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成方
摘要:隨著大數(shù)據(jù)時代的到來,教育領域也在轉變教學理念、探索新的教學模式,不斷進行教學改革。在 " 翻轉課堂" 理念的傳播與推動下,為我國課堂教學提供了全新的發(fā)展方向,加速了教學方式的改革。相對而言,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和方法已無法滿足當下學生的需求以及社會形勢發(fā)展的需求。
關鍵詞:翻轉課堂;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改革措施
中圖分類號:G623.3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9129(2017)09-195-02
Absrtact:withthearrivalofbigdata'stime,theeducationalfield isalso changingtheteachingidea,exploringnewteachingmode,carryingontheteachingreform constantly.Itprovidesanewdevelopmentdirectionforclassroomteachinginourcountry,andacceleratesthereformofteachingmethod.Incontrast,thetradi- tional teaching mode and method can no longer meet the needs of student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situation.
Key words: flipping classroom; Primary English; classroom Teaching; Reform measures
與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相比,在翻轉課堂理念指導下改革的小學英語課堂 教學更具針對性和實效性,它可將教學結構重新進行構建,既規(guī)范了教學 流程,又使課堂教學具有靈活性和創(chuàng)新性。從而形成一個以學生為主體,進 而慢慢培養(yǎng)和提升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高效課堂。并且,小學英語的學習 能夠為學生日后英語成績的提高奠定良好的基礎,是促使學生與國際接軌 的重要開端。因此,小學英語教師應不斷加深對翻轉課堂理念的認識,勇于 打破傳統(tǒng)落后的教學方式,在翻轉課堂理念下促進課堂教學的改革。
1 翻轉課堂理念概述
1.1 內涵。翻轉課堂是指運用現(xiàn)代化信息技術,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學 視頻為主要手段來提高學生自主學習、協(xié)作探究能力的一種新型教學模式。學生通過視頻的學習可將自己的疑問記錄下來并在課堂上與師生交流探討,進而解決問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1.2 意義。翻轉課堂是從學生的實際需求和學習狀況以及教學內容等 出發(fā)而形成的一種教學理念。在這種理念的指導下,教師可以有效地整合
教學資源,進而形成精煉的教學指導方案,并借助多媒體技術將教學視頻直觀地展示在課堂上,改變了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不斷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和探究學習的能力,最終提高英語教學效率。
2 翻轉課堂理念下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改革措施
2.1 注重課前預習。課前播放重點教學視頻。良好的課前預習可以幫助學生對課堂即將所學內容進行初步了解,進而提高課堂效率。因此,教師在準備上課之前應給予學生如 5-8 分鐘的預習時間,利用這段時間,教師可將準備好的重點知識或是梳理教學內容的短視頻等資料利用多媒體技術播放出來。視頻結束后,學生可進行自由討論,并總結出自己的疑問, 于課堂上和師生們共同討論,加強師生之間的互動,積極引導學生進行思考、探索,進而提高學生的預習質量。
2.2 針對課前進行評測。學生是課堂的主體,其課前預習的質量直接影響著課堂上師生之間的互動質量。因此,教師在引導學生進行課前預習 后需要在課堂上針對學生課前預習效果進行評測。如利用最簡單的提問如我在教學《擺正方形、長方形》時給每個學習小組提供許多小棒,要求學 生合作選取合適的小棒拼出長、正方形,學生在交流、探討、操作過程中發(fā)現(xiàn):只有長度相同的小棒能擺正方形,而長方形是相對的邊用的小棒長度相同,加深了對長、正方形特征的理解。再如在教學《認識圖形》中,有一個 重要環(huán)節(jié)就是小組配合,共同想辦法找到物體的圖形,并把它 " 變 " 在紙上,每個學生都積極思考,想出了多個辦法而且他們在每一次的表達和傾聽中,逐步學會與他人進行合作交流。
4 觀察比較發(fā)現(xiàn),引導概括性
引導學生在比較中學習,在學習中發(fā)現(xiàn)是幫助他們理解數(shù)學知識、提高學習效率的有效策略。如在教學一年級《圖形的拼組》時,要求學生用同樣大小的正方體拼擺立體圖形展示總結時,學生從自己和他人的展示中概括出:兩個同樣大小的正方體可以拼擺一個長方體、四個同樣大小的正方體可以拼擺一個大正方體。再如,在教學二年級上冊《用三角板判斷直角》 時,學生判斷后,又發(fā)現(xiàn)了銳角和鈍角的判定方法。又如,在《學習長、正方形、平行四邊形的關系》時,先讓學生觀察圖形,再合作交流各個圖形的關系。采用這樣的方式開展教學,有助于學生直觀體會,能激發(fā)他們的思維, 使學生感知學習數(shù)學的快樂,領悟數(shù)學的思考方法,感受數(shù)學推理的力量。
我在低年級教學中采用符合學生認知特點的方法進行引導,注重學生對知 識的理解和在生活中的運用,他們在學習中發(fā)展空間想象能力、逐步形成數(shù)學思維能力。五、積極動手動腦,突出實用性教師要適時引導學生把所學 知識應用到實際生活中,使他們體驗到所學知識的意義和價值。例如,在學 完“平面圖形的周長和面積”后,可創(chuàng)設情境活動:學?,F(xiàn)在想用 48 米長的欄桿在教學樓前設計花圃,請你幫忙,畫出設計草圖,并求出它的面積。幫 助學校設計方案,學生都愿意,而且校園是學生所熟悉的環(huán)境,學生的學習 興趣會很濃。有的設計成長方形,有的設計成正方形,有的設計成“日”字形
……學生都很投入地畫圖、演算,調動創(chuàng)造性思維和已有知識經(jīng)驗去尋找
問題的最佳答案。然后教師請學生說出自己的設計理由,再安排小組互相評價,學生在自然而然中學會了知識,同時會深切感受到數(shù)學與生活同在。 總之,生活是數(shù)學發(fā)展的源泉,我們廣大數(shù)學教師要善于去發(fā)現(xiàn)、捕捉、運用生活中的具體可感的事例,來啟發(fā)學生,感染學生,使數(shù)學知識與生活緊密聯(lián)系起來,使生活問題數(shù)學化,數(shù)學問題生活化。
參考文獻:
[1]賴香玲.發(fā)展小學生空間觀念的教學策略[J].小作家選刊.2017.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