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增瑞
摘要:引航員登離船而導致受傷、致殘、甚至死亡的事故時有發(fā)生,一直是困擾全世界引航員的問題。本文分析了造成引航員登離船過程中人身傷害事故的主要原因和引航員登離船裝置不符合安全規(guī)定的危害,提出了引航機構對引航員登離船裝置不符合安全規(guī)定的對策和相應的建議,目的是進一步提高引航員登離船的安全性。
關鍵詞:船舶 引航員 安全 登離船裝置 應對措施
0 引言
近期我國連續(xù)發(fā)生了兩起由于引航梯斷裂而造成引航員墜落受傷事件,加上國外也有相關的案例,在業(yè)界引起很大震動。中國引航協(xié)會高度重視,在廣州召開專題會議,群策群力研究應對措施。在世界范圍內(nèi),引航員因墜落致傷、致死事故屢見不鮮,如近幾年澳大利亞的引航員每年因登離船發(fā)生的事故致死率是0.054%,而同期澳大利亞各行業(yè)平均職業(yè)工傷致死率僅0.0055%。美國從1993年至2007年間相繼有8名引航員在登離船事故中死亡。日本在1976年至2002年間,共發(fā)生了57起引航員人身傷害事故,導致6名引航員死亡,而日本全國總共只有六百余名引航員[1]。引航之所以被稱為高危行業(yè),主要來自引航員登離船這一環(huán)節(jié),因此對引航員登離船環(huán)節(jié)所面臨的風險進行探討,以便采取切實可行的方法降低風險,才能確保引航員的人身安全。發(fā)生的人身傷害事故風險太大所致。
1 引航員登離輪發(fā)生安全事故原因分析
1.1 引航員本身對引航梯放置要求了解不夠細致全面
盡管IMPA和IMO對引航員登離船裝置的放置有明確的要求,引航員登離船裝置由引航梯、舷梯、組合梯(舷梯和引航梯的結合)三部分,每一部分都有特別的要求,引航協(xié)會還專門進行了翻譯和宣貫,但還是有引航員不甚了解,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因此在登離船前的目視檢查過程中缺乏知識支撐,要么遺漏項目留下安全隱患,要么無的放矢,鬧出笑話。有些引航員缺乏自我保護意識,發(fā)現(xiàn)小的問題不夠重視,只想著早些完成引航任務,早些回家休息,心存僥幸。根據(jù)《船舶引航管理規(guī)定》第三十三條,引航員在遇到被引船舶的引航梯和照明不符合安全規(guī)定時,有權拒絕、暫?;蛘呓K止引航,并及時向海事管理機構報告,這是全世界引航員的通常做法,但是部分引航員不會使用這一權利。
1.2接送引航員的引航船艇存在的問題
目前我國接送引航員的交通工具有三種:引航艇、拖輪和直升機,前兩種比較普遍,直升機只是在少數(shù)港口使用。引航艇是專門接送引航員的船艇,一般屬于引航站管理,也有委托給船公司管理,總的來說配備的設施設備比較全,人員也比較專業(yè),存在問題較少,但是部分船員缺乏對引航員的保護。拖輪一般使用在沒有引航艇或者較小的港口,因引航站無力建造引航艇或在風浪較大的時候使用,拖輪的主要任務是協(xié)助大船靠離泊,接送引航員只是其一項很小的任務,當其承擔接送引航員的任務時必然存在設備不專業(yè),人員不專業(yè)的問題。而且拖輪屬于輪駁公司,不屬引航站直接管理,管理上存在盲區(qū)。直升機盡管使用較少,但均由專業(yè)航空公司管理,比較規(guī)范,安全隱患也相對較少,但是提出適合大型船舶。
1.3被引船的引航員登離船裝置保養(yǎng)維護不到位,不及時更新,不按要求放置
近年來用工制度的改革,大量沒有經(jīng)驗或者經(jīng)驗不足的船員加入船員隊伍,船公司和船舶管理人員對他們的培訓力度不足,他們不清楚引航員登離船裝置的正確安裝和維護保養(yǎng)。由于近年航運不景氣,船公司壓縮開支,造成船舶物料供應緊張,沒有及時更新的引航員登離船裝置;船方對引航員登離船裝置缺乏正常的檢查和維修保養(yǎng),損壞后不及時修理或更新,放置是達不到要求等,這也是造成引航員墜落受傷的主要原因。
1.4 PSC和FSC檢查引航員登離船裝置時通常在系泊中,難以斷定引航員登離船裝置的實際狀況
使用中的引航員登離船裝置如果沒有及時維護保養(yǎng)和更新,會存在量變到質變的過程,盡管屬于PSC和FSC檢查項目,但SOLAS公約中缺乏詳細的檢驗標準,只是從外觀進行檢查,難以發(fā)現(xiàn)其內(nèi)部缺陷,特別是棕繩或鋼絲的強度根本不能用目視來判斷,即使是經(jīng)驗豐富的檢察官也難以做出準確判斷。
2 應對措施
由于上述原因致使引航員登離輪時發(fā)生人身傷亡的事故,為了杜絕此類事故的發(fā)上,確保引航員登離船安全,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采取措施多管齊下。
2.1引航員必須清楚引航員登離船裝置的配備和放置標準
引航員大多數(shù)情況是引航員登離船裝置的第一使用人,處在使用現(xiàn)場,對登離船裝置的狀況和放置方式是否安全進行判斷是保證自身安全登離的重要一環(huán),因此引航員要充分了解引航員登離船裝置配備和放置的要求,才能發(fā)現(xiàn)問題,并要求船方予以糾正[2]。引航員一定要克服僥幸心理,即使是小的問題也要向船方明確指出,并要求其改正,如果拒不改正或達不到公約要求,堅決拒絕登離輪,并報告海事部門,要讓聘請引航員的船舶明白這是公約的要求,是整個行業(yè)的要求,這樣久而久之船方就會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
2.2建議海事部門開展引航員登離船裝置專項檢查
引航員現(xiàn)場的查看引航員登離船裝置受限于當時的環(huán)境(如夜間、在引航艇或被引船上),不能對引航員登離船裝置進行全面的檢查,而且引航員也沒有執(zhí)法權利,僅僅通過引航行業(yè)的“黑名單”制度也不能杜絕此類事故的發(fā)生,引航員執(zhí)行引航任務前不可能對照黑名單逐一檢查,并且也不是引航員份內(nèi)的工作,因此將“黑名單”與海事部門對接,將引航員登離船裝置存在缺陷的船舶舉報給海事部門請他們在PSC檢查中作為重點項目檢查,因為海事部門負有船舶安全設備檢查的權利和義務。如果能聯(lián)系部海事局或東京備忘錄國家采取一致行動,對引航員登離船裝置進行專項檢查,影響力就不一樣了,引航員登離船裝置配置不合規(guī)、放置不當?shù)那闆r很快就會好轉。2016年9月1日至11月30日利雅得備忘錄國家在PSC會戰(zhàn)中安排進行引航員登輪的專項檢查并附有檢查表。日本海事部門開展引航員登離船裝置專項檢查已經(jīng)有多年,取得了一定的效果。endprint
2.3通過國際引航協(xié)會完善引航員登離船裝置檢查標準和改進引航梯的制作材料
引航員登離船裝置作為船上的安全設備,SOLAS公約中規(guī)定的檢查項目過于簡單,應該進一步細化其配備標準和檢驗方式。據(jù)了解目前引航員登離船裝置只要有船檢證書就可以使用,沒有使用期限、檢驗項目、檢驗周期等的詳細規(guī)定。由于引航員登離船裝置的使用頻率、存放條件、保養(yǎng)程度不同,即使是PSC檢查官也只是從外觀來檢查,必然會存在遺漏。建議參照滅火器,救生筏等船上設備,定期送有資質的機構進行檢驗,檢驗合格發(fā)給檢驗證書,這樣也解決了PSC檢查官無標準可依的問題。另外,科學技術的發(fā)展日新月異,但是引航梯的制作材料還是一成不變,應該研究把新材料、新工藝應用在引航梯的邊索和踏板中,這樣可以增加它們的強度和延長使用壽命。
2.4加強接送引航員船艇的管理,規(guī)范接送引航員行為
接送引航員的船艇要配備必要的設備,以方便引航員的登離船。由于目前很大一部分港口使用拖輪接送引航員,拖輪由港口輪駁公司直接管理,其主要任務是協(xié)助靠離泊,兼做接送引航員使用,因此在設備配備和接送程序上存在管理空白,為保證引航員登離船安全,有必要增加必要的設備設施,如人員通道,扶手,安全繩等,同時要規(guī)范接送人員的配備和操作規(guī)程,最低要保證有兩名水手接送,并且要負責檢驗引航梯的狀況,必要時試驗引航梯的強度,引航員上下時扶好引航梯,使其盡量緊貼大船船舷。拖輪駕駛員和水手共同配合,保證在拖輪靠離大船時不刮蹭引航梯。在去年廣州的引航員安全接送和登離船研討會上,某引航機構介紹的“一看、二蹬、三提、四扶”經(jīng)驗,一看就是指引航員上下引航梯之前,引航艇船員先觀察引航員登離船裝置安裝是否規(guī)范,接著把引航梯上下左右的外觀看一遍,檢查有沒有破損的踏板、老化和磨損嚴重的邊索等;二蹬就是指引航艇船員把腳踩在踏板上用力蹬一蹬引航梯,引航梯邊索是否會斷裂;三提就是指提醒引航員注意安全,尤其是離船時提醒引航員腳下引航梯踏板數(shù)量,避免引航員踩空;四扶就是指在引航員上下引航梯過程中,除了扶住引航梯,避免引航梯搖晃外,隨時做好攙扶的準備,以防不測[3]。這樣的經(jīng)驗值得學習。
2.5采用先進的引航艇接送引航員。過去相當一段時間,由于我國經(jīng)濟發(fā)展落后,沒有能力建造專門接送引航員的船艇,各個引航站的水上交通工具也五花八門,甚至有用漁船接送引航員的情況,但隨著我們綜合國力的增強,這種情況有了很大改善,近年很多港口引航站都建造了專門接送引航員的引航艇,增加了引航員登離船的安全保障,因此建議有條件的引航站可以建造適合自己水域的引航艇。引航艇的發(fā)展較快,小水面引航艇已經(jīng)在德國萊茵河口使用多年,受到了引航員的歡迎,提高了引航員登離船的安全性,相關的管理人員應該走出去觀察。受限于引航艇的抗風浪能力,它的使用也存在局限性,雖國家經(jīng)濟的發(fā)展和低空領域的開放,使得利用直升飛機接送引航員成為可能,現(xiàn)在我國已有多家引航站開始使用,效果較好,有條件的引航機構可以嘗試。
3 結束語
引航員登離船安全涉及的環(huán)節(jié)多,如某一個環(huán)節(jié)出了問題,事故鏈又沒有被及時破斷,引航員可能發(fā)生人身傷害事故。引航員接送水域通常環(huán)境復雜,各個港口的差異也比較大,為了保證引航員登離船安全需多方面努力,盡最大努力消除不安全隱患。只要大家重視引航員登離船的安全,學習他人總結的經(jīng)驗,遵守相關的國際公約,保持海員的優(yōu)良傳統(tǒng),為引航員創(chuàng)造一個安全的環(huán)境,一定能保證引航員的登離船安全,同時也促進引航安全。
參考文獻:
[1]http://www.pingxiaow.com/dubao/2014/0923/597267.html.
[2]陸悅銘.IMO和IMPA關于新的引航員登離船裝置要求已經(jīng)生效[J].航海,2013(02) 51-54.
[3]劉志軍,陸悅銘.引航員登離船時存在的風險及對策[J].中國海事.2016(05):40-4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