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平凹
朗誦小貼士
語氣
語氣的感情色彩,主要是指語句包含的喜、怒、哀、懼、愛、憎等態(tài)度感情。語氣的分量,就是在把握語氣感情色彩時要注意“度”的要求,即分寸、火候的拿捏。
例如,本文第一段“我常常這么想”說明是心理活動,語氣應該輕柔,以氣帶聲,聲音不能太結(jié)實太飽滿。到第二段,“它一出來”開始,聲音可以轉(zhuǎn)結(jié)實清亮一些。
我常常這么想:天上的雨落在地上,或許會成洪波,但它來自云里;溪是有根的,它涼涼地扎在山峰之下。人都說山是莊嚴的,幾乎是死寂的,其實這是錯了。它最有著內(nèi)涵,最有著活力;那山下一定是有著很大很大的海的,永遠在蘊涵著感情,永遠是不安寧,表現(xiàn)著的,恐怕便是這小溪了。
或許,它是從石縫里一滴兒一滴兒滲出來的;或許,是從小草的根下一個泡兒一個泡兒冒出來的。但是,太陽曬不干、黃風刮不跑的。天性是那么晶瑩,氣息是那么清新;它一出來,便宣告了它的生命,尋著自己的道路要流動了。
正因為尋著自己的道路,它的步伐是艱辛的。然而,它從石板上滑下,便有了自己的銅的韻味的聲音;它從石崖上跌落,便有了自己白練般的顏色;它回旋在穴潭之中,便有了自己叵不可測的深沉。
它終于慢慢地大起來了,要走更遠的道兒;它流過了石川,流過了草地,流過了竹林,它要拜訪所有的山嶺,叩問每一塊石頭,有時會突然潛入河床的沙石之下去了呢。于是,輕風給了它的柔情,鮮花給了它的芬芳,竹林給了它的涼綠,那多情的游魚,那斑斕的卵石,也給它增添了美的色彩。
它在流著,流著。它要流到哪里去呢?我想,山既然給了它生命,它該是充實的,富有的;或許,它是做一顆露珠兒去滋潤花瓣,深入到枝葉里了,使草木的綠素傳送;或許,它竟能掀翻一坯污泥,拔脫了一叢腐根呢。那么,讓它流去吧,山地這么大,這么復雜,只要它流,它探索,它就有了自己的路子。
第一次聽李欣瑜小朋友的聲音,驚喜于她脆亮明麗、輕靈活潑的嗓音,如清風拂過周身,如山泉漫過心田。這樣的嗓音,才是溪流淙淙流淌的歡快的聲音。
停連處理較為合適,如“它最有著內(nèi)涵,最有著活力”“太陽曬不干、黃風刮不跑的”這些句子都一氣連貫,沒有割裂。此外“一滴兒一滴兒滲出來的”“一個泡兒一個泡兒冒出來的”這兩處,著重號部分,她讀出了一種活潑俏皮,表現(xiàn)出溪流的可愛,情感把握也很正確。語氣中充滿著對溪流的欣喜和贊美,如“它一出來,便宣告了它的生命,尋著自己的道路要流動了”這一句,聲音明亮,給人活潑歡快的感覺。
不足之處,有些重音處理不太合適,比如第三節(jié)“銅的韻味的聲音、白練般的顏色、叵不可測的深沉”三處,重音都應該在“聲音、顏色、深沉”上,它們都是“有”的賓語中心詞,是表意重點。還有少量字音調(diào)值不準確。如“人都說山是莊嚴的”這個“山”是第一聲,小欣瑜把這個“山”讀低下去了。此類不足還有一些,希望在今后的練習中注意改正。
此外“穴潭”的“穴”應該讀“xué”;“復雜”的“復”是“fù”。這些也要注意。
點評、范讀:月下泛舟(派派網(wǎng)著名播主)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