營造寬松愉悅的課堂氛圍。一直以來,課堂教學都是教師主要的授課方式。如今,以往填鴨式的教學模式無法對教學要求以及學生需求進行滿足,所以教師需可以往課堂模式加以改變,積極營造寬松愉悅的課堂氛圍,進而讓小學生主動投入到課堂學習當中。實際教學期間,語文教師可針對兒童愛玩這一天性將教學和游戲進行結(jié)合,給兒童營造出一種愉悅課堂氛圍,在游戲期間對語文知識進行滲透。同時,教師要對多媒體加以合理運用,營造一種較為寬松、舒適的課堂氛圍。例如,講授《奇怪的大石頭》之時,教師可借多媒體對自然界當中不同形狀、不同顏色的石頭圖片進行播放,以此來吸引學生目光,調(diào)動其學習興趣,讓兒童從視覺方面對奇形怪狀的石頭進行認識,進而營造出一種寬松愉悅的課堂氛圍,有助于兒童對課文進行理解。
綜上可知,在新課改宏觀背景之下,語文教師需對過去落后的課堂教學形式進行改進以及創(chuàng)新,逐漸激發(fā)兒童的語文興趣。盡管對教學模式進行改革以及創(chuàng)新存在很多困難,但只要語文教師不斷在實際教學當中進行經(jīng)驗總結(jié),對現(xiàn)有教學方法進行完善,便可化解這些問題,進而促使語文教學進行持續(xù)發(fā)展。
參考文獻:
[1]黃贇.新課改背景下小學語文寫作教學方式的創(chuàng)新[J].考試周刊,2017(90):54.
[2]覃蘭英.在新課改背景下開展小學語文教學的策略研究[J].中華少年,2017(31):10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