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又嘉
武術是我國的傳統(tǒng)瑰寶,更是人類強身健體的一個手段,因此,長期以來,人們對于武術教學的認識始終停留在增強體制的認識上,覺得大學生學習武術除了能有效的防身之外,就是對自身體質的一種鍛煉,而對于健康人格方面的培養(yǎng)卻是嚴重的缺失。本文從健康人格的重要性出發(fā),對大學生進行武術教學中健康人格培養(yǎng)的方法及策略進行了研究。
一、對健康人格的理解及其重要性
人格是一個多種成分的綜合體,而健康的人格則是由一些積極負上的因素所組成的,比如說:興趣、愛好、理想、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等等,健康的人格可以促進心理的健康成長,可以促進大學生張揚個性、解放思想、事實求是、富有責任心和使命感,具有自尊、自強、自愛的特點,成為真、善、美的化身。但健康人格的形成卻會受到后天因素的影響,因此,環(huán)境對大學生健康人格的形成具有決定性的作用,再加上大學時代的青年已經有了自己獨立思考及邏輯思維的能力,他們已經能辨別是非黑白,作為國家后備力量的大學生們,只有形成健康的人格,才能促進我國現(xiàn)代化的發(fā)展,才能用他們所掌握的知識去建設更加強大的新中國。
二、武術教學中培養(yǎng)大學生健康人格的方法及策略
(一)提高老師的綜合素質
老師在大學生們的教育當中起著重要的引導作用,也可以說,老師素質的高低,直接決定著學生行為修養(yǎng)的提高,大到老師的思想境界,小到老師的穿著打扮,都會成為學生所模仿的對象。所以作為當代的武術教學老師,一定要從自身素質開始抓起,除了要具備較高的專業(yè)技能及豐富的教學經驗之外,更要注重個人素養(yǎng)的提升,堅持做到老師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是學生的標桿,都能在潛移默化中影響著學生,指引著學生,去改善他們的不良習慣,提高他們的審美觀,塑造一個健康的人格。
(二)武術教學授中融入健康人格的教育
武術可以說是我國的一項傳統(tǒng)藝術,它可以練就一副好的身體,還可以提高人的精、氣、神,所以武術老師在進行各種武術套路的講解時,可以把健康人格的培養(yǎng)融入其中,讓大學生在學習標準拳種的同時,找到一種做人的原則,比如說對于脾氣暴躁的學生,可以讓他學習太極拳的打法,這樣大學生就可以在掌握太極要領的同時,學會自我控制,不急、不燥,遇事也不會沖動易怒。而對于動作遲鈍、比較內向的學生,則可以讓他們通過查拳的學習,找到一種靈活多變性,相信通過長期的練習,可以讓其增強靈敏度。而且,老師在日常的拳種講解中可以融入人品方面的教育,我們所熟悉的“坐如鐘、站如松、行如風”等等都是一些拳路的教學,更是一種做人的標準,讓學生在這些武術的學習中找到做人的挺拔、做事的穩(wěn)重、以及較強的執(zhí)行力,為健康人格的培養(yǎng)奠定堅實的基礎。
(三)在武術教學中讓學生學會吃苦耐勞
當代的大學生是時代的驕子,他們在新時代的紅旗下長大,沒有受到苦,都是家里的心肝寶貝,所以培養(yǎng)吃苦耐勞的精神也是健康人格的一種修煉,讓他們懂得真正的“夏練三伏,冬練三九”,只有經歷了苦中苦,才能嘗到甜中甜。而且武術本身就是一種非??嗟倪\動,只有具備不怕困難、堅持不懈的決心,才能學好武術,所以作為武術老師,在進行實際的教學中,一定不能急于求成,而是要根據(jù)每個學生的不同特點進行特別的訓練,讓他們在訓練當中鍛煉承受力,培養(yǎng)堅強的意志,找到一種情感的體驗,達到武術教學真正的目的。比如說,在進行武術動作的練習時,可以給大學生提出要求,讓他們對一組動作進行反復的訓練,最后進行比賽與測試,讓他們在一定的時間里達到特定的質量和數(shù)量,提高他們學習成績的同時,也培養(yǎng)了他們堅定的精神。
(四)在武術教學中讓學生學會傳統(tǒng)的倫理道德
我國是一個文明古國,傳統(tǒng)的道德觀念是不容忽視的,所以在培養(yǎng)大學生健康人格中,最需要讓學生謹記的就是中國傳統(tǒng)的倫理道德,要讓學生從內心深處明白習武的真正含義,要做到克己正身、重義輕利,要做到謙恭待人、胸懷坦蕩,也就是說要培養(yǎng)大學生的“武德”與“武魂”,要在武術教學中告訴大學生習武先修德,這樣才能做到德才兼?zhèn)?。比如說在武術教學中,難免會出現(xiàn)武打與格斗的比賽,而只有在比賽中,才更能看出一個學生的品質和人格,所以一定要教育學生,習武不是為了拿第一,是一種武藝的切磋,更是一種思想與精神的較量,要讓學生克服不健康的心理障礙,用平和的心態(tài)去迎接每一個新的挑戰(zhàn)。
三、結語
總而言之,作為大學武術教學的老師必須對健康人格的培養(yǎng)有一個正確的認識,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理念,運用全新的教學模式,在武術教學中進行大學生人格的塑造以及品質的提高,改變他們不良的習慣及作風,規(guī)范他們的思想,讓大學生們在強健體魄的基礎上,進行思想意識的培育,引導他們向著朝氣蓬勃、積極向上的方向發(fā)展,促進他們的健康成長的同時,為我國的社會主義建設事業(yè)培養(yǎng)更多更優(yōu)秀的綜合性人才。(作者單位為云南省武術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