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微
摘要:幼兒園是國內幼兒教育的起點以及基礎,在幼兒園教學教學質量已經是受到社會上的廣泛重視,教學工作者以及廣大學生家長對幼兒教育的質量關注度逐漸提升,如今幼兒園教育的實際開展中,出現(xiàn)了“小學化”的現(xiàn)象,這一現(xiàn)象受到廣泛的爭議,將其與當下引起關注的游戲教學進行對比,就是為了找到幼兒教育真正有效科學的教學手段,“小學化”的現(xiàn)象是否合理,是否可以由游戲教學進行取代,這一點也是值得思考的。文章對二者展開了對比思考,希望對未來幼兒教育的有效開展是由借鑒作用的。促進國內幼兒教育的進一步發(fā)展。
關鍵詞:幼兒園游戲教學;“小學化”教學;對比思考
中圖分類號:G613.7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672-9129(2017)16-0210-01
Abstract: kindergarten is domestic starting point and foundation of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in kindergarten education teaching quality has been widely promoted by the society, the teaching quality of workers and the majority of parents of the preschool education attention gradually enhanced, now actual conduct of kindergarten education, appeared the phenomenon of "primary school", this phenomenon has been widely disputed, it compared with the game teaching of concern, is in order to find the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truly effective scientific teaching means, the phenomenon of "primary school" is reasonable, whether can be replaced by the game teaching, which is also worth thinking about. This paper makes a comparative study of the two and hopes that the effective development of children education in the future will be referenced. Promot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 in domestic children.
Key words:kindergarten game teaching; "primary school" teaching; comparative thinking
前言:關于近年來國內幼兒教育中出現(xiàn)的“小學化”問題,一直以來是受到爭議的,“小學化”本身是為了讓幼兒可以對小學教育有足夠的適應能力,但是與幼兒本身的天性以及發(fā)展規(guī)律是不符合的,而游戲教學則是不同,強調的是依據(jù)幼兒本身的天性以及發(fā)展需求,讓幼兒可以在輕松以及健康的環(huán)境下不斷成長。通過對“小學化”以及游戲教學的對此,可以看出二者之間的區(qū)別,也是為“小學化”問題的解決提供全新的思路。
1 學前教育的目的
在幼兒教育的實際開展中,幼兒本身是在兒童時期,大腦以及心智還沒有成熟,這個時期的幼兒身心發(fā)展非常關鍵,若是可以尊重幼兒本身的天性,在教學方面采取合理的措施,促進幼兒的大腦發(fā)育以及學習習慣的形成,這對幼兒日后發(fā)展是極有好處的。而幼兒本身的好奇心以及求知欲是非常強的,所以也是在讓幼兒形成熱愛自然以及關心他人的良好品質,促進幼兒的全方位成長。學前教育主要為幼兒形成正確三觀做好準備。并不應該以學習語數(shù)外等學科知識作為主要的任務[1]。
2 游戲教學與“小學化”教學的對比
2.1教學目的。“小學化”教學主要是向學生講授小學階段的各學科知識,如語數(shù)外等。這是為了讓幼兒可以更加適應未來的小學生活。目的就是幼兒可以在未來進入到小學校園后,對各類課業(yè)任務輕松應對,相比于其他學生也是可以有更強的優(yōu)勢,培養(yǎng)幼兒的自信心以及好勝心。相比于“小學化”教學,幼兒階段的游戲教學則是完全不同,游戲教學沒有太多功利性的色彩,而是注重長遠的發(fā)展。游戲教學的開展并不是為了學生可以在小學開始學習階段具備優(yōu)勢,而是注重生活習慣以及學習習慣的形成,注重思維的開發(fā)以及好奇心的培養(yǎng)。強調的是在人格健全的基礎上,進行授人以漁,是注重幼兒的長遠發(fā)展[2]。
2.2教學方法。二者之間的教學方法也是有著明顯的區(qū)別,在應試思想的限制下,學前教育也是做出了反應,不斷實施重復性的訓練以及學習,加上幼兒本身在年齡上是存在限制的,學習能力以及理解能力是有待強化的,幼兒大量的時間用來進行小學知識的學習以及訓練?!靶W化”教學就是以這樣的形式,促進幼兒的成長,這種方式是非常生硬的。游戲教學則是不同,是對幼兒天性的迎合,對幼兒來說其實游戲本身就是一種天性,是一種生活。無論是人類還是其他的動物,在幼年時期都是通過游戲來進行模仿以及學習,適當?shù)挠螒蚧顒?,促進幼兒在各方面技能的成長以及發(fā)展,也是在基礎知識上實現(xiàn)高效學習。相比之下,游戲教學對幼兒能力的鍛煉。更是幼兒本身需要的,也是符合幼兒的成長規(guī)律[3]。
2.3教學效果。 “小學化”教學的效果其實就是為了實現(xiàn)成績上的提升,讓幼兒可以提前適應小學段的學習氛圍。為了對小學段的知識進行提前學習,幼兒要付出的努力更多,這樣的努力其實沒有太大的實際價值,因為一旦進入到小學,幼兒本身的年齡會不斷增長,大腦的發(fā)育也是在不斷完善,學習能力以及理解能力的提升是非常迅速的,這讓幼兒“小學化”的學習成為無用功。因為在幼兒階段“小學化”的學習中,原本困難的知識,到了小學階段自然就簡單了,因此“小學化”的學習,其實是沒有太大實際價值的。而游戲教學則是不同,游戲教學的實際開展中,幼兒沒有受到太多的限制,學習計劃并不是強制性的,而是融入和寓教于樂的思想,促進幼兒在自然而然狀態(tài)下的學習以及提升,是一種更加科學的教學模式,幼兒在知識以及能力上的提升是顯著的,但是不需要付出太多的壓力以及顧慮,更加注重的是當前的學習,是興趣上的形成以及強化的過程。
結論:總之,“小學化”是國內幼兒教學的一個誤區(qū),體現(xiàn)出一種功利化的思想,而游戲教學則是對幼兒天性的迎合,二者有明顯的區(qū)別,游戲教學更加注重幼兒的長遠發(fā)展,更加具備教育意義,對幼兒發(fā)展更加有利。
參考文獻:
[1]馬一萍.農村小規(guī)模幼兒園本土課程資源的開發(fā)與實踐——關于民間游戲在農村小規(guī)模幼兒園教學中的價值與應用[J].華夏教師,2017(23):13.
[2]王奶珍.論幼兒園教育活動中游戲精神的滲透——對欠發(fā)達地區(qū)幼兒園教育活動現(xiàn)狀的思考[J].呂梁學院學報,2017,7(06):68-71.
[3]秦晉芳,李雪平.幼兒游戲教學的熱點和發(fā)展趨勢研究——基于CNKI數(shù)據(jù)庫的文獻計量及可視化分析[J].西昌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6,30(03):2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