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美
后進生的教育在教育工作中是一個重點,也是一個難點。面對當前小學的“學困生”日益加重這一問題,應引起我們的重視。我從事小學教育多年,下面就“學困生”的轉化淺談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學困生形成原因
“學困生”形成的原因是極為復雜的:有家庭的、有社會的、有智力方面的、也有非智力方面的、有先天的、也有后天的。但是大部分學困生都是后天形成的,現(xiàn)在我就結合自己近幾年的教學實踐作一些粗淺的探討。
1.家庭環(huán)境的影響
學生的成長離不開家庭教育,而目前家庭教育相對比較薄弱,嚴重制約了學生身心的發(fā)展。(1)家庭教育的滯后。(2)家長忙于生計,疏于管理教育孩子。(3)父母的離異。
2.學生的自身因素
學習不得法,也沒有好良好的學習習慣,表現(xiàn)為:理解慢,學習總是死記硬背,不了解和掌握知識的內在聯(lián)系,學到的知識處于零散的無序狀態(tài),無法形成知識結構,從而造成理解能力差;遇到知識的遷移題、綜合運算題就難以應付;缺乏去粗取精,舉一反三的能力,更不能再學習中實踐運用知識。
3.教師的因素
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教學目標指向不明確,以單純傳授知識、以應試教育為主要目標;教學內容脫離學生實際,教學方法不當,不因材施教,教學效果不好;教師在學習生活中對學困生“缺少關愛”很少給學困生表現(xiàn)的機會,如課堂發(fā)言、板演、課外活動等,不信任學困生,不讓學困生承擔獨立完成的活動和工作,不重視實踐活動,不創(chuàng)造條件讓學困生參加學校和社會組織的活動等。
二、學困生的轉化策略
學困生的轉化是需要學生自己、家庭、教師、社會的共同努力。下面就數(shù)學學困生的轉化工作淺談一些自己的看法:
1.組織心理疏導,做好家校教育工作
心理研究證明,一個人要做成一件事,從主觀因素講,最重要的是要有強烈的自信心。后進生恰恰是缺乏自信心,教師可以通過個別輔導,單獨交談等多種形式主動和后進生接觸,激發(fā)他們的自信心,克服自卑心理,力爭做到自信、自主、自立、自強。同時要做好后進生的家訪工作,家訪時要尊重后進生的人格,多報喜,少報憂,特別是后進生進步時,更要及時家訪。
2.充分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
學生知識的獲得,技能的掌握,智力的發(fā)展,興趣、毅力、獨立性格的培養(yǎng),都離不開教師的啟發(fā)誘導,離不開教師對學生學習活動的調控與強化。因此教師在轉化學困生的條件上有著得天獨厚的優(yōu)勢。由于目前教育的特殊性,轉化的重任落到了教師的肩上,因此要充分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
(1)培養(yǎng)學困生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
興趣是推動學生學習的動力,教學時,我們應加強教學的直觀性,不但讓自己體驗到了成功的喜悅,而且培養(yǎng)了團結合作的精神。
(2)培養(yǎng)學生自覺學習的良好習慣
培養(yǎng)學生觀察事物、分析事物的習慣,悉心指導他們進行觀察活動而導致各種能力的發(fā)展,培養(yǎng)學困生課前預習、上課認真聽講,獨立思考的習慣。
(3)根據(jù)實際,困材施教
因為班里學生的基礎,能力參差不齊,傳統(tǒng)的一刀切教學模式已不能適應新義務教育的形勢需要,顯然不利于學困生的轉化。我們可把學生按差、中、好分為三層次,對學困生在知識方面一般的要了解,在技能方面要模仿,在自學時教師的指導應有所傾斜,設計的問題可簡單點,梯度小一點,采取“小步子,慢速度”的教育原則。
(4)創(chuàng)造機會,積極參與
要給學困生創(chuàng)造機會,盡量使他們多動口,多動手,多動腦,以培養(yǎng)他們的思維。經過回憶和驗算對掌握運算定律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5)課堂巡視,當堂解決
課堂效率是學習中最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因此我們要充分利用課堂的四十五分鐘的效率,用課堂巡視的方法解決學困生的有關學習困難。我們可以加強課堂巡視,彌補班級授課不足,幫助學困生排除學習上的障礙。巡視中能及時發(fā)現(xiàn)學困生的閃光點,教師要不失時機地表揚,以培養(yǎng)他們的信心。
(6)認真把好作業(yè)關和考試關,培養(yǎng)學困生的自信心與自尊心
教師在布置作業(yè)是難度要適中,要注意加強對學困生的輔導、轉化,適當?shù)慕o予表揚鼓勵,建立起他們的自信心;克服急躁冒進的情緒,采取循序漸進的原則,諄諄誘導的方法,耐心輔導,讓他們逐步提高。
(7)注重情感教育,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
注意通過各種渠道與學生建立深厚的感情基礎,教師對他們要動之以情,曉之以理,讓學困生體會到教師對他們的真誠的愛,在心理上有親近感、信任感,教師應從學生的性格特點、興趣、愛好、潛能、特長出發(fā),多角度觀察、分析學生,尋找每個學生的“閃光點”,加以肯定和培養(yǎng),讓每個學生都看到自己的長處和不足,不甘落后,奮起直追。
(8)在教學中運用藝術的教學語言活躍課堂氛圍
課堂教學中教師要隨時關注全班學生的學習情緒,更要特別注意觀察學困生的學習情緒,學困生往往上課思想開小差,注意力不集中,他們對教師一般性按部就班式,用枯燥無味的語言講課聽不進耳,從而對數(shù)學知識也不感興趣。這時教師就應該恰當運用藝術的教學語言來活躍課堂氣氛,引導每位學生積極思考,從而達到優(yōu)質教學的目的;最后,教學方式盡量多樣化、新穎化。
3.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內因是變化的依據(jù),外因是變化的條件,外因必須通過內因起作用。因此,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變要我學為我要學,尤為重要。對學生要進行學習目的性教育,培養(yǎng)學生頑強的學習意志,良好的學習動機等等。否則,學困生的轉化工作只是一時一事,不能經常持久。
總之,學困生的轉化工作是一項復雜而艱巨的工作。在小學只靠教師來轉化學困生是遠遠不夠的,需要全社會的關注、參與和支持,要在黨和政府的領導下,發(fā)動社會各界協(xié)同配合,綜合治理,努力改善社會大氣候和學校、家庭小氣候,為轉化學困生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的教育環(huán)境。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