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梅
前幾天,爸爸給寧寧買了一套射箭裝備,這可把寧寧高興壞了,一有空閑時間,他就興致勃勃地把靶子貼在門后練習射箭,美其名曰“要成為一名百發(fā)百中的神箭手”。
“手再平一些,弓再拉開一些,這樣箭才能射得遠?!卑职肿叩綄帉幧砗?,把著他的手說道。
“嗖——”在爸爸的指導下,寧寧的箭射中了靶子的正中心,寧寧激動得一蹦三尺高。
突然,寧寧的小腦袋瓜里冒出了一個有趣的想法:“爸爸,要是我練好了箭術(shù),穿越回古代,能不能打敗古代射箭高手?。俊?/p>
爸爸在寧寧的鼻子上刮了一下,說:“那你得先了解古代射箭高手的水平和比賽規(guī)則,知己知彼,才能百戰(zhàn)百勝嘛!”
假如寧寧在箭術(shù)上小有成就,與古代射手來場“穿越時空”的比賽,誰會獲勝呢?咱們從器材、勝負評定標準以及比賽項目這三個層面來分析分析吧!
“千錘百煉”的弓箭
早在舊石器時代,我們的祖先就發(fā)明了弓箭,做工比較粗糙,箭頭是用石頭打磨的,殺傷力有限,只是一種狩獵工具。
后來,隨著制作工藝以及金屬冶煉技術(shù)的不斷提高,弓箭箭頭由石制轉(zhuǎn)變?yōu)榍嚆~制、鐵制,弓箭的殺傷力也增強,并在戰(zhàn)爭中開始發(fā)揮作用。在冷兵器時代,比人力遠程射殺,誰能比得過弓箭?
各個朝代,工匠們研制出了款式不同的弓箭,造型、規(guī)格、選材、做工都越來越講究。別看它們主要由弓、弦、箭三部分組成,好像很簡單,沒什么特別的,其實威力不容小覷。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讀過《李廣射虎》的故事。李廣是西漢有名的將軍。一天晚上,他帶兵外出巡邏。路過一片松林,突然一陣疾風吹來,樹木野草發(fā)出“沙沙”的聲音,李廣想到這一帶經(jīng)常有猛虎出沒,便警惕地四處觀望。突然,他發(fā)現(xiàn)前方草叢中,好像埋伏著一只老虎,于是連忙運足氣力,拉開硬弓,射出一只箭。第二天,李廣的部下去現(xiàn)場尋找獵物。令人驚訝的是,李廣射中的不是老虎,而是一塊巨石!尤其是那只箭,它深深地扎進了石頭里,任將士們怎么拔也拔不出來。
與古代弓箭相比,現(xiàn)代弓箭的構(gòu)造就復雜多了。現(xiàn)代射箭比賽,運動員們使用的弓主要是復合弓和反曲弓,整套器材是用現(xiàn)代新科技材質(zhì)做成的,最大程度地提高了弓箭的性能。
所以,從設(shè)備來說,寧寧處于優(yōu)勢。盡管如此,仍不可掉以輕心,咱們接著往下看!
累計積分與“一箭定江山”
現(xiàn)代射箭比賽采取的是淘汰制。運動員們按要求射出相同數(shù)量的箭,以命中箭靶的環(huán)數(shù)來計算得分。越靠近靶心,分數(shù)越高。最終,誰的累計得分最高,誰就贏得了比賽。這就要求運動員每一箭都爭取射出好成績。一點點失誤,都有可能改變最終的結(jié)果。
就拿2008年北京奧運會女子射箭決賽來說吧。我國選手張娟娟與韓國選手樸成賢爭奪金牌,兩人需射出12支箭,分4輪,每輪3支。
第一輪,我國選手張娟娟以26:29落后樸成賢3環(huán),開局便處于劣勢。雙方實力相當,3環(huán)的差距是不易追上的。第二輪時,樸成賢發(fā)揮欠佳,被沉著冷靜的張娟娟將差距縮小為2環(huán)。第三輪,張娟娟發(fā)揮不錯,打出了1個9環(huán),2個10環(huán),成功反超1環(huán),扭轉(zhuǎn)了比賽局勢。1分之差,讓最后一輪比賽進入了白熱化階段,樸成賢想最后3箭反超,不過張娟娟發(fā)揮出色,沒有給她機會。最終,張娟娟以1環(huán)的優(yōu)勢,奪得了冠軍。
相比而言,古代的判定標準似乎苛刻多了。
拿我國最早記載的正式的射箭比賽——北魏時期的“獎杯賽”來說吧。當時,孝武帝在洛陽的華林園舉行射箭比賽,他把一個能盛兩升酒的銀杯掛在了百步之外,哪個射手能正中酒杯,這個酒杯就獎給誰。最終,一個叫王順的射手力壓群雄,最先射中銀杯,獲得了勝利。
可見,在古代,定輸贏不是比累計分數(shù),而是看誰射得準,誰能正中靶心,有“一箭定江山”的架勢。
所以說,寧寧要想戰(zhàn)勝古代人,可得在箭術(shù)上狠下功夫呢!
五花八門的射箭方式
現(xiàn)代射箭比賽雖然分為個人賽和團體賽,但都有規(guī)定的射程和箭靶。
而古代射箭比賽,“項目”可就多變了!
早在周朝時,“射”便被納入了“六藝”(禮、樂、射、御、書、數(shù))中。當時的男子滿15歲就要學習射箭,不會射箭會被認為是失禮或缺少才能?!傲嚒敝械摹吧洹狈譃橐韵?項。
到了唐代,武則天將射箭納入了武舉考核科目,考生必須通過長跺、馬射、步射、平射、筒射等不同難度系數(shù)的射箭考核呢。
除了“官方”比賽,唐宋年間,民間還流行著其他射箭形式。廟會、社火等集會上,就出現(xiàn)了射擊移動箭靶的表演。有的人甚至還將射箭與馬術(shù)相融合,在馬背上完成各種動作的同時進行射箭。
此外,在靶子的選擇上,古人也極具隨意性和挑戰(zhàn)性,柳枝、銅錢、香火等都可以是他們的“目標”。
白矢:箭要射穿箭靶,看見箭鏃。
參連:連珠箭,三箭連發(fā)。
剡注:水平箭,箭不可以從高而落,更不能形成弧度,要直插于箭靶。
襄尺:君王與臣子一起射箭,臣子得后退一尺,以表尊敬。
井儀:四箭命中箭靶,所射箭要形成井字形狀。
寧寧撓了撓腦袋:“綜合起來看,我獲勝的可能性比較小??!”
“好像是這樣。但是我覺得輸贏并不重要,只要在學習射箭的過程中,享受到這項運動給我們帶來的快樂,那就足夠了!”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