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榮其其格+斯日貢其其格
[摘要] 目的 探究影響糖尿病腎病發(fā)生的危險因素和糖尿病腎病患者血壓控制的臨界值。 方法 對該院在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收治的160例糖尿病患者進行回顧性分析。依據患者24 h尿蛋白的水平對其進行分組,24 h尿蛋白<30 mg納入非糖尿病腎病組,命名為對照組,24 h尿蛋白≥30 mg納入糖尿病腎病組,命名為實驗組。收集所有患者的相關臨床資料,包括年齡、糖尿病病程、體質指數、血壓(收縮壓和舒張壓)、空腹血糖、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總膽固醇、糖化血紅蛋白等,對比分析兩組患者以上指標,采用統(tǒng)計學分析方法分析糖尿病腎病的相關危險因素以及血壓值診斷糖尿病腎病的臨界值。 結果 兩組患者糖尿病病程、血壓、總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的指標值在組間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高收縮壓、總膽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是糖尿病腎病的獨立危險因素,而高密度脂蛋白是糖尿病腎病的保護因素。收縮壓和舒張壓診斷糖尿病腎病的臨界值分別為138、78 mmHg。 結論 高水平的收縮壓、總膽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是糖尿病腎病的危險因素,高密度脂蛋白是糖尿病腎病的保護因素,糖尿病患者的血壓最好控制在140/80 mmHg之內,可以降低糖尿病腎病發(fā)生的風險或者延緩疾病的進展。
[關鍵詞] 糖尿病腎??;高血壓;糖尿病
[中圖分類號] R587.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4062(2017)06(a)-0184-02
糖尿病的并發(fā)癥從病理角度分為大動脈血管病變和微血管病變,糖尿病腎病是一種非常常見的微血管并發(fā)癥。糖尿病腎病是指糖尿病患者在非尿路感染的前提下在3~6個月內出現≥2次的微量蛋白尿或大量蛋白尿。我國糖尿病腎病的發(fā)病率達34.7%,是引發(fā)腎衰竭的重要原因。有研究顯示,糖尿病患者的年齡、疾病病程、高血壓、肥胖等特征均與糖尿病腎病的發(fā)生有關。該研究選取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收治的160例患者為研究對象,主要探究糖尿病腎病的危險因素以及血壓控制的臨界值,以期為糖尿病腎病的防治提供參考和指導,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依據糖尿病診斷標準[2]收集該院收治的160例糖尿病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排除合并惡性腫瘤、慢性腎炎或其他腎臟疾病的患者,根據糖尿病腎病的診斷標準將這160例患者分為非糖尿病腎病組,即對照縛(76例)和糖尿病腎病組,即實驗組(84例)。
1.2 方法
收集患者以下信息:年齡、糖尿病病程、體質指數、血壓(收縮壓和舒張壓)、空腹血糖、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總膽固醇、糖化血紅蛋白等可能的糖尿病腎病危險因素,并且這些指標的值均為入院后的第一次檢查結果。
糖尿病的定義:空腹血糖≥7.0 mmol/L或餐后2 h血糖≥11.1 mmol/L。糖尿病腎病的定義:指糖尿病患者在非尿路感染的前提下,在3~6個月內出現≥2次的微量蛋白尿或大量蛋白尿。
1.3 統(tǒng)計方法
應用SPSS 18.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計量資料用(x±s)表示,采用t檢驗進行組間比較;運用皮爾森相關分析對參數間的相關性進行評價;采用Logistic非條件回歸分析進行多因素分析;采用ROC曲線探究血壓控制的最佳臨界點,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臨床資料的對比分析
兩組患者糖尿病病程、血壓、總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的指標值在組間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多因素回歸分析
將糖尿病腎病作為因變量,把單因素分析中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的自變量賦值后進行多因素非條件回歸分析,結果顯示:高收縮壓、總膽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是糖尿病腎病的獨立危險因素,而高密度脂蛋白是糖尿病腎病的保護因素。未發(fā)現年齡、糖尿病病程、空腹血糖、舒張壓等項目與糖尿病腎病有關。
2.3 ROC曲線分析
診斷糖尿病腎病的標準為尿蛋白≥30 mg/24 h,收縮壓和舒張壓診斷糖尿病腎病的ROC曲線下的面積分別為0.781和0.632(P<0.05),臨界值分別為138、78 mmHg。見圖1。
3 討論
糖尿病腎病的治療采用的是綜合方式,需要對血糖、血壓和血脂進行有效控制。之前的研究證明糖尿病腎病要嚴格控制血糖,將糖化血紅蛋白控制在7%以下將更有利于減少微量清蛋白尿,降低心血管疾病的發(fā)生率。但是在糖尿病腎病的終末期,患者的腎臟功能均有降低,而腎臟是胰島素代謝的主要場所,患者在腎病終末期容易出現胰島素抵抗和蓄積的現象,導致低血糖的發(fā)生。因此在糖尿病腎病的終末期不適宜進行血糖的嚴格控制。
該研究得出高收縮壓、總膽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是糖尿病腎病的獨立危險因素,而高密度脂蛋白是糖尿病腎病的保護因素。對于糖尿病患者,應將其血壓控制在140/80 mmHg以內,這將有利于降低糖尿病腎病發(fā)生的風險或者延緩疾病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1] 劉春斌,吳瀟蕓,張麗娣,等.糖尿病腎病危險因素及血壓控制臨界值分析[J]. 廣西醫(yī)學,2015(5):628-630.
[2] 趙秋波. 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腎病的危險因素分析[D].新鄉(xiāng):新鄉(xiāng)醫(yī)學院,2014.
(收稿日期:2017-03-1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