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星輝
貴陽市第四十中學原屬企業(yè)辦的子弟學校,2008年正式移交貴陽市云巖區(qū)管理,成為云巖教育大家庭中的一員。學?,F(xiàn)有在職在編教師120人,特崗教師11人,臨聘教師30人,退休教師151人。學校屬十二年一貫制,現(xiàn)有49個教學班,共2522名學生。其中,高中有12個教學班,學生為560人;初中有16個教學班,學生為732人;小學有21個教學班,學生為1230人。
因學校地處城郊結合部,受歷史和地緣條件的影響,目前在學校就讀的學生已不再是單一的原企業(yè)職工的子女,而大多是周邊鄉(xiāng)鎮(zhèn)的學生和城市新市民的子女,現(xiàn)在學校就讀的城市新市民子女所占的比例已超過60%。由于父母多是在外上班或忙于生計,家庭收入低,生活存在一定的困難,且單親家庭較多,孩子沒能得到有效的監(jiān)管,許多孩子在學習、心理、行為、思想等方面的發(fā)展出現(xiàn)了不均衡現(xiàn)象,因而“五類”學生(學困生、貧困生、留守兒童、單親家庭、城市新市民)較多。
學校自1958年建校以來,特別是2007移交云巖區(qū)管理以來,在云巖區(qū)教育局的領導下,積累了一定的教育、教學與管理經驗,在不斷地進行教育教學管理的探索中,努力尋求比較適合學校具體實際的教育管理理念。
在云巖區(qū)“文化強?!睉?zhàn)略的引領下,在教育局領導的大力倡導下,2014年底,“三馬學區(qū)”開始了著手以朱永新“新教育”思想為核心,學校開始構建“幸福教育”。而在當年初,學校已開始接觸、學習朱永新的“新教育”的相關理念,并逐步滲透到學校的教學實踐中。自此,新教育工作在學校正式全面啟動。學校一直在積極踐行“新教育”理念,并2016年被授予“新教育實驗學?!睒s譽稱號。
開展新教育工作兩年多來,學校始終堅持以“讓師生過一種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為理念,不斷增強內涵發(fā)展,彰顯辦學特色,打造優(yōu)質幸福教師團隊,為教師、學生的幸福成長搭建自我展示的平臺,促進學校教育持續(xù)健康發(fā)展,努力創(chuàng)建“綠色、平安、和諧”的幸福校園。
一、以新教育實驗為契機,以“幸福的教育培養(yǎng)幸福的人”
為了保障新教育實驗工作順利開展,學校成立了以校長、書記為組長的新教育實驗領導小組,在教代會上通過了《貴陽市第四十中學開展“新教育——幸福教育”實驗方案》,并成立了相應的新教育實驗主要項目組,有學校文化建設組、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組、營造書香校園組、研發(fā)卓越課程組、締造完美教室組、構筑理想課堂組、師生共寫隨筆組、聆聽窗外聲音組、培養(yǎng)卓越口才組、家校合作共建組。各組都有分管領導親自抓,確保新教育實驗工作的有序進行。
二、認真組織全體教師學習新教育理念,體驗新教育實驗的快樂,促進隊伍專業(yè)發(fā)展
1.強化校內培訓,夯實理念基石
一是由校長、書記、副校長在全校大會上作新教育的專題講座,傳達新教育教學理念,集中學習新教育實驗“十大行動”(營造書香校園、師生共寫隨筆、聆聽窗外聲音、培養(yǎng)卓越口才、構建理想課堂、建設數碼社區(qū)、推進每月一事、締造完美教室、研發(fā)卓越課程、家校合作共建),學習新教育實驗“四大改變”(改變教師的行走方式、改變學生的生存狀態(tài)、改變教育的科研范式),踐行教師專業(yè)發(fā)現(xiàn)的“三?!蹦J剑▽I(yè)閱讀—站在大師的肩膀上前行、專業(yè)寫作—站在自己的肩膀上攀升、專業(yè)發(fā)展共同體—站住集體的肩膀上飛翔)。
二是組織全體教師學習朱永新的《新教育》《致教師》等書籍,要求教師寫隨筆、心得體會,并利用每周五下午的業(yè)務學習時間,開展全體教師新教育理論的學習。在討論、交流這一同伴互助活動中,新教育理念不斷得到普及推廣。學習交流活動的開展,既為教師的教育教學奠定了新的理念基礎,又能讓教師結合學科的學情和教學特點,把新教育理念滲透到教育教學工作中。
2.積極參與校內外培訓,提升隊伍理論素養(yǎng)
(1)積極參與三馬學區(qū)青年教師演講比賽。為了進一步促進教師職業(yè)成長,激發(fā)教師愛崗敬業(yè)、關愛學生的工作熱情,鼓舞青年教師的工作干勁,營造積極向上的學習氛圍,學校于2015年6月26日組織了主題為《幸福教育 和諧發(fā)展——過一種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的“三馬學區(qū)”青年教師演講比賽。通過比賽,提升了年輕教師對新教育的認識,激勵了教師的斗志,引領了更多的年輕教師自覺加入到新教育的行列。
(2)參加新教育實驗基地活動。采取“走出去”的方式,組織老師分別參加了四川宜賓的《這個春天宜賓有約》、山東諸城“新教育年會”、海門新教育家校合作開放周研究會等培訓;才。采取“請進來”的方式請朱永新教授為全區(qū)教師開展新教育培訓,以提高對新教育的再認識。
3.組織青年教師演講“幸福教育”
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是社會的規(guī)范、道德的化身、人類的楷模。教師要用知識的火種引領學生走向幸福之路,自己首先應成為一個幸福的人。怎樣才能成為一名自己幸福又讓學生滿意的老師呢?學校舉辦了青年教師演講比賽,以“幸福教育,和諧發(fā)展——過一種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為主題,組織各教研組推薦的選手演講“幸福教育”,進一步促進教師職業(yè)成長,激發(fā)全校教師愛崗敬業(yè)、關愛學生的工作熱情,鼓舞青年教師的工作干勁,營造書香校園,踐行新教育行動。
通過各級各類培訓和比賽,老師們受益匪淺,不僅觀念得到提升,更重要的是將新教育理念真正融入到自己的教育教學實踐中。
三、踐行新教育,讓新教育理念在實踐中花蕾初綻
在新教育實驗的土地上,我們一同耕耘,主要是在“營造書香校園”“締造完美教室”“新教育的兒童課程——晨誦、午讀、暮省”“推進每月一事”“構建理想課堂”“聆聽窗外聲音”這六大方面進行了嘗試。
(一)營造書香校園
新教育實驗的十大行動之一,就是通過建設濃郁的閱讀氛圍、整合豐富的閱讀資源、開展豐富多彩的讀書活動,讓閱讀成為師生的日常生活方式,進而推動書香社會的形成,營造書香校園。我們在學校每個樓層的墻壁上、教室和辦公室里,都書寫懸掛了名人名言等,力圖通過對學校外環(huán)境的打造,使學生的學習環(huán)境有著絲絲縷縷的書香氣息。我們?yōu)槊總€教室購置了書架、添置了圖書。還設置了專門的校園書吧——“書香苑”,讓孩子們一踏進校園,就能嗅到濃郁的書香……
此外,學校還通過開展教師“過一種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讀書分享會、“中國夢·從閱讀起航”讀書節(jié)系列活動之“暢游書海,品味書香”讀書漂流瓶等活動。例如首屆讀書漂流瓶活動,通過隔周舉行一次漂流,期末評選出“閱讀之星”“書香家庭”“漂王”等方式,掀起了全民讀書高潮,讓孩子們在“我閱讀、我快樂、我讀書、我成長”中得到了快樂。這種倡導師生共讀、親子共讀的活動,得到了廣大家長的支持,不僅促進了親子關系,同時也架起了家庭與學校之間友誼的橋梁,促進了家校合作,為孩子們創(chuàng)造了一個和諧的教育環(huán)境。
(二)締造完美教室
1.打造班級特色文化——教室文化
(1)整體購置書柜,合理配置圖書。為了加強班級文化建設,給學生營造和諧溫馨的學習環(huán)境,讓師生共同書寫一間教室的成長故事,學校給49個教學班都購置了圖書柜、配置了流動圖書,從整體上考慮了圖書的分布配置和書香環(huán)境的營造;同時,還在四合院開設書香苑、教學樓每層樓開設閱讀角,以方便學生課間閱讀,逐步改變師生的閱讀習慣。
(2)以“水”文化為核心,打造個性特質教室文化。以貴陽市第四十中學“水文化”中的“水”為主題,以積極向上為目標,為班級“立名”“立標”“立文”,力使每班教室都設有班級文化墻,并在教室外墻上設有閱讀樹和班級展示牌,以形成個性特質教室文化,讓學子們在溫馨的教室里過一種新教育倡導的幸福生活。
(3)師生共同建設班級文化,共抒“幸福教育”。在打造班級特色文化的過程中,一方面是各班努力營造富有特色的班級文化建設,使學生在溫馨的教室里快樂學習,健康成長;另一方面,各科任教師也用新教育的理念教育學生,追求新教育下的理想課堂。
良好的班級學習氛圍的營造,豐富的讀書活動的開展,良好習慣的養(yǎng)成,讓各班級形成了獨具特色的班級文化,這不僅促進了師生共同成長,讓班級管理工作更上一個臺階,也讓教師和學生在充滿信任、愉悅、和諧的學習生活氛圍中過上了一種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2.每學期開展班主任論壇——“締造完美教室”
每學期結束,都讓有經驗的班主任給年輕的班主任傳經送寶,分享自己班級開展締造完美教室的成果,推廣經驗。
(三)開發(fā)新教育的兒童課程——晨誦、午讀、暮省
為了改變新教育的兒童課程,學校由校長牽頭、教科研室主抓、全體語文老師和數學老師參與,共同精選篇目編訂,研發(fā)了適合本校學生的校本教材,如《我與詩歌之對話》、國學讀本中華傳統(tǒng)文化系列之《三字經》《弟子規(guī)》《增廣賢文》等。開學之初,每名學生人手一本,早上來校后,按照學校規(guī)定,各班在相同的15分時間內,由教師教讀、學生領讀、全班齊讀的方式,共讀一本書,同誦一篇詩文,形成全校師生齊聲誦讀的良好讀書氛圍。通過晨誦、午讀,讓師生感受詩歌帶來的美好生活,暮省則是通過寫日記和讀后感的形式來體現(xiàn)。
(四)推進每月一事
按照“關注學生的終身發(fā)展,交給孩子一生有用的習慣”的宗旨,結合節(jié)假日開展相應的主題活動。如“三八”節(jié),給母親說一句貼心的話;植樹節(jié),每一棵小草都會說話;清明節(jié),感恩;“五一”節(jié),熱愛勞動;母親節(jié),我為母親做點什么;教師節(jié),老師辛苦了等。
(五)構建理想課堂
教學質量是學校發(fā)展的根本。在構建理想課堂過程中,學校一是認真落實《貴陽市中小學教師工作基本要求》,有計劃地開展和組織相關的工作和活動,加強教學常規(guī)管理,并于2014年被云巖區(qū)教育局評為教育教學基本要求檢查優(yōu)秀學校。二是學校還結合校情,參照朱永新先生《新教育》中提出的好課觀(六度——參與度、親合度、自由度、整合度、練習度、延展度),整合評課標準,組織觀課、議課教學研究活動,積極參加區(qū)、市教研活動,有28人次教師獲區(qū)、市優(yōu)質課獎。三是通過每學期開展骨干教師示范課、青年教師匯報課和召開年度教學研討會等教育教學活動,促進教師之間的交流與提升。
(六)聆聽窗外聲音
1.發(fā)揮特色學校、模范學校的優(yōu)勢
學校是國家足球特色學校、DI創(chuàng)新模范學校,在自己訓練、探索的基礎上,學校通過聘請教練、名師進校的方式,聆聽外面的聲音,不斷提升自己,獲取更多榮譽。在貴陽市中小學生樂隊展演中,學校獲市二等獎;在2015—2016 DI青少年創(chuàng)新思維大賽中,榮獲貴州賽區(qū)團體一等獎、貴州賽區(qū)優(yōu)秀組織獎。在認真組織學生廣泛參加區(qū)、市、省教育行政部門組織的各級各類活動并取得較好的效果和突出成績,不僅開闊了學生視野,提升了學生思想道德素質,培養(yǎng)了學生的綜合能力,更樹立了學校的良好形象,增強了師生自信心。
2.召開專題講座,加強心理輔導
因為在學校就讀的“五類”學生較多,學生心理問題較為突出,為此學校不定時地邀請心理專家到校開展專題講座,加強對“五類”學生的教育和心理輔導。每次講座都會邀請有關家長參與,形成家校合力,共同教育孩子。
3.與時俱進,嘗試教學改革
學校結合“中考沖刺”軟件和“十月圍城”計劃,對初三部分班級進行了教學改革嘗試,力圖結合大數據平臺,科學地有計劃有目標地開展教學活動、教研活動。同時,大膽嘗試網上閱卷工作,避免人為因素導致的閱卷問題,可以更為科學客觀地進行學生的學業(yè)指導和過程性成績的檢查,為下一步提高學校教學質量奠定基礎。
4.重視教師繼續(xù)教育工作和教科研工作
學校分批分期組織骨干教師、班主任和干部參加各級各類培訓,尤其是新教育實驗方面的培訓,重視教師的專業(yè)發(fā)展,先后涌現(xiàn)出區(qū)教科研先進個人2名、區(qū)班主任能手2名、區(qū)教學能手2名、區(qū)教壇新秀3名、區(qū)管專家2名、區(qū)級骨干教師13名和市級名師4人。
四、繼續(xù)做好新教育的踐行工作
作為新教育實驗學校,學校以新教育理念為引領,重點做好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1.以開展新教育生活為底色
按照“把圖書館建在學校”的理念,積極營造書香校園氛圍,指導師生閱讀新教育基礎閱讀書目100本,推進每月一事,培養(yǎng)學生良好習慣;立足“幸福教育”和“水文化”,不斷完善學校文化中新教育的內涵。
2.以培養(yǎng)種子教師為引導
按照“底線+榜樣”的行動策略推進新教育實驗,把青年教師的成長擺在學??沙掷m(xù)發(fā)展的戰(zhàn)略地位重點培養(yǎng);開展讀書寫作交流活動,培育教師“專業(yè)閱讀、專業(yè)寫作、專業(yè)發(fā)展共同體”的三專發(fā)展模式。
3.以締造完美教室為抓手
在新教育生命敘事和道德人格發(fā)展理論的指導下,利用新教育學生課程的豐富營養(yǎng)進行晨誦、午讀、暮省,并以理想課堂的“三重境界”為所有學科的追求目標,師生共同書寫一間教室的成長故事,形成有自己個性特質的教室文化。
4.以研發(fā)卓越課程為生命
圍繞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認真對照學科核心素養(yǎng)目標和課程標準,認真?zhèn)湔n、二次開發(fā),以形成學科校本課程;挖掘校本資源,豐富綜合實踐活動課程。
5.以家校合作為合力
建立健全學校家長委員會和班級家長委員會,建立完善家校合作聯(lián)系的各類平臺,開辦家長學校,選擇家長培訓教材,培訓家長,培育家風。
6.以每月一事為動力
以節(jié)日為契機,開展好每月一事的主題活動。
學校將繼續(xù)踐行新教育實驗,以新教育“十大行動”和“四個改變”為抓手,以“幸福教育”的“六種途徑”為切入口,構建“精美雅致、溫馨和諧、促學凈思、書聲瑯瑯”的幸福校園,彰顯“載德施愛、至善包容、助人自助、暖意綿綿”的幸福文化,成就“身正學高、誠仁博達、敬業(yè)樂教、文質彬彬”的幸福教師,培養(yǎng)“樂學善思、知書明禮、智慧陽光、生氣勃勃”的幸福學生,開展“體藝熏陶、張揚個性、才藝雙全、意趣洋洋”的幸?;顒?,打造“因材施教、教學相長、民主合作、其樂融融”的幸福課堂,全面推進新教育實驗,成就學生的幸福成長,成就教師的人生價值,成就學校的和諧發(fā)展。