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昌利
摘要:《人鼠之間》是斯坦貝克的一篇中篇力作,同時也是他的代表作之一,天生神力但是智商卻非常低下的白癡巨人萊尼的孤獨一生,有著多重的隱喻意義和形象,人生的挫敗,自我的分裂和永恒的孤獨等,雖然與現(xiàn)代距離很遠的年代,但是依然可以作為現(xiàn)代文化生活的一個典型,被人們不斷的重復(fù)和演繹下去。
關(guān)鍵詞:白癡巨人;人鼠之間;多重的形象;孤獨
一、《人鼠之間》小說里的社會
《人鼠之間》講述了兩個流浪的農(nóng)業(yè)工人喬治和萊尼為了自己的生活,相依為命,共同尋找土地的夢想。但是他們在現(xiàn)實的農(nóng)業(yè)資本家的殘酷剝削之下,漂泊于一個又一個農(nóng)莊,艱難并且痛苦的活著,跟乞丐一樣,但是他們卻有著自己小小的夢想,幻想著能夠通過自己的努力,得到一塊小小的屬于自己的土地,因此過上自由和幸福的生活。然而命運對于他們是不公平的,萊尼雖然天生具有神一樣的力氣,但是頭腦卻有問題,智力非常的低下,生活中沒有自我照顧的能力,一切都需要喬治的照料和指導(dǎo),所以他對喬治非常忠誠,但是卻由于自己智力的原因,不斷的惹來各種不必須要的麻煩,這都需要喬治去處理,而本身這些是不應(yīng)該發(fā)生的,卻占用了他們很多的精力。萊尼對于自己本身的力氣大小認識并不夠,或者是根本就無法理解,越是自己真愛的東西,越容易在不經(jīng)意間把它毀壞,這就是所謂的好心辦壞事,無心之失卻更令人痛心,世界上有的人就是這樣,他們總是按照自己的行為準則去面對世界,卻在不經(jīng)意間傷害了別人,造成別人無法挽回的過失,卻不知道如何來挽回,萊尼就是這樣,比如他不經(jīng)意間捏死了老鼠,第二次的時候是一只可愛的小狗,雖然他的出發(fā)點是想疼愛他們,但是由于他對自己力氣的控制力不夠,造成了非常大的損失,動物們失去了可愛的生命。直到第三次,萊尼不是出自自己的本意卻傷害到了人類,他扼死了農(nóng)場主人的兒媳,闖下了一次比一次大的禍端,農(nóng)場主人的兒子必然要對萊尼的行為進行殘酷的處罰,動用私刑報復(fù)萊尼,于是萊尼的保護者或者說是照顧者,喬治在沒有辦法的情況下,殺死了萊尼,這樣萊尼在以后就再也沒有人能夠欺負他,傷害他,雖然萊尼是那么的善良和純潔,但是由于他無法控制自己,無法看清自我,他既危險又可怕。殘酷的人類社會,對于可憐的萊尼過于危險,也許對于他來講,只有在另一個世界才能夠獲得幸福。這個故事令人非常的震撼和惋惜,因為它是以夢想的破碎來證明現(xiàn)實的殘酷,對于夢想來說,也許只有破滅才能夠達到夢想,這就正如他毀滅你,是為了拯救你,親手殺死自己最好的朋友,而給他冠以的名義卻是為了友誼。這體現(xiàn)了小說里的無奈,也折射出現(xiàn)實里的無奈。小說的創(chuàng)作背景里美國當時正在經(jīng)歷嚴重的經(jīng)濟危機,人民的生活非常困難,農(nóng)民更是生活的異常痛苦和艱難。破產(chǎn)的流浪農(nóng)業(yè)工人對土地極度渴望,作者通過寫實的手法,再現(xiàn)了當時美國社會的真正面目。這是一個簡短的故事,情節(jié)并不復(fù)雜,但是他依然充滿著非現(xiàn)實的表現(xiàn)主義,浪漫的夢想,珍貴的友誼,在現(xiàn)實社會中,人們確實缺少這樣的友誼和夢想,也許對于大部分人來說,物質(zhì)上并不缺乏基本的生存條件,人們對于未來的需要是更高層次的享受和追求,卻往往忽略了根本的人性本質(zhì),沒有了當初追求的夢想,只是一味的追求享樂,和對于現(xiàn)實社會的虛幻滿足。
二、關(guān)于夢想和現(xiàn)實
每個人都有夢想,可是夢想往往在殘酷的現(xiàn)實社會面前,顯得尤其脆弱,處在社會底層人們的夢想雖然很簡單,但卻像井中月,水中花一樣,遙不可及,觸手一碰就打碎了。斯坦貝克關(guān)于小說的命名很有意思,取自英國詩人彭斯的《寫給小老鼠》,人也罷,鼠也罷,最如意的安排也不免常出意外!只剩下痛苦和悲傷,代替了快樂的希望。小田鼠的生活是與世無爭的,當然那是對于它而言,它在自己的洞穴里快樂的生活,可是對于農(nóng)民來講,小老鼠的存在卻破壞了他們的田地,使得他們減少了收獲,所以它的洞穴早晚將面臨被挖的命運,到頭來只能是落得個無家可歸。小老鼠作為普通人類的隱喻,無論是偉大的人類,還是渺小的小老鼠,都逃不過命運的捉弄,所有美好的計劃都往往會落空,激勵人們前進的夢想破滅之后,帶來的只是無盡的痛苦。
《人鼠之間》中的主人公喬治和萊尼只是兩個普通的人物,他們有著自己渺小的夢想,當遇到生活中的苦難和挫折的時候,小小的夢想就能給他們無窮的力量,為了能夠有自己的一間房子,自己的兩畝田地,幾頭豬,還有一頭奶牛。他們寧愿忍氣吞聲,忍受著一切。不再風餐露宿,不再四處流浪,能過上自給自足的日子。在當今的社會,這些都是一個人最基本的生存需要,而在小說中所處的社會當中,正是二十世紀三四十年代大蕭條的時期,資本主義社會的本質(zhì),財富和土地被工業(yè)資本家掠奪了過去,失去了土地的農(nóng)民和季節(jié)性的工人被逼無奈,只能背井離鄉(xiāng)的通過打短工來艱難度日,他們渴望擁有自己的土地,過上安定的生活。由于工業(yè)革命的變革,帶來社會的殘酷競爭,體力勞動大量被機械自動化所取代,四處流浪的單身農(nóng)民和工人成為了歷史的棄子,被社會所淘汰遺忘。
在小說《人鼠之間》中,人與人之間的相處,處處充滿著孤獨感,每個人都在自己的世界里艱難的活著,沒有精力去顧忌別人,沒有時間去交朋友。季節(jié)性的工人都在為自己的生活努力的奔波著,對于其他的任何事都難以去顧及。他們在沒有自己的朋友的同時,也懷疑喬治和萊尼之間的友誼。他們總是在剛認識他們的時候,對他們之間的友誼產(chǎn)生懷疑,認為他們之間有特殊的關(guān)系,這就是所謂的自己沒有或者無法理解的東西,別人也不應(yīng)該擁有。在農(nóng)場里,農(nóng)場主對于喬治對萊尼之間的友誼認為是喬治想從萊尼身上獲得什么樣的好處和利益,懷疑喬治是為了從萊尼身上獲得錢而對他進行照顧,是利用萊尼。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他們都被他們之間的友誼所慢慢感化,也渴望自己能夠擁有這樣的友誼。雖然渴望這樣的友誼關(guān)系,但是他們所表現(xiàn)出來和承受的只能是自己的孤獨,用他來作為自己的保護傘,他們所能發(fā)泄出來的途徑,只能是畸形的,比如喝酒、打牌和逛妓院。喬治與萊尼的友誼是值得人們所尊敬和歌頌的,但是他們的友誼并不符合傳統(tǒng)的友誼定義,當正常人之間對友誼的定義出現(xiàn)在他們兩個人身上的時候,友誼所需要的忠誠與信任遇上弱智的時候,這種友誼也只能更絕望的證明人的異化與孤獨,因此,雖然喬治和萊尼雖然有著很好的所謂友誼,但是他們?nèi)匀皇莾蓚€不同的孤獨個體,由于萊尼的智力低下,兩個人不能心靈相融。因此,喬治傾向于玩紙牌的游戲,萊尼喜歡撫摸帶皮毛的小動物。他們的愛好證明了各自內(nèi)心的孤獨,喬治與萊尼的孤獨最終導(dǎo)致了悲劇的發(fā)生,喬治變成了殺人犯,而且殺的還是自己最好的朋友,也許他的初衷是為了保護朋友的尊嚴和靈魂,但是這種結(jié)局,卻帶給了人們更深處的無盡恐懼。鼠在自然界中的地位是低級的動物,為了保護自己,他們精心的在地下筑窩,儲存自己的食物,盡量多的為自己做最佳的打算,但是在自然界當中,他們本身卻并不具有任何抗爭的能力,他們所面臨的不是被人掀翻了窩,就是被人類追打或者被其他的天敵所吃掉,而使得他們的所謂最佳打算往往只能落空。在人類的社會也同樣如此,當人可以和最低下的動物——鼠,相提并論的時候,就可以知道人在當時的社會地位中是多么的低下和沒有尊嚴,主人公在小說世界中處于的位置,與鼠相當,這個悲劇故事的發(fā)生,是時代的烙印,也是在當時資本主義社會發(fā)展的過程中,所造成的社會底層的悲慘命運,夢想總歸是夢想,當現(xiàn)實照進來的時候,帶給夢想的總是破滅和毀滅。endprint
三、現(xiàn)實社會的夢想
每個人都有夢想的權(quán)利,擁有著夢想等于是擁有著自己的希望,如同在大海中航行,有一個自己的目標和方向,才能夠前行。但是如果光說不練,那么夢想就只是空想,夢想看上去是那么的遙不可及,只是因為你沒有一步一步的努力,堅持自己的夢想,向著夢想前進,才能夠達到自己的夢想。夢想與堅持,缺一個不可,如果沒有了夢想,就沒有了堅持的動力,但是沒有了堅持,又如何談到自己的夢想?,F(xiàn)如今的社會不是當初黑暗小說背景下的環(huán)境,人們有了選擇自己目的和自由的權(quán)利,不在需要靠別人的施舍,靠自己的努力,就可以實現(xiàn)自己的夢想,優(yōu)越的外部環(huán)境,人們的知識文化水平越來越高,認知也越來越高,再也不是以前那種愚昧和無知的時代。在小說《人鼠之間》中,鼠失望的不只是他自己的命運,人的遠見和夢想也一樣成為了泡影,對于人也罷,鼠也罷,最好的安排,也不免出現(xiàn)意外,剩下的只是痛苦和悲傷。在現(xiàn)實社會里,不管夢想有多遠,也不管結(jié)局是什么樣,我們所能做的,只能是通過自己不斷的努力,為了達到自己的目標,不停地奮斗,也許人生的結(jié)局我們不能左右,但是我們能左右的是自己的人生。受到現(xiàn)在社會的一些影響,人們對于享樂主義、拜金主義、利己主義之風已經(jīng)普遍存在,上至官僚,下至百姓,從城市到從村,處處彌漫著這種不良之風?!板X不是萬能的,沒有錢是萬萬不能的”、“有錢的是爺爺,沒錢的是孫子”等一些觀念深入人心,老少皆奉行這個準則。但是我們也應(yīng)該積極的看到,隨著黨的廉政建設(shè),一大批的貪官污吏不斷的被法律所懲罰,政治一片清明,國家主導(dǎo)精神文明建設(shè),用正確的思想和價值觀引導(dǎo)人們的向善之心,這些都對社會有積極促進作用。相比于小說中的夢想,人們在當下更容易實現(xiàn),有了更寬松的環(huán)境,整體的良好社會環(huán)境才能造就人們更好的實現(xiàn)夢想,而不是像喬治和萊尼一樣夢想的破滅,悲劇的產(chǎn)生,由鼠,變成真正的人。
因此,《人鼠之間》一經(jīng)問世在美國勞動人民當中就引起了強烈的反響和思想上的共鳴,同年就被改編成了戲劇和電影,在美國轟動一時,獲得了巨大的成功。在今天我們看起來,他依然能給我們帶來很多的啟示,雖然人們因為各種原因降低到了鼠的水平,但他們不是愚昧無知的生物,在他們身上有著自己的幻想,對未來的憧憬,有著善良同情誠實和孤獨等存在于一切社會里人的普通情感,也許命運會造成夢想的破滅,令讀者心碎,人們惋惜,但是人們理解了小說中人物的痛苦,那么這些痛苦就有了補償,因為它一旦被人們所理解,或早或晚,終究會被人們所消滅,不再有悲劇的重復(fù)。
參考文獻:
[1]黃麗.催人淚下的夢幻曲-淺論《人鼠之間》[J].外國文學(xué)研究,1993(3):73-76.
[2]黃莉華.一曲夢想愛的孤獨之歌[J].廣西師范大學(xué)學(xué)報,2002(s3):33-36.
[3]溫潔霞.“白癡巨人”的隱喻—試論斯坦貝克的小說《人鼠之間》[J].外國文學(xué)研究,2001(2):80-8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